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极经世

   
  
  经世之午二千二百三十九
  
  甲子 汉孝安皇帝十八年。东巡。废皇太子保为济阴王。杨震罢太尉,冯石为太尉。
  
  乙丑 帝南巡,崩于叶。太后阎氏临朝称制,阎显为车骑将军,专政。立章帝玄孙北乡侯懿。诛大将军耿宝。葬恭宗于恭陵。懿又卒,车骑将军阎显及大长秋江京闭宫门,择立他子,中黄门孙程十九人杀江京,迎济阴侯立之,是谓孝顺皇帝。显兵入北宫,不胜,孙程取阎显及江京之党,杀之,乱乃定。以王礼葬北乡侯。冯石为太傅,刘喜为太尉,李郃为司徒。
  
  丙寅 改元永建。皇太后阎氏崩。桓焉为太傅,朱宠为太尉,朱伥为司徒。
  
  丁卯
  
  戊辰
  
  己巳 帝加元服。庞参为太尉,王龚为司空,刘崎为司徒。
  
  庚午 班始弃市。
  
  辛未
  
  壬申 改元阳嘉。册梁氏为皇后。
  
  癸酉 施延为太尉。
  
  甲戌 黄尚为司徒,王卓为司空。
  
  乙亥
  
  丙子 改元永和。王龚为太尉。
  
  丁丑 郭虔为司空。
  
  戊寅 刘寿为司徒。
  
  己卯 诛中常侍张逵。
  
  庚辰
  
  辛巳 赵戒为司空,梁冀为大将军。
  
  壬午 改元汉安。遣张纲等八使持节巡天下。广陵寇乱。赵峻为太尉,胡广为司徒。
  
  癸未 彭门寇乱。
  
  甲申 改元建康。帝崩。皇太子炳践位,是谓冲帝。太后梁氏临朝称制,大将军梁冀专政。
  
   葬敬宗于宪陵。寇发宪陵。免尚书栾巴为庶人。
  
  乙酉 改元永嘉。帝崩。太后梁氏、大将军梁冀迎肃宗玄孙缵立之,是为质帝。葬冲帝于
  
   怀陵。江淮寇乱,九江贼称黄帝,历阳贼称黑帝。
  
  丙戌 改元本初。梁冀弑帝,迎肃宗曾孙志立之,是谓桓帝。李固罢免。梁冀专政。
  
  丁亥 改元建和。梁冀以女上皇后。杜乔为太尉,胡广罢免。李固、杜乔下狱死。
  
  戊子 帝加元服。赵戒为太尉,袁汤为司徒。
  
  己丑
  
  庚寅 改元和平。太后梁氏崩。
  
  辛卯 改元元嘉。黄琼为司空,寻罢免。
  
  壬辰
  
  癸巳 改元永兴。袁成、逢隗为三公。
  
   
  
  经世之未二千二百四十
  
  甲午 汉孝桓皇帝八年。黄瓊为太尉,尹颂为司徒。
  
  乙未 改元永寿。韩縯为司空。
  
  丙申
  
  丁酉
  
  戊戌 改元延熹。
  
  己亥 皇太后梁氏崩。大将军梁翼谋逆事觉,夷三族。黄门单超擅令,胡广、韩縯减死。
  
  庚子 白马令李云直谏死于狱。太山及长沙寇乱。
  
  辛丑 武库火。
  
  壬寅
  
  癸卯
  
  甲辰 南巡。杨秉为太尉。
  
  乙巳 废皇后邓氏,册贵人窦氏为皇后。陈蕃为太尉,窦武为大将军。
  
  丙午 党锢事起,司隶李膺等三百人下狱。
  
  丁未 改元永康。帝崩。太后窦氏临朝称制。
  
  戊申 窦武迎肃宗玄孙解渎亭侯宏立之,是谓灵帝。窦武隶尚书事,专政。改元建宁。葬威宗于宣陵。中常侍曹节、王甫杀太傅陈蕃、大将军窦武及尚书尹勋、侍中刘瑜、屯骑校尉冯述,夷其族,徙太后窦氏于南宫,谋诛宦氏不克故也。胡广为太尉,刘宠为司徒。
  
