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元占经

  
  司危十一
  《河图》曰:“荧惑之精,流为司危。”《春秋合诚图》曰:“白彗之气,分为司危。司危,平非也,以为乖事之征。”《春秋运斗枢》曰:“机星散为司危。”孟康曰:“司危星,大而有毛,两角。”《荆州占》曰:“司危类太白,数动,察之,赤。”《洛书》曰:“司危出,强国盈。”《春秋纬潜潭巴》曰:“司危,主击强侯兵也。”《合诫图》曰:“司危如太白有目,以为乖事之征,见则主失法,期八年,豪杰起,天子以不义失国,有声之臣行主德也。”(宋均曰:声,名称也。)《春秋纬考异邮》曰:“司危见,则其下国残贼。”《天官书》曰:“司危星,出正西方之野,星去地可六七丈,而白类太白;一曰:见,兵起,强。”《天官书》曰:“司危出非其方,下有兵,冲不利。”《荆州占》曰:“司危出,则兵起,其下为丧。”
  
  天搀十二
  《河图》曰:“荧惑之精,流为天搀。”《春秋纬》曰:“岁星退如西北,三月生天挽。”郄萌曰:“星出,其状白小数动,是谓搀星,一名斩星。”孙炎曰:“搀枪,妖星别名也。”(尸子曰:彗星为搀枪也。)《春秋纬潜潭巴》曰:“天搀主煞时。”甘氏曰:“天搀见,女主用事者,其本为主人。”甘氏曰:“天搀出西南,长数丈,左右锐,出而易处。”巫咸曰:“天搀出,其国内乱。”京房曰:“天搀出,其下相搀,为乱、为兵,赤地千里,枯骨藉藉。”(按班固《天文志》曰:孝文后二年正月壬寅,天搀夕出西南,后匈奴入上郡云中,汉其军以卫京师也。)郄萌曰:“搀星出,即出,兵起,出于东方,国益,乡皆然。”班固《天文志》曰:“天搀出,为兵丧。”《河图》曰:“太阳之精,赤鸟七宿之域,有谋反,若悖心,为虐害,主失政者,期如占,皆以类名之也。”
  
  五残十三
  《河图》曰:“五残,主奔亡。”《河图》曰:“填星之精,流为五残。”《春秋运斗枢》曰:“旋星散为五残。”《春秋合诚图》曰:“苍彗散为五残,如辰星出角,阳失德,故生角。五残者,五分也,故为残毁败之征。”(宋均曰:五残五分,彗一本而五枝也。)期九年,奸兴,三九二十七,乱大不可禁。”《黄帝占》曰:“五残者,五行之变,出于东方,名曰五残,木之气也。”宋均曰:“五残,一曰五锋。”巫咸曰:“五残星,出正东方之野,星状类辰星,可去地六七丈,大而白。”《春秋合诚图》曰:“五残主乖亡。”郄萌曰:“五残,兵星也。”《黄帝占》曰:“东方有星,望之,去地可六丈,大而赤,察之,中青。(孟康曰:星表青气如有晕也。)其类岁星,是谓东方之野星,名曰五残,出则兵大起,其出也,下有丧;北出,则东方邦失地。”《河图》曰:“五残出,则宰司马之辈萌。”《河图》曰:“五残出,四蕃虐,天子有急兵。”《洛书洛罪级》曰:“五残六贼出,祸合天下,逆侵关枢。”《洛书兵钤势》曰:“五残起,野乱成。”《洛书》曰:“五锋星出翌,白帝亡也。”《尚书纬运期授》曰:“白帝亡也,五残出。”《春秋纬考异邮》曰:“五残备急。”《考异邮》曰:“五残见,则主诛政、去伯。”郄萌曰:“五残见,则国残,起奔系亡。”《天官书》曰:“五残所出非其方,为其下有兵,冲不利。”《荆州占》曰:“五残大而赤,数动,察之而青。”《荆州占》曰:“五残出则兵起,其下为丧。”
  
  
  六贼十四
  《黄帝占》曰:“六贼者,五行之气,出于南方,名曰六贼,火之气也。”孟康曰:“六贼星,形如彗。”《黄帝占》曰:“南方有星,望之,去地六丈,赤而数动,察之有光,其类荧惑,是谓南方之野星,名曰六贼,出则兵起,其国乱。其出也,下有丧;出东方,则南方邦失地。”巫咸曰:“六贼星见,出正南方之野,星去地可六丈,大而赤,数动有光。”《天官书》曰:“六贼星所出非其方,为其下有兵,冲不利。”
  
