- 首页
- 诗藏
- 剧曲
- 清代燕都梨园史料正编
清代燕都梨园史料正编
己卯上元,半标子书于艺香草堂
●《莺花小谱》题词
判花人倚声
〔南仙吕入双调 步步娇〕底事娲皇情天炼?酿岀羣花艶。怜花亦自怜。恁様风情,梦里都留恋。生怕青年,细描摹,别订神仙传。
〔醉扶归〕喜孜孜竞把芳名写,絮叨叨拚将丽句填。情知道搦管惹思量,怎当他艶骨教人羡。从今酒后与茶前,快花容词笔同华赡。
〔皂罗袍〕多只为花神倦,俏梨园,做了欲海情天。书生蓦地作花颠,也如蛱蝶深深见。红肥緑瘦,覊愁暗牵。香温玉软,丰姿又妍。愿时时省识春风面。
〔好姐姐〕年来也,思曲传。奈形容、形容难遍。如何妙手,竟传上小花笺。移痴念,除非化做双栖燕,或者权为并蒂莲。
〔香柳娘〕想前生夙缘,想前生夙缘,谪仙非僭,娇歌妙舞生前欠。绘全神几篇,绘全神几篇,笔底颊毫添。活把神全现。请从今细验,请从今细验,纸短意缠绵,直使名长擅。
〔尾声〕春婆梦里如花眷,一十三弦谱算全,那不推袁为艶艶。
●《莺花小谱》题情
半标子自识
忒忒令
涌情波,离怀易萦;袅情丝,吟怀难定。情天情海,幻情身一瞬。畅好是擘红笺、接红牙、拈红豆,重将花谱订。
圜林好
访梨园春光暂停,唤梨云春婆暗惊。把几曲阑干遍凭。从笔底惜惺惺,从纸上忆卿卿。
尹令
滟清樽玉山曾并,弄清光玉壶曾映,倚清歌玉箫曾听。心字香烧,仔细思量仔细评。
品令
痴顽自怜,鸿爪印痕轻。心中觅得,便向掌中擎。风流逸兴,不是无题咏。乌阑黄绢,化作满身花影。赢得个薄幸名儿,不枉做落魄江湖载酒行。
豆叶黄
是谁老妪生此宁馨。待丝丝绣出平原,待丝丝绣出平原,好付与知音心领。西楼红烛,南楼緑醽,恰许我蒹葭相倚。休笑我蒹葭相倚,抵多少乐府双鬟,下拜旗亭。
三月海棠
芳满庭,新歌玉树为题品。向巫山洛水,摹下丹青。分明他国香种就香情性,天香配得香名姓。将仙骨,证佛心,不强如笙鹤上瑶京。
凉儿水
夹路遗潘果,同舟覆鄂衾。盼的是好风传到梅花讯,喜的是和风漾透兰花韵,怕的是罡风吹薄桃花命。掉下闲愁野恨,法曲凄凉,唱彻烟横雾瞑。
玉交枝
衣冠优孟,意孜孜亲卿爱卿,美人香草厮徯幸。捧一串明珠奉赠。邯郸驴学断肠声,槐安蚁闹销魂阵。恣人怜心盟臂盟,殢人愁酒醒梦醒。
侥侥令
密意泥沾絮,浮踪水醮萍。他日何堪重回首,可省识真真画里形。
尾声
灯前谱就相思令,寡书生谁怜同病。只索要自注孙阳相马经。
●《莺花小谱》目録
半标子定判花人参
袁双桂【号韵兰,又号月香,扬州人。】
李发寳【号雨香,又号畹卿,扬州人。】
徐天然【号清蓉,又号蕙舫,扬州人。】
袁双凤【双桂胞弟,号竹香,又号蕊仙。】
胡发庆【号云卿,又号湘云,苏州人。】
李喜贵【号芸舫,又号云卿,潜山人。】
程天秀【号兰香,又号仿云,扬州人。】
杨发林【号蕙卿,又号韵香,扬州人。】
王四喜【号花农,又号荔香,深州人。】
瞿桂林【号枝香,又号小山,扬州人。】
项天禄【号芝仙,又号芳卿,山西人。】
胡红喜【号晴霞,浙江人。】
叶秀芝【号冷香,苏州人。】
右花部十三人
艺香居士
琴边酒畔染衣香,数见弥鲜味转长。摹得洛神风景在,小牕细写十三行。
