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栖霞说稗



天目山樵评第一回:“七岁上死了父亲。据朱竹垞《拟明史王冕传》云:‘父命牧牛。’不云‘早弧’。”按:如本传,则叙次不能一线,故云“父殁”,非诬先贤,亦非传闻异也。
“诸暨县令”,据传乃绍兴司理高邮申屠駉。
“余忠宣墓在安庆西门外,不当云和州。”按:云林子 官和州学正,后人因有“谪和州、守余墓”之讹。
“究竟王冕何曾做过一日官。”此亦竹垞传赞语。
第五回:“每家两石。俗书‘担’字作‘■{?}’,因误为‘石’。”按:“石”为量名,十斗曰“石”。

《汉书 食货志》:“岁收畮一石半。”又粗布、皮革之数亦称石。《唐书 张宏靖传》:“汝等挽两石弓。”又水亦称石。《水经注》:“河水浊。清澄,一石水,六斗泥。”又酒亦称石。《史记 滑稽列传》:“一石亦醉。”又衡名,百二十斤为石。《书》:“关石和钧”。《月令》:“钧衡石。”《汉书 律历志》:“石者,大也。权之大者。”今越人亦呼十斗曰石,非“担”(担亦俗字)也。亦无“■{?}”字,殆啸山南汇人故。
第八回:“都道是江西第一个能员。阳明先生不闻乎 亦以为能员乎 ”王惠事本子虚,此评可删。
“自此更姓改名,岂即更姓为‘郭’耶 王惠、郭力父子事,惠汶上人,力长沙人,作者本写得支离。”啸山评似粘滞。三十八回又引李保泰《啬生文集 胡孝子寻亲记》,为歙胡仲长。
第九回:“大凡往那裹过,都要进来磕头。史文靖曾任本江总督,故疑娄乃史也。”按:文靖五子登科,著者:长奕簪,□奕昂(兵侍),□奕环(河东道),其二俟考。此云“不得早年中鼎甲、入翰林”,或琫(三)、瓒(四)影写“环”字耶 金评以为桐城张氏,则文恪乃指文端,太保乃指文和。通政又是何人 观卥臣少□名廷瓒,必不直举其名也。
廿一回:“这时节不是你哭的事。”本《吴志》张昭劝孙权语意。
第二十六回:“升了汀、漳、龙道。既托名明官,不当径称今制,此亦疏忽之过。”按:此等皆稗官家故谬其辞,使人知为非明事。亦如《西游记》演唐事,托名元人,而有銮仪卫明代官制;《红楼梦》 演国朝事,而有兰台寺大夫、九省总制节度使、锦衣卫也。江秋姗《杂记》嫌其芜杂,亦未识此。此评可删。

第三十一回:“此等说话,少卿安得而知之而笔之于书,然则此书非少卿所作可知。”按:此等说话,未必出自青然,安知敏轩不能自撰、自嘲 啸山似为作者、评者所愚。下文:“是教他投王胡子,却又牵连出邵奶公,无谓。”按:邵奶公定戏,少卿之父尚在,此语正关动前后文,不得云“无谓”。
第三十回:“隔着三间屋就闻见他的臭气。”用《南史》萧詧事。
第三十五回:“据《绵庄志铭》称:‘丙辰召试,有欲招之出门下者,正色拒之,以此不入选。’《外史》所言即此。”按:《小仓山房》程《志》无此四句,疑啸山误记它书。
“二子甲、宽皆中进士。”按:《述举》别录杨凯传:“甲更名文渊,中进士。”不云二子皆中。啸山亦误记也。
“筮得《天山逊?》”,用朱子事。
第五十三回:“斗大的明珠挂在梁上”,用《默记》李后主事。
《青溪文集》有《上宫保某公书》,即文和。
“凯风”一条,《三家诗拾遗》,应作《诗渖》。

“依僧寺,坐佛膝,映长明镫读书。”亦见《王冕传》。此借入匡超人。钉鞋一段,本《宋书 刘敬宣传》。姚园,即后来随园。诗话又冒称大观园,则非。
《苏轼》一条,本《书影》汪道昆事。
“不敢妄为些子事”四句,见《辍耕录》,但改七律为绝句耳。
“耳白于面,名闻天下。”见《孔氏谈苑》。
片石居扶乩一段,本《湖壖杂记》,乃顺治辛卯事。
“棋子声、唱曲声,易为天平声、竹丬声。”本《坚瓠癸集》袁于令事。
洪憨仙一段,亦本《桂苑丛谈 李全皋》条。
郭孝子喷嚏吓虎,本《朝野佥载诸暨》人事。
“买通了道人,日日搬柴、运米。”亦用后汉姜诗妻事。

