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诗藏
- 剧曲
- 录鬼簿
录鬼簿
曾瑞卿,名瑞。大兴人。自北来南,喜江浙人材之多,羡钱塘景物之盛,因而家焉。神采卓异,衣冠整肃,优游市井,洒然如神仙中人。志不屈物,故不愿仕,自号褐夫。江淮之达者,岁时馈遗不絶,乃以徜徉卒岁。临终之日,诣门吊者以千数。余尝接见音容,获承言话,勉励之语,润益良多。公善丹青,能隐语,小曲有《诗酒余音》行于世。
江湖儒士慕高名,市井儿童诵瑞卿。衣冠济楚人钦敬,更心无宠辱惊。乐优游不解趋承。身如在,死若生,想音容难见丹青。
沈和甫,名和。杭州人。能词翰,善谈谑,天性风流,兼明音律。以南北调合腔,自和甫始,如《潇湘八景》、《欢喜冤家》等,极为工巧。后居江州,近年方卒,江西称『蛮子关汉卿』者是也。
朱蛇记
乐昌分镜
郭兴河阳
欢喜冤家
燕山逢故人
五言常写和陶诗,一曲能传冠柳词,半生书法欺颜字。占风流、有我师,是梨园南北分司。当时事,子细思,不似当时。
鲍吉甫,名天佑。杭州人。初业儒,长事吏,簿书之役,非其志也。跬步之间,惟务搜奇索古而已。故其编撰,多使人感动咏叹。余尝与谈论节要,至今得其良法。才高命薄,今犹古也,竟止昆山州吏而卒。
卫灵公
曹娥泣江
为富不仁
班超投笔
宋弘不谐
死哭秦少游
半生词翰在宫商,两字推敲付锦囊。耸吟肩有似风魔状,苦劳心、呕断肠。视荣华总是干忙。谈音律,论教坊,占断排场。
陈存甫,名以仁。杭州人。以家务雍容,不求闻达。日与南北士大夫交游,童仆辈以茶汤酒果为厌,公未尝有难色,然其名因是而愈重。能博古,善讴歌。其乐章间出一二,俱有骈俪之句。
锦堂风月
悮入长安
钱塘文物尽飘零,赖有斯人尚老成。为朝元恐负虚皇命。凤箫寒、鹤梦惊,驾天风直上蓬瀛。芝堂静,蕙帐清,照虚梁落月空明。
范冰壶,名居中,字子正,冰壶其号也。杭州人。父玉壶,前辈名儒,假卜术为业,居杭之三元楼前。每岁元夕,必以时事题于灯纸之上,杭人聚观,远近皆知父子之名。公之精神秀异,学问该博,尝出大言于肆,以为笔不停思,文不阁笔。诸公知其才,不敢难也。善琴操,能书法。其妹亦有文名,大德年间被旨赴都,公亦北行。以才高不见遇,卒于家。有乐府及南北腔行于世。
向歆传业振家声,羲献临池播令名。操焦桐只许知音听,售千金、价未轻。有谁如父子才能?冰如玉,玉似冰,映壶天表里澄清。
沈君美,名惠。杭州人。世居吴山城隍庙前,以坐贾为业。公巨目美髯,好谈笑。余尝与赵君卿、陈彦实、颜君常至其家,每承接纳,多有高论。诗酒之暇,惟以填词和曲为事。有《古今砌话》,亦成一集。其好事也如此。
道心清净絶无尘,和气雍容自有春。吴山风月收拾尽,一篇篇、字字新。且思君赋尽停云。一生梦,百岁身,到头来衰草荒坟。
赵君卿,名良弼。东平人。总角时与余同里闾,同发蒙,同师邓善之、曹克明、刘声之三先生,又于省府同曹。公经史问难、诗文酬唱,及乐章小曲、隐语传奇,无不究竟。所编《梨花雨》,其辞甚丽。后补嘉兴路吏,迁调杭州。天历元年冬卒于家。公之风流酝籍,开怀待客,人所不及,然亦以此见废。能裁字,善丹青,但以末伎,不备録。
闲中袖手刻新词,醉后挥毫写旧诗,两般总是龙蛇字。不风流、难会此,更文才夙世天姿。感夜雨同窗志,梦秋风两鬓丝,住人间能有多时?
