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乘

  沈速     黄檀     降香
  乳香     木香已上各四两  丁香
  捡芸香    姜黄     玄参
  牡丹皮    丁皮     辛夷
  白芷已上各六两  大黄      本
  独活     藿香     茅香
  荔枝壳    马蹄香    官桂已上各八两
  铁面马牙香一觔 官粉一两    炒硝一钱
   右为末和成入官粉炒硝印用之此二味引火印烧无断灭之患
     水浮印香
  紫灰一升或纸灰  黄蜡两块荔枝大
   右同入锅内 尽为度每以香末脱印如常法将灰
   于面上摊匀以裁薄纸依香印大小衬灰覆放敲下
   置水盆中纸自沉去仍轻手以纸炷点香
     宝篆香洪
  沈香一两    丁香皮一两   藿香叶一两
  夹 香二两   甘松半两    零陵香半两
  甘草半两    甲香半两制   紫檀三两制
  焰硝三分
   右为末和匀作印时旋加脑麝各少许
     香篆新 一名寿香
  乳香     干莲草    降真香
  沈香     檀香     青皮片烧及作炷
  贴水荷叶   男孩胎发一个  瓦松
  木律     麝香少许    龙脑少许
  山枣子          底用云母石
   右十四味为末以上枣子搽和前药阴干用烧香时
   以玄参末蜜调 梢上引烟写字画人物皆能不散
   从其散时以车前子末弹于烟上即散
     又方
  歌曰乳旱降沈檀藿青贴发山断松雄律字脑麝馥空
  间
   每用铜 引香烟成字或云入针砂等分以 梢夹
   磁石少许引烟任意作篆
     丁公美香篆
  乳香半两别本一两  水蛭三钱    郁金一钱
  壬癸虫二钱科斗是 定风草半两即天麻苗 龙脑少许
   右除龙脑乳香别研外余皆为末然后一处和匀滴
   水为丸如梧桐子大每用先以清水湿过手焚香烟
   起时以湿手按之任从巧意手要常湿
   歌曰乳蛭壬风龙欲煎兽炉爇处发祥烟竹轩清夏
   寂无事可爱翛然逐昼眠
  旁通香图
  四和    百花    花蕊    清真
  文苑沉一两一分檀半两 一分甘松一分玄参二两丁皮一分麝三钱
  常枓  降真半两  檀半两甘松半两枫香半两芸香四钱
  芬积檀三钱 半两沉一分降真半两麝一分脑一分甲香一分
  清速  萫茅香半两生结三分脑半钱沉一分麝一分檀半两
  衣香脑一钱零陵半两麝一钱木香半钱檀一分藿一分丁香半两
  清神  藿半两  麝一钱脑一钱 一两沉半两
  凝香麝一钱丁香半两檀一两半甲香一钱结香一钱甘草一钱脑一钱
      降真    百和    实篆
  旁通香阁
      四和 凝香 百花 碎琼 云英 宝篆 清真
  文苑  沉香二两一钱 檀香半两  香一分 甘松一分 玄参一两 丁皮一分 麝香一分
  新料     降真半两   檀香半两 甘松半两 白芷半两 茅香四两
  笑兰  檀香三钱  香半两 沉香一分 降真半两 麝香一钱 脑子一钱 甲香半两
  清远     茅香半两   生结二分 沉香一分 麝香一钱 檀香半两
  锦囊  脑子一钱 零陵半两 麝香一钱 木香半两 檀香半两 藿香一分 丁香半钱
  醒心  藿香一分 麝香六钱 脑香一钱  香一两 沉香半两 脑子一钱
  凝和  麝香一钱 丁香半两 檀香两半 甲香一钱 结香一钱 甘草一分 脑子一钱
   已上碾为细末用蜜少许拌匀如常法烧于内惟宝
   篆香不用蜜
   旁通二图一出本谱一载居家必用互有小异因两
   存之
     信灵香一名三神香
  汉明帝时真人燕济居三公山石 中若毒蛇猛兽邪
  魔干犯遂下山改居华阴县庵中栖息三年忽有三道
  者投庵借宿至夜谈三公山石 之胜奈有邪侵内一
  人云吾有奇香能救世人苦难焚之道得自然玄妙可
  升天界真人得香复入山中坐烧此香毒蛇猛兽悉皆
  遯默忽一日道者散发背琴虚空而来将此香方写于
  石壁乘风而去题名三神香能开天门地户通灵达圣
  入山可驱猛兽丁免刀兵瘟疫久旱可降甘霖渡江可
  免风波有火焚烧无火口嚼从空喷于起处龙神护助
