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元散曲

  赵善庆,字文宝,饶州乐平(今江西乐平县)人。其名、字各本《录鬼簿》记载多异:曹本作善庆字文贤,又别作赵文宝,名孟庆;暖红室本又作赵可宝,余同;孟本、天一阁本均作名善庆,字文宝;《说集》本作名孟庆,字文宝。邵曾祺《元明北杂剧总目考略》认为“诸说纷纷,不知孰是”。今人多从曹本。天一阁本《录鬼簿》小传纪其“以卜术为业。阴阳教授”;曹本作“善卜术,任阴阳学正”;其他版本与曹本大致相同。考《元史·选举志》一《学校》,设阴阳教授而未设阴阳学正,当以“教授”为是。他游历甚广,先后到过西安、奉节、长沙、湘阴、镇江、杭州等地。所作杂剧今知有8种之多:《七德舞》、《糜竺收资》、《教女兵》、《姜肱共被》、《掷笏谏》、《醉写《满庭芳》》、《负亲沉子》、《村学堂》,皆已失传。马廉《录鬼簿新校注》认为《村学堂》即现存无名氏作品《村乐堂》,严敦易等则认为此论有失审慎。严敦易《元剧斟疑·赤壁赋》考证出《醉写《满庭芳》即现存佚名作者《醉写《赤壁赋》》的异名;邵曾祺则认为仅其第一折情节与此剧有关(出处同上)。其散曲今存小令29首,皆见于《乐府群玉》。内容多写景咏物、抒发羁旅思乡之情。朱权《太和正音谱》评其词“如蓝田美玉”,言其风格工丽。陆邦枢、林致大《薛昂夫、赵善庆散曲集·前言》谓:“怀才不遇和一生飘泊,故其散曲于清新之中寓悲凉,于明丽之中寓感叹,比较抑郁、消沉,其成就亦居于薛昂夫之下。”薛昂夫,色目人,善庆是南人,虽同为知识分子,而社会地位大为悬殊,这一点应引起研究者的注意。罗锦堂《中国散曲史》指出其散曲多方面的特色,说“他也有些气壮的作品,如《山坡羊》《长安怀古》”,“另外还有一首《落梅风》《江楼晚眺》,是何等酣畅的文字。可惜其作品现存太少,不能以窥全豹。”其散曲只收在《乐府群玉》中,而未见于他处;杂剧8种都未传世,这是读元曲者为之惋惜的事。
  ○小令
  【仙吕】忆王孙
  △寻梅
  寻香曾到葛仙台,踏雪今临和靖宅,横斜数枝僧寺侧。动吟怀,一半衔春一半开。
  △述忆
  太平楼馆醉金钗,老迈情怀悲倦客,吟笔未成贾谊策。鬓毛衰,一半苍苍一半白。
  【南吕】四块玉
  △雪湖和人韵
  近水堤,临山寺,竹外横斜两三枝,樽前谈咏无多事。白战诗,白苎词,白玉卮。
  【中吕】朝天子
  △送春
  剑蒲,翠芜,雨过添新绿。药栏春事已结局,无计留春住。堤上芳尘,桥边飞絮,树头红一片无。布谷,杜宇,犹斗唤春归去。
  【中吕】普天乐
  △江头秋行