  狱汉十五
  《河图》曰:“填星之精,散为狱汉。”《春秋运斗枢》曰:“权星散为狱汉。”《黄帝占》曰:“咸汉者,五行之气,出于北方,名曰咸汉,水之气也。”班固《天文志》曰:“狱汉,一名曰咸汉。”《天官书》曰:“狱汉星,出正北方之野,星去地可六丈,大而赤,数动,察之中青。”孟康曰:“狱汉,青中赤表,下有三彗纵横。”《春秋合诚图》曰:“狱汉主逐王。”《春秋潜潭巴》曰:“狱汉主刺王。”《黄帝占》曰:“北方有星,望之,可去地六丈,大而赤,数动,察之,中青黑,其类辰星,谓北方之野星,名曰咸汉,出则兵起,其出也,下有丧;出西,则北方之邦失地。”《洛书兵钤势》曰:“狱汉动,诸侯惊。”《春秋运斗枢》曰:“狱汉出,阴精横。”《天官书》曰:“狱汉所出非其方,为其下有兵,冲不利。”《荆州占》曰:“狱汉出则兵起,其下为丧。”
  
  大贲十六
  《河图》曰:“填星之精,散为大贲。”《河图》曰:“大贲出,主暴冲也。”
  
  炤星十七
  《河图》曰:“填星之精,散为炤星。”《河图》曰:“炤星主灭邦。”又曰:“炤星见,主灭亡。”
  
  绌流十八
  《河图》曰:“填星之精,散为绌流。”《春秋纬》曰:“绌流主伏逃。”《河图》曰:“绌流动,天下嗷,主自理,无所逃。”
  
  茀星十九
  甘氏曰:“茀星出东南,本有星,末类茀,所当之国,是受其殃。”京房曰:“茀星三角,三年消;五角,五年消;七角,七年消;九角,九年消。”
  
  开元占经卷八十六
  
  妖星占中
  
  旬始占二十
  《河图》曰:“填星之精,散为旬始。”《春秋运斗枢》曰:“枢星散为旬始。”《说苑》曰:“旬始五星,盈缩之所生也。”《广雅》曰:“旬始,妖气也。”(徐广曰:旬始,蚩尤也。)巫咸曰:“旬始出于北斗傍,伏如雄鸡,其怒青黑,象伏鳌。”(李奇曰:怒当为孥。晋灼曰:孥,雌也;或曰怒则青色。按司马长卿《大人赋》曰:垂旬始以为惨兮,槥彗星以为髯。谓此星也。)《春秋合诚图》曰:“黄彗分为旬始。旬始者,令起也,状如雄鸡,土含阳以文,白接精象鸡,故以为立主之题,十年,圣人起伏。”(宋均注曰:接,理也;题,识也。土含文来,故其气理为鸡,取其知时,土数十也,起作也。)《春秋合诚图》曰:“旬始主争兵。”《春秋考异邮》曰:“旬始主乱。”《春秋潜潭巴》曰:“旬始主招横。”《春秋考异邮》曰:“旬始其下,必有灭亡,五奸争治,暴骨积骸,以子续食。见则臣乱、兵作、诸侯为虐。”《黄帝占》曰:“常以戊戌(巫咸曰:戊己)视五车中,有奇怪曰旬始,状如鸟有喙而见者,明则兵大起。攻战当其首者,破死,欲为之,左右勿逆。”《黄帝占》曰:“旬始见天库中,所向兵弗能当。”《黄帝占》曰:“旬始出见北斗,圣人受命,天子寿,主者有福。”《文曜钩》曰:“旬始见,行起北斗傍,期六十日,兵大起,上将军出,帝自临兵,期不出年。”《春秋纬》曰:“聚变并集,旬始昭,天下有灭主,五奸争治。”《春秋纬运斗枢》曰:“辟之失枢,旬始出于五诸侯。”《孝经章句》曰:“有妖星在东井阴,名曰旬始,旬始出,主失国,入井则霜。”郗萌曰:“旬始出建星,水灾并行,边境起兵者,备水、盗贼。”班固《天文志》曰:“旬始如鳖,见,群猾横盗。”《玄冥占》曰;“有星,状如雄雉,其色赤黄,名曰旬始,见则天下有兵,其国不宁,期三年。”石氏曰:“常以戊戌日,(一曰戊己)视天军中,有旬始星,状如乌,见者兵大起,攻战向其首者破,为之左旋乃战,常勿逆也。”
  
  击咎二十一
  《河图》曰:“填星之精,散为击咎。”《河图》曰:“击咎出,臣弄主;一曰臣禁主。”《河图》曰:“击咎主大兵。”《文曜钩》曰:“击咎守轸,耀百尺,为相诛灭。”《河图》曰:“土精斗七星之域,以长四方,八卦之内,司空之位,有谋反若盗虐者,期如上占。”
  
