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艺藏
- 综合
- 侯鲭录
侯鲭录
近岁林棣县虞候张坦,暴酷嗜利,卒死瘗城外月余,夜夜叫呼。村人报其家,谓复生。妻子辈开掘视之,身化巨蛇,头尚人也。取之置荆囤中。他日体寒,要厚被。日食肉二斤许,酒一斗。复能人言,时召故旧,喻以祸福,以邀酒食,至费竭所蓄家产之后乃入山。唯幼子及妇能饲之。后数月,头亦蛇矣,渐不能人言。《太平广记》中载人化为虎多矣,未见生化为蛇也。瞿元化说。
欧阳文忠公晚年最喜陈知默诗,云:“恨不多记,但记其两联,一云‘平地风烟横白鸟,半山云木卷苍藤’;一云‘云埋山麓藏秋雨,叶落林梢带晚风。’”
傅钦之作中丞,言刘仲冯,一日贡父逢之,曰:“小侄何过,致起台章?”铁之惭云:“也只三平二满文字。”贡父熟视,笑曰:“七上八下人才。”
张安道少年谪滁州,道遇一僧舍,入门怅然,便悟前生曾作寺僧,手写《楞伽经》四卷。问其徒,具言有老僧平生诵此经,自书者犹匣在屋梁上。取视之,笔迹宛然,与今生一同。遂托东坡书此经,施钱入金山寺,了元长老刻板印施,坡作后序,详言之矣。及坡作杭倅,游寿星院,入门便悟曾到,能言其院后堂殿山石处,作诗记之。乃知性慈慧者必是大修行中来,非一世薰习所致。
先伯父洋州侯,有文学名于嘉祐、治平间。有《落花》诗云:“绿珠楼下堪惆怅,宋玉墙头又别离。”又《御沟》诗云:“一条横截红尘断,几曲遥通紫禁深。”
长安慈恩寺僧,见数女仙夜吟,诗云:“黄子陂头好月明,忘却华筵到晓行。烟收山低翠黛横,折得荷花远恨生。”僧出揖之,化为白鹄飞去。明日,又题云:“湖水团团夜如镜,碧树红花相掩映。北斗阑干晓柄移,有似佳期常不定。”
孙莘老形貌古奇,熙宁中论事不合责出,世谓没兴孔夫子。孔宗翰,宣圣之后,气质肥厚,刘贡父目之孔于家小二郎。元祐中,二人俱为侍郎,二部争事于殿门外幄次中,刘贡父过而谓曰:“吾党之直者异于是。”坐中有悟之者,大笑。
滕元发少居乡里寺中修业。一日,烹寺犬食之,僧笑曰:“能作《滕先生偷狗赋》,即不申理。”其破题云:“僧惟不净,狗也宜偷。饼饵引来,犹掉续貂之尾;索绹牵去,难回顾兔之头。”又云:“既欲思于实腹,遂乃设于空喉。”即日传播诸郡。空喉,取狗器也。
刘原父再娶,欧公戏作二诗云:“仙家千岁亦何长,人世空惊日月忙。洞里桃花莫相笑,刘郎今是老刘郎。”又云:“文章落笔有谁先?坐上诗成海外传。明日京都应纸贵,开帘却扇有新篇。”
颍妓曹苏哥,往岁与悦己者密约相从,而其母禁之至苦,不胜郁悒。以盛春美最,邀同约者联骑出城,登高冢,相对恸哭。既而酣饮。诸客闻之,赏其旷绝于流辈。晏元献闻之,为戏题绝句云:“苏哥风味逼天真,恐是文君向上人。何日九原芳草绿,大家携酒哭青春。”
黄鲁直戏作《贵耳贱目谜》云:“驴耳对轩轩,争酬价十千。眈眈两虎视,不直一文钱。”
梅询侍读尝从真宗东封,因卜命于岳神,梦三牛斗于庭,有称相公通谒者,虽异之而不晓其兆。既而得濠梁守,州廨有三石牛。后吕许公夷简以殿中丞来倅,询见之,疑若所梦谒者,于是委遇至厚。不数年,许公大拜,梅为发运使,按部至濠上,作诗寄许公云:“十五年前忝一麾,公余尝得预言诗。玉阶步武为霖早,云路风波得志迟。浴凤池深春荡荡,观鱼台古草离离。重来故老休相问,请揭纱笼看旧碑。”