  己酉 朋党事复起,杀李膺等百人。
  
  庚戌
  
  辛亥 帝加元服,册宋氏为皇后。
  
  壬子 改元熹平。太后窦氏崩。诬搆事大起。
  
  癸丑 段熲为太尉,杨赐为司空。
  
  甲寅 李咸为太尉。
  
  乙卯 五经文皆刻石于太学。袁隗为司徒。
  
  丙辰 刘宽为太尉,杨赐为司徒。
  
  丁巳 大伐鲜卑。孟戫为太尉,陈耽为司空。
  
  戊午 改元光和。合浦交阯内寇。废皇后宋氏。大鬻爵至三公。袁滂为司徒。
  
  己未 诸贵臣下狱,死者相继,宦氏诬故也。刘郃为司徒,段颎为太尉,张济为司空。
  
  庚申 陈耽为司徒。册何氏为皇后。
  
  辛酉 作宫市,帝游以驴为驾。
  
  壬戌
  
  癸亥
  
   
  
  经世之申二千二百四十一
  
  甲子 改元中平。汉孝灵皇帝十七年。黄巾寇起。邓盛为太尉,张温为司空。侍中向栩、
  
   张钧下狱死。阉人大起诬搆。黄巾平。
  
  乙丑 黑山贼起。崔烈为司空,张延为太尉,许相为司空。三辅寇乱。陈耽、刘陶坐直言死。
  
  丙寅 张温为太尉。江夏兵起。前太尉张延下狱死。
  
  丁卯 卖官至关内侯。曹嵩为太尉。三辅盗起,渔阳贼称帝。
  
  戊辰 天下群盗起,黄巾贼复寇郡国称帝。置八校尉,以捕天下群盗。马日磾为太尉,曹操为典军校尉,袁绍为中军校尉,董重为骠骑将军。
  
  己巳 帝崩。皇太子辩践位。皇太后何氏临朝称制,大将军何进专政。改元光熹。封皇弟协为渤海王。杀上军校尉蹇硕、骠骑将军董重及太皇太后董氏,议立协故也。徙协为陈留王。中常侍张讓、段珪杀大将军何进,中郎将袁术以兵攻东宫,张讓、段珪以帝及陈留王走北宫,何苗攻北宫,司隶校尉袁绍兵入,大杀阉竖。讓、珪以帝及陈留王出走小平津,尚书卢植兵追及之,讓、珪投于河死,卢植以帝及陈留王还宫。改元昭宁。董卓自太原入,废帝为弘农王,立陈留王协,是谓献帝。徙太后何氏于永安宫。改元永汉。卓杀太后何氏及弘农王辩于永安宫,称相国,专制。黄琬为太尉,杨彪为司徒,荀爽为司空。袁绍入冀州。
  
  庚午 改元初平。天下兵起,群校尉推袁绍为主,同攻董卓。卓大杀宗室及官属,迁帝西都长安。孙坚起兵荆州。白波贼寇东郡。刘虞为太傅,种拂为司空。
  
  辛未 董卓称太师,大焚洛阳宫阙及徙居民于长安。孙坚败董卓兵于阳人,入洛,修完诸帝陵寝,引军还鲁阳。黑山贼寇常山,黄巾贼扰太山。
  
  壬申 董卓将王允、吕布诛卓于长安,夷三族。卓将李榷、郭汜陷长安,杀王允。吕布走袁绍。榷、汜擅政。以皇甫嵩为太尉,淳于嘉为司徒。曹操破黄巾于寿张。孙坚卒,子策代总其众。
  
