匋雅


  【卷上匋雅二十三】
  苹青尊盂。往往有绿片漫阔甚属难得。而一串浓烟。则颜色黯败。声价为之败损矣。
  康雍彩画瓶件。以花鸟或野兽为最上。以人物论。则袍笏不如甲胄。若美女之纤纤玉笋。则品斯下矣。
  乾隆积红水盂。有似康熙荸荠扁而颇巨者。但无款耳。
  雍正官窑。有一种天青小钵。颜色较深。直径五寸弱。无底足而有六字篆款。釉质甚细。其绝佳处。正在不开纹片。
  豆青小石榴尊。雍正六字楷款。向来众人遇之。今不然矣。但使项无残缺。虽失去上盖。犹为奇货可居。
  雍正御制盌之抹红夹彩者。亦殊精绝。
  康熙六字蓝款。荸荠扁之水盂。有天青薄釉者。表里一色。声价一如苹果绿。其天青小观音尊。口内亦上色釉。康熙六字款。(状色亦绿之如苹果小瓶)价又相若也。康窑天青如意尊。并系内外薄釉。且有凹雕篆款。底上亦罩以天青色釉者。
  雍正橄榄罐。茶叶末之深绿者。上锐下丰。有凹线三道。系墨色篆款。其内外及底。三者皆一色。与天青如意尊。正复相同。
  郎窑仿成化之豆彩大瓶。有画花鸟者。彩色笔法。皆有矩度。以视寻常人物。尤为可宝。
  像生器皿。色目非一。人物鸟兽。指不胜屈。
  干窑白兔。微现青色。雍窑洋狗。疙疸(釉也)较白。康窑之狗。有黑有红。乾隆瓷佛。珍于范铜。

  【卷上匋雅二十四】
  天青雍正款小花盆。另有盆底。表里及底皆一色。较之积红各盆。弥堪贵重。
  有一种豆青色之小豆。盖祭品也。细腰丰跌。旁有小圆耳二。上有盖。式样殊特。雍正双圈六字款。款在豆盖之内。特比青花乾隆篆款者。又有上下床之别矣。
  茄紫色颇鲜艳。有一种小盘。表里一色。外雕暗龙。雍正六字款。惬心悦目。良足欣赏。近已不多见矣。
  豆青凸螭圆洗。及小笔筒诸物。有嘉靖雍正各款。釉光刀法。并为后来所不及。
  均窑渣斗。亦分青紫二色。式巨而价亦不亷。
  康熙款之天青云罍尊。雕纹精细。而古雅。惜其两耳带有铜环也。铜镶盌口。宋明御用物始有之。粉定也。明之祭红也。数见不怪。但去其铜片。直如磨口。为可惜耳。而顺治官窑之淡描大茶盌。亦有磨口。似曾经铜镶者。
  官窑客货。界限绝严。其必严之故。所分在款识。而亦不尽在款识也。盖官窑画工雅致。价亦大增。若一道釉者。苹果绿胭脂水而外。不易区别。但贵品釉汁。又非客货所能辨。譬如天青小瓶。客货沿口多作黄黑色。则又显分轩轾矣。
  康熙黑釉之大瓶。上画梅花。笔意麤恶。西人目为三彩。每一只动辄万余金。其硬绿凤尾大瓶。或棒锤开光。(仿古锦纹中夹圆式长式扇面式别绘人物花卉于其中则谓之开光)亦往往一瓶五七千金。非必士夫之所嗜也。士夫亦尠有此种物力者。
  康熙朝之红色尊盂。当时一有绿斑。即应贬损其价值。可见古昔不重窑变。市侩竞趋西商。投其所好。巧立名目。争相谀媚久之又久。亦遂成为定评。是非好恶。贵贱美丑。而岂有真哉。然康雍以前客货。无有朱红者。是纯色之釉。亦颇有精麤之不同。不独彩画然也。

