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元占经

  
  星十六
  星(在娄宿中)出月左方,日在庚寅,太白将出而不出,其与日合二十日,其未出二日,必有灾云,白赤黑色三物,厌日之光,白色之星,有两白方,在其旁出,而生 星,所指之国,亡,必有大丧,有水灾,法星变色而白,期一年。
  
  粪星十七
  粪(一本:墙星)星(在胃宿中)出月左方,日在庚寅,太白将出而不出,其与日合三十日,其未出三日,必有灾云,白赤黑色三物,厌日之光,白色之星,有两白方,在其旁出,而生粪星,长十余丈,(一本:丈余)所指之国,内乱,令星变色而白,期一年。
  
  林若十八
  林若(一本作彗)星(在昴宿中)出月左方,日在庚寅,太白将出而不出,其与日合四十日,其未出四日,必有灾云,白赤黑色三物,厌日之光,白色之星,有两白方,在其旁出,而生林若之星,长十余丈,(一本:七尺)所指之国,破亡死丧,煞星变色而白,期一年。
  
  若彗十九
  若彗星(在毕宿中)出月左方,日在庚寅,太白将出而不出,其与日合五十日,其未出五日,必有灾云,白赤黑色三物,厌日之光,白色之星,有两白方,在其旁出,而生若彗之星,长七八尺,所指之国,内乱亡地,伐星变色而白,期三年。
  
  帚星二十
  帚星(在觜宿中)出月左方,日在庚寅,太白将出而不出,其与日合六十日,其未出六日,必有灾云,白赤黑色三物,厌日之光,白色之星,有两白方,在其旁出,而生帚星,长四尺,所指之国,内乱亡地,危星变色而白,期六月。(一本:六年)
  
  
  若星二十一
  若星(在参宿中)出月左方,日在庚寅,太白将出而不出,其与日合七十日,其未出七日,必有灾云,白赤黑色三物,厌日之光,白色之星,有两白方,在其旁出,而生若星,所指之国,大败、战不胜,应星变色而白,期二年。
  
  蚩尤二十二
  蚩尤星(在井宿中)出月左方,日在丙寅,荧惑将出而不出,其与日合三十日,其未出三日,必有灾云,赤青黄色三物,厌日之光,赤色之星,有两赤方,在其旁出,而生蚩尤之星,长十七丈,(一本:丈余)其下有大战,政星变色而赤,期二年。
  
  赤若二十三
  赤若(在鬼宿中)出月左方,日在丙寅,荧惑将出而不出,其与日合四十日,其未出四日,必有灾云,赤青黄色三物,厌日之光,赤色之星,有两赤方,在其旁出,而生赤若之星,其下有死亡、流血、战败,法星变色而赤,期二年。
  
  天雀二十四
  天雀(一本:赤雀。在柳宿中)出月左方,日在丙寅,荧惑将出而不出,其与日合五十日,其未出五日,必有灾云,赤青黄色三物,厌日之光,赤色之星,有两赤方,在其旁出,而生天雀之星,所指之国,败亡,令星变色而赤,期三年。
  
  天惑二十五
  天惑(在星宿中)出月左方,日在丙寅,荧惑将出而不出,其与日合六十日,其未出六日,必有灾云,赤青黄色三物,厌日之光,赤色之星,有两赤方,在其旁出,而生天惑之星,三角,(一本云:四角)长三尺,下旱,有兵起,所指之国亡,煞星变色而赤,期一年,远二年。
  
  官张二十六
  官张星(在张宿中)出月左方,日在丙寅,荧惑将出而不出,其与日合七十日,其未出七日,必有灾云,赤青黄色三物,厌日之光,赤色之星,有两赤方,在其旁出,而生官张之星,三角而勾,所指之国,主死,伐星变色而赤,期一年。
  
  晋若二十七
  晋若之星(在翼宿中)出月左方,日在丙寅,荧惑将出而不出,其与日合八十日,其未出八日,必有灾云,赤青黄色三物,厌日之光,赤色之星,有两赤方,在其旁出,而生晋若之星,所指之国,破亡,危星变色而赤,期三年,若四年。
  
