匋雅

  宋元紫器。明官窑。大抵流出蘖沟,歕溢海国。岂有世家乔木。能历数朝者耶。虬髯碧眼,重译来寳,一掷万金。昌言罔讳。守者盖藏。不谨很者亡命。以求偶一拜章辄报闻罢。盖难言之矣。所从来远矣。
  建瓷以无字无花纹者为贵。以正圆者为贵。坛罐有仿武梁画象者。或黑质白章。或丹质白章。曰附近中国之小国之沙胎器也。以年考之。殆已在康雍上矣。
  中和堂拙存斋。皆在康熙朝。值本堂之茶叶末,盖在嘉道间。又与彩华堂同时也。

  【卷下匋雅五十一】
  卵幂俗名鸡蛋壳。兔毫即是鹧鸪斑。
  浆胎者。煨瓷也。浆胎所开之片为细片。仿哥所开之片为麤片。
  葡萄水之外绿而内红者。麤片垂釉。雁制风行。被赚者伙。某馆西人惩羹吹。虽遇有明真本。而亦目为燕石。不足怪也。若康熙初叶之太白尊。式样既巨。款字仿明。尤不甚经见。亦竟以藉为茄。则试有目无珠者矣。又奚诧其于新造之素三彩。爱不忍释手耶。某馆颇以贬瓷获利。或者辗转售伪。匪伊朝夕。彼都贵族。争相贡谀。盖直道不行久矣。区区陈列品。其一端焉耳。
  瓮托者。琖托也。宋官窑之仿剔红者也。剔红漆托始于宋。
  柴窑出河南郑州。七颂堂识小録。称其光色黝然。又谓马布奄目之为绛霁。曰黝曰绛。又不仅一雨过天青矣。
  缩釉之虫画者。又如蛇者灰。海南人以蛇骨研未,和入绿香中焚之,则香灰不落。且屈曲蟠绕,若蛇形。
  泥均宜均唐均。各应正其名日蓝均。
  素三彩之盘盌。各有凹雕暗龙。其浅碧一色。最为鲜艳。
  卵摹茗盌。盖有圆式影青之细纹。较寻常式様为尤小。铢两最轻。光色如良玉。近亦赝本孔多矣。
  康熙臧窑乃臧应选鹰也。
  唐时秦窑。亦有凸鱼杯盌。历代瓷谱,谓系纯青冰纹。舆阮亭所述之隗宫二鱼盌,迥乎不同。凝斋业话。则称宋安雅得古瓷。一窑随手散尽。仅余三器,大小花素皆有之。初来指为隗盌也。刘体仁识小录,又言器墓有陶器数十。见一酒琖于京师。如龙泉之淡黄者,又未尝有鱼藻纹也。

  【卷匋雅五十二】
  博物要览十二卷。明末谷应泰撰事物绀珠四十一卷。明扬州黄一正字定父者撰万历辛卯始成画。
  清秘藏二卷。明昆山人张应文字茂宝者撰。其子谦德者润色之。谦德原名丑。
  格古要论三卷。明松江人曹昭字明仲者撰。画成于洪武十二年。
  留青日札三十九卷。明田艺衡撰。
  妮古录。明陈眉公撰
  六砚斋笔记十二卷。明李日华撰。
  考御余事四卷。明屠隆撰。
  辍耕录元陶宗仪撰。画成于至正十六年。载在津远袐画。
  南村随笔六卷。国初嘉定人陆廷灿字秩昭者撰。

  终

  附录:

  陶雅 瓷器专着。原名《古瓷汇考》。寂园叟着。分上下二卷,共八百八十九条。刊于清末宣统二年。一物一条,文字简炼,以谈清代瓷器为主,涉及到器物名称、釉色、款识、特征等各个方面,对研究清瓷有一定参考价值,并便于初学者获得鉴定要领。但前后前重复较多,眉目不清,翻检不便。
  陈浏,字湘涛,别署寂园叟,望云轩、唐经室,丹徒(江苏镇江)人。

  陈浏别号寂园叟,清同治、光绪间古陶瓷研究家。作《陶雅》一书,对我国陶瓷起源、瓷器胎质、釉色、装饰、历代名窑及古瓷市场情况均有记载,还涉及瓷器款识及制瓷工匠,对清康熙、雍王、乾隆官窑瓷记录尤详。因时代局限,内容有讹误。又因属札记性质,随于记录,故未将内容系统归类。尽管如此,仍为占陶瓷研究的重要参考史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