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艺藏
- 绘画
- 画学集成
画学集成
杜措
杜措者,蜀人也。幼慕李升山水,长亦勤学,廿年中,昼夕不舍。今大圣慈寺六祖院傍地藏菩萨竹石山水一堵,并院内罗汉阁上小壁,翠微寺禅和尚真,三学院经堂上小壁太子舍身喂饿虎一堵、善惠仙人布发掩泥一堵,并措之笔,见存。
杜弘义
杜弘义者,蜀州晋原人也。攻画佛像罗汉。今宝历寺东廊下一堵文殊、西廊下一堵普贤,及行道高僧十余堵,见存。蜀人相传杜老朱罗汉为妙。老朱,弘义小字。
杜子瓌
杜子瓌者,成都人也。擅于赋采,拂淡偏长,唯攻佛像。王蜀时,于龙华泉东禅院画毗卢佛,据红日轮、乘碧莲花座。每夸同辈云:「某妆此圆光,如日初出,浅深莹然,无笔玷之迹。」见存。
杜敬安
敬安,子瓖子也,美继父踪,妙于佛像。今大圣慈寺普贤阁下北方天王、三学院罗汉阁下无量寿尊,并敬安笔。蜀城寺院,敬安父子图画佛像罗汉甚众。蜀偏霸时,江、吴商贾入蜀,多请其画,将归本道。孟氏明德年,授翰林待诏,赐金鱼袋。
蒲延昌
蒲延昌者,师训养子也。笔力遒健,甚得师法。广政中进画,授翰林待诏,赐绯鱼袋。时福感寺礼塔院僧模写
宋展子虔狮子于壁,延昌一见曰:「但得其样,未得其笔尔。」遂画狮子一图,献通进王昭远。公有嬖妾患痁,是夕悬于卧内,其疾顿减。王公召而问其神异,延昌云:「宋展氏子虔于金陵延祚寺佛殿之内,画此二狮子,患人因坐壁下,或有愈者。梁昭明太子偶患风恙,御医无减,吴兴太守张僧繇模此二狮子,密悬寝堂之内,应夕而愈。故名曰『辟邪』,有此神验久矣。」展氏古本狮子,一则奔走奋迅,一则回掷咆哮。僧繇后亦继之,二狮子翻身侧视,鬃尾俱就八分,爪牙似二龙拏珠之状;其本至今相传。延昌于诸葛庙壁画亦多,兵火后,余圣寿寺、青衣神庙神鬼人物数堵,见存。
赵才
赵才者,蜀人也。攻画人物、鬼神、甲马。广政年,才与蒲师训子父较敌其艺,浣花甘亭侯庙、颇当神庙鬼神人物、旗帜甲马,及资福寺门南北二方天王。甲午岁兵火,倒损已尽。今存诸葛庙第三门两畔鬼神两堵,见存。
程承辩
程承辩者,眉州彭山人也。攻画人物鬼神。当孟氏广政中,与蒲师训、蒲延昌、赵才,递相较敌其艺,皆推妙手。兼善雕刻机巧人物鬼神、怪异禽兽之类,奇绝当时。今彭山县洞明观天蓬黑杀玄武火铃一堂、存耳山王堂游变神鬼一堵,见存。
丘文播
丘文播者,汉州人也,后改名潜。攻画山水人物、佛像神仙。今新都乾明禅院六祖、汉州崇教禅院罗汉、紫极宫二十四化神仙,皆文播笔,见存。其有花雀,文播男余庆画。
阮惟德
惟德者,知诲子也。袭承父艺,美继前踪。子父同时入内供奉。画贵公子夜晏图、宫中赏春图、宫中戏秋千图、宫中七夕乞巧图、宫中熨铁图、宫中按舞图、宫中按乐图,皆画当时宫苑、亭台花木、皇妃帝后富贵之事,精妙颇甚。授翰林待诏、将仕郎、试太常寺斋郎,赐绯鱼袋。蜀广政初,荆湖商贾入蜀,竟请惟德画川样美人卷簇,将归本道,以为奇物。
杨元真
杨元真者,石城山张玄外族也。攻画佛像罗汉,兼善妆銮。当王氏武成中,善塑像者,简州许侯、东川雍中本二人,时推妙手。今圣兴寺天王院天王及部属、炽盛光佛、九曜二十八宿,天长观、龙兴观、龙虎宫,并雍中本塑。大圣慈寺炽盛光佛、九曜二十八宿、华严阁下西畔立释迦像,并许侯塑,皆元真妆。肉色髭发、衣纹锦绣,及诸禽类,备着奇
功,时辈罕及。今四天王寺壁画五台山文殊菩萨变相一堵,元真笔,见存。
真二十二处
蜀自炎汉至于巨唐,将相理蜀,皆有遗爱,民怀其德,多写真容。年代既远,颓损皆尽;唯唐杜相国及圣朝吕侍郎二十二处见存。六处有写貌人名,一十六处亡失写貌人姓氏。皆评妙格。
杜相国(鸿渐真在大慈寺)
崔相国(宁真在龙兴寺)
韦太师(皐)
高太尉(崇文真在大慈寺)
武相国(元衡真在圣寿寺)