  静心修合无不灵验
  沈香     乳香     丁香
  白檀香    香附     藿香
  甘松已上各二钱  远志一钱     本三钱
  白芷三钱    玄参二钱    零陵香
  大黄     降真     木香
  茅香     白芨     柏香
  川芎     三柰各二钱五分
   用甲子日攒和丙子日捣末戊子日和合庚子日印
   饼壬子日入盒收起炼蜜为丸或刻印作饼寒水石
   为衣出入带入葫芦为妙
     又方减四香分两稍异
  沈香     白檀香    降真香
  乳香各一钱   零陵香八钱   大黄二钱
  甘松一两    藿香四钱    香附子一钱
  玄参二钱    白芷八钱     本八钱
   此香合成藏净器中仍用甲子日开先烧三饼供养
   天地神祇毕然后随意焚之修合时切忌妇人鸡犬
   
   见
  
   香乘卷二十一
  钦定四库全书
  香乘卷二十二
  明 周嘉冑 撰
    印篆诸香
     五夜香刻宣州石刻
  穴壸为漏浮木为箭自有熊氏以来尚矣三代两汉迄
  今遵用虽制有工拙而无以易此国初得唐朝水秤作
  用精巧与杜牧宣润秤漏颇相符合后燕萧龙图守梓
  州作连花漏上进近又吴僧瑞新创杭湖等州秤漏例
  皆疏略鹿历戊子年初预班朝十二日起居退宣许百
  官于朝堂观新秤漏因得详观而默识焉始知古今之
  制都未精究盖少第二秤之水奁致漏滴有迟速也亘
  古之关由我朝 求而大备邪尝率愚短窃仿成法施
  于婺睦二州鼓角楼熙宁癸丑岁大旱夏秋愆雨井泉
  枯竭民用艰饮时待次梅溪始作百刻香印以准昏晓
  又增置五夜香刻如左
     百刻香印
  百刻香印以坚木为之山梨为上楠樟次之其厚一寸
  二分外径一尺一寸中心径一寸无余用丈处分十二
  界迂曲其文横路二十一重路皆阔一分半锐其上深
  亦如之每刻长二寸四分凡一百刻通长二百四十分
  每时率二尺计二百四十寸凡八刻三分刻之一其近
  中狭处六晖相属亥子也丑寅也卯辰也巳午也未申
  也酉戍也阴尽以至阳也戍之未则入亥以上六长晖外各相连阳时六
  皆顺行自小以入大从微至着也其向戍亥阳终以入
  阴也亥之末则至子以上六狭处内各相连阴时六皆逆行从大以入小
  阴生减也并无断际犹环之无端也每起火各以其时
  大抵起什正第三路近中是或起日出视历日日出卯视卯正几刻不定断
  际起火处也
     五更印刻十三
  上印最长自小雪后大雪冬至小寒后单用其次有甲
  乙两丁四印并两刻用
  中印最平自惊蛰后至春分后单用秋分同其前后有
  戊巳印各一并单用
  末印最短自芒种前及夏至后小暑后单用其前有庚
  辛壬癸四印并两刻用
  大衍篆香图
  邹象浑见授此图象浑名继隆字绍南豫章人也宦寓
  丰之慈利好古博雅善诗能文尤善于易贤士大夫多
  所推重岁次已巳天历二年良月朔旦中齐居士书
  百刻篆香图
  昔尝着香谱叙百刻香未甚详广德吴正仲制其篆刻
  并香法见 较之颇精审非雅才妙思孰能至是因 
  于石传诸好事者 熙宁甲寅岁仲春二日右谏议大
  夫知宣城郡沉立题 其文准十二辰分一百刻凡燃
  一昼夜
  五夜篆香图
  小雪后十日连大雪
  冬至反小寒后三日
   上印六十刻径三寸三分长
   二尺七寸五分无余
  小寒后四日至大寒后二日
  小雪前一日至后十一日同
   甲卯五十九五十八刻径三
   寸二分长二尺七寸
  大寒后三日至十二日后
  立冬后四日至十三日同
  立春前三日至后四日
  立春前五日至后三日同
   乙印五十七五十六刻径三
   寸二分长二尺六寸
  立春后五日至十二日
  霜降前四日至后十日同
  雨水前三日至后三日
  霜降前二日至后三日内
   丙印五十五五十四刻径三
   寸二分长二尺五寸
  雨水后四日至九日
  寒露后六日至后十二日内
  雨水后十日至惊蛰节日
  寒露前一日至后五日同
   丁印五十三五十二刻径三
   寸长二尺四寸
  惊蛰后一日至六日
  秋分八日至十三日同
  惊蛰后七日至十二日
  秋分后三日至后八日同
   戊印五十一刻径二寸九分
   长二尺三寸
  惊蛰后十三日至春分后三日
