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蕙小史

  新绿素蕙
  顾氏大魁素(无图):《兰蕙同心录》所载“大魁素”瓣舌俱短,乃据剥视①之蕊而言,非开花也。查苏州顾翔霄所植大魁素,由汪可敬以佛番六百尊,向许霁楼分得者。光绪壬寅秋,顾氏兰蕙皆归九峰阁,内有一盆仅老草两片,据顾氏云即“大魁素”,其前龙大草三筒,翔霄作古后,已由汪可敬仍以六百金购去,此系分下之后龙梢也。携归培植至今已二十一年,发草一大盆,起蕊三。此外,各花凡经开过者皆名实相符。大魁始得起花,因蕊过多,去其一,剥视之,果心素而舌短。迨开时,三瓣放角收根,大逾常花几一倍许②,肩平,干长,品概与寻常素花迥异③,惟舌大而卷,却与《同心录》所载不符。据识者云,凡蕙花除梅瓣外,剥视小蕊舌短者居多。试取行花小蕊剥视三数枚,果如所言。然究不敢以《同心录》为不足信。因此花得于顾翔霄家,故名曰“顾氏大魁素”以别之,是一是二,请质诸得见从前所开大魁素者。
  [注释]
  ①剥视:剥开花苞壳看小花蕾。②大逾常花几一倍许:逾,超过。几,几乎,接近。许,左右。花大超过平常花近一倍左右。③迥异:迥,差得远。迥异,截然不同。
  新赤素蕙
  华林荷素(无图):民国已未春,绍人都华林出,新落山素蕙也。三瓣阔大过金岙,蚌壳捧心,绿胎大卷舌,肩平,色净绿。从前所出褪金素①,无有胜于此者。
  [注释]
  ①褪金素:即赤壳素,又称麻壳素。
  新绿蕙荷花
  碧莲:光绪己丑年春,绍人王胖阿三出,邵芝岩植。三瓣阔大收根,大蚌壳捧心,大铺卷舌,间有不卷者,平肩。绿蕙荷花当以此为最佳。
  玉芙蕖(无图):宣统庚戌年出,九峰阁植。三瓣放角收根,蚌壳捧心,大卷舌,色翠绿,干细而长,风神独绝。
  新蝴蝶蕙
  舞蝶:宣统年间,上海欧阳石芝所得新种。

  本编所集新兰蕙名种小影,除九峰阁存种来岁可望花发外,所缺尚多,列名如下,深望同好诸君于来年花开时摄影惠寄,当补列于甲子集中。
  编校者谨识
  兰之部:
  叠钱、武林第一梅、法华梅、湖州第一仙、洛仙、郑同荷、大魁荷、高翁台荷、虎山绿云。
  蕙之部:
  仙绿、楼梅、翠鸾、庆华梅、和字。

  ●《兰蕙小史》卷下
  种法
  旧花①分栽,须视兰叶有十余管②者,在清明后、谷雨前,天气回暖,将花倾出。用天泉水③洗净,修去残根败叶,置背阴处,俟④其阴干。视叶之可分者,须得五六管,分开方有气力。盆须有窍⑤,旧盆鼎足,敞口⑥为妙。无足者,坐于板上,必用砖石填空,使透风气。盆中之窍,以小蚌壳层层覆叠,再以泥内筛出细石砂铺至一二分厚,再以筛过细泥加上寸许,将兰根安置盆中,盘曲周舒,用泥加至盆口,视花之高低端整,叶之向背合式⑦,方再加泥。泥不可太粗,亦不必过细,细则逢雨必闭⑧。近根之泥,用手指轻轻填实,种兰手法悉在其中。