  天杵二十二
  《河图》曰:“太白之精,散为天杵。”石氏曰:“天杵主牂羊。”
  
  天拊二十三
  《河图》曰:“太白之精,散为天拊。”《河图》曰:“天拊主击殃。”
  
  伏灵二十四
  《河图》曰:“太白之精,散为伏灵。”《河图》曰:“伏灵主领谗。”郗萌曰:“伏灵出,天下乱复治。”
  
  大败二十五
  《河图》曰:“太白之精,散为大败。”《河图》曰:“大败主开街。”韩杨曰:“大败出,击咎谋。”
  
  司奸二十六
  《河图》曰:“太白之精,散为司奸。”《河图》曰:“司奸主见妖。”
  
  
  天狗二十七
  《河图》曰:“太白之精,散为天狗。”《黄帝占》曰:“天狗者,五星气合,变出西南,金火气合,名曰天狗。”孟康曰:“天狗星有毛,旁有短彗,下有如狗刑者。”(按《三秦记》曰:骊山西有白鹿原,周平王时白鹿出是原,原上有狗枷保秦,襄公时,有天狗枷来下,长保其上,有贼,天狗则吠而护之,故一保无患也。)抱朴子曰:“有黑气如牛马入其军者,名天狗下食血,其军必败。”(《广雅》曰:天狗,妖气也。)《河图》曰:“天狗主候兵。”《春秋纬》曰:“天狗主讨贼。”《春秋纬》曰:“天狗流,五将开。”石氏曰:“西北有星,长三丈而出,水金气交,名曰天狗。”(《荆州占》曰:西北三星,大而白,名曰天狗,见则大兵起,天下饥,人相食。按《辛氏秦州记》:乞伏韩归猎于康狼州,见天上如有十丈余绛,直下山川,草木皆赤,相气者云:天狗下。后遂破吕保是也。)石氏曰:“天狗所下之处,必有大战,破军杀将,伏尸流血,天狗食之,皆期一年,中二年,远三年,各以其所下之国,以占吉凶。”郗萌曰:“西北有三大星,出如日状,名曰天狗。天狗出入相食;一曰昭明下,则为天狗,天狗所下,兵大起,流血。” 郗萌曰:“星出,其状赤白有光,下即为天狗,其下小,小有足,所下之地,必流血,国易政。”(按《山海经》曰:“金门之山,有赤犬,名曰天犬,其所下有兵。”郭璞注曰:“《周书》云:天狗所止地尽倾,余光飞天为流星,长数十丈,其疾如风,声如雷,走如电。吴楚七国反时过梁野。”《洪范五行传》曰:“七国之兵战于梁地,故狗先降梁垒,以见其象也。狗者,守围之类也。天狗所降,以戒守围。”班固《天文志》曰:“孝文帝后二年八月,天狗下梁野,是岁诛反者周殷长安市,吴楚攻梁,梁王坚守,遂伏尸流血其下。七年六月,文帝崩。”)班固《天文志》曰:“哀帝定平元年正月丁未,日出时,有著天白气,广如一疋布,长十余丈,西南行,讙如雷,西行一刻而止,名曰天狗。传曰:言不从,则有狗祸。到其四年正月、二月、三月,民相惊动,讙哗奔走,传行诏祷祠西王母。”《兵书》曰:“两敌相望,其云气如牛马状,头低尾仰,名曰天狗,勿与战。”《荆州占》曰:“天狗犯弧星,大将有千里之行,若贵人多死。”
  
  天残二十八
  《河图》曰:“太白之精,散为天残。”《春秋纬》曰:“天残主贪残。”
  
  卒起二十九
  《河图》曰:“太白之精,散为卒起。”《河图》曰:“卒起见,祸无时,诸变有萌者,臣运柄。”《河图》曰:“卒起主虐亡,河少阴之精,大司马之类,白虎七宿之域,有谋反,若戾虐为害,主失秋政者,期如上占,祸应之。”
  
