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艺藏
- 绘画
- 御定佩文斋书画谱
御定佩文斋书画谱
十五大篆书周宣王史史籀所作也亦曰籀石鼔文是也
十六复篆因大篆而重复之亦史籀作汉武帝用题建章阙
十七殳书伯氏所职文记笏武记殳因而制之
十八小周时所作汉武帝得汾阴鼎即其文也十九仙人古之所有李斯善辨古文字改为形也二十麒麟书鲁哀公十三年西狩获麟仲尼反袂拭面叹吾道穷矣弟子申为素王纪瑞所制也
二十一转宿宋司马以荧惑退舍所作也象莲花未开形
二十二虫书鲁秋胡妇浣蚕所作亦曰雕虫
二十三传信鸟迹书六国时书节为信象鸟形也二十四细篆书李斯摹写始皇碑序皆用此体亦曰缪篆
二十五小篆书李斯删古文作也始皇以祈祷名山皆用此书
二十六刻符书鸟头云脚李斯赵髙并善之用题印玺二十七古隶书秦程邈狱中变大篆所作始皇嘉焉拜侍御史名徒隶之书今为八分
二十八徒隶之书因程邈幽囚为徒隶书也邈字元岑二十九署书汉萧何所作用题苍龙白虎二阙
三十藁书行草之文也董仲舒欲言灾异主父偃窃而奏之晋卫瓘索靖善之亦云相闻之用也
三十一气候时书汉文帝令蜀郡司马长卿采日辰禽屈伸之体升伏之势象四时为书也
三十二芝英书六国时各以异体为符信所制也三十三灵芝书汉武时有灵芝三茎植于殿前遂歌芝房之曲因述焉又名英芝
三十四金错书古之钱名周之泉府汉之铢两刀布所制也
三十五尚方大篆程邈所述后人饰之以为法焉三十六鹤头书与偃波皆诏板所用汉家尺一之简是也亦名鹄头
三十七偃波书即版书状如连文谓之偃波
三十八蚊脚书尚书诏版用之其字体侧纤垂下有似蚊脚因而为名
三十九垂露篆汉章帝时曹喜所作也
四十悬针篆亦曹喜所作有似针锋因而名之用题五经篇目
四十一章草书汉齐相杜伯度援藁所作因章帝所好名焉韦诞谓之草圣
四十二飞白书蔡邕待诏见门下吏垩帚成字所作四十三一笔书农张芝临池所制其状崎崄有循环之趣
四十四八分书汉灵帝时上谷王次仲所作魏钟繇谓之章程书
四十五蛇书鲁人唐终当汉魏之际梦蛇绕身寤而作之
四十六行书正之小譌也钟繇谓之行押书
四十七散隶书卫恒所作迹同飞白
四十八龙爪书晋王右军所作形如龙爪也
四十九藁及行隶钟繇变之羲献重焉
五十晋二王重变行隶及藁体为八体书
五十一草书王羲之饰古亦甚善也
五十二虎爪书王僧防拟龙爪所作也
五十三书宋元嘉中京口有人震死臂上有篆似八分也今曰雷书
五十四外国胡书阿马魅王所授其形似小篆五十五天竺书梵王作涅槃经所谓四十二章经也五十六花书河东山所作【书苑菁华】
唐杜光庭辨隶书所起
世人多以隶书始于秦时程邈非也隶书之兴兴于周代按左传史赵算绛县人年曰亥有二首六身是其物也士文伯曰然则二万六千六百有六旬也盖以亥字之形似布算之状按古文亥作亢全无其状虽春秋之时文字体别而言亥字有二首六身则是今之亥字下其首之二书竪置身傍亥作豕此则二万六千六百之数也据此则春秋之时有隶书矣又水经注云临淄人有发古冢者得桐棺棺外隐起为文言齐太公六代孙胡公之棺也惟三字古文余同今书此胡公又在春秋之前即隶书兴于周代明矣当时未全行犹与古文相参自秦程邈以来乃废古文全行隶体故程邈等擅其名非创造也【书苑菁华】
后蜀林罕论篆隶书
三国之后歴晋魏隋陈隶书盛行篆书殆将泯灭至唐将作少监李阳冰就许氏说文展作三十卷其后复于说文篆字下便以隶书照之名之字统开元中以隶体不定复隶书字统下録文作四十卷名之开元文字自此隶体始定矣大歴中张参作五经文字三卷开成中唐度复作新加九经字様一卷然九经所有之字即加训切况是隶书莫知意篆虽一体而隶变数般篆隶既兴讹舛相错非究于无由晓隶六书者非止一意而属一字一字之内有占六书二三四者大都造字皆苞含六意字有正者倒者横而在上中下者竪而在左右中者向者背者并者重者顺者逆者左者右者俯者仰者横拆而裹别字者竪开而夹别字者有一字成者有全二字三字四字五字合成者有省二字三字四字合成者隶书有不抛者有全违者有减者有添者有篆隶同文者在篆体则可辨变隶体则多有义异而文同篆亦有之俗有隶书赋者假托许慎为名颇乖经据顔氏家训云斯实陶先生弟子杜道士所为大误时俗又有今古隶书端字决疑赋更不经于隶书赋又有文下作子为学更旁作生为苏凡数十百字谓之野书顔真卿撰干禄字书一卷每一字作三般注云上正中通下俗既有标题合有裦贬全无予夺亦无取焉【字源偏旁小说序】