  癸酉 李榷、郭汜屠三辅。朱儁为太尉,赵温为司空。袁绍、袁术交兵东方。
  
  甲戌 改元兴平。帝加元服。杨彪为太尉。孙策据有江南。
  
  乙亥 李榷、郭汜争权,相攻于长安。杨定、杨奉、董丞以帝东还。曹操破吕布于定陶,遂有兖州。布走刘備。
  
  丙子 帝还洛阳,改元建安。曹操徙帝都许昌。
  
  丁丑 袁术称帝九江,拜袁绍大将军。曹操破袁术于扬州。吕布袭刘備于下邳。刘備走曹
  
   操。
  
  戊寅 曹操平吕布于下邳,兼有徐州。
  
  己卯 袁术死。曹操将公孙瓒屯于易水。孙策破刘勋于庐江。
  
  庚辰 曹操大败袁绍于官渡。刘備去曹操奔刘表于荆州。江南孙策卒,弟权继事。
  
  辛巳
  
  壬午 袁绍卒,子尚继事,以弟谭为将军。
  
  癸未 袁尚、袁谭相攻,谭败奔曹操。
  
  甲申 曹操破袁尚于邺,兼有冀州。尚走青州,谭复奔尚。
  
  乙酉 曹操灭袁氏于青州,谭死,尚走乌丸。
  
  丙戌 曹操破高幹于太原,幹走荆州。
  
  丁亥 曹操破乌丸于柳城,袁尚走辽东,死。
  
  戊子 曹操杀太中大夫孔融,遂领丞相。荆州刘表卒,子琮继事。刘備起诸葛亮于南阳。亮以吴周瑜兵大破曹操于赤壁,遂有荆州,称牧,治公安。
  
  己丑 孙权会刘備于京口,刘備表孙权为徐州牧,孙权表刘備为荆州牧。
  
  庚寅 曹操起铜爵台于邺。孙权南牧交州。
  
  辛卯 曹操平关中。益州刘璋会刘備于葭萌。孙权自京口徙治秣陵。
  
  壬辰 曹操割河以北属邺。孙权城石头,改秣陵为建业。
  
  癸巳 曹操以冀之十郡称魏国公,加九锡。刘備攻刘璋于成都。孙权捍曹操于濡须。
  
   
  
