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艺藏
- 武术
- 达摩洗髓易筋经
达摩洗髓易筋经
上编
原理源流篇
第六章
练功歌诀
七、呼吸诀又诀
入手起功,漫用呼吸。未纳菁英,先吐浊积。一吐一纳,生新去余。行至坐身,乃用呼吸。学成之后,清浊分析。初势即毕,呼吸如式。恐有浊碍,酌量追逼。一图数图,多寡不拘。俟浊尽净,呼吸随及。纯清无浊,功起即起。
上编
原理源流篇
第六章
练功歌诀
八、呼吸轻重次序
呼吸之法,由微而大,由大而化。起功,静生动,缓缓呼吸;打坐,静生动,极又动生静,绵绵呼吸。入定后,动极、静极、动静互根,不觉呼吸。自然呼吸。不觉者,化其有。自然者,化其无。微无内又无不着。大无外又无所见。
究竟之地,浑化之天。无忘无助,无声无臭,致中致和,是其至处。
上编
原理源流篇
第六章
练功歌诀
九、应响歌
合掌拱立心不摇,左右舒伸肝肺调。双手插云理三焦,仰面朝天固肾腰。曲肱折臂和脾胃,河车运动坎离交。屈伸俯仰功行满,皮肤筋骨髓坚牢。鹊桥尾闾呼吸应,关锁孔窍与毫毛。鼓动喉舌唇牙齿,能使天河倒涌潮。导引逆流周复始,汲精补髓饮醇醪。搬弄耳目口鼻心,清升浊降长复消。
龙行虎奔百脉运,旋转日月神致飘。运化精气神三昧,穴道关窍拥风涛。顺逆枢纽交相构,无根水火润而烧。气生精又精生气,心自明兮神自昭。凝神屏气婴活泼,出定入定性陶陶。督任玉环频影照,药物火候元命苞。强筋壮骨犹小效,灵丹一粒种心苗。
上编
原理源流篇
第六章
练功歌诀
十、行功存想要诀
黄庭上应泥丸宫,鹊桥尾闾窍玲珑。牙叩齿关舌抵 ,唇包口合喉漏空。龙行虎奔眼耳送,通关灌顶意相从。脏腑筋络随势走,关节孔窍气使通。吸浊呼清回环转,上升下降顷刻逢。九转丹成身入定,精足神完气盈充。若有若无归圆觉,虚灵活泼满苍穹。夹脊双关容易上。重楼气海皆崆峒。绛宫腰肾随能透、天柱玉枕讵难冲。神庭出入须仔细,脐下丹田是化工。水火发生任督处,坎离交关头顶中。意至气至针谁度,达摩心传造化功。
上编
原理源流篇
第六章
练功歌诀
十一、七字真言
七字真经,妙谛传心。一曰恭敬,恭敬则诚。二曰清静,清静则存。三曰洁净,洁净则明。四曰切近,切近则真。五曰精进,精进则深。六曰穷尽,穷尽则纯。七曰究竟,究竟则神。毋为异惊,毋使奇争。可名非名,官止神行。明明浑浑,玄妙之门。
上编
原理源流篇
第七章
练功注意事项及效验
一、功贵得传
古今求道者众,而得道者累世不一见。非道不可仰企也,由渡水不知津,登山不识径,欲臻彼岸,跻绝顶难矣。是欲求其道,当先明其法。欲明其法,必先得其传。何也,图中庄严法相,固显而易见,而其中之体势气数,吐纳呼吸,屈伸上下,升降顺逆,起止旋转,错综变换,导引流,存想运定,与夫汤洗搓揉,采补捣炼诸法,差若毫厘,谬以千里。不经师传授,摹彷行之,未必穴道针对,天骨开张,经络关窍,毫无阻滞,阴阳水火两无偏废也。师心自用,贻累勿怪。
既得其传,又遇高明。宜无常师,以补不逮。切忌一得自鸣,耻于请教,遂执一境以自封焉。
上编
原理源流篇
第七章
练功注意事项及效验
二、功宜按步
十二图式,是就人之行住坐卧,挨次运运,而定俯仰扬抑之法,愈进愈紧,规矩准绳,井井有条,纤毫无紊。若不寻次第,卤莽造次,颠倒错乱,不惟无益,而反有损,行功者切忌之。
上编
原理源流篇
第七章
练功注意事项及效验
三、功宜有恒
凡行功至百二十日后,便觉加餐健步,长气增神,发体壮力,添液生精,明目达聪,开胃醒脾,强筋坚骨,皆初验也。行持不懈,更有进境。总期自然,不可助长。至于调息轻重,呼吸长短,运力大小,导气缓急,采药之多寡,相济之安勉,导引之迟速,动静之得失,出入之定移,不可蹴至。深者见深,浅者见浅。
功夫至此未可言传,神而明之,存乎其人。然自初觉至化境,功夫不外一志凝神,原始要终八字。
儒曰:尽心知性。释曰:明心见性。仙曰:修真养性。胥是道也,舍是别求,中道而止,不专心致志,安得上乘?!是必探取三昧,常守三宝,一贯三才,斯能脱胎换骨,伐毛洗髓。既志于道,又胡旋作旋辍耶?至道难求,得之而废,半途止一篑,与求之弗得等耳,岂不惜哉!