御定佩文斋书画谱卷一
<子部,艺术类,书画之属,御定佩文斋书画谱>
钦定四库全书
御定佩文斋书画谱目録
第二卷
论书二【书体下】
宋院体书
宋郭忠恕论古文
宋郭忠恕论王南賔三百六十体书
宋郭忠恕论八分书
宋郭忠恕论隶书
宋郭忠恕论书体
宋徐锴辨草书
宋周越论八体书
宋勾中正论三字石经
宋僧梦英十八体书
宋欧阳修论字书之学
宋欧阳修论六书之学
宋宋祁论古文
宋苏轼论硬黄书
宋黄庭坚论虫书
宋米芾论隶书
宋米芾论小八分
宋沈括论散草
宋黄伯思论古文竒字
宋黄伯思论章草
宋黄伯思论院体
宋陈瓘论六书
宋朱长文论书学体势
宋郑昻论文字八变
宋范度五体书
宋徽宗痩金书
宋宣和书谱叙论
宋绍兴五体书 六体书 七体书
宋朱熹论仓颉书
宋张栻论草书
宋洪适论汉唐隶书
宋洪适论西京隶书
宋洪迈论隶书
宋王应麟论隶书
宋张表臣论虫鸟书
宋章俊卿论字书
宋髙似孙论楷书
宋髙似孙论花书
辽契丹字
金女直字
元畏吾字 古字
元赵孟頫论书体
元呉澄论隶
元吾衍字源七辨
元熊朋来论钟鼎篆
元熊朋来论篆隶
元郑枃论题署书
元周伯琦论篆书
明陶宗仪论大小篆
明陶宗仪论隶书
明陶宗仪记瑞华书
明宋濓论隶书
明张绅论真书
明王偁论对待书
明陆深论书体
明杨慎论八分书
明杨慎论影书
明杨慎论擘窠书
明李防论古隶今隶
明朱谋防论古文奇字
明徐渭论隶书
明丰坊论篆书
明董其昌论行楷
明赵宧光论九体书
明赵宧光论真草隶篆书
明周之士论诸体书
附録
汉安息国书
汉刘向记浮提国书
后汉婆罗门书
梁陶景记仙书
梁释僧祐论东西书源
唐逍遥楼楣书
唐踈勒国书
唐波斯国书
唐盘盘国书
唐新罗国书西番书
唐天竺国书
唐跋禄迦国书
唐羯霜那国书
唐健那罗国书
唐段成式记西域书
唐释道世记梵书
唐绣字
宋占城国书
宋勃泥国书
宋西夏番书
宋欧阳修论仙篆
宋苏轼天篆记
宋张栻论南海诸番书
宋郑樵论华梵书
宋王得臣记雷书
辽西夏番书
元盛熙明论天竺书
元郭晦记书
明陶宗仪记神书
明陶宗仪记外域书
明杨慎论梵篆
明杨慎记钿金书
明虞淳熙记三十二体金刚经
明陈继儒记道家书
钦定四库全书
御定佩文斋书画谱卷二
论书二【书体下】
宋院体书
翰林学士院自五代已来兵难相继待诏罕习正书以院体相传字势轻弱笔体无法凡诏令碑刻皆不足观太宗留心笔札即位之后募求善书许自言于公车置御书院首得蜀人王着以士人任簿尉即召为御书院祗迁翰林侍书着善草隶独歩一时时智永禅师真草千字文阙数百字着补之刻石但见形范而无神妙世亦寳重之修东岳庙立碑命著书着时仕著作佐郎辞以官卑不题衔即日迁著作郎时吕文仲为翰林侍读与着更直禁中太宗每岁九月后至暮夜即召宿直侍书及待诏书艺于东门北偏小殿内张烛令对御书字或问以外事常以至一夜而罢着善大书其笔甚大全用劲豪号防卓笔市中鬻者一管百钱初以纸一番
令书八字又一番令书六字又一番书四字又一番两字又一番一字皆极遒劲上称善厚赏之着后官至殿中侍御史赐金紫太平兴国中选善者七人补翰林待诏各赐绯银鱼袋十万并兼御书院祗更配宿两院余者以次补外官自是内省书诏笔体一变灿然可观人用传寳逺追唐室矣【杨亿谈苑】
宋郭忠恕论古文
鸟迹科斗通谓古文歴代从俗斯文患寡目论臆断可得而闻太史公曰礼失求诸野古文不犹愈于野乎【汗简】
宋郭忠恕论王南賔三百六十体书
王南賔存乂切韵首列三百六十体多失部居不可依据【佩觽】
宋郭忠恕论八分书
八分之説流俗有二或曰八分篆法二分隶文又云皆似八字势有偃波臣以为二説皆非也今按书有八体汉蔡邕以隶作八分体盖八体之后又生此法谓之八分近矣【佩觿】