睢景臣,后字景贤。大德七年,公自维扬来杭州,余与之识。自幼读书,以水沃面,双眸红赤,不能远视。心性聪明,酷嗜音律。维扬诸公俱作《高祖还乡》套数,惟公〔哨遍〕制作新奇,皆出其下。又有〔南吕?一枝花〕《题情》云:『人归燕子楼,帐冷鸳鸯锦,酒空鹦鹉■〈角戋〉,钗折凤凰金。』亦为工巧,人所不及也。
牡丹记
千里投人
吟髯捻断为诗魔,醉眼慵开为酒酡。半生才便作三闾些,叹翻成《薤露歌》。等闲间苍鬓成皤。功名事,岁月过,又待如何?
周仲彬,名文质。其先建德人,后居杭州,因而家焉。体貌清癯,学问该博,资性工巧,文章新奇。家世儒门,俯就府吏。善丹青,能歌舞,明曲调,谐音律。性尚豪侠,好事敬客。余与之交二十余年,未尝跬步离也。元统二年六月,余自吴江回,公已抱病。盛暑中止以为痈疖之毒,而不经意也。病及五月,虽医足踵门,而无瞑眩之药。十一月初五日卒于正寝。呜呼,痛哉!始余编此集,公及见之,题其姓名于未死之列。尝与论及亡友,未尝不握手痛惋,而公亦中年而殁,则余辈衰老痿惫者,又可以久于人世也与?噫!往者不可追,来者不可期,已而!已而!此余深有感于公也。
杜韦娘
教女兵
苏武还乡【次本】
戏谏唐庄宗
丹墀未叩玉楼宣,黄土应埋白骨冤。羊肠曲折云千变,料人生、亦枉然。叹孤坟落日寒烟。竹下泉声细,梅边月影圆,因思君歌舞十全。
黄德润,名天泽。杭州人。和甫沈公同母弟也。风流酝籍,不减其兄。幼年屑就簿书,先在漕司,后居省府,郁郁不得志。昆山听补州吏,不获用,咄咄书空而已,然而竟不归而终。公有乐府,播于市人耳目,无贤愚皆称赏。
一心似水道为邻,四体如春德润身。风流才调真英俊,轶前贤、继后尘。谩苍天委任斯文。岐山凤,鲁甸麟,时有亨屯。
○已死才人不相知者
王思顺,有《题包巾》及《镜儿缕带》等套数。
屈英甫,编《百二十行》、《打看钱奴》院本。
○方今知名才人
黄子久,名公望。元常熟人,后居松江。元姓陆,今续姓黄。先充宪吏,以事论经理田粮获直。后在京,为权豪所中,改号一峰,以卜术闲居。目今弃人间事,易姓名为苦行净坚。公之学问不待文饰,至于天下之事,无所不知,无所不能。长词小曲,落笔即成,人皆师尊之。
吴仁卿,名弘道,号克斋先生。历仕府判致仕。有《金缕新声》行于世。
子房货剑
火烧正阳门
秦简夫。
玉溪馆
破家子弟
赵礼让肥
剪发待宾
张小山,名久可,庆元人。以路吏转民首领官。有《今乐府》盛行于世,又有《吴盐》、《苏堤渔唱》等,编于隐语中。
乔梦符,名吉。太原人。号笙鹤翁。
金钱记
黄金台
认玉钗
扬州梦
勘风情
节妇牌
两世姻缘
荆公遣妾
赵文寳,名孟庆。饶州乐平人。以卜术为阴阳教授。
七德舞
执笏谏
教女兵【旦本】
姜肱共被
糜竺收资
孙子羽,仪真人。
杜秋娘月夜紫鸾箫
张鸣善,扬州人。宣慰司令史。
包待制判断烟花鬼
党金莲夜月瑶琴怨
●録鬼簿后序
文以纪传,曲以吊古,使往者复生,来者力学。《鬼簿》之作,非无用之事也。大梁锺君,名嗣成,字继先,号丑斋,善之邓祭酒、克明曹尚书,皆其师也。累试于有司,命不克遇;从吏则有司不能辟,亦不屑就。故其胸中耿耿者,借此为喻,实为己而发也。乐府小曲,大篇长什,传之于人,每不遗稿,故未能编焉。如《冯驩烧券》、《诈游云梦》、《钱神论》、《斩陈余》、《章台柳》、《郑庄公》、《蟠桃会》等,皆在他处按行,故近者不知,人皆易之。君之德业辉光,文行浥润,后辈之士,奚能及焉。噫!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日居月诸,可不勉焉。
