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艺藏
- 书法
- 墨池编
墨池编
右唐人所临诸家法帖一卷其前数帖类真卿所书盖其笔画精劲他人未易臻此按唐书言禇无量尝请以当时所藏竒书名画命宰相以下防尾而宗不许此乃有宋璟等列名于后又颇有讹谬岂后人妄増加之也然要为可何必穷较其真伪今流俗所传钟王遗迹多不同然时时各有所得故虽小小转冩失真不害为佳物由是悉取前后所得诸家法帖分入集録盖以资博览云
唐遗教经【嵗月未详】
右遗教经相传云羲之书伪也盖唐氏写经手所书尔唐时佛书今存者大抵书体皆类此第其精粗不同尔近有得唐人所书经题其一云薛稷一云僧行敦书者皆与二人他所书不类而与此颇同即知写经手所书也然其字亦可爱故録之盖今世士大夫笔画能髣髴乎此者鲜矣
唐流杯亭侍宴诗【乆视元年】
右流杯亭侍宴诗者唐武后乆视元年幸临汝阳留宴羣臣应制诗也李峤序殷仲容书开元十年汝水壊亭碑遂沉废至正元中刺史陆长源以为峤之文仲容之书絶代之寳也乃复立碑造亭又自为记刻其碑隂武氏乱唐毒流天下其遗迹宜为唐人所弃而长源当时号称贤者乃独区区于此何哉然予今又録之盖亦以仲容之书可惜是以君子患乎多爱
唐独孤府君碑【嵗月未详】
右独孤府君碑李邕撰萧诚书碑在岘山亭下余自夷陵徙干徳令常登岘山读此碑为四靣而一面字完人家多有之而余所得盖二靣也故其一靣颇有讹缺也萧诚书世数数有之而此尤佳者也
五代杨凝式题名【建中四年】
右杨凝式题名并李西台诗附自唐亡道丧四海困于兵戈及圣宋兴天下复归于治盖百有五十余年而五代之际有杨少师建隆以后称李西台二人者笔法不同而书名皆为一时之絶故并録于此
五代王文秉小篆千字文【天福六年】
右小篆千字文者江南人王文秉书其后题云大唐庚申嵗者建隆元年也伪唐李煜自周师取淮南画江为界以称臣遂削去年号奉周正朔然世宗特许其称帝故文秉犹称唐而不书年号直书庚申嵗也文秉在江南篆书逺过徐铉而以文学名重当时文秉人罕知者学者皆云铉笔虽未工而有字学一防一画皆有法也文秉所书独余集録屡得之此本得于太学杨南仲紫阳石磬铭者张献撰亦文秉书也
五代郭忠恕小字説文字源【嵗月未详】
右小字説文字源郭忠恕书忠恕者五代汉周之际为湘隂公从事及事皇朝其事见实録颇竒怪世人但知有小篆而不知其楷法尤精然其楷字亦不见刻石者盖惟有此耳故尤可惜也五代干戈之际学校废是谓君子道消之时然犹有如忠恕者国家为国百年天下无事儒学盛矣独于字书忽废几于中絶今求如忠恕小楷不可得也故予毎与君谟叹息于此也石在徐州嘉祐八年十二月二十一日书
五代郭忠恕书隂符经【嵗月未详】
右隂符经郭忠恕书篆法自唐李阳冰后未有臻于斯者近时颇有学者曽未得其髣髴也实録言忠恕死时甚怪岂亦异人乎其楷书尤精也嘉祐六年九月十五日宴后歇泊暇偶览因题
南唐徐铉防溪院记【嵗月未详】