  天阴二十八
  天阴星(在轸宿中)出月左方,日在丙寅,荧惑将出而不出,其与日合九十日,未出九日,必有灾云,赤青黄色三物,厌日之光,赤色之星,有两赤方,在其旁出,而生天阴之星,所指之国亡,应星变色而赤,期三年。
  
  折若二十九
  折若(一本云:彗)出月左方,日在戊寅,填星将出而不出,其与日合四十日,其未出四日,必有灾云,黄赤青色三物,厌日之光,黄色之星,有两黄方,在其旁出,而生折若之星,长五尺,所指之国亡,政星变色而黄,期六年,远九年。
  
  天拂三十
  天拂星出月左方,日在戊寅,填星将出而不出,其与日合五十日,其未出五日,必有灾云,黄赤青色三物,厌日之光,黄色之星,有两黄方,在其旁出,而生天拂之星,所指之国兵,法星变色而黄,期三年。
  
  天翟三十一
  天翟星出月左方,日在戊寅,填星将出而不出,其与日合六十日,其未出六日,必有灾云,黄赤青色三物,厌日之光,黄色之星,有两黄方,在其旁出,而生天翟之星,四角而勾,中央有星,长四尺、五尺,所指之国,小败,令星变色而黄,期二年,或三年。
  
  天枢三十二
  天枢星出月左方,日在戊寅,填星将出而不出,其与日合七十日,其未出七日,必有灾云,黄赤青色三物,厌日之光,黄色之星,有两黄方,在其旁出,而生天枢之星,三角而勾,所指之国,战败,煞星变色而黄,期一年,或二年。
  
  天从三十三
  天从星出月左方,日在戊寅,填星将出而不出,其与日合八十日,其未出八十日,必有灾云,黄赤青色三物,厌日之光,黄色之星,有两黄方,在其旁出,而生天从之星,长六七尺,(一本云:七八尺)所指之国亡,伐星变色而黄,期二年,或三年。
  
  天罚三十四
  天罚(或作伐)星出月左方,日在戊寅,填星将出而不出,其与日合九十日,其未出九日,必有灾云,黄赤青色三物,厌日之光,黄色之星,有两黄方,在其旁出,而生天罚之星,所指之国中见大败,危星变色而黄,期二年,或五年。
  
  天社三十五
  天社(一本:天上)星出月左方,日在戊寅,填星将出而不出,其与日合一百日,其未出十日,必有灾云,黄赤青色三物,厌日之光,黄色之星,有两黄方,在其旁出,而生天社之星,天下大乱,所指之国亡,应星变色而黄,期一年。
  
  开元占经卷八十八
  
  彗星占上
  
  候彗孛法一
  《黄帝占》曰:“候彗星之法,当以五寅之日,视瓮水中,见两方气在日旁,则彗将出矣。其与北斗之星各有所主,乃视气之五色相象而定之。其彗星之出,以寅日见日旁,有青方气在日旁,此岁星之精将欲为彗;以寅日见赤方气在日旁,此荧惑之精将为彗;各以五色气候之,是则五星将欲为彗之变,先见其气,后见其彗,彗星见而长,天子死,五都亡,贱人昌,无道之君受其殃,期不出三年。”石氏曰:“候彗灾应之法,各以十二辰所出之地,各属相连,冲破之下,当有兵诛,假令彗星出室、壁而依戌地,奎本鲁分,室、壁冲分,冲于寅尾,箕燕分,破于辰,角亢郑分,明鲁有兵,诛于此国,他皆仿此。”巫咸曰:“岁星行东、行南,六十日不还,以初去日,六月,彗星出;东北,六十日不还,以初去日,六月,棓星出;西北,六十日不还,以初出日,六月,搀星出;西南,六十日不还,以初去日,六月,枪星出;乍东乍西,乍南乍北,天狗出,必有兵革。”巫咸曰:“辰星出四季,彗星出。”郗萌曰:“太白与日共合同舍,七十日生彗星。”郗萌曰:“荧惑守箕,三月彗星出。”《荆州占》曰:“岁星逆行过度宿者,则生彗星。一日,天棓;二日,天枪;三日,天搀;四日,茀星;此四者皆为彗。”《陈卓占》曰:“荧惑守心,期三十日,彗星出。”陈卓曰:“填星守荧惑,期三十日,彗星出。”齐伯曰:“填星出入以舍斗,五十日不下,彗星出。”
  