宋郭忠恕论隶书
衞梦之字【本作衞防】是谓隶省前寗之字【本作歬】是谓隶加词朗之字【本作防朖】是谓隶行寒无之字【本作□□】是谓隶变【佩觿】
宋郭忠恕论书体
小篆散而八分生八分破而隶书出隶书悖而行书作行书狂而草书圣自隶以下吾不欲观【佩觿】
宋徐锴辨草书
案书传多云张并作草又云齐相杜操作据说文则张并之前已有矣萧子良云藁书者董仲舒欲言灾异藁草未上即为藁书藁者草之初也史记上官夺屈原藁草今云汉兴有草知所言藁草是创草非草书也【徐锴説文注】
宋周越论八体书
周越古今法书苑序云自仓史逮皇朝以古文大篆小隶书飞白八分行书草书通为八体附以杂书以正书正行行草草书分为四等【中兴书目】
宋勾中正论三字石经
在昔汉氏营求坠典百年之间六艺渐备自武帝而及熹平仅更数世駮杂滋甚议郎蔡邕等奏希正定乃以古篆隶参配相检一字而骈三盖以书通假借形同而义异互字音读理则殊贯是用交相参订示以适从非务笔精而尚竒怪也【墨池编】
宋僧梦英十八体书
古文者黄帝史仓颉之所作
回鸾者史佚之所作
雕虫篆者鲁秋胡妻所作秋胡随牒逺仕荏苒三年鸣垤有懐春居多思桑时闲翫集为此书亦云战笔书其体遒律垂画纤长旋绕屈曲有若虫形其状则鸟优游落花散漫矣
飞白书者后汉蔡邕之所作
薤叶者仙人务光之所作
璎珞篆者后汉刘徳升所作因夜观星宿而为此法特存古之梗槩以见规踪体类科斗而不真势同迥鸾而宏逺天假其法非学力之功虽诸家之法悉殊而此书为之首出后汉儒士并皆致学
大篆者周宣王太史史籀之所作
柳叶篆者衞瓘之所作衞氏三世攻书善乎隶体温故求新又为此法其迹类薤叶而不真笔势明劲莫能得学
小篆者秦相李斯之所作
芝英篆者汉陈遵之所作昔六国各以异体之书潜为符信则芝英兴焉秦焚古典其文煨灭在汉中叶武帝临朝爰有灵芝三本植于殿前既歌芝房之曲又述芝英之书
龙爪者晋右将军王羲之游天台还至防稽值风月清照夕止洞亭吟咏之末题柱作一飞字有龙爪之形焉遂称龙爪书其势若龙蹙虎振拔劒张弩
悬针篆者汉章帝郎中扶风曹喜之所作抽其势有若针之悬锋芒故曰悬针河洛遗诰云悬针之书亦出曹喜小篆为质垂露为纪题署五经印其三史以为楷则传芳千祀
籀文者亦史籀之所作
云书者衞恒之所作轩辕之代庆云常见其体郁郁纷纷为纪职文字典取诸象书品云衞恒书笔动若飞字张如云莫能传学
填篆者周之媒氏以仲春之月判防男女则以此书表信往来及魏明帝使京兆韦仲将防定芳林苑中楼观王廙王隠皆云字间满宻故云填篆亦云芳填书至今图书印记并用此书
剪刀者韦诞之所作亦曰金错书本古之钱名周之泉府厥迹不存降兹以还其文可覩若汉之铢两新之刀布今具存焉其为体状若丽匣盘龙新台舞鳯自后史游造其极焉
科斗篆者其流出于古文尚书序费氏注云书有二十法科斗书是其一法以其小尾伏头似虾蟇子故谓之科斗
垂露篆者曹喜之所作以书表章奏事谓其防缀如轻露汉章帝常重此书悬帐内谓曰曹喜之书如金盘泻珠风篁杂雨八分妙一字千金矣【墨池编】
宋欧阳修论字书之学
篆隶古文为体各异秦汉已来学者务极其能于是有字书之学【崇文总目】
宋欧阳修论六书之学
古之始有文字也务乎记事而因物取类为其象故周礼六艺有六书之学其防画曲直皆有其説子曰断木为棊梡革为鞠亦皆有法焉而况书乎今虽隶字已变于古而变古为隶者非圣人不足师法然其防画曲直犹有准则如母毋彳亻之相近易之则乱而不可读矣【六一居士集】
宋宋祁论古文
唐明皇始以隶楷易尚书古文今儒者不识古文自唐开元始【宋景文公笔记】
宋苏轼论硬黄书
王会稽父子书存于世者盖一二数唐人褚薛之流硬黄临放亦足为贵【东坡集】
宋黄庭坚论虫书
龙眼道人于市人处得全铜防汉制也泥金六字字家不能读虫书妙絶于今诸家未见此一种乃知唐度僧梦英皆妄作耳【山谷文集】
宋米芾论隶书
书至隶兴大篆古法大壊矣篆籀各随字形大小故知百物之状活动圆备各各自足隶乃始有展促之势而三代法亡矣【海岳名言】
宋米芾论小八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