张子野年八十五,尚闻买妾,陈述古作杭守,东坡作倅,述古令东坡作诗云:“锦里先生自笑狂,莫欺九尺鬓毛苍。诗人老去莺莺在,公子归来燕燕忙。柱下相君犹有齿,江南刺史已无肠。平生谬作安昌客,略遣彭宣到后堂。”诗人谓张籍;公子谓张祜;柱下,张苍;安昌,张禹:皆使姓张事。
文思使,或云量铭云:“时文思索。”或说殿名,聚工巧于其侧,因名之曰文思使院。
东坡先生召试直言极谏科时,答《刑赏忠厚之至论》,有云“皋陶曰杀之三,尧曰宥之三”,诸主文皆不知其出处。及入谢日,引过诣两制幕次,欧公问其出处,东坡笑曰:“想当然尔。”数公大笑。
世以鲍昭字明远,读李义山诗云:“嫩割周颙韭,肥烹鲍照葵。”乃知名照,非昭也。
唐明皇时,孙逖集中有《寿王瑁妃杨氏废为道士制》,此可见太真妃真寿王妃也。李商隐诗云:“骊岫飞泉泛暖香,九龙呵护玉莲房。平明每幸长生殿,不从金舆惟寿王。”又云:“龙墀赐酒敞云屏,羯鼓声高众乐停。夜半宴归宫漏永,薛王沉醉寿王醒。”书此事也。
唐李义山《樊南甲乙四六集序》云:“四六之名,六博格五,四数六甲之取乙。”
《周礼》:“阉十人。”郑玄曰:“阉,真气藏者,今谓之宦人也。主闲门户,故阉之。”
东坡先生尝爱梅圣俞《和宋次道紫宸早朝》诗,云:“陆生声誉在云间,来预簪裾谒帝颜。冠剑有容夔与契,文章全盛马兼班。眈眈玉宇龙缠栋,霭霭金铺兽啮环。却出常朝殿前过,戟衣风动自相攀。”
天福中,杨凝式风子笔墨高妙,洛阳寺有题壁。李建中亦有书名,尝题其旁云:“杉松倒涧雪霜干,屋壁麝煤风雨寒。我亦平生有书癖,一回入寺一回看。”
濠守侯德裕侍郎,藏东坡一帖云:杭州营籍周韶,多蓄奇茗。尝与君谟斗,胜之。韶又知作诗,子容过杭,述古饮之,韶泣求落籍。子容曰:“可作一绝。”韶援笔立成,曰:“陇上巢空岁月惊,忍看回首自梳翎。开笼若放雪衣女,长念观音般若经。”韶时有服,衣白,一座嗟叹,遂落籍。同辈皆有诗送之,二人者最善,胡楚云:“淡妆轻素鹅翎红,移入朱栏便不同。应笑西园桃与李,强匀颜色待秋风。”龙靓云:“桃花流水本无尘,一落人间几度春。解佩暂酬交甫意,濯缨还作武陵人。”固知杭人多慧也。
王立之云:“老杜家讳闲,而诗中有‘翩翩戏蝶过闲幔’,或云恐传者谬。又有‘泛爱怜霜鬓,留欢卜夜闲’。余以为皆当以闲为正,临文恐不自讳也。”迂叟李国老云:“余读《新唐书》,方知杜甫父名闲,检杜诗,果无‘闲’字。唯蜀本旧杜诗二十卷内《寒食》诗云:‘邻家闲不违。’后见王琪本作‘问不违’。又云:‘曾闪朱旗北斗闲。’后见赵仁约说薛向家本作‘北斗殷’。由是言之,甫不用‘闲’字,明矣。”
东坡在维扬设客十余人,皆一时名士,米元章在焉。酒半,元章忽起立云:“少事白吾丈:世人皆以芾为颠,愿质之。”坡云:“吾从众。”坐客皆笑。
东坡论沈传师书云:“传师虽学二王笔法,后欲破之自立,乃伤变主者也。近世人多学传师,又不至,但有小人跳篱蓦圈,脚手令人可憎。世人皆学,何哉?”