替花欢喜替花愁,花也含情暗点头。絶似秦淮旧游处,轻烟淡粉十三楼。
●《莺花小谱》
○评花十三首,调寄〔黄莺儿〕。
袁双桂 文艳
体格冠羣芳。玉无瑕,月有香。从来不许风流莽。春兰露瀼,秋梧雨凉,个中写出幽人样。漫思量,痴牛怨女,银汉隔红墙。
李发寳 婉艳
秋水湛精神。亦庄严,亦雅驯。性儿温克龎儿整。仙郎玉人,仙娥丽人,天人好向人天证。记芳痕,吴宫獭髓,的的小红新。
徐天然 柔艳
一点透灵犀。警芳心,月露凄。清幽到此知音几?蛾弯翠低,螺堆緑齐,尊前一笑非容易。惜芳菲,无言桃李,何处可成蹊。
袁双凤 丰艶
阿姊擅娇娆。论丰容,让小乔。凤兮谁敢题凡鸟?盟心鹊桥,伤心断桥,葬花心事花知道。占春韶,琼枝璧月,无奈是情苗。
胡发庆 秾艶
艶骨几生修?脸舒霞,眉黛浮。十分春色浓于酒。做情呵掉头,送情呵翦眸,卖花声里抛红豆。尽歌喉,钩辀格磔,到底擅风流。
李喜贵 娇艶
妖冶舞天魔。上■〈毛瞿〉毺,百媚多。下场冷澹些儿个。想芳容倦波?问芳情怨么?眉心底用葳蕤锁。细瞧科,恼人犹好,何况昵人那?
程天秀 妍艶
领袖散花天。小云郎,解语莲。春云意绪春风面。丽华般妙颜,丽娟般妙年。孙娘龋齿樱唇浅。最缠绵,佯羞薄怒,掷眼复凭肩。
杨发林 稚艶
小玉忒玲珑。学新妆,闹埽慵。善师教就琵琶弄。惊兮似鸿,游兮似龙。生成骨相疼人种。意惺忪,梢头荳蔻,也解惜春风。
王四喜 酣艶
天付眼眉腰。未消魂,意也消。海棠睡足春痕悄。憨多韵饶,慵多态娇,宜嗔宜喜风光好。小苗条,柔情一缕,休说郑樱桃。
瞿桂林 纤艶
脉脉复盈盈。若无心,若有情。淡妆浓抹都宜称。春山晓横,秋波晚征,西湖偶现西施影。可怜生,月华露气,俊煞许飞琼。
项天禄 芳艶
风味较争些。漫郎君,另一家。西人粲粲殊潇洒。英姿足夸,豪情更佳,高谈雄辩倾三雅。拟芳华,亭亭皎皎,火宅妙莲花。
胡红喜 浮艶
反舌已声干。舞东风,兴未阑。筵前笑泥司空惯。甘言转圜,灵机转关,渔郎易被桃花赚。秀堪餐,明眸皓齿,丰韵更姗姗。
叶秀芝 冶艶
细骨袅轻躯。尽堪酬,百琲珠。莺儿燕子娴歌舞。红灯上初,青樽酌余,慧心黠性蚕丝吐。笑壶卢,晕生顋斗,娇影倩人扶。
《莺花小谱》终
《清代燕都梨园史料正编 金台残泪记》
(清)华胥大夫(张际亮) 着
●目录
《金台残泪记》自叙
《金台残泪记》目録
卷一
卷二
卷三
《金台残泪记》卷一
杨生传
徐郎传
吴郎传王德喜附
丁春喜、张全保、张双全传
陈长春、周小凤传
张青芗传
吴伶传
汪双林、汪三林、张心香、张五福、杨玉环、郁大庆传
孟长喜、冯红喜传
王小庆传席秀林附
《金台残泪记》卷二
徐郎曲
杨生行
苏州雨中口号
瓜步见秋柳
为□□大令题画
长至日饮斋中
三月十五夜集饮樱桃斜街寓庐
杨生来话别
阅《燕兰小谱》诸诗,有慨于近事者,缀以絶句
疎影用姜白石韵,为韵香题画梅
扬州慢小郄归后作
凤凰台上忆吹箫□□再题莲仙画像,癸未遇洲边江姬莲莲,与莲仙貌略相似
《金台残泪记》卷三
杂记
●《金台残泪记》自叙