  枉矢三十
  《河图稽耀钩》曰:“辰星之精,散为枉矢。”《荆州占》曰:“填星之精,变为枉矢。”《春秋运斗枢》曰:“几星散为枉矢。”《说苑》曰:“枉矢之星,盈缩之所生也。”《鸿范五行传》曰:“枉矢者,弓弩之象也。枉矢之所触,天下之所伐,灭亡之象也。”巫咸曰:“枉矢,类大流星,色苍黑,蛇行,望之,如有毛目,长数丈著天。”《春秋合诚图》曰:“枉矢主反萌,黑彗分,为枉矢。枉矢者,射星也,水流蛇行;含明,故有毛目;阴合于四,故长四;又水生木,其怒青黑,水灭火,其精沉,故以为谋反之征;在所流,受者灭,皆为天子之祥;阴道于六,期六年,萌二十四年,天子以兵亡,所已议见起。”《春秋纬》曰:“枉矢主射愚;又曰:枉矢流,射所谋。”《河图》曰:“枉矢东流天下恐。”《洛书》曰:“枉矢出,夏桀灭。”《尚书中候》曰:“夏桀无道枉矢射。”《河图真纪钩》曰:“人君邪暴专已,则枉矢动。”《洛书说征示》曰:“枉矢射心,山崩火燔宫。”《洛书洛罪级》曰:“枉矢射,主以兵去。”《易纬辨终备》曰:“枉矢流,隐谋合,国雄逃。”《诗纬》曰:“枉矢流,天降丧乱。”《诗纬含神雾》曰:“白之亡,枉矢流。”《尚书运期授》曰:“白之亡也,枉矢射参。”《尚书纬》曰:“枉矢流,天射王。”《春秋纬》曰:“黄之亡,有枉矢下流到地上,属天下以兵亡,天子凶。”《春秋纬》曰:“枉矢芒,臣不忠。民不良。”《春秋纬》曰:“枉矢或东或西,五谷不升,民流亡。”《春秋潜潭巴》曰:“枉矢或南或北,无聚众伐敌国。”《春秋潜潭巴》曰:“枉矢守虚,卑国以实,尊国虚。”《春秋潜潭巴》曰:“枉矢守填星,民多事,其大芒也黄,德昌。”《春秋潜潭巴》曰:“枉矢黑,军士不勇,疾流肿。”《春秋纬运斗枢》曰:“枉矢出,射所诛。”《春秋运斗枢》曰:“黄帝行失,则枉矢出,射所谋,谋易失枢之主,故以枉矢射之。”《春秋考异邮》曰:“枉矢见,则谋反之兵合。”《考异邮》曰:“枉矢而流射伐,秦以亡。”《春秋汉含孳》曰:“枉矢流,主见射。”《春秋佐助期》曰:“枉矢流射,黜灭不祥。”《孝经钩命决》曰:“乱蒋蒋,枉矢出。”《孝经援神契》曰:“枉矢射,匿谋强。”《论语摘辅像》曰:“虚王反度,则枉矢合。”《海中占》曰:“枉矢类流星,望之有毛目,长可一疋布,皎皎著天,见则大兵起,大将出,弓弩用,期三年。”石氏曰:“枉矢射心,地陷备虚狼。”郗萌曰:“枉矢出东井,边境起兵,火灾并行,受者备火、盗贼。”《说苑》曰:“秦二世立,枉矢夜光。”郗萌曰:“枉矢射参,秦以亡。一曰帝亡。”班固《天文志》曰:“枉矢所触,天下之所伐射,灭亡之象也。”(按《宋书天文志》曰晋元帝大典三年四月壬辰,枉出虚危,没翼轸。永昌元年三月,王敦率江荆之众来攻京都,六军距战,败绩,于是杀护军将军周颉、尚书令刁协、骠骑将军戴弼,又镇北将军刘隗出奔。四月,又杀湘州刺史谯土承,镇南将军甘卓。闰十一月,元帝崩。间一年,敦亦枭,枉矢之应。)班固《天文志》曰:“枉矢流,以乱伐乱。”(按《宋书天文志》曰:晋元康六年六月丙午,夜有枉矢在斗魁,东南行,是后赵王杀张华,废贾后,以理太子之冤,遂自篡,以至屠城。光熙元年五月,枉矢西南流,是时司马越西破河间,奉迎大驾,寻收缪胤和缓等,肆其无君之心,天下恶之,及死,而石勒焚其尸柩也。)班固《天文志》曰:“项羽救钜鹿,枉矢西流。占曰:枉矢所触,天下之所伐射,灭亡象也。物莫直于矢,今蛇行,不能直矢而枉者,执矢者亦不正,以象项羽执政乱也。羽遂合从,坑秦人,屠咸阳。”司马彪《天文志》曰:“孝灵中平中夏,流星赤如火,长三四尺,起河鼓,入天市,抵触宦者,星色白,长二三尺,后尾再屈,食顷乃灭,状似枉矢。占曰:枉矢流发,其官射。所谓矢,当直,而枉者,操矢者邪枉人也。中平六年,大将军何进谋尽诛中宦,中宦觉,于省中杀进,俱两破灭,天下由此遂大坏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