  彗孛名状占二
  《春秋文耀钩》曰:“辰星散为茀。”《说苑》曰:“搀、枪、彗、棓,皆五星盈缩之所生。”《荆州占》曰:“彗星者,君臣失政,浊乱三光,五逆错变,气之所生也。”《吕氏通纪》曰:“彗星者,天地之之旗也。”《淮南鸿烈》曰:“彗星者,天之忌也。”《春秋演孔图》曰:“海精死,彗星出。”《春秋考异邮》曰:“鲸鱼死,彗星合。”(《淮南子》曰:彗星出。宋均曰:是将有兵相煞之祥也。)《春秋考异邮》曰:“臣之恣,地动,星孛。”京房曰:“君为祸,则彗星出。”郑玄曰:“彗星主扫除。”石氏曰:“凡彗星有四名:一名孛星,二名拂星,三名扫星,四名彗星,其状不同,为殃如一。其出,不过三月,必有破国、乱君,伏死其辜,余殃不尽,当为饥、旱、疾、疫之灾。其星日行一尺,二十日而入,此彗星之行也。”文颖注《汉书》曰:“孛、彗、长三星,其占略同,然其形象小异。孛,芒短,其光四出,蓬蓬孛孛也;彗,其光芒长,参参如扫彗;长星,其光芒有一直指,或竟天,或十丈,或一二丈,无常也。大法,孛彗星多为除旧布新,改易君上,亦为火灾,长星多为兵革。”(《史记淮南王传》曰:建元六年,彗星见,淮南王安心怪之,或说王曰:先吴军起时,彗星长数尺然,尚流血千里,今彗星长竟天,天下兵当大起。王心以为上无子,天下有变,诸侯并争,愈益治攻战具,遂谋反。)《黄帝占》曰:“彗星出见,本类星,长可二三尺,其炎如气,黄白孛孛然,名孛星,见则天下兵起,臣谋其主,必有亡国,期不出三年。”《黄帝占》曰:“彗星出见,本类星,长可一丈,其炎头散下垂,状如毛拂,名曰拂星,见则天下乱,兵大起,强臣有谋,有走主,其君失地,近一年,中三年,远五年。”《黄帝占》曰:“彗星出见,可二丈,至三丈,形如竹木枝条,名曰扫星,三丈已上至十丈,名曰彗星,彗扫同形,长短有差,殃灾如一,见则扫除凶秽,必有灭国,臣弑其君,大兵起,国易政,无道之君当之,期三年,中五年,远九年。”石氏曰:“扫星者,逆气之所致也,枝条长短如彗星之形,出居二十八宿及中外官三日、七日,或三十日,或五十日,常不灭,彗孛出而即灭,扫除凶秽,除故布新,故言扫星。”董仲舒曰:“孛星者,彗星之属也,偏指曰彗,芒气四出曰孛,孛者,孛孛然也,谓之孛者,言其暗昧不明之貌也。一说云:孛即彗也,彗星所敝为孛。春秋言:星孛者。皆彗敝也。”(按《史记》曰:齐景公三十二年,彗星见,景公坐柏寝,叹曰:“堂堂,谁有此乎。”群臣皆泣,晏子笑,公怒,晏子曰:“臣笑群臣谀甚。”景公曰:“彗星出东北,当齐分野,寡人以忧。”晏子曰:“君高台深池,赋敛如弗得,刑罚恐弗胜,孛星将出,彗星何惧。”平公曰:“可禳否?”晏子曰:“使神可祝而来,亦可禳而去也。百姓苦怨以万数,而君令一人让之,安能胜众口乎?”推此言则孛之为灾,踰于此也。)刘向《鸿范传》曰:“孛星者,非孛星,恶气之所生也,内不有大乱,则外有大兵。其所以孛孛暧暧者,乱之象也,不明之表,又参然孛焉,兵之类也,故圣人名曰孛,孛者,犹有所妨蔽,有所伤害也。”《荆州占》曰:“彗星,其象如竹彗树木,枝条长短无常。”