东坡云:“白公晚年诗极高妙。”余请其妙处,坡云:“如‘风生古木晴天雨,月照平沙夏夜霜’,此少时不到也。”
东坡云:荆公暮年诗始有合处。五字最胜,二韵小诗次之,七言诗终有晚唐气味。如平甫七字,复为佳耳。
晋人论三教同异,曰:“将无同。”曾问东坡,坡云:“古人以将为初,是初无同,岂复有异耶?”后以此旨观古人用初字意,皆通于此义。
《宗镜》中有《古德环同见异颂》一首云:“于一端严淫女身,出家耽欲及饿狗。以前尘无决定相,三者分别各不同。”
东坡老人在昌化,尝负大瓢行歌于田间,有老妇年七十,谓坡云:“内翰昔日富贵,一场春梦。”坡然之。里人呼此媪为春梦婆。坡被酒独行,遍至子云诸黎之舍,作诗云:“符老风情老奈何,朱颜减尽鬓丝多。投梭每困东邻女,换扇唯逢春梦婆。”是日,老符秀才言换扇事。东坡云:世言柳耆卿曲俗,非也。如《八声甘州》云:“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此语于诗句,不减唐人高处。
晁无咎言:晏叔原不蹈袭人语,而风调闲雅,自是一家。如:“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底风。”自可知此人不生在三家村中也。
荆公云:古之歌者,皆先有词,后有声,故曰:“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如今先撰腔子,后填词,却是永依声也。
世言卢绛病,梦一白衣妇人啖以甘蔗,为歌《菩萨蛮》词,曰:“后相见于固子陂。”其词末句云:“眉黛远山攒,芭蕉生暮寒。”此词人俱能道之。而杨大年《谈苑》中末句不同,云:“独自凭阑干,衣襟生暮寒。”不知孰是。予尝谓“芭蕉生暮寒”妙甚,与“衣襟”大段相远,大年必不如此道也。
李邦直黄门在政府时,夜梦作《春词》云:“杨花落,燕子横穿朱阁。苦恨春醪如水薄,闲愁无处著。 绿野带江山落角,桃叶参差残萼。历历危樯沙外泊,东风晚来恶。”
秦少游、贺方回相继以歌词知名。少游有词云:“醉卧古藤阴下,了不知南北。”其后迁谪,卒于藤州光华亭上。方回亦有词云:“当年曾到王陵铺,鼓角秋风,千岁辽东,回首人间万事空。”后卒于北门,门外有王陵铺云。
东坡云:《梁史》:刘凝之为人认所著屐,即与之。后得所失屐,复还之,不肯取。又:沈麟士亦为邻人认所著屐,麟士笑曰:“是卿屐耶?”即与之。后得所失屐,麟士笑曰:“非卿屐耶?”复受之。士大夫处世当如麟士,不当如凝之也。
契丹天柞文妃喜文墨,尝作史诗以讽谏云:“丞相朝来剑佩鸣,千官侧目寂无声。养成寇盗谋将及,害尽忠良谏不行。亲戚尽连藩屏翰,私门潜蓄爪牙兵。可怜二世秦天子,犹向官中望太平。”文妃被诛后,其子晋王诵经受诛,母子俱贤也。
东坡守杭州时,有县官贪而无耻,欲黜之,凂张父政解其事。公厉声曰:“古之学者为己,其斯人耶!”张问其故,“掌政名曰有司,掌教名曰儒臣,有司惟欲得之于己,儒官惟欲成就于人。”闻者笑倒。
卷第八