右防溪院记徐铉书铉与其弟锴皆能八分小篆而笔法颇少力其在江南皆以文翰知名号二徐为学者所宗盖五代干戈之乱儒学道丧而二君能自奋然为当时名臣而中国既苦于兵四方僣伪割裂皆褊迫扰攘不暇独江南粗有文物而二君者优防其间及宋兴违命侯来朝二徐得为王臣中朝人士皆倾慕其风采盖亦有以过人者故特録其书尔若小篆则与铉同时有王文秉者其笔甚精劲然其人无足称也治平元年上元日书
朱长文曰永叔于庆厯嘉祐间为天下儒宗厯谏垣外内制力足以充其所好故多所裒集余常恨不得游目于其间虽好与之并而力輶如毛不足以取若穷者之思珍膳终莫致焉集古跋固多不能全録取其议论及书者録之
墨池编卷五
<子部,艺术类,书画之属,墨池编>
钦定四库全书
墨池编卷六 宋 朱长文 撰碑刻一
周碑【四】
周封比干铜槃铭【古篆十六字右林左泉后冈前道万世之宁兹焉是寳在汲县】周坛山石刻【周穆王时史籕篆吉日癸巳四字旧在賛皇坛山今凿石龛于赵州署壁】周石鼓文【石鼓凡十宣王时史籕篆旧在凤翔府麟游县合移北京国子监先师庙仪门】周张仲噐铭【在宋嘉祐中翰林学士刘原甫家藏】
秦碑【九】
秦昭和钟铭【按史记云景公撰铭曰秦公曰丕显朕皇祖受天命奄有下国十有二公】秦泰山碑【李斯篆按史记云始皇帝二十六年行幸天下凡六刻石及二世立又刻诏书于其旁今皆亡矣独泰山顶上诏书仅存数十字尔】
秦峄山碑【李斯篆秦始皇帝东廵羣臣颂德之辞至二世时始刻此碑于峄县】
秦丞相李斯请刻始皇诏书【五十一字】
秦二世诏书【在泰山顶上】
秦皇朐山碑【李斯篆】
秦朝那秋碑文【在平原县】
秦之罘山遗文【二十一字】
秦祀巫咸神文【在凤翔府一作秦誓诅楚文】
汉碑【九十四】
前汉二器铭【五凤二年造一曰林华宫行镫铭一曰莲勺宫铜慱山炉下槃铭】
前汉谷口铜甬铭【甘露元年】
前汉鴈足镫铭【黄龙元年】
后汉俞乡侯季子碑【建武中讳熊乃光武皇帝之元孙广陵王之孙也】
后汉公昉碑【一作仙人唐君碑】
后汉文翁学生题名【凡一百有六人】
后汉麟凤賛并记【永建元年】
后汉袁良碑【永建六年】
后汉三老表贡碑【永建六年】
后汉郭君辅先生碑【永和四年】
后汉费凤碑【汉安二年】
后汉北海相景君铭碑【汉安二年】
后汉元节碑【名立字元节疑姓伊】
后汉武班碑【建和元年】
后汉中常侍曹腾碑【建和元年】
后汉司隶杨君厥碑【建和二年】
后汉张公庙碑【和平元年】
后汉天禄辟邪字【四字在宗资墓前石兽防上今墓在邓州南阳界中前有二石兽刻其防上一曰天禄一曰辟邪宗资乃南阳安众人也】
后汉残碑三十二字【不知姓名惟见碑中隶字三十二甚完体质淳劲故録之】后汉祝长严诉记【元嘉元年】
后汉平都侯相蒋君碑【元嘉元年】
后汉鲁相瑛置孔庙卒史碑【元嘉元年司徒吴雄司空赵戒请置百石卒史典主守庙】
后汉孔徳譲碑【永兴二年宣圣二十世孙】
后汉韩明府修孔子庙器碑【永寿二年明府者名敕字叔节】
后汉吉成侯妙辅碑【永寿二年】
后汉朔方太守碑隂【永寿二年】
后汉樊常侍碑【永夀四年名安南阳湖阳人】
后汉丹阳太守郭旻碑【延熹元年】
后汉郎中郑君固碑【延熹元年一作宣】
后汉田君碑【延熹二年】
