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击余闻补

  陶大骇曰:薄伎至不足道,然天下乃有枪用之不任刺人者乎?
  蒋拍其胸曰:不予信,君试刺我。
  陶怒斥曰:君胡予戏?死君,且论抵。
  蒋又哂激之曰:君殊自多,予信君伎必不任相死。
  陶愤,曳枪回走十数步,远舞作刺势。径前,洞蒋胸。蒋疾解巾挥格之,巾缠枪尖不得脱,向后倒掖之,陶失枪。不觉拜伏地曰:愿亦有以教之。
  蒋呼取盂水与陶,曰:视矛急舞,聊持泼予体。
  乃起持枪舞,闪闪成白光,大若径四五丈车轮,瞥忽耀陶目,至不能张视。疾取盂泼之水,水点纷纷反泼,下若雨,淋漓满已身,无一点着蒋体者。
  尝有鬻拳者,强占崇安寺废址。寺,邑古剎也。邑人欲驱之而无术,走告蒋。蒋微服往觇,伎颇高,恐不可强力制归。取枪驰马,绕所占地舞一匝威之。明日,其人遁矣。相传即固始李世忠云。
  [钱基博曰]此闻之周君同愈。然陶虽使不如蒋,而予殊闻陶非驽者。有邹某者,亦陶友也,生平曾不肯轻以指触人,触必内创。知陶能,欲有以试之。一日,道相遇,适陶购寸糖食,谓曰:与我一枚食。伸掌向索,指端微触陶把糖手。陶臂颤,知有异,疾腾他手撮糠置邹掌。郑乃摊掌僵植不动矣。盖华君廷辉又为予言之如此。
  ○李渔
  康熙间,太湖李渔笠翁薄负文采,游京师,名动公卿。其无行人皆知之,而其为盗则人不尽知也。
  有江阴章老人,尝为予弟孙卿言之。自述其高祖总镇兖州,曾祖随宦焉。时满州某公以帝室懿亲巡抚山东,邀渔主章奏。渔,风流自赏,暇辄挟诸大僚子姓,载酒大明湖,徜徉啸嗷,裘马翩翩。大率少年鲜事,又天下承平未久,大臣子弟例习武,备国家干城选,不论将家子矣。予曾祖以总兵子厕与其间,击剑超距,靡所不为。而渔文士从容诸人间,时强拉与戏,颠仆之以为笑乐。渔被颠,起或恢谐自调,色不忤。故诸人乐与之游,绝不觉其有武勇也。
  一日,谓诸人曰:历下风土,想诸公子倦游览矣。南朝景物,秀绝人寰,广陵愈靡丽为三吴冠。诸公子盍买舫作广陵游乎?渔不恤附舫尾也。
  诸公子喜。载数画舫,联樯南下,抵广陵,击舟数月。兴阑欲归,行解维矣。渔忽置酒遍拜诸人曰:渔辱从诸公子游已久,今有急,未识诸公子肯悯援手乎?
  诸人少年豪快,笑扶渔起曰:先生属尊何必尔,吾侪敢不惟命?
  渔起,曰:吾顷需金数万,无所措。
  诸人闻数巨,有难色。须臾,渔又曰:诸公子不能相假,吾知运司库金银无虑千万,视戋戋者,不啻九牛一毫,于国帑无大损。诸公子材武,盍助渔取之。
  诸人相顾骇愕不敢应。渔愤作色胁诸人曰:诸公子必不相援,渔能自取之。明晨,舍少金诸公子舟,他遁,祸嫁诸公子矣。事发,累尊公祸必不轻,诸公子即能自白,恐不免比匪之罪。能行。必无祸。
  诸人不得已应之。渔曰:信乎?