段相国(文昌真在资福寺两任护军从事真在天慈寺普贤阁下)
李太尉(德裕真在大慈寺)
杨侍中(嗣复真在圣寿寺)
李相国(固言真在龙兴寺护军从事真全)
崔相国(郸真在大慈寺护军从事真全)
杜相国(悰真在净众寺两任护军从事真全皆陈诜笔)
白令公(敏中真在福感寺)
魏相国(謩真在中兴寺护军从事真全)
夏侯相国(孜真在圣寿寺)
吴太尉(行鲁真在四天王寺)
高相国(骈护军从事真全)
牛尚书(丛护军从事真全)
萧相国(邺护军从事真全)
陈太师(敬瑄常待诏笔)
韦相国(昭度常待诏笔以上真在大慈寺)
王司徒(建真在龙兴观常待诏笔)
吕侍郎(余庆真在圣寿寺王继之模写)
卷下
能格中品五人
陈若愚
道士陈若愚者,左蜀人也。师张素卿画,遂衣道道士。师事素卿,受其笔法。王氏永平,废兴圣观为军营。其观有五金铸天尊形明皇御容一躯,移在大圣慈寺御容院供养。余道门尊像殿堂,皆就龙兴观起立;今精思院北帝殿是也。殿上壁画有青龙君、白虎君、朱雀君、玄武君四像,并若愚笔,见存。
张景思
张景思者,金水石城山张玄之裔也。思之一族,世传图画佛像罗汉。景思王氏永平年,于圣寿寺北廊下,画降魔变相一堵,见存。
麻居礼
麻居礼者,蜀人也。幼师张南本笔法,亲得其诀。光
化、天福年,声迹已喧。资、简、邛、蜀州,寺观壁画甚多。今圣寿寺偏门北畔,画八难观音一堵,见存。
僧楚安
僧楚安,蜀州什邡人也,俗姓句氏。攻画人物楼台,有明皇幸华清宫避暑图、吴王宴姑苏台图,此二图皆画于墻壁、图簇、团扇之上。其墻壁图簇团扇,大小虽殊,功夫并无减者,奇巧如此。当时公侯相重,皆称妙手。今大圣慈寺三学院大厅后,明皇帝幸华清宫避暑图一堵,楚安笔,见存。僧惠坚者,蜀人也。亦好图画,而最谬焉。广政中,三学院僧请画姑苏台一堵,对句楚安避暑宫图,识者以为无鉴之甚也。今亦见存,恐后人误认,故附而正之。
滕昌佑
滕昌佑,字胜华,先本吴人,随僖宗入蜀,以文学从事。唯昌佑不婚不仕,书画是好。情性高洁,不肯趋时。常于所居树竹石杞菊,种名花异草木,以资其画。殁时年齿八十有五。初攻画无师,唯写生物,以似为功而已。有虫鱼图、蝉蝶图、生菜图、折枝花图、折枝果子图、杂竹样。造夹纻果子,随类傅色,并拟诸生。攻书,时呼「滕书」。今大圣慈寺文殊阁、普贤阁、萧相院、方丈院、多利心院、药师院、天花瑞像数额,并昌佑笔也。其画蝉蝶草虫,谓之「点画」,盖唐时陆果、刘襃之类也。其画折枝花,下笔轻利,用色鲜妍,盖唐时边鸾之类也。
能格下品七人
姜道隐
姜道隐者,蜀州绵竹人也。年才龆齓,尽日不归,父母寻之,多于神佛庙中画处才见。及长,为人木讷,不务农桑,唯画是好。不畜妻孥,孑然一身。常戴一竹笠,布衣草履,笔墨而已。虽父母兄弟,亦罕测其行止。人皆呼为「木柔头」,(蜀语谓其鬓发蓬松。)伪相赵国公(昊)知其性迹,请画屏风。相公问何姓名,蜀语对云:「姜姓无名。」相国曰:「既无名,何不以道隐名之?」自此始名焉。宋王赵公(庭隐)于净众寺创一禅院,请道隐于长老方丈画山水松石数堵。宋王与诸侍从观其运笔,道隐未尝回顾,旁若无人。画毕,王赠之十缣,置僧堂前,拂衣而去,他皆放此。今绵竹县山观寺,多有画壁见存。
禅月大师
禅月大师,婺州金溪人也。俗姓姜氏,名贯休,字德隐。天福年入蜀,王先主赐紫衣师号。师之诗名高节,宇内咸知。善草书图画,时人比诸怀素。师阎立本,画罗汉十六帧,庞眉大目者,朵颐隆鼻者,倚松石者,坐山水者,胡貌梵相,曲尽其态。或问之,云:「休自梦中所覩尔。」又画释迦十弟子,亦如此类;人皆异之,颇为门弟子所宝。当时卿相皆有歌诗,求其笔,唯可见而不可得也。太平兴
国年初,太宗皇帝搜访古画日,给书中程公(羽)牧蜀,将贯休罗汉十六帧为古画进呈。
禅月大师应梦罗汉歌
欧阳炯