叙曰:孔子泣获麟后,天下有二泪焉。汉贾生之哭时事也,晋阮籍之哭穷途也。余居都门三载,深观当世之故,颇能言其利而捄其弊。无荐之者,既不敢献策,复不敢著书,辄恸哭遭家多难,顾影自悲,又恸哭。故人怜之,恐其伤生,每为征乐部少年,清歌侑酒,以相嬉娱。余于醉后则又恸哭。今将归矣,偶理旧衣,见向时醉后泪痕犹在,乃叹曰:嗟乎,余之泪尽矣!此其残痕,然一时之情也不可忘。因撰次为传十篇、诗五十九首、词三阕、杂记三十七则。燕本黄金台旧地,故曰《金台残泪记》云尔。
太岁戊子腊八日。
●《金台残泪记》目録
卷一
杨生传
徐郎传
吴郎传【王德喜附】
丁春喜、张全保、张双全传
陈长春、周小凤传
张青芗传
吴伶传
汪双林、汪三林、张心香、张五福、杨玉环、郁大庆传
孟长喜、冯红喜传
王小庆传【席秀林附】
卷二
徐郎曲
杨生行
苏州雨中口号
爪步见秋柳
为□□大令题画
长至日饮斋中
三月十五夜集饮樱桃斜街庽庐
杨生来话别
阅《燕兰小谱》诸诗,有慨于近事者,缀以絶句,得四十六首
疎影
扬州慢
凤凰台上忆吹萧
卷三
杂记三十七则
●《金台残泪记》卷一
华胥大夫着
○杨生传
杨生名法龄,字韵香。扬州江都人。有二兄,故优也。生九岁卽来都下,以色倾一时。尤善歌。尝遇雪天,独歌户外,听者至数百人。有车而过者,马皆仰沬悲嘶不行。于是生年十五六矣。自后歌不成声,三年始复。生意度闲静旷远,善清言,不喜饮酒。或遇客,终日不交一语,亦无所忤。每叹曰:吾但得廛田区宅奉老母,放浪于山水间足矣。其母兄闻之独不乐。故生不能遽归。道光七年,矢死请于母,始弃其业。八年七月,全家返江都。
华胥大夫曰:余友□□□大令,江东才人。尝呼生为小友。又谓余曰:君才识诚异矣,然度未胜,日习生论议,其有进焉。余始遇生,盖在丙戍之冬。明年春,予以诗,生诵之甚悲。余旋以事屡出入都下,每见生,未尝不为余叹息。生弃业后,覊旅年余,余无一金以资其行。顾属余:它日过江都,宜相闻也。
○徐郎传
徐郎桂林者,字曰听香。余友□□□大令为易之曰小郄。故小郄之称藉甚。小郄既负絶代之姿,又善应对。进止容仪,如佳公子。所至生色,死心倾倒恐后。年十四,来都下。越五年,年十九矣,拥万金以归。盖戊子秋七月也。其家在安徽潜山、望江二县之间,地曰十牌。
华胥大夫曰:余丙戌夏□□报罢,居都下。客尝招之顾曲,意漠如也。及见小郄,始心动。其冬十月望日,有为吴伶礼佛于龙泉寺者,□□招同□□□往观,小郄在焉。始渐狎习。为作《徐郎曲》,颇传于人。余既识杨生,□□复南还,与小郄遂不数见。今年闻其归,为之咨嗟叹息者久之。语曰:『鸿飞冥冥 ,弋者何篡?』小郄其为冥鸿也哉。
○吴郎传【王德喜附】
吴郎金凤者,字桐仙,苏州人也。风怀不羣,绮姿秀出。能为摘诗、换字、射覆诸戏,尤喜画兰竹。湘烟渭雨,清韵翛然。尝自署曰『吴门吴凤』。王德喜,字蓉生,本扬州孔姓。颇识字。自讳其氏。