  【卷上匋雅二十五】
  宋哥茗具。盌上各有盖。满身皆褐色细斑。盌边作老黄色。或即所谓紫口者欤。
  道光彩笔筒。画秋声赋。一翁灯下读书。童子秉烛。开门侧耳而听杂树环屋。笔意良美。虽不及雍窑豆彩人物之精。亦可赏也。其画入鼻烟壶者。较逊一筹。篇幅太小故也。
  嘉庆窑画手最俗。不如道光窑远甚。
  康窑人物。恢诡似陈老莲。道光画手。则如改七芗之工致矣。
  乾隆豆青凸花方杯。旁有两耳。制甚古奥。款系墨彩。作宝啬二字。笔意秀整。其抹红杯碟。而描画金龙者。殊不足观也。
  豆青三孔小瓶。乾隆六字款。口颇侈而大。釉汁粒粒如细珠。所谓唾沫星者也。别有东青牛毛纹一种。形式较巨。腹且愈扁而愈博。尤为可贵。
  雍正豆青各色花盆。面面作凸花。六字篆书蓝款。颇落落大方。其花中微泛蓝色者。又较逊也。
  豆青金彩。干窑瓶罐多有之。慎德堂此种花盆。即系金款。
  慎德堂为道光窑中无上上品。足以媲美雍正。质地之白。彩画之精。正在伯仲间。然亦有劣下者。直不如道光寻常官窑本色也。
  有以瓷制为溲溺器。盖酒具也。且皆绘画猥亵。亦太伤雅哉。
  套环之瓶。奇巧能转动。或于瓶上嵌列小儿。(乃揑成儿形黏诸瓶上非画也)为内府所珍。价亦不赀。然不为吾党所重。
  乾隆古铜彩笔筒。凸雕双龙。涂以泥金。六字篆书金款。极为难得。近日宜均绝昂贵。大印合有浑圆者。有四方者。盖内蓝晕。有甚美丽者。

  【卷上匋雅二十六】
  雍正粉彩小碟。直径约二寸。各画红白秋海棠数枝。娇润欲滴。平底而周遭作压手杯式。有有款者。有无款者。皆官窑也。
  抹红瘦身之天球瓶。品格绝佳。乃雍正朝物。虽无款识。而所值不赀。乃逾于积红也。
  凡所谓均窑笔洗者。皆盆连耳。
  雍正豆青色浑圆小钵。(亦谓之圆罐)平雕串枝莲。而无款织。亦颇古雅。凡小罐口际稍一佚突。或线边凸起。即无足观者。而明祭往往犯此病。
  洋商喜购瓷佛。大小彩素。层出不穷。京内外庙宇。遂为之一空。
  器皿之佳者曰瓶。曰盂。曰罐。曰合。曰炉盎杯盘之属。至于不可胜纪。而以瓶之种族为最多。瓶之佳者曰观音尊。(以上均另有图式)曰天球。曰饽饽凳。曰油锤。曰大凤尾。曰瞻。曰美人肩。曰棒锤。曰投壶之壶。曰背壶之壶。曰荷包。曰如意尊。曰石榴尊。曰萝卜尊。曰牛头尊。曰鸡心。曰络子尊。曰梅瓶。曰仿周秦罍缶。若玉壶春。若软棒锤。抑其次也。凡诸名称。皆沿用市俗之语。无足深论。此外炉罐等类。亦不一其式。盖未可一二数也。古窑之存于今世者。在宋曰均。曰汝。曰定。曰官。曰哥。曰龙泉。曰建。曰元之紫釉。曰明之祭红。积红。鸡油黄。青花五彩。鳝鱼皮。六朝及唐瓷。犹偶一遇之。柴则无可征考。官哥虽甚古茂。而不甚见重于当世。盖仿制较多。真者千不得一。上所胪列。釉质之润。颜料之美。既已各擅胜场矣。本朝在康熙曰硬彩。曰青花。曰青花夹紫。曰豇豆红。曰苹果绿。曰雨过天青。曰茄皮紫。曰龙裙。曰葡萄水。曰朱红。曰抹(读如摩上声)红。(有柿红枣红之别)曰抹蓝。曰瓜皮绿。曰鱼子蓝。曰秋葵绿。曰蛋黄。在雍正曰美人祭。曰胭脂水。曰西湖水。曰松花绿。曰东青。曰豆青。曰仿均。曰仿龙泉。曰茶叶末。曰鱼肚白。曰蟹甲青。曰毡包青。曰鹦哥绿。曰新橘。曰各色豆瓣。曰金酱。曰芝麻酱。曰豆彩。曰墨彩。曰粉彩。曰铁绣花。在干雍曰古月轩料彩。曰古铜彩。曰窑变。在道光曰慎德堂彩。若此之伦。更仆难罄。嘉咸两朝。罕足称述。手工之佳妙者。画家写生而外。曰平雕。曰凸雕。曰雕款。曰套环转动之瓶罐。曰影青。曰釉里红。亦皆以康雍为最精。