《黄帝占》曰:“彗星出行犯守外舍,当先知逆顺,入宿深浅,去之远近、久速,观其五色,察其动静,及以喜、怒、扬、变色,皆为殃咎。守之,去速,灾轻;守之久,灾重;各随所在之宿命其国,以占吉凶。”《黄帝占》曰:“彗孛所干,历百日以上,期三年;百五十日以上,期五年;二百日以上,期七年。”《黄帝占》曰:“彗星出见,其国大人亡。见一旬,期三月十日;见三十日,将当之,期三年;见五十日,相当之,期五年;见七十日,人主当之,期七年,若九年,灾必应。”《春秋纬》曰:“诸彗内官,皆为内谋,曝骨将将,死尸满溪,血流千里,出外宿,不加内官,祸小起。”《巫咸占》曰:“彗星入列宿中外者,各以其所部舍官名,为其事所之者,为其谋,其下之国,皆受其祸,以所守之舍为其期,以五气相贼者为其决。”《海中占》曰:“彗长五尺,以至一丈,期三月,若十月;一丈以至三丈,期三年;三丈以至五丈,期五年;五丈以至十丈,期七年;十丈以上,期九年。”《荆州占》曰:“彗星见久,灾深大;其短浅,为灾小。”《黄帝占》曰:“彗星者,所以除旧布新,扫灭凶秽。其象若竹彗树木,枝条长大而见,则灾深期远;短小而见,则灾浅期近;皆为兵、饥、水、丧,亡国之殃。”(按班固《天文志》:始皇之时,十五年间彗星四见,久者八十日,长或竟天,后秦遂以兵内兼六国,外攘四夷,死人如乱麻。)韦昭《洞纪》曰:《洛书兵钤势》曰:“彗星出,野骨捐。”《春秋演孔图》曰:“彗星出则国枢蹶。”《演孔图》曰:“彗星东出,长八丈,天下更政。”《春秋文曜钩》曰:“彗星孛,填街塞路,九州粉击。庶人为主。”《春秋运斗枢》曰:“彗星见,后曲象旗,则王者伐枉逆。”《春秋运斗枢》曰:“星之孛,臣威孳,兵粉击,灭国谋。”《春秋保乾图》曰:“星孛,备强国黜臣所欲。又曰:星孛,兵变。“石氏曰:”彗星出而长,名曰白旗,丧气也,当视旗之所指、所扫,冲破之下,必有兵丧,其国灭亡,大人受殃,各以冲互为期。前互为近期,冲破为中期,后互为远期,皆不过五七九,灾必应。“石氏曰:”扫出,状如上有乌,赤色,此谓有忧;黑者,群臣有贼。扫所在之下,主亡国。”石氏曰:“扫出,状如小木,长三丈,其本有黑,二三丈,其本有赤,见居四维,此谓为谋,其岁兵发。”石氏曰:“扫出,状如直竹,长二三丈,其尾锐,白色,此谓天下丧,天子死亡,国朝不庆,诸侯亡。”石氏曰:“扫出,状如直竹,长二三丈,赤色尾锐,此谓出急令,兵战,以见诸侯不德。”石氏曰:“扫出,诸侯诛,皆在其国受殃,指亦然。”石氏曰:“蓬扫出见者,饥,有兵,亡地。四方蓬扫出,其状如太白,蓬长三丈,指乐扫见,兵起大乱;渠扫见者,禾稼就;蒲扫见,兵起于境上,军战不胜;杵扫出,大将起,反,人主凶;竹扫见,为兵。”甘氏曰:“彗茀见,则女主有用事者,其本为主人。”甘氏曰:“彗扫,水之精,出则不过一年,天下水及有饥。星所在宿,其邦尤甚。”甘氏曰:“彗星春夏出为饥、水;秋冬出为人主自将兵,若大丧。又曰:冬春见为小凶,夏秋为大凶。”甘氏曰:“彗星,其枝条长,为兵、为丧;短,为水、为饥。其见一旬,期三月。”京房曰:“彗星出,为饥、兵,臣下失中和,故出彗扫除之。”