  稻梁肥,蒹葭秀。黄添篱落,绿淡汀洲。木叶空,山容瘦。沙鸟翻风知潮候,望烟江万顷沉秋。半竿落日,一声过雁,几处危楼。
  △秋江忆别
  晚天长,秋水苍。山腰落日,雁背斜阳。璧月词,朱唇唱。犹记当年兰舟上,洒洒风泪湿罗裳。钗分凤凰,杯斟鹦鹉,人拆鸳鸯。
  【中吕】山坡羊
  △燕子
  来时春社,去时秋社,年年来去搬寒热。语喃喃,忙劫劫,春风堂上寻王谢,巷陌乌衣夕照斜。兴,多见些,亡,都尽说。
  △长安怀古
  骊山横岫,渭河环秀,山河百二还如旧。狐兔悲,草木秋,秦宫隋苑徒遗臭,唐阙汉陵何处有?山,空自愁;河,空自流。
  【商调】梧叶儿
  △隐居
  绝荣辱,无是非,忘世亦忘机。藏鸳渚,浮雁溪,钓鱼矶,稳当似麒麟画里。
  【越调】小桃红
  △佳人睡起
  数声啼鸟串花枝,院落无人至。宝枕轻推粉痕渍,印胭脂,雕阑强倚无情思。鬓丝,追寻心事,正是断肠时。
  【越调】寨儿令
  △早春湖游
  景物新,艳晨昏,山气张天成绿云。画舫红裙,紫陌游人,香软马蹄尘。棹涟漪水皱罗纹,破韶华桃露朱唇。湖风肥柳线,堤雨厚莎茵。春,又早二三分。
  △春情
  愁冉冉,病恹恹,红窗睡起不甚タ。墨淡眉尖,风冷牙签,象管怕重拈。倦梳云懒对妆奁,怕愁春不卷珠帘。落红堆翠径,飞絮拥雕檐。嫌,楼外雨帘纤。
  △泊潭洲
  忆旧游,叹迟留,情似汉江不断头。暮霭西收,楚水东流,烟草替人愁。鹭分沙接岸沧州,鱼惊饵晒网轻舟。风闲沽酒旆,月淡挂帘钩。秋,尽在雁边楼。
  △美妓
  舞态轻,曲声清,生香玉骨粉扌若成。娇眼珠星,指甲春冰,云鬓剪鸦翎。记沉香火里调笙,忆砑罗裙上弹筝。轻颦欺燕燕,浅笑妒莺莺。挣,那更性胡伶。
  【越调】凭栏人
  △春日怀古
  铜雀台空锁暮云,金谷园荒成路尘。转头千载春,断肠几辈人?
  【双调】沉醉东风
  △秋日湘阴道中
  山对面蓝堆翠岫,草齐腰绿染沙洲。傲霜橘柚青,濯雨蒹葭秀。隔沧波隐隐江楼,点破萧湘万顷秋,是几叶儿傅黄败柳?
  △昭君出塞图
  毡帐冷柔情挽挽,黑河秋塞草斑斑。丹青误写情,环佩难归汉。抱琵琶怨杀和番,比似丹青旧玉颜,又越添愁眉泪眼。
  【双调】折桂令
  △西湖
  问六桥何处堪夸?十里晴湖,二月韶华。浓淡峰恋,高低杨柳,远近桃花。临水临山寺塔,半村半郭人家。杯泛流霞,板撒红牙,紫陌游人,画舫娇娃。
  △湖山堂
  八窗开水月交光,诗酒坛台,莺燕排场。歌扇摇风,梨云飘雪,粉黛生香。红袖台已更旧邦,白头民犹说新堂。花妒幽芳,人换宫妆,惟有湖山,不管兴亡。
  【双调】落梅风
  △太乙宫探梅
  冰花艳,水月魂,斗诗坛醉翁笔阵。自南枝漏泄了湖上春,问东风几番花信?