  【卷上匋雅二十七】
  天家府库尚矣。此外则热河之避暑山荘。陪京殿座。实为仙都灵域。两藏喇嘛。颁赐骈阒。毡裹殷富。颇入龙动。(译音)曲阜孔门。囤拥亦厚。满蒙藩邸。被赏无算。下此则琳宫绀宇。戚啘主第。窖藏繁阜。飘散何穷。发捻之乱。所至残破。东南诸省。尤患其贫。比岁以来。输出弥伙。晋秦旧旧邦。罗掘殆尽。毁屋发瓦。剖墓求珍。足使神荒其居。鬼泣其宅。于是尸脚漆灯。厕于宫熏之次。玉几陈列。乃有黄肠之器。嘻足异矣。
  雍正白瓷水仙盆。(长方面作横式者)六字篆款。凸雕花卉翎毛。亦有作松花绿者。若墨彩六方大花盆。花卉竹树。杂以题跋。各占一面。乃书画大家笔墨也。
  乾隆初年。积红器皿。每多无款者。有一种圆钵。大如西瓜。又有美人肩大瓶。满身牛毛纹。皆色鲜而釉润。所可宝贵藏弄者也。
  康窑储秀宫款之三采(淡黄大绿茄紫为三采,黑白绿及红白绿之属亦皆谓之三采,有画果者有画梅者变者)大盘。画桃榴佛手三果。果各三枚。枝叶衬之。中画香橼亦三枚。直径可四尺。堪庋西瓜十数枚。近出青花及粉桃大盘。与储秀宫盘相埒者。又比比是也。皆宫内以盛各种鲜果者。
  雍窑大盘。厚及三四分。直径不及二尺。六字双圈楷书款。中画滕王阇诸图。雉堞风墙。交互若织。俨然一幅石谷画也。又客货面盆。中画十六子。衣着如一。乃雍正最鲜之粉彩。盖奁具也。

  【卷上匋雅二十八】
  均窑压手大杯。细腰丰趺。亭亭玉立。并有蚯蚓走印泥。内青而外紫。鲜妍罕匹。真宋物也。
  有雍款饭盌。上画腊梅过枝。下绘牡丹之属。盖真肧而假彩者。余能于绿釉辨之。
  冲(北音读去声)口。一作衔口。
  宋土定壶盂。亦甚古雅。而色较黄。质较麤。下于粉定一等。
  干窑萝卜尊。式样绝佳。高不及尺。上画水仙天竹豆月季腊梅之属。月季含苞吐蕚。秀美天成。底系乾隆年制四字。为堆料篮款。画笔亦与古月轩无异。古月轩之小瓶。才二寸耳。花彩颇相若。价亦不赀。(详见世界瓷鉴)
  款识字数之最多者。有粉彩小坛。杂画羣卉。凹雕楷书道光某年定府行有恒堂珍赏十余字。外罩釉质。殊可把玩。定府又有扁豆红之如意尊。抹红写款字数亦较多。士于豇豆红一等。
  雍正仿均。紫釉散漫。虽不及真均之美丽。而颜色苍浑。亦别有一种刚劲之气。其所摹式样。又皆古雅绝伦。
  雍正官窑小瓶。青花绿螭。二者之外。有豆彩花卉。上画二鸟。一绿而一紫。瓶系镫笼式。圆身而方口。不甚可贵也。
  惊纹多在盌之内层。而外层曾未穿透。细审盌边。亦复无所觉察。又谓之冷纹。与冲口迥不相同。其曲折有致者。可以目为开片。
  粉彩及釉里红。亦有串烟之病。
  明窒影青压手杯。其薄如纸。即万历吴十九之卵幂杯也。