华胥大夫曰:余未入京师,闻梨园有『三法司』之目,谓法龄、法庆、法保。三法司并在四喜部。桐仙固法庆弟子。法保就昏南还,法龄、法庆因四喜部诸老曲师分为集芳部,所谱皆昆曲,无西秦、南弋诸陋习。顾听者落落然。以余所知,惟旧□邸□□主人、□□□阁学、□□□给事、□□□工部、□□□大令、□□□大令、□□□通判数人者而已。阁学亟喜法庆,尝于□□大令座上见桐仙,嗟叹久之。至于法龄数人者,皆望若晚霞丽天焉。去年春,遇□□□刑部时,同座皆诗人。刑部忽言法龄将归矣,皆怅惋,今年秋竟归矣。集芳部散矣。法庆、桐仙俱入春台部。阳春白雪,其寡和也,昔人慨之,余于今日乃亲见焉。天下人耳目嗜好,固有如此者哉。
○丁春喜、张全保、张双全传
丁春喜,字梅卿。以善歌闻四喜部。其态常如倦睡,语言呢呢,常如少女。初四喜部诸老曲师既去,为集芳部欲致梅卿,梅卿弗顾也。四喜部骤衰,始渐变昆曲,习秦、弋诸声,梅卿弗顾也。四喜部骎盛,则尽变昆曲,习秦、弋诸声,梅卿弗顾也。梅卿今年二十,扬州人。
张全保,字蓉初。癸未、甲申间,蓉初艳闻天下。余丙戌至京师,于春台部物色之,盖恐后焉。恒讯于众人,见有锦衣珠綦以过者,谓是竹香然;见有星眸霞靥以歌者,谓是纫香然;见有病若有余、怨若无端者,谓是碧湘然;久之而见有青眉楚楚然、白袷荡荡然,众人若不识姓字者,余曰:『是殆蓉初然矣。』嗟乎!盛衰易观,今昔异势,岂独蓉初然?而蓉初可感矣。蓉初今年二十二,娶妇三年。家在京师芦沟桥古桑干河水上。
张双全,字问梅。扬州人。齿如蓉初,色如梅卿。昔卫庄姜美而见弃,诗人为赋《硕人》。今问梅盖颀颀矣,其情乃类庄姜。观其怅惘睇盻,逶迟进退,抑当世幽忧摈斥之士,复何以异哉?嗟乎!问梅良家子也,而沦落至此。玉钩斜上,珠翠为烟;梅花岭下,春风若梦。问梅可堪回首邪?
华胥大夫曰:丙戍冬夜,尝与□□□大令一访小玉。丁亥春夜,又与□□□太史一访问梅。其时皆月姹酒干,风斜漏堕。小玉不遇,问梅数语。后不复过焉。每于春台、三庆二部中望见两少年者,良深隐叹。今年秋始见小蓉,慨然相与述之。夫转移于盛衰好恶之间,众人固不如小蓉邪。
○陈长春、周小凤传
陈长春,字纫香。周小凤,字竹香。皆安徽十牌人也。以色艳动一时。纫香声伎独絶,善□殿撰□□,有『状元夫人』之目。
华胥大夫曰:昔乾隆间,李桂官周旋毕秋帆宫保于微时,其意有足感者。此『状元夫人』所由着也。今纫香其有同焉者欤。竹香初善越中□孝廉,赠之至万金。久而竹香颇疏之,孝廉父至都下,或乃以此诈竹香,索其数百缗而去。时有伶某亦善越中某孝廉,孝廉无以归,伶厚资之始行。嗟乎!若此伶者,其姓字乃不传,可慨也夫。
○张青芗传
张青芗,字莲仙。苏州人。初,丙戍冬,莲仙年十四,余见之湖北李令□□宅中。容甚丽。为言于□□□□□大令。□□亟喜之,尝貌其真,属余题焉。
华胥大夫曰:京师梨园乐伎,盖十数部矣。昔推四喜、三庆、春台、和春,所谓『四大徽班』者焉。余以丙戍始至京师,春台、三庆二部为盛。春台部以色著者,首纫香、竹香,次碧湘、蕙香;三庆部以色著者,首小郄、次莲仙,固皆尤物也。今二年之间,或死或去,其在部中者,或稍衰矣。惟莲仙尚如故。余乌知此后更二年,莲仙又当何如邪?魏文帝言:『年寿有时尽,荣乐止夫其身,未若文章之无穷。』每念斯语,慨然悲感,此所以论録诸人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