  经世之酉二千二百四十二
  
  甲午 汉献帝二十六年。曹操弑皇后伏氏及二皇子,又破张鲁米贼于汉中。刘備克成都,
  
   据有巴蜀。孙权取刘備三郡。
  
  乙未 曹操以女上皇后,又平张鲁于汉中。孙权、刘備连兵攻曹操。
  
  丙申 曹操进爵为魏王,南伐吴。
  
  丁酉 曹操用天子服器。孙权称表曹操,报以婚礼。
  
  戊戌 少府耿纪、司直韦晃杀曹操不克,伏诛。操攻刘備,进攻汉中。
  
  己亥 刘備取曹操汉中,称王。孙权取刘備荆州,称牧。关羽死之。
  
  庚子 改元延康。曹操卒,子丕继事。是年丕代汉命于邺,是谓文帝,改国曰魏,元曰黄初,降帝为山阳公,葬太祖曹操于西陵,自邺徙都洛阳。
  
  辛丑 魏郊祀天地。是年刘備称帝成都,建国曰蜀,元曰章武,诸葛亮为相。孙权自建业徙都鄂,改鄂为武昌。
  
  壬寅 魏加兵于吴。蜀伐吴,不利,败于虢亭。是年孙权称王武昌,是谓文帝,建国曰吴,元曰黄武,通使于蜀,以修前好。
  
  癸卯 蜀主備卒于白帝城,太子禅继,是谓后主,改元建兴。魏与蜀和亲。
  
  甲辰 魏伐吴。
  
  乙巳 魏伐吴,始兵广陵。蜀诸葛亮平四郡蛮。
  
  丙午 魏帝丕终,太子叡嗣位,是谓明帝,司马懿为骠骑大将军。
  
  丁未 魏改元太和,有事于南郊及明堂。蜀诸葛亮出师汉中。
  
  戊申 诸葛亮围魏陈仓。吴破魏石亭。
  
  己酉 蜀克魏武都。孙权称帝,改元黄龙,自武昌徙都建业。
  
  庚戌 魏伐蜀。假司马懿黄钺。诸葛亮攻魏天水。
  
  辛亥 蜀围魏祁山。
  
  壬子 蜀息军黄沙。吴改元嘉禾。
  
  癸丑 魏改元青龙。蜀伐魏,师出褒斜。
  
  甲寅 魏南伐吴至于寿春,西伐蜀至于渭南。诸葛亮卒于师。吴伐魏师出合肥。是年汉山阳公卒。
  
  乙卯 魏大起洛阳宫室,司马懿为太尉。蜀以蒋琬为大将军,专国事。
  
  丙辰
  
  丁巳 魏改元景初。公孙渊以辽东叛,称王。
  
  戊午 魏司马懿平辽东。蜀改元延熙。吴改元赤乌。
  
  己未 魏明帝叡终,齐王芳继。司马懿及曹爽辅政。
  
  庚申 魏改元正始。
  
  壬戌 蜀姜维伐魏,军出汉中。
  
  癸亥 魏帝加元服。司马懿伐吴至于舒。蜀蒋琬伐魏,军出汉中。吴伐魏,军出六安。
  
  《邵子全书·皇极经世下》
  
  郭 彧 整理
  以《道藏》本为主,参以《四库全书》本
  
  经世之戌二千二百四十三
  
  甲子 魏主芳五年。蜀主禅二十一年。吴主权二十三年。魏曹爽伐蜀无功。
  
  乙丑 蜀伐魏,费禕师出汉中。吴将马茂作难,夷三族。
  
  丙寅
  
  丁卯 魏曹爽专政,何晏秉机,司马懿称病。
  
  戊辰 蜀伐魏,费禕师出汉中。
  
  己巳 魏曹爽奉其君谒高平陵,太傅司马宣王称兵于内,夷大将军曹爽及其支党曹义、曹训、曹彦、何晏、丁谧、邓彪、毕轨、李胜、桓范、张当三族,迎帝还宫,改元嘉平,复皇太后。懿加九锡,专国事。
  
  庚午 魏伐吴南郡。
  
  辛未 魏司马懿宣王卒,子师继事。吴改元太元。
  
  壬申 魏伐吴,不利。吴改元神凤,权卒,子亮继,改元建兴。
  
  癸酉 吴、蜀伐魏。
  
  甲戌 魏乱,司马师废其君芳,立高贵乡公髦,改元正元,师假黄钺,专制,称景王。蜀伐魏,姜维拔魏三城。吴改元五凤。
  
  乙亥 魏司马师伐吴,平淮南,还许昌卒,子昭继事,为大将军录尚书事,专制。蜀姜维败魏军于临洮。孙峻败魏军于寿春。
  
  丙子 魏改元甘露,大败蜀军于上邽。司马昭称文王,假黄钺。吴改元太平,大将军孙峻卒,国乱。
  
  丁丑 魏大将军诸葛诞以扬州叛入于吴。蜀伐魏,姜维师出骆谷。吴王亮始亲政事。
  
  戊寅 魏司马昭伐吴,拔寿春,诛诸葛诞。蜀改元景耀,宦氏黄皓专政。吴乱,大将军孙綝废其君亮,立亮弟休,改元永安。綝作逆伏诛。
  
  己卯
  
  庚辰 魏乱,司马昭弑其君髦,立常道乡公璜,改元景元。昭加九锡,称进国公,专制。
  
  辛巳
  
  壬午 魏邓艾、钟会伐蜀。
  
  癸未 魏灭蜀,徙其君于洛阳。蜀改元炎兴,是年国亡。吴出军寿春,救蜀不克。
  
  甲申 司马昭进爵为晋王,增郡二十,用天子服器。改元咸熙。以槛车征邓艾,钟会以蜀叛。吴孙休卒,濮阳王兴、中军张布废休子灵,立权废子和之子皓,改元元兴。皓立,诛兴及布。
  
  乙酉 魏司马昭卒,子炎继事。是年炎代魏命,是谓武帝,改国为晋,元曰太始。降其君璜为陈留王,徙于邺。吴徙都武昌,改元甘露。
  
  丙戌 吴改元宝鼎,复还建业。
  
  丁亥 晋立子衷为皇太子。
  
  戊子 吴伐晋。
  
  己丑 吴改元建衡,南伐交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