  盆面之泥,高似馒头形,上种百脚草,再覆薄泥一层。浇以天泉水,约湿至寸余即止。将盆面四围轻轻捺紧,光滑圆整,使盆泥内坚而外松。然后浇透,避于阴处数日。百脚草或翠云草逢雨即活,盆面也自然坚固矣。浇水时,如中间低陷,即时加泥填高,勿使日后积水伤叶。若中低而内空者,非特⑨积水伤叶,且寒天走风受冻,此乃种花不固之故,误者颇多。夏秋乃行根之时,盆面必有裂缝,此其自然之理,不可妄动。须至秋尽冬初,方能拨松填补,此所谓翻盆之要诀耳。(《艺兰新法》)
  [注释]
  ①旧花:指兰蕙传统老种。②管:量词,株。江浙地区也称“筒”,闽粤地区称“枪”或“枝”。③天泉水:指雨水。④俟:等待。⑤窍:(盆底)孔。⑥鼎足敞口:鼎,古代煮东西用的器物,三足两耳。鼎足,文中指兰盆的支撑脚。敞口,指盆口相对于盆底放宽的形状。⑦合式:合乎要求。⑧闭:闭塞,指不透气。⑨非特:不只,不但。
  选盆
  种花之盆,须择旧盆①中间有大窍者,鼎足敞口为佳。盆乃花之宅院,如得上品仙花,必选琼楼玉宇②为其住宅,盆与兰始相称耳。必得旧盆无烟火之气,要视花之大小相当,方种之而易发,切不可大叶种小盆,小叶种大盆,令人视之生厌。且大叶种小盆则不发,小叶种大盆则易烂,栽培之理固如是。若种新落山花③,则以新盆为宜,取浇水后易燥也。(《艺兰新法》)
  [注释]
  ①旧盆:指使用过的兰盆。②琼楼玉宇:传说中神仙居住的房屋,借指华美的住宅。③新落山花:兰花从山下采挖下来称落山,也称下山。新落山花,即刚从山下采下的兰花。
  制架
  兰性喜风,故须架起。不可太高,高则冲阳;尤不可太低,低则隐风,须四、五尺高可矣。地不可旷,旷则日重;亦不宜太狭,狭则蔽气。前面朝南要宽,后背向北宜高,盖欲其通南薰①而障北吹也。右宜近林(西北要墙高),左宜近野(东南要墙低),欲引东日而避西阳也。夏遇炎烈则荫之,冬逢严寒则曝②之。至于插竹引叶之茂,架水绝蚯蚓之伤,禁蚁虫之穴,去其莠草,除其罗网③,助其新葩,剪其败叶,尤当一二留意者也。(《艺兰新法》)
  [注释]
  ①南薰:薰,微风。南薰,南来的微风。②曝:晒。③罗网:指蛛网。
  遮帘
  帘有长短,俱以棕绳为经①。遮兰须用四十经新帘,两边缚晒衣细竹,与芦同长,取重能压风,且卷时圆转如意。再用细棕绳间花编帘,排匀七行,则久经雨旸②,不至散脱落下,然亦不过用二年也。(《兰蕙同心录》)
  [注释]
  ①经:织物上纵向的纱或线(跟“纬”相对)。②旸,日出,在本文中指日晒。
  蓄水
  浇花之水,井水河水均不可用,恐其带咸味也。总以天泉水为佳,须多备瓮、缸,贮霉雨①之水,伏天②可以浇花。
  [注释]
  ①霉雨:也叫黄梅雨。春末夏初,江浙一带梅子黄熟时连续下雨,空气潮湿,衣物等容易发霉,这段时间称黄梅季、黄梅天,也称霉雨季、霉雨天。霉雨,本文指霉雨季节的雨水。②伏天:夏秋季三伏(初、中、末伏)的统称。
  肥料
  古法壮水①:用羊鹿粪水、皮角屑水、草汁水、豆壳汁水、豆饼水、血腥水、蚕沙水、浴汤水,皆未试过。想羊鹿粪、血腥、浴汤太秽,秽则霉根;蚕沙②、豆饼、豆壳汁水太热,亦恐伤根;皮角屑、草汁太腻,亦属不佳。惟鸡、鹅毛水,浸烂则可矣。今上海有一味清养③者。
  即欲浇壮水,以燕窝屑拌牛骨粉,稍杂鸡毛,用天泉水合浸一年为度,能陈年者更妙,用大瓮如法浸之。夏秋晒露,冬日霜冰,但不能淋雨,遇雨即盖。须使其烂,不令其霉。用时须审花之老嫩,本之多寡,相体取用。施之上品名花,及新栽柔弱之草,无不如意,正极妙新法也。