  △江楼晚眺
  枫枯叶,柳瘦丝,夕阳闲画阑十二。望晴空莹然如片纸,一行雁一行愁字。
  △秋晴
  秋声定,微雨歇,透疏棂纸窗风裂。孤灯儿似知愁恨切,照离人半明半灭。
  △暮春
  寻芳宴,拾翠游,杏花寒禁烟时候。叫春山杜鹃何太愁,直啼得绿肥红瘦。
  【双调】水仙子
  △仲春湖上
  雨痕著物润如酥,草色和烟近似无,岚光罩日浓如雾。正春风啼鹧鸪,斗娇羞粉女琼奴。六桥锦绣,十里画图,二月西湖。
  △渡瓜州
  渚莲花脱锦衣收,风蓼青雕红穗秋,堤柳绿灭长条瘦。系行人来去愁,别离情今古悠悠。南徐城下,西津渡口,北固山头。
  △客乡秋夜
  梧桐一叶弄秋晴,砧杵千家捣月明,关山万里增归兴。隔嵯峨白帝城,捱长宵何处销凝?寒灯一檠,孤雁数声,断梦三更。
  【双调】庆东原
  △泊罗阳驿
  砧声住,蛩韵切,静寥寥门掩清秋夜。秋心凤阙,秋愁雁堞,秋梦胡蝶。十载故乡心,一夜邮亭月。
  △晚春杂兴
  烟中寺,柳外楼,乱随风雪絮飘晴昼。游人陌头,残红树头,流水溪头。百六楚风酸,三月吴姬瘦。
  【双调】雁儿落过德胜令
  △天竺寺
  旃檀古道场,水月白衣相。真珠般若林,多宝如来藏。梵相四天王,唐塑八金刚。佛隐松间塔,僧推云外窗。虚堂,法鼓惊天上;长廊,游人惹御香。
  ☆陆登善
  陆登善,字仲良。曹本、暖红室本《录鬼簿》注:“一云姓陈”。贾仲明吊词云:“贞元始祖谥宜(宣)公,嗜著《茶经》桑苎翁”,以登善为唐代名人陆贽、陆羽之后。其祖父维扬(今江苏扬州市)人。父官江淮行省(治扬州)典掾,至元年间江淮行省改江浙行省(治杭州),移官举家赴杭,登善遂为杭州人。登善为人沉重简默,工词曲,能讴歌,贾仲明称其“词诗歌唱,诗禅贯通,一代文风”,可见其文名时著,极受推崇。钟嗣成《录鬼簿》列为“方今才人相知者”,且于《录鬼簿》卷上跋语中说明,所录元代前辈杂剧作家的资料皆为登善得之于吴弘道,则登善与钟氏相识且厚交,钟氏撰写《录鬼簿》多得其相助。邵曾祺《元明北杂剧总目考略》则因此疑问:“钟既与他相识,何以又不知其确姓?”且“孟本、《说集》本《录鬼簿》不载此人”。《太和正音谱》、《元曲选目》亦均失载此人。所作杂剧,今知有2种:《开仓籴米》、《张鼎勘头巾》,惜皆失传。青木正儿、邵曾祺等以为朱权、贾仲明列入无名氏作品而臧懋循《元曲选》署名孙仲章的《河南府张鼎勘头巾》一剧,即登善之作;严敦易提出还是以本剧权列为无名氏为宜。至于孙仲章一说,则无什么可能,亦无研究价值(《元剧斟疑·勘头巾》)。严氏在《元剧斟疑·陈州粜米》中还认为《开仓籴米》可能便是现存的无名氏《陈州粜米》;邵曾祺以剧名太泛、“籴”、“粜”不同为由,主张暂付存疑(出处同上)。刘荫柏《陆登善与〈包待制陈州粜米〉》仍坚持认为《开仓籴米》之“籴”为“粜”之误,《开仓籴米》即《陈州粜米》;《录鬼簿》著录剧目四百余种,“仅在陆登善名下有此剧目,故推测《元曲选》中存者当为陆登善作。”(《剧艺百家》一九八六年一期)就此二剧而言,均为元杂剧中上乘佳作。登善当时还有乐府、隐语成集,今《全元散曲》仅辑存散套《南吕·一枝花》〈悔悟〉一套,写对眠花卧柳生活的醒悟。
  ○套数
  【南吕】一枝花
  △悔悟
  春风柳吐金,夏日荷铺锦。秋蟾辉碧汉,冬雪老遥岑。四季光阴,终日寻芳饮,奇化选拣簪。曾共知音,受用了些云屏月枕。
  【梁州】也曾腿厮压齐声儿和曲,头厮顶难字儿闲吟。番思年少如春梦。传书寄简,剪发捻沉。盟山誓海,解佩移簪。也曾待佳期到夜半更深,度良宵翠被鸳衾。如今腆着脸百事儿妆憨,低着头凡事儿撒吞,睁着眼所事推病。聪明,待怎?蓝桥一任洪波浸,但饱暖且则恁。始觉从前枉用心,再不追寻。