西岳高僧名贯休,高情峭拔凌清秋。天教水墨画罗汉,魁岸古容生笔头。时帧大绡泥高壁,闭目焚香坐禅室。或然梦里见真仪,脱下袈裟点神笔。高握节腕当空掷,窣窣毫端任狂逸。逡巡便是两三躯,不似画工虚费日。悴石安排嵌复枯,真僧列坐连跏趺。形如瘦鹤精神健,骨似伏犀头骨麤。一倚松根傍岩缝,曲绿腰身长欲动。看经弟子拟同声,瞌睡山童欲成梦。不知夏腊几多年,一手搘颐偏袒肩。口开或若共人语,身定复疑初坐禅。案前卧象低垂鼻,崖里老猿斜展臂。芭蕉花里刷轻红,苔藓文中晕深翠。硬节笻杖矮松牀,雪色眉毛一寸长。绳关梵夹两三片,线补衲衣千万行。林间落叶纷纷堕,一印残香断烟火。皮穿木履不曾拖,笋织蒲团镇长坐。休公休公逸艺无人加,声誉喧喧遍海涯。五七字诗一千首,大小篆字三十家。唐朝历历多名士,萧子云、吴道子,若将书画比休公,只恐当时浪生死。休公休公始自江南来入秦,于今到蜀多交亲。诗名画手皆奇绝,覰你凡人事事精。瓦官寺里维摩诘,舍卫城中辟支佛。若将此画比量看,最是人间为第一。
张询
张询者,南海人也。爰自乡荐下第,久住帝京,精于小笔。中和年,随驾到蜀,与昭觉寺休梦长老故交,遂依托焉。忽一日,长老请于本寺大慈堂后留少笔踪,画一堵早景,一堵午景,一堵晚景,谓之「三时山」。盖貌吴中山水,颇甚工。画毕之日,遇僖宗驾幸玆寺,尽日叹赏。王氏朝,皇太子简王欲要迁于东宫,为壁泥通枋,移损不全,乃寝前命。今见存。
宋艺
宋艺,蜀人也,攻写真。王蜀时,充翰林写貌待诏。模写大唐二十一帝圣容,及当时供奉道士叶法善、禅僧一行、沙门海会、内侍高力士于大圣慈寺玄宗御容院上壁。今见存。
李寿仪
道士李寿仪者,邛州依政人也。壮年慕道,于本县有德观为道士。斋醮之外,专精画业,人呼为「李水墨」。多画道门尊像,往来青城山丈人观。宗师张素卿笔法,每点簇五岳四渎部属,归家习学之,如此数年。简州开元观有张素卿画十二仙君一堂,(乾德四年,遭火所焚。)广政中,寿仪往彼,焚香齐洁模写,将归邛州天师观西院上画其壁,但穷精粹,
笔力因于素卿,神彩气韵有过时流。一堂六堵,见存。
僧令宗
僧令宗,丘文播异姓弟也。攻画山水人物、佛像天王。今大圣慈寺三学院下、经楼院下两畔四天王两堵、放生池揭谛堂内六祖,并令宗笔,见存。
丘文晓
丘文晓,播弟也。攻画花雀、人物、佛像。今净众寺延寿禅院,天王祖师及诸高僧竹石花名二十余堵,广政癸卯岁,文晓与僧令宗合手描画,今见存。
有画无名
大圣慈寺六祖院罗汉阁上,峨眉山、青城山、罗浮山、雾中四堵,中和年画,不留姓名,评妙格中品。
三学院,旧名东厨。院门两畔画东北二方天王两堵,王蜀先主修改后,移在院内北廊下,亡失姓名,评能格上品。
多宝塔下南北二方天王、弥勒佛会、师子国王、菩萨,普贤阁外北方天王,不记画人姓名,评能格中品。
圣寿寺东廊下维摩诘堂内,画居士方丈花竹芭蕉、山水松石、风候云气三堵,景福年画,不留姓名,评能格中品。
昭觉寺大悲堂内四天王两堵、堂外观音一堵,寺门后两畔东西天王两堵,并中和年画,不知画人名姓,评能格中品。
无画有名
《益州学馆记》云:「献帝兴平元年,陈留高朕为益州太守,更葺成都玉堂石室。东别创一石室,自为周公礼殿。其壁上图画上古、盘古、李老等神,及历代帝王之像。梁上又画仲尼七十二弟子、三皇以来名臣。」耆旧云:「西晋太康中,益州刺史张收笔。」古有益州学堂图,今已别重妆,无旧迹矣。刘瑱,齐永明十年,成都刺史刘悛再脩玉堂礼殿,灵宇严肃。悛弟瑱,性自天真,时推妙手。画仲尼四科十哲像,并车服礼器。今已重妆别画,无旧踪矣。
薛少保者,名稷。天后朝位至太子少保,文章学术,名冠当时,而好图画。《画品录》云:「秘书省有薛少保画鹤,时称一绝。」又闻蜀郡多有公画。卢求《成都记》云:「府衙院西厅,少保画鹤与青牛,并少保《自眉州司马迁移文》记。」今改旧制,无画踪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