后汉楚孙叔敖碑【延熹三年固始令有碑隂在光州】
后汉泰山都尉孔君宙碑【延熹四年】
后汉孔宙碑隂题名【宣圣十九代孙当时公卿士大夫弟子门生故吏故民凡一百二十四人】
后汉冀州刺史王纯碑【延熹四年】
后汉王元赏碑【延熹四年】
后汉成臯令任伯嗣碑【延熹五年】
后汉桐栢碑【延熹六年】
后汉祝睦碑【延熹七年】
后汉山阳太守祝睦后碑【延熹七年】
后汉老子铭【延熹八年】
后汉髙祖感应碑【延熹十年】
后汉尧祠祈雨碑【延熹十年】
后汉车骑将军冯绲碑【永康元年】
后汉竹邑侯相张寿碑【建宁元年】
后汉冀州从事张表碑【建宁元年】
后汉沛相杨君震碑【建宁元年】
后汉杨公震使传记【建宁二年】
后汉金乡守长侯君碑【建宁二年】
后汉杨君震碑隂题名【此碑刻画完具而笔尤精妙】
后汉太尉杨君震神道碑【云圣汉龙兴神祗降祉乃生于公又云司徒太尉立朝正色恪勤竭忠】
后汉鲁相晨等祀孔子庙碑【建宁二年】
后汉卫尉卿衡方碑【建宁二年】
后汉孔君碑【建宁四年宣圣十九代孙颍川君之元子也】
后汉慎令刘君墓碑【建宁四年】
后汉北军中侯郭君碑【建宁四年】
后汉成阳灵台碑【建宁五年】
后汉折里桥郙阁铭【建宁五年】
后汉司隶校尉鲁峻碑【熹平元年蔡邕书在济州】
后汉故民吴公碑【熹平元年】
后汉南阳太守秦君碑【熹平中在南阳界中】
后汉桂阳太守周府君勲徳碑【熹平三年】
后汉繁阳令杨君着碑【熹平中着即震孙】
后汉髙阳令杨君寻碑【熹平中寻即震孙】
后汉儒娄君寿先生碑【熹平三年】
后汉堂谿典嵩山石阙碑【熹平四年】
后汉尧母祠碑【熹平四年】
后汉中郎王政碑【光和元年】
后汉太尉陈球碑【光和元年蔡邕撰并】
后汉樊毅修华岳庙碑【光和二年】
后汉修西岳庙复民赋碑【光和二年】
后汉北岳碑【光和四年珪币牲酒黍稷丰穣后有二人姓名南阳冠军冯廵字季祖甘陵夏方字百禄】
后汉安平王相孙振墓碑【光和四年】
后汉藁长蔡湛碑有碑隂【光和四年】
后汉敬仲碑【光和四年疑姓田氏】
后汉逢童子碑【光和四年】
后汉殽阬君神祠碑隂【光和四年在华州郑县】
后汉无名碑【光和四年碑云奋干刚之严威孝虎之武节今见州郡】
后汉元氏县祠三公封龙等山碑【光和四年】
后汉唐君碑有碑隂【和平六年】
后汉幽州刺史朱碑【光和六年在亳州谯县】
后汉无极山神庙碑【光和六年】
后汉司从事郭君究碑【中平元年在孟州济源】
后汉太尉刘寛碑【中平二年并碑隂姓名门生故吏各一碑】
后汉太尉刘寛碑隂题名【中平二年】
后汉小黄门谯君敏碑【中平二年当时称述云肃将王命守静韬光以逺悔咎而已】后汉都卿正卫弹颂【中平二年】
后汉刘曜井隂碑【中平二年在郓州】
后汉大司农陈君碑【中平四年】
后汉圉令赵君碑【初平元年】
后汉周公礼殿石楹记【初平五年】
后汉文翁石柱记【兴平元年】
后汉巴郡太守樊君碑【建安十年】
后汉熊君乔碑【建安二十一年名乔】
后汉执金吾武荣碑
魏碑【十一】
魏武帝受禅坛记【延康元年】
魏立鲁孔子庙碑【黄初元年】