司马文正公言行俱高,然亦每有谑语。尝作诗云:“由来狱吏少和气,皋陶之状如削瓜。”卫有长短句云:“宝髻匆匆梳就,铅华淡淡妆成。青烟紫雾罩轻盈,飞絮游丝无定。 相见争如不见,有情何似无情。笙歌散后酒初醒,深院月斜人静。”风味极不浅,乃《西江月》词也。
今人谓拙直者名方头。陆鲁望作《有怀》诗云:“头方不会王门事,尘土空缁白苎衣。”亦有此出处矣。
范尧夫丞相尝教子弟云:文正公有言,常调官好做,家常饭好吃。
南唐给事中乔舜知举,进士及第者五人,即丘旭、乐史、王则、程渥、陈皋也。皆以举数升降等甲。无名子以为乔之榜类陈橘皮,以年多者居上。
宣城守吕士隆,好缘微罪杖营妓。后乐籍中得一客娼,名丽华,善歌,有声于江南,士隆眷之。一日,复欲杖营妓,妓泣诉曰:“某不敢避杖,但恐新到某人者不安此耳。”士隆笑而从之。丽华短肥,故梅圣俞作《莫打鸭》诗以解之曰:“莫打鸭,莫打鸭,打鸭惊鸳鸯。鸳鸯新自南池落,不比孤洲老秃鸧。秃鸧尚欲远飞去,何况鸳鸯羽翼长。”
《集韵》云:鳝,音駞。鱼也。皮可冒鼓。今多以鼍鼓使鼍字,非也。此水虫耳。
冯夷者,《清泠传》曰:冯夷,华阴潼乡堤伯人也。服八石,得水仙,是为河伯。一云以八月庚子浴于河而溺死,一云渡河溺死。
詹玠,南方人。有《咏梅》诗云:“只有雪争白,更无花似香。”全似裴说《诗格》。《说棋》诗云:“人心无算处,国手有输时。”又《牡丹》诗云:“未尝贫处见,不似土中生。”又尝有诗云:“入山不避虎,当路却防人。”格虽不高,真入理之言。
金陵人谓中酒曰酒恶,则知李后主诗云“酒恶时拈花蕊嗅”,用乡人语也。
江州村民呼父曰大老。孟子所谓“二老者,天下之大老也。天下之父归之,其子焉往”,于此可验。
扬州山光寺一小室中,有题二绝于壁上者,曰:“马蹄轻蹙柳花浮,醉入淮南第一州。不是青楼羞薄幸,自缘无锦不缠头。”又曰:“高台已倾池已平,隋家宫殿春草生。千年往事何足叹,广陵非复旧时城。”二诗笔法秀劲,不题名氏。荆公后题云:“此沈文通诗。”
刘原父晚守长安,眷官妓蔡娇,所谓添酥者也。其召还,作诗别之曰:“玳筵银烛彻宵明,白玉佳人唱《渭城》。更尽一杯须起舞,关河秋月不胜情。”
韩退之以论佛骨贬潮州,给事中冯宿亦贬歙州刺史,论者谓前一日冯宿于韩家,盖宿教令上疏,遂贬焉。呜呼!如退之者不免人疑受他人风旨,君子使人必信,难矣!
愁,音曹。忧也。《集韵》:扬雄有《畔牢愁》,音曹。令人言心中不快为“心曹”,当用此愁字,即忧也。
宣宗深惩阉宦恣横,以访令孤绹。绹密奏榜子云:“但有罪莫舍,有阙莫填,自然无遗类矣。”
关东鄙语曰:“人闻长安乐,出门向西笑。”
富郑公守青,值荒岁艰食,从朝廷乞斛斗济民,作书与执政云:“伏念人生好事,难得入手,今方遇之,幸乐成此志也。”
富郑公与欧公书云:“某在青州作得一实头事,全活数万人,大胜如二十四考在中书也。谓赈济事。”
唐末五季,士大夫有言曰:“贵不如贱,富不如贫,智不如愚,仕不如闲。”谓严刑、征科、责任、驱役四事也,其深有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