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艺藏
- 武术
- 达摩洗髓易筋经
达摩洗髓易筋经
掉尾势。
掉尾势图
膝直膀伸,推手自地;瞪目昂头,凝神一志;起而顿足,二十一次;左右伸肱,以七为志;更作坐功,盘膝垂 ;口注于心,息调于鼻;定静乃起,厥功维备;总考其法,图成十二;谁实贻诸,王代之季;达摩西来,传少林寺,有宋岳候,更为鉴识;却病延年,功无与类。
中篇
功法篇
第十四章
十二大劲图说
凡行练力功夫,须于静处面向东立,静虑凝神,通身不必用力,只须使其气贯两手,若一用力,则不能贯两手矣。每行一式,默数四十九字,接行下式,毋相间断。行第一式,自觉心思法则俱熟,方行第二式。速者半月,迟者一月,各式俱熟,其力自能贯上头顶,此练力练气,营运易筋脉之法也。务须严谨有恒,戒酒色,日夜行五六七次,工无间断,食饭四五顿,专心练习至百日,能长千斤之力,此指少壮者言也。即软弱无力之人,亦可练至五六百斤,倘年老精气不足者,肯如法操练,日行二三次,亦能健食延年,除一切疾病,真神妙也。
第一式图
面向东立,目上视,两脚站平,宽与肩齐,不可参差,两手垂下,肘微曲,掌背朝上,掌心朝下,指尖仰翘朝前,默数四十九字,每数一字,指尖朝上翘,掌想朝下按,如此四十九翘,四十九按,四十九宫也。
第二式图
前式数字毕,将十指卷曲为拳,拳背朝前,以两大拇指朝身,每数一字拳一紧,大拇指一翘,数四十九字,即四十九紧,又即四十九翘也。
第三式图
前式数字毕,将大指叠在掌心,捏紧为拳,趁势往下一伸,肘微曲,两拳虎口向前,每数一字,拳加一紧,亦数四十九字,四十九紧也。
第四式图
前式数字毕,将臂平抬,拳伸向前,与肩齐平,两肘微曲,虎口朝上,两拳相距尺许,数一字,拳一紧,数四十九字。
第五式图
前式已毕,即按此势将两臂竖起,虎口向后,手臂不可贴头,拳紧如前,数四十九字。
第六式图
前式已毕,即接以两拳下对耳一寸远,以虎口向两肩,数一字拳一紧,想前两肘尖往后用力,数四十九字。
第七式图
前式已毕,将身往后一仰,以脚尖离地为度,趁势将两手分开,直与肩齐,虎口向上,数一字,拳一紧,想两拳往后排,胸微向前合,数四十九字。
第八式图
前式已毕,将两手收回,两拳向前合对,与第四式相同,而不同者,手直肘不微曲,拳相近,只离五六寸远,数一字,拳一紧,亦合,数四十九字。
第九式图
前式已毕,将两拳收回两乳之上,即抬起翻拳,向前起对鼻准头、拳背、食指、大节骨去鼻准二三寸,数一字,拳一紧,数四十九字。
第十式图
前式已毕,将两手分开,虎口对两耳,如山字形,每数一字,拳一紧,拳想上举,肘想往外抵合,数四十九字。
第十一式图
前式已毕,将拳翻转至脐下两膀,以两食指大节离脐一二分远,数一字,拳一紧,数四十九字毕,吞津三口,随气送至丹田。
第十二式图
吞津吸气毕,不数字,两手松开,手垂下,复掌齐向上,三端与肩平端时,脚后跟微起,以助其力,如端重物状,拳亦往上三举,肘亦往下三扎,两脚六跌全功。
中篇
功法篇
第十五章
立八段锦图说
.
两手托天理三焦图
.
左右开弓似射雕图
.
调理脾胃须单举图
.
五劳七伤往后瞧图
.
摇头摆尾去心火图
.
背后七颠百病消图
.
攒拳怒目增气力图
.