上编
原理源流篇
第七章
练功注意事项及效验
四、功宜知避
行功凡遇疾风迅雷,豪雨闪电,黄沙大雹,虹见雾重,日食月食,严寒盛暑,天变地震,疫气妖气,邪魔怪异,狎亵闹攘,臭秽腥膻,五浊杂气,郁热伏室,暖阁露宿,灶前灵房,重伤将便,大醉过饱,以及男女房事前后一时,女子胎前八月,产后四十日,万不可行!行之无益有损,觉道者不可不忌。
上编
原理源流篇
第七章
练功注意事项及效验
五、平时念头
心不外用,神不外驰,意有所注、气有所归。
上编
原理源流篇
第七章
练功注意事项及效验
六、功有六益
调和血脉,细腻皮肤,强壮筋骨,增长气力,健旺精神,涵养性灵。
上编
原理源流篇
第七章
练功注意事项及效验
七、功有十验
寒暑不入,疾病不生,颜色不老,强健不衰,冻饿不迫,生育不夭,战斗不惴,虎野狼不惧、刀斧不伤,水火不损。
上编
原理源流篇
第七章
练功注意事项及效验
八、功有三不思
精足不思淫,气足不思食,神足不思睡。
上编
原理源流篇
第七章
练功注意事项及效验
九、物有三练
鹿练精,龟练气,鹤练神。
上编
原理源流篇
第七章
练功注意事项及效验
十、物有二聚
虎能聚阳,蛇能聚阴。
上编
原理源流篇
第七章
练功注意事项及效验
十一、人有三伤
过虑伤精、多言伤气,久视伤神。
上编
原理源流篇
第七章
练功注意事项及效验
十二、人有九损
喜极损肺,怒极损肝,哀极损肠,惧极损胆,饱极损胃,饿极损脾,情极损肾,动极损阴,静极损阳。
上编
原理源流篇
第七章
练功注意事项及效验
十三、程效限期
仙佛得道,少年中年耄年不一。道同一源,人各万殊。有禀赋强者,有禀赋弱者;有根基深者,有根基浅者,有人缘浓者,有人缘薄者;有得传早者,有得传晚者;有明道速者,有明道迟者;有行功急者,有行功缓者;有大数宜长者,有大数宜短者,有已成而留于世者,有成后而复出于世者;证果先后,不等火候,次第宜知,程效限期。七日曰来复,二七曰反复,三七曰三复,七七曰重复。九日曰阳明息,二九曰阳明复,三九曰阳明回。一曰三阳回、九九曰阳明极。六十日曰半丹,一百二十日曰全丹。百日曰筑基,十二月根据次曰度。总名一年曰小周天。
三年曰小成,九年曰大成,十二年曰一纪,亦曰大周天。三十年曰一世,六十年曰一甲。以七数推之,七月曰月来复,十四月曰月反复,二十一月曰月三复,四十九月曰月重复。七年曰年来复,十四年曰年反复,二十一年曰年三复,四十九年曰年重复,七十年曰大来复。以九数推之,九月曰少阳息,十八月曰少阳复,二十七月曰少阳回,八十一月曰少阳极。九年曰太阳息,十八年曰太阳复,二十七年曰太阳回,八十一年曰太阳极,九十年曰大成会,百年曰圆满会,百二十年曰大纪会,又曰重甲会。功以一百二十年为满。上品根基,百日筑基,三年辟谷,一纪飞升,至速也。下此成期不等,至缓者亦万无有经百二岁而不成者也。此期未得,加加前进,以待后期。若始勤终怠,功荒末路,初是转非,业败垂成。
情牵意移,功用别途,志满气盈,效期旦夕,皆与为山九仞,终亏一篑等也。百年修持,何苦废于一旦哉?!