  【卷上匋雅二十九】
  康熙青花酒杯。画十二个月花卉。一杯一花。铢两颇轻其施彩绘者。价尤昻贵。大抵以有黄兔者为殊尤。菊花荷花为较逊。余皆平等视之。余初入京时。十二杯若缺其一。即不易售出。已而成对。或得四枚六枚者。亦颇视为难得。近则一枚二枚。且不能辄遇之矣。汝窑小杯。垩泽虽不甚莹润。而下有瓷座。纹如蚯蚓走泥。亦堪宝重。
  雍正积红花浇。牛毛纹酷似宣祭之佳品。篆款亦与小花盆相似。分列上下左右。若有眼之钱文也。
  明瓷仿哥之鲜艳者。厂人俗称谓之绿郎窑。沪渎谓之果绿。
  均窑盆连。大都圆式八角。边墙坡陀。数见不鲜。身价转巨。有一种均窑笔洗。长方六角。檐围较深。稍稍直下。有似相人经所谓颧骨插天仓者。极为别致。不得竟以盆连目之也。釉质青葱紫蒨。若蜡泪之成堆。椶眼含水。底有阴文数目字之号码糊以芝麻酱。真宋物也。古物之美者。以釉质手工时代三者为最要。三者毕精。约而弥珍。不必觥觥大器。始足惊心动魄也。均洗高约二寸许。宽不过三寸。长不及五寸。马脚船唇。便于行匣。寂娱清秘。亦殊可贵。
  乾隆青花之提梁酒壶。画片式样。均尚有可取。
  乾隆豆青花鼓式之茶罐。双耳作兽头。亦寻常式样也。六字篆款。价不甚贵。近亦不能多见。
  内平外凸之雕花豆青海盌。雍干皆有之。式样绝巨。而甚为精致。价亦甚廉。
  雍干积红大碗。底足约高寸许。各有六字款。干窑鲜丽。雍窑浑厚。而有牛毛纹。一经庚子之变。价值乃骤加数倍。
  以刀刻画花纹于未经糊釉之先。阳文为凸雕。阴文为平雕。隐于瓷质之内。而瓷质极薄者上釉之后内外皆平以手指按摩之故不能觉也。若向日光。或灯光照之。始见花纹。则谓之影青。大氐小盌隐龙者居多。而龙往往作青色。宣德康熙。又均尚白色。地薄于纸。雍正仿之。有楷画方圆款。而外抹以燕支水者。

  【卷上匋雅三十】
  辗石为粉。不易开片者。命曰瓷胎。泥酱之质。易于开片者。命曰浆胎。
  浆胎开片。开在肧胎。代远年湮。垩泽亦因之迸开。
  有小开片。有大开片。开有先后。片有新旧。翳后开之新片。证历年之久远
  小片之细碎者。曰鱼子纹。大片之稀疏者。曰牛毛纹。
  鱼子纹最为劣下。不以厕诸作者之列。牛毛纹微带黄色。若隐若现。毫厘未拆。其釉质也。
  积红佳皿系属瓷胎。而康雍两朝之积红多有牛毛纹也。雍窑窑绿。不如康窑远甚。亦颇含有绿意也。
  红中有绿。谓之苔点。其最佳者。晕成一片。则谓之苹果绿。
  白中有黑。谓之尘星。苔点之中。亦杂尘星。
  彼积红牛毛之纹。釉似坼而未坼。揽麈星其如墨。夐不可以拂拭。浆胎大片。年久龟坼。鱼子细文。烘坏而拆。
  龟坼者。坼及肧胎。若鱼子与牛毛。其坼也。于肧胎无涉也。
  哥窑瓷胎。大片入骨。出窑经风。随时迸裂。其裂也。乃具有殊特之性质。肧胎与釉泽而俱坼。渺不关乎经年与累月。是以西人重其古而嫌其拙。
  哥窑之真者。光彩照人。式样亦最古雅。今所以见轻于世人者。皆赝作也。

  【卷上匋雅三十一】
  迩来青花大开片之瓶罐。所在多有。亦并不见其古旧。盖作伪之技。晚近弥工。记者于此。可以观世变矣。
  宣红小盌。以两面红者为佳。若苔点枯黄。竟可僧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