石头记
《燕下乡睉录》(卷五)引徐柳泉云:“《红楼梦》一书,即记故明相珠家事。金钗十二,皆纳兰侍卫所奉为上客者也。宝钗影高澹人。妙玉即影西溟先生。‘妙’为少女,‘姜’亦妇人之美称。如玉如英,义可通假。妙玉以看经入园,犹先生以借观藏书就馆相府。以妙玉之孤洁,而横罹盗窟,并被以丧 身失节之名;以先生之贞廉,而瘐死圜扉,并加以嗜利受赇之谤:作者盖深痛之也。”按;西溟己卯北闱之狱,为同年李修撰(蟠)所絓累,卒于请室,天下寃之。望溪记其遗言,谢山为作墓表,其诬何尝不白 柳泉乃横被以槛外人之女冠子,是欲白受赇之诬,而平添一诬,西溟身后何大不幸乃尔!金钗十二为容若上客影名,前人未有道,乃柳泉不知从何得之,惜绦士大令不尽记忆,使人阅之闷闷。《红楼梦》原名《石头记》,不署作者姓名。相传云:乾隆末,明相孙成安以多藏为和坤婪索,不遂,又涎美婢侍明相夫人者,作紫云之请,成靳不与;固索之,乃以明相夫人为辞,并微露禁脔不容他人染指意。和坤挟恨,以事中伤之,籍没,遣戍。婢为所得而不死。(《玉山闱文先尚书乞归疏稿题后》云:“司寇殁后八十余年,某相国家籍没,金玉宝货以数十万计。”所云“某相国”,即指明珠。健庵殁于康熙三十三年甲戍,历八十年为乾隆三十九年甲午,则承安藉没在甲午年后,正和骤显用事时。和于甲辰七月,以吏书协办。)成之业师某,目击其事颠末,造为此记,半属空中楼阁:以贾政影明相,贾珠早死影容若,又以贾敬丙辰进士故乱其辞,以宝玉影揆叙,皆瞀妄不足诘。惟袭人影婢珍珠,亦非其本名,明夫人必不至以夫名名婢也。以蒋玉函影和相,以和小名琪官故也。初仅钞本,八十回以后轶去。高兰墅侍读(腭)续之,大加删易。原本史湘云嫁宝玉,故有“因麒麟伏白首双星”章目;宝钗早寡,故有“恩爱夫妻不到冬”谜语。兰墅互易,而章目及谜未改,以致前后文矛盾。此其增改痕迹之显然者也。原本与改本先后开雕。(《桐阴清话》卷七引《樗散轩丛话》云:“康熙间,某府西宾常州某孝廉手笔。乾隆某年,苏大司寇家以 书付厂肆装订,抄出刊行。”)世人喜观高本,原本遂湮。然厂肆尚有其书——癸亥上元,曾得一帙,为同年朱味莲携去——书平平耳,无可置议。嘉庆初年,《后梦》、《续梦》、《补梦》、《重梦》,《复梦》五种,接踵而出。《后》、《续》还魂之妄,说鬼謰謱,已觉无谓;《重梦》则现色身说法,并忘原书“意淫”二字本旨矣。《复梦》易“贾”作“祝”,极誉钗、袭,殆认贼作子;文之不通,更无论已。道光中又有《梦补》、《圆梦》、《幻梦》三种。陈厚甫、严问樵两前辈各谱传奇,严后出而远跨陈上。近时复有《增补》、《梦影》二种,每下愈况,益不足观。《寄蜗残赘》谓为谶纬之书,不知何指。柳泉更以为影澹人、西溟,弥匪夷所思矣。果如徐言,以姓名映合通假,则黛玉影秀水,与容若交逾一纪,观祭文可见,尚有潇湘馆竹可以附会。三春为东海三徐,惜春当为严绳孙,晴雯当为田山姜,熙凤为横云山人,李纨、李绮[1]为秋锦兄弟,可卿为留仙谕德乎 岫烟似指查他山愼行,湘云疑指史夔,薛宝钗当是翁宝林,花袭人乃指高澹人,紫鹃为陶紫笥元淳,刘老老当是《啸亭杂录》之刘药邨大槐——海峯先生弟也,巧姐又岂指宗之少宰 皆肊断不足据。唐实君亦与他山同客揆功所,书中应属谁人 古人可作,微特湛园怒不任受,即江邨亦将拔其舌矣。《憺园集》(卷三十七)《通议大夫一等侍卫纳兰君墓志铭云》:“所交游若严绳孙、顾贞观、秦松龄、陈维崧、姜宸英,尤所契厚。吴兆骞,赎而还之[2]。”