  秋分前二日至后二日同
   中印五十刻径二寸八分长
   二尺二寸五分无余
  春分后四日至八日
  白露后七日至十二日内
   巳印四十九刻径二寸八分
   长二尺二寸无余
  春分后九日至十二日同
  白露后一日至六日同
   庚印四十八四十七刻径二
   寸七分长二尺一寸五分
  清明前一日至后六日
  处暑后十一日至白露节日同
  清明后七日至十二日
  处暑四日至十日同
   辛印四十六四十五刻径二
   寸六分长二尺五分
  清明后十三日至谷雨后三日
  立秋后十二日至处暑后三日同
  谷雨后四日至后十日
  立秋后五日至十一日同
   壬印四十四四十五刻径三
   寸五分长一尺九寸五分
  谷雨后十一日至立夏后三日
  大暑后十二日至立秋后四日 同
  立夏后四日至十三日同
  大暑后二日至十一日同
   癸印四十二四十一刻径二
   寸四分长一尺八寸五分
  小满前一日至后十一日
  小暑后四日至大暑后一日同
  芒种前三日至小暑后三日
   未印中十刻径二寸三分长
   一尺七寸五分无余
  福鹿香篆
  寿征香篆
  长春篆香图
  延寿篆香图
  万寿篆香图
  内府篆香图
   炉熏散馥仙灵降而邪恶遁清修之士室间座右固
   不可一刻断香烟炉中一丸易尽印香绵篆氤氲特
   妙雅宜寒宵永昼而下帷工艺者心驰铅椠不资焚
   爇时觉飞香浮鼻诚足助清气爽精神也右图范二
   十有一供神祀真宴叙清游酌宜用之其五夜百刻
   诸图秘相授受按晷量漏准序符度又当与司天侔
   衡璇玑 巧也
  香乘卷二十二
  钦定四库全书
  香乘卷二十三
  明 周嘉冑 撰
    晦斋香谱
     晦斋香谱序
   香多产海外诸番贵贱非一沈檀乳甲脑麝龙 名
   虽书谱真伪未详一草一木乃夺乾坤之秀气一干
   一花皆受日月之精华故其灵根结秀品类靡同但
   焚香者要谙味之清浊辨香之轻重迩则为香迥则
   为馨真洁者可达穹苍混杂者堪供赏玩琴台书几
   最宜柏子沈檀酒宴花亭不禁龙涎 乳故谚语云
   焚香挂画未宜俗家诚斯言也余今春季偶于湖海
   获名香新谱一册中多错乱首尾不续读书之暇对
   谱修合一一试之择其美者随笔录之集成一帙名
   之曰晦斋香谱以传好事者之备用也景泰壬申立
   春月晦斋述
     香煤
  凡香灰用上等风化石灰不拘多少罗过用稠米饮和
  成剂丸如球子如拳大晒干用炭火 通红候冷碾细
  罗过制炉次用好青棡炭灰亦可切不可用 灰及积
  下除灰恐猫鼠秽污地气蒸发焚香秽气相杂大损香
  之真味
     四时烧香炭饼
  坚硬黑炭三觔  黄丹     定粉
  针砂     软炭各五两
   右先将炭碾为末罗过次加丹粉砂硝同碾匀红枣
   一升煮去皮核和捣前炭末成剂如枣肉少就加煮
   枣汤杵数百作饼大小随意晒干用时先埋于炉中
   益以金火引子小半匙用火或灯点焚香
     金火引子
  定粉     黄丹     柳炭
   右同为细末每用小半匙益于炭饼上用时着火或
   灯点然
    五方真 香
     东阁藏春香按东方青气属木主春季宜华筵焚之有百花气味
  沉速香二两   檀香五钱    乳香
  丁香     甘松各一钱   玄参一两
  麝香一分
   右为末炼蜜和剂作饼子用青柏香末为衣焚之
     南极庆寿香按南方赤气属火主夏季宜寿筵焚之此是南极真人瑶池庆寿香
  沉香     檀香     乳香
  金沙降各五钱  安息香    玄参各一钱
  大黄五    丁香一字    官桂一字
  麝香三字    枣肉三个煮去皮核
   右为细末加上枣肉以炼蜜和剂托出用上等黄丹
   为衣焚之
     西斋雅意香按西方素气主秋宜吉节经阁内楚之有亲灯火阅简编消酒襟怀
      之趣云
  玄参酒浸四钱  檀香五钱    大黄一钱
  丁香三钱    甘松二钱    麝香少许
   右为末炼蜜和剂作饼子以 过寒水石为衣焚之
     北苑名芳香按北方黑气主冬季宜用炉赏雪焚之有幽兰之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