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易藏
- 术数
- 奇门旨归
奇门旨归
九星吉凶歌
天蓬平稳宜坚固,天芮须忧士卒亡,天辅远凶近则吉,天柱军马近还伤,天英兵将何从出,亦应危难见恓惶,天冲扬威万里行,天禽雄猛敌军惊,天心密计他须败,天任何忧不大赢。
奇门行兵杂摘
天乙飞宫,不宜进兵,后应则吉。白入荧利主,荧入白利客,龙逃走、雀投江不利客,宜后应。蛇夭蟜、虎倡狂不利主,宜先举。大格、刑格必败,值符是庚,又宜避丙丁之宫,此是格悖,非回首也。阳时要天盘强,阴时要地盘强 返吟有吉格,亦宜进兵,当乘乱破杀。伏吟宜藏兵暗地,使敌入我伏中。要择九天、开门、值符下出兵吉,回首、跌穴、三诈、九遁之类,最忌下尅上,时干尅日干,主下犯上,主客胜。奇仪相合,安营最利。立寨须看六庚,与玄武所临之宫,主有刦营之贼,所遇无非奸细。阳将阴时遇两重玄武,贼兵必来偷刦。乙加辛,贼来偷刦,必自败而退。若乙得旺气,此一路必有伏兵。虎倡狂不会惊开二门不甚为害,利为客。
龙回首主兵大利,客亦不凶。丙加壬,有文书纒绵遗失。六仪击刑最凶,虽为值符亦不可用。三奇入墓,百无一成。刑格、大格、小格,遇此车破马倒,慎勿追赶,反受其咎。天乙飞宫,切勿进兵。天乙伏宫,须移帐于丙丁方避之。飞宫则将军当随天上值符而飞。伏宫则将军当随天上值符而伏。夭矫不可对敌,宜移帐到戊己方。六合临主敌有人降,事必成就。交战最利伤门,景门胜而不久,休门只宜坚守。白入荧贼来偷营,即伏兵于此方迎战。荧入白,凡遇贼兵,可即时发兵,迟则让贼为客,又宜避之。
置阵之法:用本日干之五行,甲乙为直阵,丙丁为锐阵,戊己为方阵,庚辛为圆阵,壬癸为曲阵。
安营方所
出兵征伐,安营列阵,步用六百,外圆内方,象天地之式,量士卒多寡,以令为之,四通八达,运粮水道,盘回屈曲,法度井龙,不得犯恶石,及塚墓、草莽、绝道,死水、隘狭、险峻之地。
凡择胜地,然后表十二位,旗上将军居九天之上,大将军居青龙之上,竟五位开军门,背月建不向太岁大将军。
凡军次宿大将军当居玉帐之中,得天神之助,及天乙宫,值使宫,地下旬支也。坐阵临阵天上干也。经曰、天动、地静正此谓也。
甲子旬军门辰上、将军子、甲戌旬军门寅上、将军戌、甲申旬军门子上、将军申、甲午旬军门戌上、将军午、甲辰旬军门申上、将军辰、甲寅旬军门午上、将军寅。大将军居青龙六甲也。
军门开五位系守营,军门开六戊系战营也。旗鼓居蓬星六乙也,士卒居明堂六丙也,伏兵居六阴六丁也,军门居天门六戊也,小将居地户六己也,齐众斩断居六庚也,判罪运粮居六辛也,囚系移谷居六壬也,府藏之库居六癸也。
行军择地
驱驰千里,破军杀将,存亡所关,安危所系,虽曰:本乎人事,而实天时居半,地利居半。故经曰:知天之时,可以合战,识地之利,可以全军,天时不知,地利不识,每出必败。故上将之道,度天地而后因之,故曰:胜敌者地也。地有步地、车地、骑地,车地、骑地、步地利于险、车地于平、骑地利于旷,故能因利而制胜,是为上将。长江亘前、舟梁皆绝、军难飞渡,名曰:天堑。高山密围、四望无缺、水潦皆至,名曰:天井。峰巓乱起、路多分析、来去不见,名曰:天房。丛林相薄,四面若回,逶迤其路,名曰:天罗。羣山相挟,松柏深黑,路如羊肠,名曰:天牢。地多下湿,高迥低低,泥泞粘足,名曰:天陷。怪石遍地,处处井塘,或突、或兀,名曰:天隙。树木数里,荵荫极目,去路必由,名曰:天障。城邑相隣,野多树落,鸡犬时惊,名曰:天市。前有平原,崇山后绕,林木阴蔽,名曰:天屏。
峻岭前回,旁无去路,步步欲高,名曰:天梯。山分左右,壁立百仞,一水飞流,名曰:天润。险阻在旁,一峰挺出,八方皆见,名曰:天月。大山两岸,中流独时,水势从空,名曰:天界。蔓草相延,丛生莞苇,风颷数起,名曰:天灶。浩浩荡荡,四望无山,垣平如砥,名曰:天场。路曲山巅,曲折崎岖,竟日不尽,名曰:天栈。众树交加,隔离天日,细路入山,名曰:天穴。环山数里,进路不通,内储富厚,名曰:天仓。面山背水,进可以战,退可以守,名曰:天府。荒坟古塚,观宇相仍,夜多鬼火,名曰:天幽。故善用兵者,因其地势而用之,进无接、退无及,分车列骑,无易无厄,前后远近,内外左右,无所不虑,无所不备,则无所不利,乃可以全军。故制胜之道,莫先于地,当留不留,当去不去,当奇不奇,当伏不伏,是谓死将,当进不进,当退不退,当避不避,当争不争,是谓死军,军死无功,将死无及。