藏园曲
蒋清容先生《红雪楼九种曲》,偪真玉茗“四梦”,为国朝院本第一。其目曰《一片石》、《空谷香》、《桂林霜》、《四弦秋》、《雪中人》、《临川梦》、《香祖楼》、《第二碑》、《冬青树》;《香祖楼》尤为精绝,真得《还魂》神髓。李童山《曲话》下云:“闻其痹疾后尚有左手所篹之十五种曲,未 。”今不知尚有藏本否。惜丁卯秋见先生曾孙文恪中丞,不一询之。
湖上笠翁曲,已刻者前后八种,未刻者内外八种。今行世者止十种。余如《偷甲记》、《四元记》、《双锤记》[1]、《鱼篮记》、《万全记》五种,名见《曲海》;此外十七种[2],不知何名,今皆不传。

香祖楼
《遣愁集》(卷一):“《韵谈》:‘陈麋公云:“古人以兰为香祖,余欲结茅四面,杂莳兰蕙,扁曰香祖楼。有柱联曰:异人常在渔樵裹,老鹤多眠兰蕙中。”’”《红雪楼九种曲》,一曰《香祖楼》[1],似取麋公语。出中陈最良紫兰名[2],亦见《花谱》。


临川梦

《潜邱札记》(卷四上)跋《尧峯文钞三》云:“钱牧翁评隲陈仲醇,谓‘聊可装点山林,附庸风雅’。人于钝翁亦云然。仲醇御物才神绝,钝翁居乡品高绝,士固不浪得名耳。”(庸)按:蒋藏园《临川梦》院本《隐奸》一出上场诗:“装点山林大架子,附庸风雅小名家。”盖本东磵语。其中描摹充隐奸险,不无过刻;至谓袁襄愍之杀毛文龙,因拒麇公粥文,而借香光以祻之,则《柳南续笔》(卷二)[1]同。张冠李戴,颇非事实。全谢山结埼《亭集外编》(卷二十九)《跋东江事迹》,已辨其妄。(《啸亭杂录》卷十谓襄愍为文敏门下士,非。)传奇中所演故事,寓言十九,不得谓藏园深文周内也。惟“可以栖还?”,据《渔矶漫钞》(卷十)乃陶文简公赠扁,非若士。

鱼水缘
《鱼水缘》传奇二卷,三十二出,不署作者姓名。演鹿邑胡楚卿(玮)、沈若素事。越中有《双鱼坠》戏剧,关目略同,惟以‘喜新’为‘新喜’,又婢先配合,无嫁吴生事,殆即本此而芟去枝叶耳。曲文流逸可玩。如“只为他俊庞儿忒煞娇,非是我馋眼儿容易饱。”“送便应该,卖字听来韵不谐。”“但愿因缘将来似你,首和尾没点差池。”“抱愁几度把愁祛,只愁未审愁来处。我一向聪明到此愚。”皆白描入神,不减东嘉也。


绘真记
《青浦县志》(卷十九)《文苑传》:“陆伯焜孙寿铭,字睛初,诸生。五七古诗有殊嗜。妻汪氏,号《纫青女史》,亦能诗。闺中倡和,甚相得也。纫青早世,哀悼过情,无聊纵酒卒。着有《酒边集》。汪有《扶云吟稿》,陈文述叙子俊汇而梓之。”(庸)按:坊肆有《绘真记弹词》,亦睛初悼亡后无聊遣日游戏之笔。姬平原,其寓名。易汪为韩。洋纚数万言,颇可观,胜□□[1]之《拱璧缘》多矣。


还金镯
越中高腔演《还金镯》,见《包公案》。据《坚瓠广集》[1](卷五)引《湖海搜奇》,乃柳鸾英、阎自珍事,云:“人怍钗钏记传奇,今此记不传。《龙图公案》袭之,伶人又转演作别事,遂忘为柳阎真事矣。”《今古奇观》(卷二十四)《陈御史巧勘金钗钿》一回,略同。

钓金龟
越中有《钓金龟》一剧,中演孝肃勘讯发有巨钉,一案审出两案事。《西云札记》(卷四):“《金石萃编》一百四十一《王公仪碑铭》,叙公仪辨冤狱,有妇人死而不明,视其发,得巨钉,人服其神明。今传奇有 附会作包孝肃公案者。”按《益都耆旧传》:“严遵为扬州刺史,行部,闻道傍女子哭声不哀。问之,云:‘夫遭烧死。’遵勅吏舆尸到,令人守尸,曰:‘当有物自往。’吏白:‘有蝇聚头所。’遵令披视,得铁锥贯顶。考问,以淫杀夫。”见《艺文类聚》九十九卷《蝇》部引,亦见《太平广记》(卷一百七十一)。一百七十二又引《酉阳杂俎》韩滉事云《论衡》载子产云云,皆所本也。子产事,王充本之韩非。又姚天福事——见《元文类》及《辍耕录》。又张咏事——见郑克《折狱龟鉴》。兰九所云传奇,殆即钓金龟,特以女易男;其云张义似又合张咏事为一也。(《夜谈随录》卷十二《邓县尹》条:相尸于耳中,取出湿絮半斤。)