魏公卿上尊号表【黄初初年】
魏章陵太守吕君碑【黄初元年】
魏武帝横海将军吕君碑【黄初元年】
魏钟繇贺防表【建安二十四年】
魏武帝太飨碑【子建撰武帝篆钟繇书】
魏兖州刺史贾思伯碑
魏豫州刺史贾逵碑
魏孔宣尼庙碑
魏华岳碑【刘州书】
吴碑【五】
吴大帝碑
吴征西将军陆祎碑【泰宁三年】
吴延陵季子二碑【晋殷仲堪撰梁王増恕书】
吴九真太守谷府君碑【凤皇九年】
吴国山碑【天册元年】
晋碑【十二】
晋议郎陈先生碑【元康二年在长葛】
晋尉氏令陈君碑【在长葛】
晋前将军陆喈碑【咸和七年】
晋羊祜碑
晋裴雄碑【元康九年】
晋右军郑烈碑【大康四年在维氏】
晋南乡太守司马整清徳颂【泰始三年】
晋南乡太守碑【泰始四年】
晋南乡太守碑隂
晋泰山君改髙楼碑
晋大中大夫包府君神道碑
晋平西将军墓铭【右军书】
宋齐梁陈碑【共十六】
宋文帝神道碑
宋宗慤母夫人墓志【大明六年在升州】
齐桐栢山金庭观碑【永元二年沈约撰倪桂书】
齐海陵王昭文墓铭【谢眺撰】
齐镇国大铭像碑【天统三年】
梁檀溪寺禅房碑【天监十一年许璠书】
梁茅君碑【普通三年张泽书】
梁开善大法师碑【普通三年萧挹书在升州】
梁招隐寺刹下铭【普通三年萧纶书】
梁上元真人司命茅君九锡文碑【普通三年孙文韬书】
梁上清真人许长史旧馆坛碑【普通三年陶景撰并书有碑隂】梁瘗鹤铭【普通四年陶景书在润州焦山】
梁改堕泪碑【刘灵正书】
梁智藏法师碑【普通三年萧绎撰萧挹书】
梁贞白先生陶景碑【普通中萧纶撰在茅山】
陈张慧湛墓志铭【贞观二十三年】
后魏齐周碑【二十五】
后魏孝文帝吊比干墓刻
后魏孝文帝北廵碑【太和二十一年】
后魏定鼎铭【景明三年在懐州】
后魏石门铭碑【正始元年】
后魏神造碑像记【正光元年】
后魏孔宣尼庙碑【兴和三年】
后魏宣武帝御射碑【景明三年沈馥书有碑隂】
后魏车骑将军穆祚碑
后魏大代修华岳庙碑【兴光二年】
后魏九级塔像记【天保三年】
后魏庾戍造教戒经幢记【裴思顺造】
东魏大觉寺碑【天平四年韩毅书有碑隂】
东魏任城王造浮图记【武定四年】
东魏造石像记【武定七年】
东魏康王妃郭氏碑
北齐常山义七级碑【天保九年】
北齐关亮造像记【河清元年北丘道常书】
北齐石浮图记【河清二年】
北齐山碑【天统五年王思诚八分书】
北齐天柱山铭【天统二年】
后周黄罗刹碑【无书名在滑州胙城】
后周华岳庙碑【元和二年万安于瑾撰赵文州书】
后周河渎碑【元和二年王褒撰赵文渊书】
后周大像碑【大象一年】
后周大宗伯唐景碑【欧阳询书在京兆】
隋碑【三十】
隋兴福寺碑【开皇二年】
隋老子庙碑【开皇二年】
隋尒朱敞碑【开皇五年薛道衡书】
隋鄂国公劝造龙藏碑【开皇六年张公谨书】
隋龙藏寺碑【开皇六年】
隋兴国寺碑【开皇六年李徳林撰丁道护书】
隋太平寺碑【开皇九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