  【尾】眠花卧柳性全禁,惜玉怜香心再不侵。假若普救寺丽春园待则甚?自今,自今,把这俏倬家风脱与您。
  ☆苏彦文
  苏彦文,生卒年不详。金华(今属浙江省)人,与钟嗣成同辈。元·李祁《云阳集》卷二《送苏彦文归金华序》载其:“以才学掾江西行省,声誉翕然。进入中书,擢引进之职……为掾时廉洁平恕,未尝以一毫势力施于人,而又本之以诗书,缘之以词翰,崇论闳议,倾动一时。”元·钟嗣成《录鬼簿》说他“有地冷天寒越调及诸乐府,极佳。”今仅存套数一套,写雪中寒士的贫苦生活,风格灏烂泼辣。
  ○套数
  【越调】斗鹌鹑
  △冬景
  地冷天寒,阴风乱刮;岁久冬深,严霜遍撒;夜永更长,寒浸卧榻。梦不成,愁转加。杳杳冥冥,潇潇洒洒。
  【紫花儿序】早是我衣服破碎,铺盖单薄,冻的我手脚酸麻。冷弯做一块,听鼓打三挝。天那,几时捱的鸡儿叫更儿尽点儿煞!晓钟打罢,巴到天明,地波查。
  【秃厮儿】这天晴不得一时半霎,寒凛冽走石飞沙。阴云黯淡闭日华,布四野,满长空,天涯。
  【圣药王】脚又滑,手又麻,乱纷纷瑞雪舞梨花。情绪杂,囊箧乏。若老天全不可怜咱,冻钦钦怎行踏?
  【紫花儿序】这雪袁安难卧,蒙正回窑,买臣还家,退之不爱,浩然休夸。真佳,江上渔翁罢了钓槎。便休题晚来堪画,休强呵映雪读书,且免了这扫雪烹茶。
  【尾声】最怕的是檐前头倒把冰锥挂,喜端午愁逢腊八。巧手匠雪狮儿一千般成,我盼的是泥牛儿四九里打。
  ☆吴镇
  吴镇(一二八○~一三五四),字仲圭,号梅花道人、梅沙弥。嘉兴(今属浙江省)人,善画,为元四大画家之一。每画山水竹石,辄题诗其上,时人号为三绝。又师事毗陵柳天骥,得其性命之学,深通易理,尝垂帘卖卜,隐居武塘。所居曰梅花庵,自署梅花庵主。有小令一首。有《梅花道人遗墨》。
  ○小令
  【南吕】金字经
  △梅边
  雪冷松边路,月寒湖上村,缥缈梨花入梦云。巡,小檐芳树春。江梅信,翠禽啼向人。
  ☆王元鼎
  王元鼎,至治、天历年间(一三二一~一三三○)人。曾为翰林学士。所作散曲,今存小令七首,套数二套;或写景状物,或吟咏闺情,词皆流美,用韵响亮,风格明丽委婉。元·赵孟《松雪斋文集》卷六有《古今历代启蒙序》为王元鼎作,略云:“金陵王君元鼎,取自三皇五帝以来事迹,编为四言,又韵其语,欲以教童蒙,使之诵习,俾知古今。携以见示,求为序引。盖自唐李翰已有《蒙求》矣。然不若王君所编为包括古今,该备治乱,不悖于先儒之论议,于小学不为无补。然余疾读一过,犹以事迹之繁非童子所能悉者,虽成人亦可读之以为历代史记之目也。若王君之用心不既勤矣乎?敬题卷首而归之。”元·夏庭芝《青楼集》记王元鼎曾与杂剧演员顺时秀交密,并言王元鼎是一个嘲风弄月、惜玉怜香的风流文士。一说王元鼎为玉元鼎之误,乃西域人而家于金陵者也。《吴文正公集》卷六《玉元鼎字说》云:“学者阿鲁丁,以玉氏,以元鼎字。其先西域人也,始祖玉速阿剌,从太祖皇帝出征,同饮黑河之水,为勋旧世臣家,名载国史。”
  ○小令
  【正宫】醉太平
  △寒食
  珠帘外燕飞,乔木上莺啼,莺莺燕燕正寒食,想人生有几。有花无酒难成配,无花有酒难成对。今日有花有酒有相识,不吃呵图甚的?
  声声啼乳鸦,生叫破韶华。夜深微雨润堤沙,香风万家。画楼洗净鸳鸯瓦,彩绳半湿秋千架。觉来红日上窗纱,听街头卖杏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