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继

  张希颜,汉州人,初名适。大观初,累进所画花,得旨粗似可采,特补将仕郎、画学谕。希颜始师昌,后到京师,稍变,从院体。得蜀州推官以归。不胜士大夫之求,多令任源代作,故复似昌。
  任源,汉州人。少隶军籍。从希颜久,尽得其法。
  费道宁,怀安人。善画花,多作交枝,此赵昌有笔格。
  杨宠,成都人,善画花,可亚费道宁。
  杨祁,彭州崇宁人。善花竹翎毛,有《百禽帐》。又画《笼鸡》如生,昭觉寺超然台旧有《倦翼知还》等壁,今不复存。
  李猷,河内人。长于鹰鹘,精神态度,曲尽其妙。世所作多搏搦狐兔凫鹭之属,流血淋漓,颇乖好生之意。猷尽反之。尝见其画二鹰坐于枯枝之上,貌甚闲暇,略无鸷猛惨烈之状,而不失英姿劲气,可尚也。
  韩若拙,洛人。善作翎毛,每作一禽,自嘴至尾、足,皆有名,而毛羽有数。政、宣间两京推以为绝笔,又能传神。宣和末,应募使高丽,写国王真。会用兵,不畏行。年八十余,死襄阳。
  孟应之,不知何许人。入图画院,精于翎毛。尝见其画扇,作秋老海棠,子著枝已干而不枯,犹带生意,坐一白头翁,生动。
  宣亨,京师人,久在画院。承平时入蜀,终普州兵官。精花鸟。初离院时,徽宗留之,亨牢辞而去。既出,当涂命画者甚众,不胜烦劳,颇厌苦之。每云:“上尝戒我勿出,必为措大所殃,今果然也。”
  老麻,关中人,熙宁间以花鸟称,非蜀之居礼也。
  胡奇,长安人,长于芦雁。何丞相文缜家,有四幅图,可观。
  鲍洵,京西人。工花鸟,尤长布景,小景愈工。
  鲍洋,洵之弟,真鲁卫也。
  卢章,京畿人。久在画院,多画禁中物象,如白杏花、绿萼梅、白鹦鹉,皆其本也。
  李端,京师人,偏工梨花、鸠子。多作扇图,极形似。乱离后卒于杭。
  刘益,京师人,字益之,以字行。宣和间专与富燮供御画,其自得处,多取内殿珍禽谛玩以为法,不师古本,故多酷似。尤长小景,作莲塘,背风荷叶百余,独一红莲花半开其中,创意可喜也。
  富燮,京师人,宣和间与刘益同供御画。布景运思,过于益。
  夏奕,不知何地人,工翎毛。双流张庭坚家,有《野鸭》两轴,极精详。作对而皆雄,盖求脱俗也。
  田逸民,济南人,长于墨竹,宣和画院人。其所作极美观,多作欹风、冒雪、带雨、含烟之状。
  李诞,河间人。多画丛竹、笋、箨、鞭、节,色色毕具,宣和体也。
  ●卷七
  ○畜兽虫鱼
  李遵易,不知何郡人。无咎有跋画《鱼图》,甚详。
  侯宗古,本画院人。宣和末罢诸艺局,退居于洛。画西京大内大庆殿御屏面升龙,杰作也。
  郗七,不知其名,亦画院人。退居于洛,画西京大内大庆殿御屏,皆拿云吐雾龙,比宗古有笔力。
  郝章,汾州人,长于人马。河东称“三绝”者,谓路皋橐驰、郝章人马、张远山水也。兵火后居阆州。已八十,每画一人一骑,则自云:“虽老矣,他人亦做不到也。”
  陈皋,漠州人,长于番马,颇尽胡态,张勘之甥也。
  路皋,并门人。画橐驰,兼长鬼神。每醉则画驰,不过数笔,ㄏ扌蜀而成,颇全生意。
  龚吉,不知何许人,长于画兔,余人所不及。
  吴九州,燕人。善画鹿,穷尽番鹿之态。牛鹿、马鹿、养茸、退角、老嫩之别,无不曲尽其似。
  周照,画院人,专画狗。作竹石呆子,殊有生意。作大轴,俗恶不入看。