儿女英雄传
此书大致仿《石头记》《儒林外史》而作,于家庭细故中,发出天理人情,似迂拘而实通达,似俚俗而实尔雅,不知出何人手。卷端光绪(当是嘉庆之讹)戊寅古辽马阆圃(从善)序云:“勒文襄相国(保)次孙文铁仙(康)观察所著。初名《金玉(应作‘砚弓’)缘》,又名《日下旧闻》,亦名正法眼藏五十三参。乾隆甲寅,东海吾了翁补缀,易此名。”又有雍正甲寅观我斋(鉴)原序。皆依托也。纪献唐乃年羹尧,隆府即隆科多,则是述雍正乙巳、丙午后事。然军机大臣、东河总督皆设于雍正庚戌;鸟里雅苏台(译云“多杨柳”)。屯兵始于辛亥,壬子设定边左副将军,鸟里雅苏台参赞大臣至乾隆乙亥始设;浙江观风整俗使设于丙午,山东无之。文襄卒于嘉庆己卯,其孙乃道、咸间人,故云“鸦片”,云“曼生 壶”,云“郭婆带”云。端木仲兴(涣)似指百禄,谈尔音指琦善,鸟明阿指穆相。丁亥琦督两江,与副河潘锡恩开放王营,减坝挑河,费帑六百万,无成。穆偕蒋砺堂相国查办,时有“五鬼闹王营”之谣。其云绍兴,又似指张莲舫(文浩)则在甲申。《论语 侍坐》章;“三子之言毕,而夫子之心伤矣。”本于随园。“吾不如老农”,“如”作“同”解,可天《拾渖》。《咫闻轩剩稿》(卷一)、《鹿洞讲义》更详据国史《年羹尧列传》,忌刻之罪六,为“遏抑中书阿炳安等军功”,故以“阿”为“何”,“炳”为“焯”,去“安”字,则与义门学士名同矣。《续东华录》(卷二十五):“乾隆十二年二月,川陕总督庆复奏:“审讯故道阿炳安侵帑一案,严鞠协颌德明寄顿银两,已据招认;惟银数不符,见在审究查追。又据阿炳安家人苏勒供称“乾隆四年正月,曾将银四千两,用木盒盛送大将军查郎阿,交伊家人安七转呈收受”等语,但一面之词,未便指为确实。安七又在京师,难以查办。谨据实奏闻。’得旨:‘查郎阿系皇考所用之旧大臣,朕不忍置之于法。此事不必根究,朕自有处。’”则阿官至观察,其军功当在西路征策凌时也。吾意出近人手,当在乙丑崇文山将军大魁后,观屡引《品花宝鉴》可见。荏平左右无青云山描画十三娘歼髡制盗,剧似《续水浒》中陈丽卿,则寓言更不足诘矣。《谈屑》(卷二):“吴门顾孝廉馆年川陕督署,以馆童不及进盥具,年即杀之,顾料其不终,托故辞去。出陕界,贻书数千言,责其跋扈无人臣礼。年籍没时,书上于朝,谓有胆有识,下苏抚征之;而顾不知,恐以馆年株累,饮药死。”十八回之顾肯堂(棨),殆即附会其事,以会稽无其人也。
至同门李素堂(应龙),则不知指(年)幕何人,俟考。

难中福
近沪上戏园新剧有《难中福》一出,事见《平定粤匪纪略》附记四,云:“镇江失守时,贾周某自城逸出,遇贼队,匿积尸下。贼去,欲起,复闻呵殿至,伏不敢动。俄有曳其发起立者。见一官着古衣冠,熟视之,曰:‘此应死龙王庙前王三麻子手者。’释之去。周知为神,惧甚,乘夜急行。循江七八里,得渔舟,亟登之。有一家五六人先在焉,舟人以无资,逐之;泣涕求载,不允。周怜之,探怀得十余金,尽畀舟人。风浪不可行。次日,风益甚,舟人强挂帆行。周素怯,不敢北渡,跃身上岸。舟乘风倏达北,复大悔。忽念死已前定,径趋龙王庙门坐待之。日晡,贼队络绎过,皆未顾问。尾一骑至,持矛刺周喉。周亟呼‘王三麻子’!骑马贼抽矛,诘以何处相识。周述神语,贼云:‘死妖何能知 偏欲释汝!’周告以逃亦无资,不如死。贼掷一纸裹与之,扬鞭去。解视,则黄金二十余两。乃历?舟至仙女庙,得免。”邗人皆知其事。剧中关目亦相类,第益以胡文忠公督师鏖战、周说王反正,则剧场附会,为砌末热闹地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