  凡兰蕙之素心者,无论好歹,皆不喜肥,肥则无花。若浇壮水,则兰叶必渐萎去。人不得其性,反怨花之不长,未知素心清洁,在本山尚不喜肥,今栽培于盆中,更宜清养为妙。(《艺兰新法》)
  [注释]
  ①壮水:液肥,用有机质沤制的水肥。②蚕沙:桑蚕粪便。③清养:用素土培养,不施肥。
  土性
  种兰之泥,必用山泥。或富阳、临安、余姚管子山、北杆山、军山、虞山、洞庭山,皆可以种兰。或云兰生何处,取本山之泥以栽植之,其性易发,故售兰者必载泥。此笨伯①之谈也。凡用泥之法,先将米筛筛去粗块,再用糠筛筛细,将极细之泥使风扬去,分作二等储用。然泥之性,各山不同。或云泥乃兰之饭食,可将各泥之性,以米比之。富阳泥如常熟米,余姚管子山如糯米,松江北杆、通州军山如籼米,此泥皆可用。惟洞庭山、虞山之泥勿可用。种兰者须究其各土松坚软硬,拼匀而用之,百无一失。以泥性比米性,正极妙之理想②,出人意表③。(《艺兰新法》)
  [注释]
  ①笨伯:蠢人。②理想:合乎道理的想象。③意表:意想之外。
  修剪
  花时,若春兰之蕊,留其壮大,去其瘦小;如蕙花,无论多寡,但留一枝为佳。若令其开尽,则夺来年之花信,而根本亦受伤。春兰开半月摘去,蕙花顶花开足七天后摘去。兰性畏寒,暑天又忌尘垢,如叶上有尘,即当涤去。(《艺兰新法》)
  爱护
  架花之板,必须留心更换,以防风雨日久,花盆重载,易于断折。花叶间忽生白点、黑点谓之虱,此系阴湿所致。用竹片或牙爿①轻轻剔去,如不能尽,可用鱼腥水频洒,或用麻油以羊毫笔新者刷之。花盆常宜向阳透风,则虱不再生。如有蚯蚓,伏天盆面必要干面,燥天,十余天干后,将花置烈日中晒一时许,蚯蚓自出矣。蚁则以腥骨引而弃之。叶过长,势必下垂,以小竹四根,直插盆边,再以细篾作圈,系于小竹上,将叶架起,勿使风摇,其叶不折。或制车棚,避狂风骤雨,以细木就花架装成,用粗厚之布,罩之于架上,须轻灵活动②,易拆易装为妙。如遇烈日当空,霎时雷雨,遮蔽不及,任其淋雨,亦不妨碍。只要雨后无日,再以清水浇透,使盆底之水大泄,热气亦随之而去,否则误甚。所最忌者,乍淋之雨,干湿未透,盆内之热气,蕴纳不泄,数日后,必致损伤无救也。此为艺兰家最当注意者也。(《艺兰新法》)
  [注释]
  ①牙爿:爿,方言,劈成片的竹木等。牙爿,牙签。②轻灵活动:轻巧灵活。
  治腐
  根受暑热,其叶管从根边腐起,先有细白珠,并白筋如网眼样,四面绊满①,若不急治,三四日间,满盆俱腐,最不可救。治法:无论伏天大热,见稍有腐管白珠,即将盆底翻出,看根叶受病者,用利刀割去,洗根风爽一日,换泥复种,浇透置阴凉地一月,其花自活。若不辣手②,断无存者。(《兰蕙同心录》)
  [注释]
  ①绊满:缠满。②辣手:指断然措施。
  漂砂