  老侯,泸州合江人,善画猿、鹿,驰名两蜀。兼长花果,颇有生意。
  ○屋木舟车
  赵楼台,不得其名,相州人,卖画中都。屋宇深邃,背阴向阳,不失规矩绳墨也。
  郭待诏,赵州人,每以界画自矜。云置方卓,令众工纵横画之,往往不知向背尺度,真所谓良工心独苦也。不记名。
  任安,京师人,入画院,工界画。每与山水贺真合手作图轴。一日,安先作横披,当中界楼阁,分布亭榭满中以困真。真只作坡岸于下,上则层峦叠嶂出于屋杪,由是不得困。
  刘宗古,京师人。宣和间以待诏官至成忠郎,乱离后归江左。朝廷方寻访车辂式,而宗古进本称旨,除提举车辂院。其画人物,长于成染,不背粉,水墨轻成,但笔墨纤弱耳。
  ○蔬果药草
  陶缜,不知何郡人。荆公有题所画《果示德逢》诗。所作花果,精致可玩。薛志,字子尚,画院出身。长于水墨杂画,然翎毛不逮花果。志不善设色,尝学于刘益,益不肯尽授,以非志所长也。
  ○小景杂画
  马贲,河中人,长于小景。作百雁、百猿、百马、百牛、百羊、百鹿图,虽极繁伙,而位置不乱。本佛像马家,后写生,驰名于元、绍圣间。
  周曾,不知何地人,与马贲同时。差高于贲,又长山水。
  段吉先,不知何地人。无咎有题其小景三绝。
  李达,京师人,尤长位置。好作沙汀远岸,含蓄不尽之意,一时妙手也。
  刘浩,居华阴,爱作雪驴水磨。故事人物,多布叙景致,意象幽远,笔法轻清也。
  杨威,绛州人,工画村田乐。每有贩其画者,威必问所往。若至都下,则告之曰:“汝往画院前易也。”如其言,院中人争出取之,获价必倍。
  ●卷八
  ○铭心绝品
  玉牒赵中大保之(士俾)家:
  韩干《马图》、李伯时《并驰小马图》、黄筌《鹤图》、艾宣《荷鸭苇雁图》、范宽《山图》、许道宁《山水图》、崔悫《三雁图》。
  玉牒赵(伯兼)节推家:
  东丹王《舞胡图》、燕穆之《山林倒影图》、郭熙《溅扑图》。
  洛人王朝议国宝(良器)家:
  李成《窠石小轴》、范宽《横山小轴》、范宽《秋山》六幅图、伯时《起本马图》。
  文元公孙贾通判(公杰)家:
  黄筌《鼯捕鼠图》、崔白《雕狐图》、徐崇嗣《荷蓼鹭鸶图》、易元吉《猿鹿扇图》。
  眉山宝学程纯老(唐)家:
  唐画《诸功臣像图》、李营丘《山水》大轴二图、崔白《翎毛》双幅八图、孙太古《湖滩水石图》。
  汝州令狐中奉之子陈古(讽)家:
  徐熙《梅花嘉雀图》、钟隐《槎竹瑞鸡图》、江南道士刘真《白梅雀图》、范将军《胡佛图》、徐熙《瓜图》、黄筌《偷仓雀图》、孙太古《焦夫子图》。
  河南邵泽民侍郎(溥)家:
  徽宗《花鸟百扇图》、董奴子《丛花图》、戴嵩《牛图》、徐熙《荷花鹅图》、李成偃《松图》。
  邵太史(博)公济家:
  徐熙《牡丹戏鱼图》、阎立本《锁谏图》、李后主《蟹图》、李伯时《嫁小乔图》、李后主《晓竹图》、孙位《松竹图》、孙太古《维摩壁》、卢楞迦《罗汉》十六壁。
  成都双流张()庭坚家:
  曹道元模曹弗兴《醉佛林图》、徐熙《牡丹》独幅图、郭恕先《画藁》十图、崔白《禽竹》四图。
  河南王朝议乐道(沂)家:
  李成《寒林》四幅图、郭熙《山水》双幅图、崔悫《芦雁》六幅图。
  中山刘宝贤(瑰)提刑家:
  徐熙《娑罗花图》、黄筌《花竹驯雉图》。
  文正公孙李(大观)家:
  周《虢国夫人图》、范宽《武关雪图》、摩诘、高克明、李成《扇图》。
  叔父符宝(叔谊)家:
  徽宗皇帝御赐《竹、石、扇图》、黄筌《海棠金鸡图》、李营丘《山水图》、郭熙《山水》双幅图。
  河阳李(邦献)士举敷文家:
  徽宗皇帝御赐《杂禽图》、徐熙《牡丹丛图》、董源《著色山水图》。
  中原王(冠朝)元台制干家:
  徽宗皇帝《鸥荷图》、王摩诘《横披山水图》、李成《山水扇图》、东丹王《鞍马图》。
  遂宁王(灼)晦叔抚干家:
  童仁益《波旬幸佛涅般图》、崔白《禽竹》双幅图、范琼《佛壁》、张南本《观音壁》、黄筌《鹤壁》、孙太古《列星壁》。
  遂宁客镇张(衍)知县家:
  吴道子《三教图》、厉归真《百牛图》、孙太古《十一曜图》。
  阿阳陈(古)与权安抚家:
  黄筌《牡丹驯狸图》、黄筌《雪梅冻雀图》、纪真《山水图》、马贲《百雁、百猿图》、徐高《盘鱼图》。
  绵州李(廉夫)德隅知郡家:
  徽宗皇帝《着色横山图》、郭熙《横山图》。
  开封尹盛《章》季文家:
  徽宗皇帝《风竹鸲鹆喜鹊图》、顾恺之《三教图》、戴篙《牛图》、崔白双幅《禽竹图》、范宽《四时山水图》。
  宣献公孙宋(艾)去病家:
  赵昌《丛萱月季图》。
  太常少卿何(麒)子应家:
  吴道子《白衣观音图》、韩《牛图》、张南本《勘书图》、黄居き《雀跃图》、唐希雅《风竹惊禽图》、巨然《四时横山图》、徐熙《梨桃折枝图》、崔白《鸳鸯蒲荷图》、李成四幅《林石图》、张勘八幅《蕃马图》。
  中原卫(昂)师房知县家:
  赵邈卓《伏石眠虎图》、徐熙《梅菊萱荷杂禽图》、包鼎《双虎图》。
  成都王()茂先大夫家:
  黄筌《秋山图》、勾龙爽野老《移居图》、文湖州杂画《鸟兽草木横披图》、赵昌《鸡冠花图》。
  广都宇文(时中)季蒙龙图家:
  徽宗皇帝《水墨花禽图》、王维《雪山图》、杜措《佛图》、董奴子《鸡冠花图》、李伯时《高僧图》、又嘶展《二马图》、又明皇《八马图》、又水晶宫《明月馆图》、又退之《见大颠图》、江贯道《飞泉怪石图》、又《江居图》。
  成都郭(勉中)敦一承议家:
  勾龙爽宋钧《去兽图》。
  汉州何(耕)道夫类元家:
  卢楞伽小本《十六罗汉图》。
  范荣公孙(淑)忠甫家:
  黄筌《竹雀图》、赵昌《折枝桃图》、王维《雪竹图》、马贲《雁图》。
  双流赵(延)修仲知县家:
  黄筌《竹雀图》、又《芦鸭图》、孙太古《列宿像图》。
  双流王(享)子中县尉家:
  黄筌《竹鹤壁》。
  双流宇文(子震)子友主簿家:
  黄筌《花竹、禽兔图》。
  达守时(时宏)广叔家:
  艾宣《棘鹑图》、徐高《鱼图》、王友折李《草虫图》。
  成都吕给事(陶)元钧家:
  东坡《竹石枯槎图》、湖州六幅《槎竹图》、易元吉纸本《猿獬图》。
  燕穆之龙图曾孙(兴祖)知县家:
  龙图公《忍事敌灾星图》、又《山水横幅图》、又《寒林横幅图》、又《鹭鸶图》、又《散马横披图》、又《墨竹图》。
  蜀僧智永房:
  吴道子《慈氏菩萨图》、范琼正《坐佛图》、惠崇《卧雪图》。
  广安黎(希声)博士孙(邦基)家:
  黄筌《竹鹤、竹雀图》、范宽《四时山水图》。
  广安姚(宾)观国通判家:
  许道宁《四时山水图》、范宽《四时山水图》、易元吉《猴犬图》。
  右前所载图轴,皆千之百,百之十,十之一中之所择也。若尽载平日所见,必成两牛腰矣。然不载者皆米元章所谓“惭惶杀人之物”,何足以铭诸心哉?
