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艺藏
- 绘画
- 图画见闻志
图画见闻志
勾龙爽,蜀人,国初为翰林待诏。工画佛道人物,善为古体衣冠,精裁密致,亦一代之奇笔也。有《功德》并故事人物传于世。
李文才,华阳人,工画松石,兼长写貌。事孟蜀为翰林待诏。广政中,荆南高王令人入蜀,请文才写《义兴门街双笋石》并其故事,又尝写蜀主并名臣真像于大慈寺,亦有图轴传于世。
石恪,蜀人,性滑稽,有口辩。工画佛道人物。始师张南本,后笔墨纵逸,不专规矩。蜀平,至阙下,尝被旨画相国寺壁。授以画院之职,不就。坚请还蜀,诏许之。恪不乐都下风物,颇有讥诮杂言,或播人口。有《唐贤像》、《五丁开山》、《巨灵擘太华》、《新罗人角力》等图传于世。
袁仁厚,蜀人,早师李文才。乾德中至阙下,未久,还蜀。因求得前贤画样十余本持归。平居以画自适,终老乡闾,蜀川亦有遗迹。
赵长元,蜀人,工画佛道人物,兼工翎毛。初随蜀主至阙下,隶尚方彩画匠人。因于禁中墙壁画雉一只,上见之嘉赏,寻补图画院祗候。今《东太一宫(校,汲本无“宫”字)贵神像》、《华严(校,汲本严下多一“院”字)十六罗汉》,并长元笔。
王齐翰,建康人,事江南李后主为翰林待诏。工画佛道人物。开宝末,金陵城陷,有步卒李贵入佛寺中,得齐翰所画《罗汉》十六轴,寻为商贾刘元嗣以白金二百星购得之,赍入京师,于一僧处质钱。后元嗣诣僧请赎,其僧以过期拒之,因成争讼。时太宗尹京,督出其画,览之嘉叹。遂留画,厚赐而释之。经十六日,太宗登极,后名应运罗汉。
周文矩,建康句容人,事江南李后主为翰林待诏。工画人物、车马、屋木、山川。尤精仕女,大约体近周,而更增纤丽。有《贵戚游春》、《捣衣》、《熨帛》、《绣女》等图传于世。
顾德谦,建康人,工画人物。风神清劲,举无与比。李后主爱重之,尝谓曰:“古有凯之,今有德谦。二顾相望,继为画绝矣!”识者以为知言。吕文靖家有《萧翼说兰亭故事》横卷,青锦衤票饰,碾玉轴头,实江南之旧物。窥其风格,可知非谬也。
郝处,江南人,工画佛道鬼神,兼长写貌。处本一商贾,酷好图画,因而家产荡尽。唯学画耳。
厉昭庆,建康丰城人,工画人物。事江南为翰林待诏。后随李后主至阙下,授图画院祗候。
顾洪祝,不知何许人,工画人物。传其名而未见其迹。
李雄,北海人,工画佛道,偏长鬼神,罕有伦比。太宗朝为图画院祗候,因忤旨遁去。北海龙兴寺有画壁。
侯翼,安定人,工画佛道人物。夙振吴风,穷乎奥旨。长安、洛,寺壁尤多。兼有《三教圣像》、故事人物等图传于世。
高文进,从遇之子。工画佛道,曹吴兼备。乾德乙丑岁,蜀平,至阙下。时太宗在潜邸,多访求名艺,文进遂往依焉。后以攀附授翰林待诏。未几,重修大相国寺,命文进效高益旧本画行廊变相及太一宫、寿宁院、启圣院暨开宝塔下诸功德墙壁,率皆称旨。又敕令访求民间图画,继蒙恩奖。相国寺大殿后《擎塔天王》,如出墙壁,及殿西《降魔变相》,其迹并存。今画院学者咸宗之,然曾未得其仿佛耳。