(按韦昭《洞记》曰:汉安帝四年三月,彗星见。四年,渤海鲜卑磨怀反,掠辽东三县地。平原贼起,攻宫寺长吏,西羌匈奴侵边,又旱也。)刘向《鸿范传》曰:“彗星者,天所以去无道而建有德也。”(按《春秋左氏传》曰:昭公二十六年,齐有彗星,齐侯使禳之,晏子曰:无益也,只取诬焉。天道不谄,不贰其命,若之何禳之?且天之彗也,以除秽也,君无秽德,又何禳焉?若德之秽,禳之何损?乃止。)郗萌曰:“彗星短,为饥,为兵;向下,为土功,所见之邦当之。”《荆州占》曰:“彗星昏见,其国受兵。一曰:必亡国灭军,不然必有死主。”(按《晏子春秋》曰:景公谓晏子曰:寡人闻彗星出,其所向之国当之。今彗星向吾国,我是以悲。晏子曰:君穿池欲深广,为台欲高大,诛戮如仇讐,又将出彗星,宁可拒乎。公乃填陂池,灭台树,薄赋敛,缓刑罚,三十七日,彗星亡矣。韦昭《洞纪》曰:周贞定王七年,彗星见。八年,贞定王崩。周元王二年,彗星见,其年鲁哀公卒。《幽明录》曰:晋太元末,长星见,孝武心恶之,夜在华林园中饮酒,因举杯属星曰:长星,劝尔一杯酒,自古又何时有万岁天子耶?帝亦寻崩也。)《荆州占》曰:“彗星出,必有反者,兵大起,其国乱亡。一曰:不出一岁,天下大水,其邦尤甚。”《荆州占》曰:“彗星见,则敌国兵起,得人者胜。”(按《尉缭子》曰:昔楚将军城父、公子心与齐人未合战。其日,夜彗星出,柄在齐,柄之所在胜,不可击。子心曰:彗星何知?以彗斗者固倒而胜焉。而列之,明日与齐人战,大破之。)《玉历》曰:“彗星出见,是谓天地相靡,其分受兵,必有亡国,若有死主,期不出三年。”(按韦昭《洞记》曰:周赧王十年、十二年、十九年,彗星见,后秦取周之地,彗星之应也。)《巫咸占》曰:“彗星有出者,皆是五星之象,以其所出宿,以命五行所属之象。出于木宿,岁星之象;出于火宿,荧惑之象;出于土宿,填星之象;出于金星,太白之象;出于水宿,辰星之象;见于二十八宿中外官,变色、扬芒、怒而与五星合斗,此皆大兵之冲,破国之殃,臣凌其君,下不伏上,天下不顺,故致此灾,审以五色察之,决知存亡之事。”《海中占》曰:“凡彗有色,白黑为男主,赤黄为女主,皆为人君、女主死之之殃。”《河图》曰:“苍彗,主灭不义,少阳之精,司徒之类,苍龙七宿之域,有谋反,若恣虐为害,主失春政者,以出时冲为期,皆主君之败也,大人灭。”《春秋纬》曰:“苍彗木精,出见而生芒,主逆阳,失天常,则日蚀明消,此星出,期三年,五侯破天子,若兵。”《春秋纬合诚图》曰:“苍彗破神明。”《河图》曰:“黑彗,主涿州,太阴之精,玄武七宿之域,有谋反,若恣虐为害,主失冬政者,期如上占,祸应之。入天子之宿,主灭诸侯位,五伯谋。”《春秋纬》曰:“彗水精,贼起则水决江河,期二年。其出赤,世以水害亡。水害者,以类发难也,近四,远八,以其祸行。”《河图》曰:“白彗,主斩强,少阴之精,大司马之类,白如上占,祸应之。”《春秋纬》曰:“白彗金精,如锋刃,长四丈,见则将军逆,期二年,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