两手攀足固肾腰图
中篇
功法篇
第十六章
坐十二段锦图说
十二段锦总诀
闭目冥心坐,握固静思神。叩齿三十六,两手抱昆仑,左右鸣天鼓,二十四度闻。
微摆撼天柱。赤龙搅水津,鼓漱三十六,神水满口匀,一口分三咽,龙行虎自奔。
闭气搓手热,背摩后精门。尽此一口气,想火烧脐轮。左右辘轳转。两脚放舒伸,叉手双虚托。低头攀脚频,以候神水至,再漱再吞津,如此三度毕,神水九次吞,咽下 响,百脉自调匀。河车搬运毕,想发火烧身,旧名八段锦,子后午前行,勤行无间断,万病化为尘。
以上系通身合总,行之要根据次序,不可缺不可乱,先要熟记此歌,再详看后图及各图详注,各诀自无差错,十二图附后。
十二段锦第一图
闭目冥心坐,握固静思神。
此图盘腿而坐,紧闭两目,冥亡心中杂念。凡坐要竖起脊梁,腰不可软弱,身不可依靠,握固者,握手牢固,可以闭关却邪也。静思者,静息思虑而存神也。
十二段锦第二图
叩齿三十六,两手抱昆仑。
上下牙齿相叩作响,宜三十六声,叩齿以集牙内之神使不散也。昆仑即头,以两手十指相叉,抱住后颈,即用手掌紧掩耳门,暗记鼻息九次,微微呼吸不宜有声。
十二段锦第三图
左右鸣天鼓,二十四度闻。
记算鼻息出入各九次毕,即放所叉之手,移两手掌擦耳,以第二指叠在中指上,作力放下第二指,重弹脑后,要如击鼓之声,左右各二十四度,两手同弹共四十八声,仍放手握固。
十二段锦第四图
微摆撼天柱。
天柱即后颈、低头扭颈,向左右侧视,肩亦随之左右摇摆,各二十四次。
十二段锦第五图
赤龙搅水津,鼓漱三十六,神水满口匀,一口分三咽,龙行虎自奔。
赤龙即舌,以舌顶上颚,又搅满口内上下两旁,使水津自生,鼓漱于口中三十六次。神水即津液,分作三次,要 有声吞下,心暗想,目暗视,所吞津液直送至脐下丹田,龙即津,虎即气,津下去气自随之。
十二段锦第六图
闭气搓手热,背摩后精门。
以鼻吸气闭之,用两掌相搓擦极热,急分两手磨后腰上两边,一面徐徐放气从鼻出,精门即后腰两边软处。以两手磨二十六遍,仍收手握固。
十二段锦第七图
尽此一口气,想火烧脐轮。
闭口鼻之气,以心暗想,运心头之火,下烧丹田,觉似有热,仍放气从鼻出,脐轮即脐丹田。
十二段锦第八图
左右辘轳转。
曲弯两手,先以左手连肩圆转三十六次,如绞车一般,右手亦如之,此单转辘轳法。
十二段锦第九图
两脚放舒伸,叉手双虚托。
此势放开所盘两脚,平伸向前,两手指相叉,反掌向上,先安所叉之手于头顶,作力上托,要如重石在手托上,腰身俱着力上耸,手托上一次,又放下安手头顶,又托上,共九次。
十二段锦第十图
低头攀足频。
以两手向所伸两脚底作力扳之,头低如礼拜状十二次,仍收脚盘坐,收手握固。
十二段锦第十一图
以候神水至,再漱再吞津,如此三度毕,神水九次吞,咽下 响,百脉自调匀。
再用舌搅口内,以候神水满口,再鼓漱三十六,连前一度,此再二度,共三度毕,前一度作三次吞,此两度作六次吞,共九次吞,如前咽下,要 响声,咽津三度,百脉自周遍调匀。
十二段锦第十二图
河车搬运毕,想发火烧身,旧名八段锦,子后午前行,勤行无间断,万病化为尘。
心想脐下丹田中,似有热气如火,闭气如忍大便状、将热气运至谷道,即大便处,升上腰间、脊背、后颈、脑后、头顶上,又闭气从额上两太阳耳根、前两面颊,降至喉下、心窝、肚脐、下丹田止,想是发火烧通身皆热。
中篇
功法篇
第十七章
操腹九冲图说
操腹运功佛传操腹法亦运功也。然此九冲按摩图略有变化,习内功者,多采之,常用之。若内功已得,不假外运,惟积气时亦兼用。亦遇有病时,即患处如法运之,最为神妙。
又用按摩操腹法、先运后卧、先卧后运俱可。但运前睡法与运后睡法,总须于前卧身图中择一势睡之,方保无患。
却病延年法,操揉按摩图。
第一图
以两手中三指按心窝,由左顺揉团转二十一次。
第二图
以两手中三指,由心窝顺揉而下,且揉且走,揉至脐下高骨为度。
第三图
以两手中三指,由高骨处向两边分揉而上,且揉且走,揉至心窝,两手交接为度。
第四图
以两手中三指、由心窝向下直推至高骨二十一次。
第五图
以右手由左绕摩脐腹二十一次。
第六图
以左手由右绕摩脐腹二十一次。
第七图
以左手将左边软胁下腰肾处,大指向前,四指托后,轻捏定用右手中三指,自左乳下,直推至腿夹二十一次。
第八图
以右手将右边软胁下腰肾处,大指向前,四指托后,轻捏定用左手中三指自右乳下,直推至腿夹二十一次。
第九图
揉摩毕,遂跌坐,以两手大指押膝旁、四指拳曲分按两膝上,两足十趾亦稍钩曲,将胸自左转前,由右归后,摇转二十一次毕,又照前自右摇转二十一次。
前法如摇身向左,即将胸肩摇出左膝前,向即摇伏膝上向右,即摇出右膝,向后即弓腰后撤,总不以摇转满足为妙,不可急摇,休使着力。
凡揉腹时,须凝神净虑,于矮枕平席正身仰卧,齐足屈趾,轻揉缓动,将八图挨次做完为一度,每逢做时,连做七度毕,遂起坐摇转二十一次。照此清晨睡醒时做为早课,午申做为午课,晚间临睡时做为晚课。日三课为常,倘遇有事,早晚两课,必不可少。初做时一课二度,三日后一课五度,再三日后,一课七度,无论男女皆宜,惟孕者忌之,切记切记。
全图说全图则理备,化生之微,更易见也。天地本乎阴阳,阴阳主乎动静,人身一阴阳也。阴阳一动一静也,动静合宜,气血合畅,百病不生,乃得尽其天年,如为情欲所牵,永违动静。过动伤阴,阳必偏胜;过静伤阳,阴必偏胜。且阴伤阳无所成,阳亦伤也,阳伤而阴无所生,阴亦伤也。既伤矣,生生变化之机已塞,非用法以导之,则生化之源无由启也。揉腹之法,以动化静,以静运动,合乎阴阳,顺乎五行,发其生机,神其变化,故能通和上下,分理阴阳,去旧生新,充实五脏,驱外感之诸邪,消内生之百病。补不足,泻有余,消长之道,妙应无穷,何须借烧丹药,自有却病延年之效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