王道真,蜀郡新繁人,工画佛道人物,兼长屋木。太宗朝因高文进荐引,授图画院祗候。尝被旨画相国寺,并玉清昭应宫壁。今相国寺殿东画《给孤独长者买只陀太子园因缘》、并殿西画《志公变》、《十二面观音像》,其迹并存。
李用及、李象坤,并工画佛道人物(校,汲本作“佛道人马”),尤精鬼神。尝与高文进、王道真同画相国寺壁,并为良手。殿东画《牢度叉斗圣变相》,其迹见存。
高怀节,文进长子,太宗朝为翰林待诏,颇有父风。尝与其父同画相国寺壁。兼长屋木,为人称爱也。
张,临汝人,工画佛道人物,笔专吴体。尝画玉清昭应宫《奏乐天女》,高丈余,掇笔而成。本郡开元寺有画壁,亦佳手也。
高元亨,京师人。工画佛道人物,兼长屋木,多状京城市肆车马。有《琼林苑》、《角抵》、《夜市》等图传于世。
杨フ,京师人,后家泗上。工画佛道人物,尤于观音得名天下。然而手足间时或小失停分,盖于骨法用笔跨迈伦辈。是其小疵,不足以累大醇也。亦爱画西南夷人,妙得其旨(世盛传杨フ《波斯》)。子圭,有父风。
王兼济,河南洛阳人,工画佛道鬼神。洛中南宫有《十太乙像》,嵩岳庙有与武虞曹对画墙壁。武画出队,兼济画入队。众所播传也。
孙怀悦,安定灵台人,工画佛道人物,学吴生为得法。雒中有寺壁。
陈用智,颖川郾城人,天圣中为图画院祗候。未久,罢归乡里。工画佛道、人马、山川、林木,精详巧赡,难跨伊人。但意务周勤,格乏清致。有《功德》、《蕃马》、故事人物等图传于世(用智居小窑镇,多谓之小窑陈)。
孟显,安化华池人,工画佛道鬼神、人马、屋木。大率作用气格,略与陈用智相似(多谓之小孟,亦云红楼孟家)。
陈士元,京师人,善画人物屋木。有《嘉庆图》、故事人物传于世。
王拙,河东郡人,工画佛道人物。初画玉清昭应宫壁,选中右第一。
王居正,拙之子,善画仕女。酷学周,精密有余,而气韵不足。
叶进成,江南人,工画人物。尝见杨褒虞曹家有《醉道图》,颇得阎令之体。
叶仁遇,进成族弟,工画人物,多状江表市肆风俗、田家人物。
郝澄,金陵句容人,工画佛道鬼神。学通相术,精于传写。已上各有图轴传于世。
童仁益,蜀郡人,工画人物尊像。出自天资,不由师训,乃孙知微之亚也。尝画《青城山丈人观诸仙》。淳化末,仁益以成都天庆观仙游阁下,旧有石恪画《左右龙虎君》,遂抒思援毫,于天庆观前亦画《龙虎君》两壁。及画大慈寺中佛殿《汉明帝》、《摩腾》、《竺法三藏》,保福院画《首楞严二十五观》,笔力劲(校,汲本作“尤”)健。颇有图轴传于辇下。好事者往往误评为孙知微之笔也。
毛文昌,蜀郡人,工画田家风物。有《江村晚钓》、《村童入学》、《郊居丰稔》等图传于世。
南简,平凉人,工画佛道人物。世传其名,未见其迹。
龙章,京兆栎阳人,工画佛道人物,兼工传写。尤善画虎。曾有货药人杨生槛中养一虎,章因就视写之,故画虎最臻形似。子渊,有父风。
武洞清,工佛道人物,特为精妙。有《杂切德》、《十一曜》、《二十八宿》、《十二真人》等像传于世。
钟文秀,京师人,今为翰林待诏。工画佛道人物。兼学关同山水,亦得其法(校,亦得其法四字汲本作“有功”)。
田景,庆阳人,工画人物,有奇思。尝得景一扇面,画三教,作二童奕棋于僧前。一则乘胜而矜夸,一则败北而悔沮,僧临视而笑,瞻顾如生。惜其孤贫,声闻不显。后之陈留,不知所终。