回止恶风
忽有骤风夜间拔树屋,此为贼风,若大风起有声,大树枝条不动者,谓之鬼风。贼风主兵,鬼风主病,均宜急避之。
司马仲达曰:凡有风动,但以八门遁甲课之,若在奇门相合上来则吉,若在凶门不得奇者为凶,故军中遇恶风不止,旗竿倒折,取乾坤艮巽四穷上土,作泥人长三尺,手执桃弓、苇箭,仍执刀、披发向风三叩齿
咒曰:天有四狗,以守四境,地有四狗,以守四隅,以城为山,以池为河,寇贼不得过,来者不得进,去者不得还,急急如律令。咒毕弃之而去。
又咒曰:道风之道,灾殃消除,急急如律令。
明随地置变之术
地有异形,兵有异机,一险一易,地之形也。因地制宜,兵之机也。随地制变,虽有不同而便利存焉,故能因其形,乃可得其利,敌虽欲困我,亦无由也。晁错曰:用兵临战,其所最急者有三:一曰先明地形、二曰士卒服习、三曰器械利用,国之所恃,以战者将也。将之所赖者、兵也。有能之将,有制之兵,无往不胜。将不能而兵无制,何以取胜乎?故兵法曰:丈尺沟堑、草木茂林、依土积石、邱阜所在,此步兵之地,车骑二不当一。土山平原,四面旷野,此车骑之地,步兵十不当一。平易相远,山谷幽涧,居高临下,此弓弩之地,短兵百不当一,两阵相近,平地浅草,可后可前,此长戟之地,剑盾三不当一。
萑苇竹筱,草木丛密,此矛铤之地,弓弩三不当一。士不选练,卒不服习,起坐不安,动静无常,前击后解,与金鼓旗帜所指,皆不得当,此不素习之过也。兵不完、器不利,与空手同,甲不坚密、与袒裼同,弓弩不能及远,与短兵同射不的中,与无矢同,中不深入,与无镞同,此将不省兵之过也。兵法曰:器械不利以其卒与敌也,卒不可用以其将与敌也。将不知兵以其主予敌也。主不择将以其国予敌也,此四者用兵之至要也。是乙太乙用兵之法,克敌于未然,制胜于未兆,临机观变,全在于将,故曰:出兵从门置阵顺地,此之谓也。
明选将之术
武王问太公曰:王者举兵欲简练英雄,不知士之高下,为之奈何!太公曰:夫士之外貌,不与中情,相近者十五,有严而不肃,有温良而为盗者,有貌恭敬而心慢易者,有外廉让而内无诚信者,有精精而无情者,有湛湛而无诚者,有好谋而不决者,果敢而无能者,有悾悾而不信者,有恍恍惚惚而反忠实者,有诡激而见功効者,有外勇而内怯者,有肃肃而反平易,有嗃嗃而反诚慤者,有形貌虚劣而智略过人足以有为者,有独行不苟庸人所轻而君子所重者,人固不易知,知人亦不易,非有大明,不能得其涯际也。以山涛之资,而不知其子,简以王济之才历三十年而不知其叔湛夫,亲莫亲于父子叔侄,而乃有三十年而不知者,况其他乎。世固有砥中而玉表,羊质而虎皮者,亦有大智、大愚、大辩若讷,大巧若拙者,故曰:以貌取人,失之子羽,以言取人,失之宰我,是以中情外貌之不相应也。武王曰:如何知之。
太公曰:知之有八徵:一曰:问之以言,以观其词,二曰:穷之以词、以观其变,三曰:试之以谋、以观其知,四曰:使之以事、以观其德,五曰:与之以财、以观其廉,六曰:间之以色、以观其贞,七曰:告之以危、以观其勇,八曰:醉之以酒、以观其态,八徵既备,则贤不肖别矣。人虽有难知之情,而有可知之,理所谓问之以言者,盖言为心声,情动于中,乃形之于言。故吉人辞寡,躁人词多。汉高祖于韩信,登台拜将之初,先有将军何以教寡人之言是也。之以词者,欲尽其言之蕴,究其所以尽是变者,而以知其所得于心也。孙武之见吴王,吴王既与之言,而复使勒兵是也。试之以谋者,事之可否成败,必先计其始终,有识者乃预知其得失,所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也。使之以事者,事有难易,可以见其材力,与操守之正。此光武初见邓禹,所以有何能之问也。与之以财者,人无贪心,则货赂亦不能移,不贪即廉矣。间之以色者,女色最易惑人,惟所守者正,则不为所摇,而间不能入矣。故知其贞告之,以危者敢于有为,斯无所畏避,而勇往直前,无所顾虑也。醉之以酒者,内有所养,则不为酒所使,醉而仍不改其常度者,所养益深矣。八徵既备,人之内外,皆得而知,而贤不肖判然矣。