至顺元年九月吉日序。
余僻居慈溪小县,每叹孤陋,侧听锺先生大名久矣,莫遂识荆。丁丑孟秋,一日邂逅于东皋精舍,匆匆东之鄮城,至中秋复回溪上,示余以亲编《録鬼簿》,皆本朝显宦名公词章行于世者,恐后湮没姓名,故编排类集,记其出处才能于其前,度以音律乐章于其后,千万载之下,知其为何如人,直欲俾其为不死之鬼。继先之用心,诚可嘉尚。于其行,遂歌〔湘妃曲〕以别:
高山流水少人知,几拟黄金铸子期。继先既解其中意,恨相逢何太迟。示佳篇古怪新奇。想达士、无他事,録名公、半是鬼,叹人生不死何归。
慈溪邵元长顿首。
简本録鬼簿
钟嗣成
钟嗣成(约一二七九~约一三六○),字继先,号丑斋。自署“古汴”(今河南开封市)人。一说杭州人。尚未成年之时,他便生活在杭州。说自己与赵君卿,“总角时……同发蒙,同师邓善之、曹克明、刘声之三先生,又于省府同笔砚”(《录鬼簿》);朱凯也说他是“善之邓祭酒、克明曹尚书之高弟”(《录鬼簿?后序》)。其交游活动,也是以杭州为中心。知名曲家施君美,钱唐人;曾瑞卿,大兴人,家于钱塘;而钟嗣成和他的朋友们,便常“至其家”,“获闻言论”(《录鬼簿》)。而且,钟嗣成说睢景臣,“大德七年(一三○三),公自维扬来杭,余与之识”;“居杭州”的周文质,尤其友情挚笃,钟嗣成说,“余与之交二十年,未尝跬步离也”(《录鬼簿》)。钟嗣成一生坎坷,“累试于有司,命不克遇,从吏则有司不能辟,亦不屑就,故其胸中耿耿者”。孙楷第考其“曾为江浙行省掾史”。其一生最大成就,是撰写了《录鬼簿》一书。该书记载了金元曲家一百五十二人,几使两代知名曲家,囊括殆尽。着录杂剧名目,已达四百五十二种,占了现存五百可考元人杂剧剧目的百分之八十以上。所作杂剧七种:《章台柳》、《钱神论》、《蟠桃会》、《郑庄公》、《斩陈馀》、《诈游云梦》、《冯驩烧券》等,均佚传,仅存小令五十九首,套数一套,其中,有十九支小令为吊宫大用等十九位曲家而作,成为后人研究元曲的最重要的资料。明初朱权《太和正音谱》评其词“如腾空宝气”。
钟嗣成 [元](约公元一三二年前后在世)字继先,号丑斋,汴梁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元英宗至治初前后在世。为邓文原、曹克明高弟。累试有司,以貌丑见黜。从吏则有司不能辟,亦不屑就。因此专力剧曲,以布衣终其身。嗣成既不得志,因作录鬼簿二卷以寄意。自序云:“人之生斯世也,但以已死者为鬼,而不知未死者亦鬼也。酒罂饭囊,或醉或梦,块然泥土者,则其人与已死之鬼何异?此固未暇论也。其或稍知义理,口发善言,而于学问之道,甘于暴弃,临终之后,漠然无闻,则不若块然之鬼为愈也。余尝见未死之鬼,吊已死之鬼,未之思也,特一间耳。”其言令黠可喜。上卷记前辈才士,有杂剧者略记姓字爵里及剧目,下卷则记并世才士,各作一小传,记其剧目,又作凌波曲吊之。太和正音谱评他的曲:“如腾空宝气。”着有丑斋乐府,其自序一套,幽默诙谐,大吐胸中闷气。所作杂剧七种:为诈游云梦、钱神论、斩陈馀、章台柳、郑庄公、蟠桃会等,(朱凯录鬼簿后序)今皆不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