李元济,太原人,工画佛道人物,精于吴笔。熙宁中召画相国寺壁,命官较定众手。时元济艺与崔白为劲敌,议者以元济学遵师法,不妄落笔,遂推之为第一。其间佛铺,多是元济之笔也。
王易,州人,亦工佛道人物,学邻元济。时同画相国寺壁,画毕,名归乡里。都人称伏之。
陈坦,晋阳人,工画佛道人物。都下奉先、普安二佛刹尤多功德墙壁。相国寺北廊《高僧》,乃坦所画。其于田家村落风景,固为独步。有《村医》、《村学》、《田家娶妇》、《村落祀神》、《移居》、《丰社》等图传于世。
僧令宗,广汉人,工画佛道人物。成都大慈寺三学院并揭帝(校,汲本作“谛”)堂,有画壁。
道士李八师(亡其名),邛州依政人,于本县崇圣观披挂。工画道门尊像。青城山丈人观亦(校,汲本无“亦”字)有画壁。
刘道士(亡其名),建康人,工画佛道鬼神,落笔遒怪。江南寺观,时见其迹。尤爱画甘露佛,多传于世。
独工传写者七人
牟谷 高太冲 尹质 欧阳黉
元霭 维真 何充
牟谷,不知何许人。工相术,善传写,太宗朝为图画院祗候。端拱初,诏令随使者往交趾国写安南王黎桓(校,汲本作“柏”)及诸陪臣真像,留止数年。既还,属宫车晏驾,未蒙恩旨。闲居阊阖门外,久之。真宗幸建隆观,谷乃以所写《太宗御容》张于户内,上见之,敕中使收赴行在。诘其所由,谷具以实对,上命释之。时《太宗御容》已令元霭写毕,乃更令谷写正面御容,寻授翰林待诏。能写正面,唯谷一人而已。
高太冲,江南人,工传写。事李中主为翰林待诏。尝写李中主真,得其神思。
尹质,蜀人,工传写。尝写燕王真,颇蒙顾遇。有《药王像》、《孙思邈像》并画猴传于世。
欧阳黉,京师人,工传写。宗侯贵戚,多所延请。其艺与僧维真相抗,余无出其右者。
僧元霭,蜀人,自幼入京,依定力院轮公落发。妙工传写,为太宗朝供奉。一日,在禁中传写,为一小黄门毁辱,遍问同列无肯言其姓名者。乃草一头子怀之,见都知李神福,诉以毁辱之事。神福曰:“小底至多,不得其名,谁受其责?”霭乃探怀中所草头子示之,李一见嗟讶,曰:“此邓某也(亡其名)。何其仓卒之间,传写如此之妙!”因召邓责诮,伏过而去。
僧维真,嘉禾人,工传写。尝被旨写仁宗、英宗御容,赏赉殊厚。元霭之继矣。名公贵人,多召致传写。尤以善写贵人得名。
何充,姑苏人,工传写。擅艺东南,无出其右者。
●卷四
○纪艺下
山水门(凡二十四人,僧附)
范宽 刘永 王端 翟院深
燕贵 许道宁 纪真 黄怀玉
商训 丘讷 庞崇穆 李隐
高克明 屈鼎 郝锐 梁忠信
李宗成 郭熙 董ど 侯封
符道隐 择仁 巨然 继肇
范宽,字中立,华原人,工画山水。理通神会,奇能绝世。体与关、李特异,而格律相抗(《叙论卷》中已述)。宽仪状峭古,进止疏野,性嗜酒、好道。尝往来雍雒间,天圣中犹在,耆旧多识之。有《冒雪高峰》、《四时山水》并故事人物传于世(或云,名中立,以其性宽,故人呼为范宽也)。