  坑砂①用时,用水漂至两月,取出晒干,研极细末方可用。然必无病之叶始可用,至如中小叶虽则无病,亦以不用为妙。即极发之叶,用时小盆只可一钱,大盆只可五钱,多则有害。每逢春间翻盆之时,用泥拌和,离根种之。如不用坑砂,单换新泥,种后至小暑无病者,用三年后宿粪②,拼之极淡,浓则有害。小暑到白露,俟盆泥不热,雨前浇至三次;如无雨,每清晨用水浇透。他法不合用,用必有伤。(《兰蕙谱》)
  [注释]
  ①坑砂:即尿垢,又称人中白,古时用作兰花基肥。②宿粪:陈年粪土。
  选泥
  几种兰蕙之泥,杭州保俶塔下,已多建筑屋宇,不易往取;富阳之泥,质虽肥而不松;余姚燕窝泥不易得;总以山阴、会稽,或诸暨高山上之浮土为最,盖既肥且松,草易起发也。绍兴泥大篓每篓两元,小篓减半。(余杭鲁散花《艺兰赘言》)
  翻盆
  兰蕙翻盆,最好在中秋以后,大雪以前(天末冻时)。须全用新泥,翻就即用清水淋透,进房时不致受蒸,且春兰开时,花茎必较未翻过盆者,可长一二分。
  大盆兰蕙多至七八筒者,其草往往愈发愈小,翻盆时,须看新草下面必有老根挤紧,以致新根无隙可生,不得土气①,故草亦不能起发。翻盆时,须将老根晾干,将挤住之乱根,理之使直,根若过多,不防剪去数根,俾新根不受害,得以舒畅,易受土气,则草亦渐旺矣。(《艺兰赘言》)
  [注释]
  ①土气:指泥土的营养。
  盆面草
  盆面小翠云草如起白花,不论何时,急须翻盆。否则有一种过湿之毒汁,渍人兰草,其草即腐烂,新草尤甚,务宜加意。(《艺兰赘言》)
  [注释]
  文中所述翠云草开花导致兰草腐烂,译者以为没有必然因果关系。但据当今养兰资料介绍,用干水苔(即翠云草的晒干物)养兰,日久腐烂,酸性很大,易引起兰草腐叶烂根。译者以为当翠云草开花时,必然是翠云草茂盛生长后,翠云草过多过密,部分老翠云草即会干枯腐烂,导致盆土酸性增高,即文中所说“过湿之毒汁”,引起兰草腐叶。所以江浙一带用翠云草铺盆面的,当翠云草长旺时,必要剪除一部分,以防腐草。译者臆测,与兰友共商。
  子草
  兰蕙子草①,间有从后龙夹缝中生出者,此由盆口太肥,阳光太足之故。如不分盆,其根易挤,不得土气,草必不发,惟有赶紧分窝②之一法。(《艺兰赘言》)
  [注释]
  ①子草:新苗。②分窝:分株。
  浇肥
  凡浇肥水,总宜勤而淡,切忌骤而厚。
  验叶
  兰蕙叶黄而薄,则宜上肥;叶黑而焦,则伤于肥;叶干而毛,则宜浇水;叶生白虱,则伤于水;叶显丝路,则根伤矣。必使各叶入手柔润,油然而光,斯为得之。(《艺兰四说》)
  四季种兰蕙法
  正月又是春风月建寅①,暖房安置倍留神。向阳窗格勤宵闭,不使寒侵到向晨②。
  二月杏花春意闹枝头,喜观幽芳日渐抽。檐下避霜更防冻,惜花时动夜寒愁。
  三月清明时节雨如丝,湿透苔痕蕊长时。防闷更移宣爽处,临檐犹禁朔风③吹。
  四月蕙兰开罢又清和,渐觉阳骄奈晒何。整顿护花障帘架,半阴争比竹林窠。
  五月霉雨连朝长翠茎,旧丛又见子芽萌。阴晴天气宜珍护,莫使骄阳漏竹棚。
  六月暑入中庭热不消,重帘晨蔽夜方挑。明年花信胚胎始,谨慎还宜草汁浇。
  七月凉风乍动暑犹熏,泥燥留心灌溉勤。得气蕊应先出土,计时不必定秋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