中篇
功法篇
第一章
正身图说
初势吐纳说
第一图环拱正立势是为吐浊纳清而设,恐人过了一日,宿了一夜中,有起居不洁,饮食不精,致生浊气,故先以吐纳分之;第二势起功,始作呼吸,说中所谓出者,非下吸也,乃吐出浊气也。所谓入者,非上呼也,乃纳入清气也,凡行功一度,俱宜准此。
中篇
功法篇
第一章
正身图说
正身图二十七势
环拱正立势。凡行功时要将脚跟靠紧,脚尖立地,左手阳掌,右手握固,安放黄庭之上,两膝直立,竖起脊梁,使耳对肩,鼻对胸,合眼收神,平视不出一尺之外,牙关扣紧,舌抵上 ,气由鼻出,然后调息定气,一志凝神,计气出入三口,开步献杵,由此起功。
环拱正立势图
献杵起功势。此势直立腰膝,高耸脊梁,脚跟离地、脚尖挂地,两手向前回抱合掌,指尖齐于鼻尖,仍计气呼入三口,顺势推出,再作下势。其余耳鼻相对,收视、扣齿、抵诸法同前。
献杵起功势图
出爪亮翅势。此势将手尽力推出,掌立腕直,平与肩齐,两掌底与两肩角对。计呼吸三口,平收掌回原状作下势。余法同前。
出爪亮翅势图
双凤朝阳势。此势将两腕曲折根据膀,使腕膀平肩,掌向上立,如双凤朝阳之势。计呼吸三口后,两掌根据身向左右排开作下势。余法同前。
双凤朝阳势图
飞鹰展翅势。此势将两掌排开,两掌上立,肩膀肱腕平直,如飞鹰展翅之势。
计气毕,两掌缓缓托上作下势。余法同前。
飞鹰展翅势图
双手托塔势。此势将两手向上托去,两掌心朝上,两掌背下对两肩窝,掌上如托塔负重之势。
计气毕,将两掌随左右肩角顺下,作下势。余法同前。
双手托塔势图
三峰峙立势。此势将两掌顺左右势直下,向外直立至两肩角,膀肱曲折,两腋挟紧,使三腕天骨开张,掌并头如三峰峙立之状。计气毕,左手抱身,右肱横前作下势。余法同前。
三峰峙立势图
龙探右爪势。此势将左手由前操抱后身背右扇子骨,复将右膀前撑,右肱横前,掌如探物未得之状,齐与肩平。计气毕,顺势将右手抱身,左手横前作下势。余法同前。
龙探右爪势图
龙探左爪势。此势操抱撑横探齐俱同前势,但其法移右于左耳。凡作二势,探右爪,头眼向左,导气左旋;探左爪,头眼向右,导气右旋。各计呼吸,势毕将两手收回至颈项横肱作下势。余法同前。
龙探左爪势图
横肱蹲立势。此势将掌心向下,掌背向上,指尖相对,肱与膀根据,膀与肩直,左右一撑,呼吸一口,根据身顺作下势。余法同前。
横肱蹲立势图
l
三才通气第一势。此势就前势将两手十指尽力叠交在颈项间,呼吸一口作下势。余法同前。
三才通气第一势图
三才通气第二势。此势就前势根据身顺势尽力直肱按下丹田,呼吸一口作下势。余法同前。
三才通气第二势图
三才通气第三势。此势就前势将两手向前直起对肩,阳掌向前力撑一手,呼吸一口作下势。余法同前。
三才通气第三势图
三才通气第四势。此势就前势伸膀直肱,将两掌向外平,尽力朝两边一排,呼吸一口作下势。
余法同前。
三才通气第四势图
三才通气第五势。此势就前势将两手阳掌直分至背后,仍伸膀直肱,将两手指在后叠交,阳掌向上,阴掌向下,尽力在后向下一掷,呼吸一口作下势。余法同前。
三才通气第五势图
三才通气第六势。此势就前势从背后伸膀直肱,挨身向前直起平肩,指仍叠交,掌心向怀尽力前推,呼吸一口作下势。余法同前。
三才通气第六势图
三才通气第七势。此势就前势将掌翻转,掌心向外尽力前撑,呼吸一口作下势。余法同前。
三才通气第七势图
三才通气第八势。此势就前势伸膀直肱,将两手直分作一字平肩,平倒两掌,十指向前,掌心向左右之外,尽力一排,呼吸一口作下势。余法同前。
三才通气第八势图
三才通气第九势。此势就前势将两手从两腋耳边顺势插上,以膀伸肱直,掌立为合式,掌心向内,掌背向外,中空不过一尺,尽力向上指,呼吸一口作下势。余法同前。
三才通气第九势图
三才通气第十势。此势就前势将两手十指叠交,掌心朝下,掌背朝上,往上一托,呼吸一口作下势。余法同前。
三才通气第十势图
三才通气第十一势。此势就前势伸膀直肱,顺势放下,平与肩齐,十指仍交,肩角与前腕仍对,尽力向前一推,呼吸一口作下势。余法同前。
三才通气第十一势图
三才通气第十二势。此势就前势将两手翻转,十指仍交,平与肩齐,掌心向外,掌背向内,尽力前推,呼吸一口作下势。余法同前。
三才通气第十二势图
三才通气第十三势。此势体态气数与三才通气第四势同。
三才通气第十三势图
三才通气第十四势。此势就前势伸膀直肱,两掌直分至后,复伸膀直肱,使掌心朝上,掌背朝下,十指叠交,在后往下一掷,呼吸一口作下势。余法同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