刘永,京师人,工画山水。始师僧德符画松石,后遍求诸家山水,采其所长而效之。及见荆浩之迹,乃知诸家有所未尽。一日,复睹关同画,俄叹曰:“是乃得名至艺者乎!向所谓登东山而小鲁。”遂捐弃余学,专法关氏。果遂升堂,驰名当代矣。有《瀑泉》屏风、《四时山水》、《山居诗意》等图传于世。
王端,字子正,之子,工画山水。专学关同,得其要者惟刘永与端耳。相国寺净土院旧有画壁,惜乎主僧不鉴,遂至圬墁。端虽以山水著名,然于佛道、人马,自为绝格。兼善传写。尝写真庙御容,称旨,授三班奉职。有《佛道功德》、故事人物、《四时山水》传于世。
翟院深,北海人,工画山水,学李光丞。院深少为本郡伶官,一日府会,院深击鼓忘其节奏,部长按举其罪。太守面诘之,院深乃曰:“院深虽贱品,天与之性,好画山水。向击鼓次,偶见云耸奇峰,堪为画范,难明两视,忽乱五声。”太守嘉而释之。院深学李光丞为酷似,但自创意者,觉其格下。专临模者,往往乱真。
燕贵,本隶尺(校,王本作“册”)籍,工画山水。不专师法,自立一家规范。大中祥符初,建玉清昭应宫,贵预役焉。偶暇日,画山水一幅,人有告董役刘都知者,因奏补图画院祗候。实精品也。吕文靖宅厅后屏风,乃贵所画,亦有图轴传于世。
许道宁,长安人,工画山水,学李光丞。始尚矜谨,老年唯以笔画简快为己任。故峰峦峭拔,林木劲硬,别成一家体。故张文懿赠诗曰:“李成谢世范宽死,唯有长安许道宁。”非过言也。长安凉榭中写终南、太华二壁,今存。有《山水寒林》、《临深履薄》、《早行诗意》、《潘阆倒骑驴》等图传于世。
纪真、黄怀玉,并工画山水,学范宽逼真。
商训,工画山水,亦学宽。但皴淡山石、图写林木,皆不及纪与黄也。
丘讷,河南雒阳人。工画山水,体近许道宁。笔气不逮,而用墨过之。
庞崇穆,右北平人,工画山水。始建玉清昭应宫,召崇穆画山水数壁,能为群峰列岫、云烟聚散之象。功毕,上欲旌以画院之职,乃遁去不仕。
李隐,五原人,工画山水。大中祥符末,营会灵观,命隐写五岳山形于壁。及画山水于五殿屏,观其危峰叠嶂,远水疏林,可谓尽美矣。然而钩描笔困,枪(上声)淡墨焦,斯为未至尔。
高克明,京师人,仁宗朝为翰林待诏。工画山水。采撷诸家之美,参成一艺之精。团扇卧屏,尤长小景。但矜其巧密,殊乏飘逸之妙。
屈鼎,京师人,仁宗朝为图画院祗候。工画山水,得燕贵之仿佛。庞相第屏风乃鼎所画。
郝锐,不知何许人,工画山水。人或称之,而未见其迹。
梁忠信,京师人,仁宗朝为图画院祗候。工画山水。体近高克明,而笔墨差嫩。又寺宇过盛,栈道兼繁。人或讥之也(恐其乱高,故显出之)。以上各有图轴传于世。
李宗成,人,工画山水寒林,学李成。破墨润媚,取象幽奇。林麓江皋,尤为尽善。枢府东厅有《大溅扑》屏风,乃宗成所画(石上有崔悫画鹭鸶一只)。有《风雨江山》、《拜月图》、《四时山水》、《松柏寒林》等传于世。
郭熙,河阳温人,今为御书院艺学。工画山水寒林。施为巧赡,位置渊深。虽复学慕营丘,亦能自放胸臆。巨障高壁,多多益壮,今之世为独绝矣(熙宁初,敕画小殿屏风。熙画中扇,李宗成符道隐画两侧扇,各尽所蕴。然符生鼎立于郭、李之间,为幸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