明教兵之术
武王问太公曰:合三军之众,欲令士卒服习,教战之法为之奈何?太公曰:凡领三军,必有金鼓之节,所以整齐士众也。为将者,必先明告吏士,申之以三令,教之以起居,进退旌旗,指挥之法。故教士吏先使一人学战,教成合之十人,十人学成,合之百人,百人学成,合之千人,千人学成,合之万人,万人学成,合之三军,而后及于百万之众,以成其大兵,而立威于天下,苟不教之以战,一旦迫之而为兵,是驱市人以就死地也。是乌合之众也。然教之必于平日所习而立劝惩之法,五人为伍,伍有其长,前后左右,各有其方,教成则长有赏,是劝之也。
不成则长有罚,如犯法之罪,是惩之也。劝惩之法既明,则人自为战,无往而不克,金鼓之节,鼓以进之,金以退之,一进一退,各有节,此士卒所以整齐也。三令而五申之申,明军法使士卒皆知所守,而不敢乱,乃可以行教之之法。由寡以及众,欲其力不劳,而教易成也。自一人以至千百万人,必教之有素,而后合之有序,以能成大兵,而立威于天下也。其后孙武子与尉缭子教兵之法,亦由少而及多,以次递加,皆太公之教法,遵而行之,变化以尽其用也。
明用兵分合术
经曰:用兵之法,三军之众,必有分合之变,其大将先定战地战日,然后移檄与各处将吏士卒,告之以攻城围邑之期,使之毕集其所,大将乃设营立表于辕门,清道禁行以待其来,先至有赏,后至有诛,则远近皆至,三军咸集。大将乃发令,启行尅期,进兵并力以战,此分合之用也。分不分縻军,合不合孤旅,分合之变,兵之至要也。盖用兵之道,其始也分,其终也合,始之分者,使之各据其要地,终之合者,临阵则并力而合战也。武王之伐纣也,孟津大会牧野,陈师一举而成王业,此用兵之至善也。汉高祖垓下之役,始与信布等会,期而未至,高祖深以为忧,及信布等发兵俱至后,高祖之业定矣,此会期并力之効也。
按此数篇,皆仍太乙原本篇中间引后事,乃注以为证,非答问语也,细看自明,故仍之。星源识。
卷三十七
天罡所指
天罡指巳天地开,以月将加用时,寻天罡至巳,为天地初开。出军行师,任徘徊。用兵大胜,开地千里。指午坐帐宜弹琴。指午为天地纵横,不宜出军,宜坐帐弹琴吉。指未小通亦可裁。天地小通,出军亦吉。指申迫争君须忌。天地争更之时,用兵须忌。指酉人马受惊骇。天地闭塞之时,车伤马死,战主大凶。反来戌上指乖隔。出军主士卒乖隔伤和。加亥天窄不称怀。用兵主损伤惊恐。指子半路魂魄散。行至半路魂魄不安。指丑途宿待明来。为小通、出军三十里待来朝,任意而行必大胜。临寅有喜战获胜。行者有喜,战必大捷。到卯闭塞宜埋藏。为天地闭塞、宜藏匿避之,凡事不宜。复临辰地关梁塞。关梁闭塞,只可安营下塞,不可妄动。掌上兵机仔细排。
占迷路法
如七月申时,以巳将加地盘申上,顺数辰时天罡在地盘未上,未为季、右道通,余仿此。
黄石公曰:出行道逢三路,未知何道通,以月将加时占之,天罡加孟左道通,加季右道通,加仲中道通。寅申巳亥为四孟、子午卯酉为四仲、辰戌丑未为四季。
立知井泉法
兵屯山阜,被贼围困,又无溪涧处觅水,急用磁碗覆地,将土壅碗口,待过一晚,至早揭碗视之底,有水珠有泉脉也,掘地数尺,可以得水。
卜螺法
取山中赤色大螺,取时忌妇人、孝子、鸡犬见之。凡预卜胜负,取二螺安盘中,直画一路左为我,右为贼。盘内盛水一寸许,将螺各记之,咒曰:田螺舞舞,能知风雨,贼若来遇,入我境界,田螺索索,风雨不着,贼若不来,各守城郭。咒毕候至天明,依法断之,若贼螺入我境界,宜固守,不可与战。我螺入贼界,宜急攻之。
春螺头向东、大利向西被贼,向南有惊,向北小吉。
夏螺头向东、小吉,向南大利,向西贼来,向北大惊。
秋螺头向西、大利,向南有神助,向东大吉获财,向北战胜宜守。
冬螺头向北、大利,向西平安,向南城能破,向东小惊,宜固守。
甲乙日螺头向东,贼来急,不宜战。向南五日内贼来,向西十四日贼来,向北贼不至。
丙丁日螺头向南九日去,向西七日去,向北当日至,交战我胜敌败,向东贼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