  曰:信。
  渔呼舟人曰:止酒。俟奏凯还饮,至为诸公子策勋未晚也。
  舟人讙应如雷。诸人益惊,乃知舟人皆渔党。渔起,取佩刀指诸公子曰:此行无争斗,不必人人持械。渔操刀为诸公子卫,诸公子速随渔登。
  语毕,距跃如飞,先登岸,诸人随之。疾趋登运库屋,揭瓦斩梁,驱诸人探身下盗金,自操刀踞屋顶瞭望,备有变。既。诸人以次负金出,驱诸人先行,而渔殿后。抵舟,命舟人扬帆,时酒尚温未寒也。
  渔酌酒饮诸人曰:诸公子身下盗库金,而渔纔居屋顶瞭。事发,不必首渔而从诸公子也。诸公子幸好自爱。
  诸人默然。归乃不敢与渔昵,然亦勿敢声,究不知其多金何所用也。后有泄其事者,为中朝官所知,欲究,然事隔数年无左证,又以中丞贵戚子与其事,恐兴大狱,惎不敢发焉。后余曾祖尝举以戒子孙慎交游,故为言之如此。
  [钱基博曰]渔虽薄行不足道,然其玩诸人股掌,机智乃尔不凡,未易才也。予又闻之友人夷吾,谓渔生平辨给多口过,晚年嚼舌以死,闻者快之。未识信否,姑志之以俟考焉。
  ○戴俊
  戴俊者,亦苏州人,梁兴甫弟子也。
  尝挟一陕西人游四川,其人亦勇力士也。中途,经一山,山寺有老僧,居山中者数十年,见老猿二,日相角为戏,其技甚神,非世人可及,戏与焉,久之,尽得其妙,搏无对,揭字于门致夸。
  二人道见,心惎之,欲入,有两童子守门,亦善搏。遂与对手,童不能胜,乃惊入报老僧,呼二人入谒,见老僧趺坐禅床,谓二人曰:汝二人能胜吾童子,亦高手也。来。
  陕西人竞前搏之,老僧坐不动,略举手而其人已掷于地。俊继上,僧仍如前掷之,俊立不仆。僧异之,曰:汝可教也。
  留止俊,尽得僧传。思天下惟僧为愈已,乘不意杀之。于是技无有与俊敌者矣。抑何其忍为逢蒙也。
  [钱基博曰]是亦僧有过焉。甘蝇,古之善射者也,有从而学射者三年,自以为天下莫已若矣,乃谋杀甘蝇。弙弓而射之,甘蝇张口而承之,嘻曰:子从我三年,未教子啮镞也。学射老大惊,播弓矢而谢之。惜哉,僧之不知此也。
  时南京人有尤十六者,力举千斤,素行无赖,居恒辄要人道中索饮酒,有不许者,即怒吼,左手牵人衣裾,右手起道彷人家阶石置下,必许饮乃脱。俊既杀僧,挟技客南京,知之,必欲一挫之而后慊于心。一日,伺十六观剧,俊往傍之立,践其足。十六大怒,将拳之,俊佯惶怯伏地,出十六胯下,而十六仆。俊起,连蹴之数十足,乃呼谓曰:尤十六,汝不识戴二官人耶!十六拜谢乃免。观者千人称快。
  ○履店翁
  光绪二十三年,黄浦有武举人某,家世习武,年少负力。
  尝至上海市履,诋货不良。贾曰:我货表里坚致,匪是,不以售于市。
  某因明其言之匪实。
  贾又曰:勿实,不取一钱。
  某应之,曰:信乎?
  随取履力折之,底砉然中断。哂曰:汝履不任予手折,能任履予足践地者几何时哉?
  拂衣欲去。贾虽心恨,无如何。
  一日,又至市履,如前折之。
  方哗争间,一老翁鹤发皤然,伛偻来某前,戏拍其肩曰:我货良不恶,君指何劲也?
  语毕,徐步入内。而某颜色不觉灰白若死,两臂剧痛不任举。呻吟舆疾归,乞哀其祖。
  祖骇曰:岂某翁耶?此翁我所兄事,尔何犯若?尔休矣。
  亟唤舟奔赴其店,投门长跪。时夜已深,门闭不启。跪至晓,门辟,翁出,握手入曰:何至是。予不意某乃故人孙。
  授之药,曰:服此命不丧,然其手则废矣,奈何?
  始某两臂力能提携数百斤,至是不任把箸持饭甑,食饮须人云。
  [钱基博曰]好勇斗狠,孟子谓为非孝。噫,某也不惮怙力鲜事,终累厥祖。白头星奔,跪哀于老友,仁人孝子,非所忍矣。岂非古之人所谓忘其身以及其亲者欤?
  ○胡迩光
  无锡胡迩光,邑秀才,精武艺。善用铜箸,时号无敌,异人授也。
  其铜箸有大有小。大者长二尺,粗一指许,临大敌用之。小者长尺余,细不盈指,平时应急用之,半藏于袖,半出指端。
  游于市,见一僧索钱于某店。迩光谓僧貌非良,店遂无所予。僧颇龂龂,然迩光不措意也。
  后往武当祠佛。中途,寓一庵。庵僧出款,貌似相识,意殷殷。晚餐毕,忽闻砺刀声,心动。视户已锁闭,始忆似茶店丐钱僧也。例礼佛不得携械,仓卒无所得铜箸,适见案间餐具未收,有饭箸二,搁甑上,取藏于袖以待之。
  僧启门持刀入,叫骂曰:尔犹忆某年事乎?
  挺刀直砍,迩光以饭箸抵之,少顷,中僧手腕,刀落堕地。
  僧反跪顿地乞命,迩光曰:从此释怨可乎?
  僧叩首听命。明晨厚款而别。
  [钱基博曰]胡迩光生清顺治时。吾闻时有大力者,远道慕迩光名,来访。值之道,猝出迩光不意,绕后环两臂抱其腰,举之离地数尺,按石柱上,诘曰:若为胡某乎?迩光自以足悬空无所用力,乃曰:非也。不意大力者手甫释,迩光即后起一足腾蹴大力者。仰仆地,返身自指鼻尖曰:若今识胡某否?其趫捷有如此,谈者辄为眉舞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