  ●卷九杂说
  ○论远
  画者,文之极也。故古今之人,颇多著意。张彦远所次历代画人,冠裳太半。唐则少陵题咏,曲尽形容;昌黎作记,不遗毫发;本朝文忠欧公、三苏父子、两晁兄弟、山谷、后山、宛丘、淮海、月岩,以至漫仕、龙眠,或评品精高,或挥染超拔。然则画者,岂独艺之云乎?难者以为自古文人,何止数公?有不能,且不好者,将应之曰:“其为人也多文,虽有不晓画者寡矣;其为人也无文,虽有晓画者寡矣。”
  画之为用大矣。盈天地之间者万物,悉皆含毫运思,曲尽其态,而所以能曲尽者,止一法耳。一者何也?曰:“传神而已矣!”世徒知人之有神,而不知物之有神,此若虚深鄙众工,谓:“虽曰画而非画者,盖止能传其形,不能传其神也。”故画法以气韵生动为第一,而若虚独归于“轩冕”、“岩穴”,有以哉。
  自昔鉴赏家分品有三,曰神、曰妙、曰能。独唐朱景真撰《唐贤画录》,三品之外,更增逸品。其后黄休复作《益州名画记》,乃以逸为先,而神、妙、能次之。景真虽云:“逸格不拘常法,用表贤愚。然逸之高,岂得附于三品之末?”未若休复首推之为当也。至徽宗皇帝,专尚法度,乃以神、逸、妙、能为次。
  予尝取唐、宋两朝名臣文集,凡图画纪咏,考究无遗。故于群公,略能察其鉴别。独山谷最为精严;元章心眼高妙,而立论有过中处;少陵、东坡两翁,虽注意不专,而天机本高,一语之确,有不期合而自合者。杜云:“妙绝动宫墙,则壁传人物,须动字始能了。请公放笔为直干,则千丈之姿,于用笔之际,非放字亦不能办。”至东坡又曲尽其理,如始知真放本细微,不比狂华生客慧。当其下笔风雨快,笔所未到气已吞,非前身顾、陆,安能道此等语耶?
  予作此录,独推高、雅二门,余则不苦立褒贬,盖见者方可下语,闻者岂可轻议?尝考郭若虚《论成都应天孙位》,景朴天王曰:“二艺争锋,一时壮观。倾城士庶,看之阗噎。”予尝按图熟观其下,则知朴务变怪以效位。正如杜默之诗:“学卢仝马异也。”若虚未尝入蜀,徒因所闻,妄意比方,岂为欧阳ぁ之误耶?然有可恕者。尚注辛显之论,谓“朴不及位远甚”,盖亦以传为疑也。此予所以少立褒贬。
  郭若虚所载,往往遗略。如江南之王凝花鸟,润州僧修范湖石,道士刘贞白松石、梅雀,蜀之童祥,许中正人物、仙佛,丘仁庆花,王延嗣鬼神,皆名笔也。俱是熙宁以前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