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间易学

  【道在若虑亢之有悔而先处于不亢之地此智士之所为耳岂曰龙德】
  本义 此第二节申彖传之意
  【见易曰此六节专从爻位明龙德耳详问答之辞义自见】
  潜龙勿用下也
  王注 此一章全以人事明之也夫识物之动则其所以然之理皆可知也龙之为德不为妄者也潜而勿用可乎必穷处于下也见龙在田必以时之通舍也以爻为人以位为时人不妄动则时皆可知矣文王明夷则主可知矣仲尼旅人则国可知矣【胡仲虎曰阳在下也以气言此曰下也以人言】
  见龙在田时舍也
  本义 言未为时用也【蔡虚斋曰言未当君位而已有君德也伊周固有君德然未当君位时为之也孟子曰周公之不有天下犹益之于夏伊尹之于殷也】
  终日干干行事也
  【杨敬仲曰道外无事事外无道行事即反复其道也】
  【见易曰行事者孟子所谓必有事焉也】
  或跃在渊自试也
  本义 未遽有为姑试其可【蔡虚斋曰自试者试其时非试其才也故曰进徳脩业九三备矣】
  飞龙在天上治也
  本义 居上以治下【蔡虚斋曰言大人得上位以治下也 易意曰圣人不讲独善之学必以治世为上】
  亢龙有悔穷之灾也
  【订诂曰亢而能悔所以为龙上九为干之主爻故言有悔以终之亦下文用九之意夏暑极曰亢冬寒极亦曰亢寒不亢不生暑不亢不成其亢也时为之也天则固然于龙何病焉故曰穷之灾 时论曰穷之灾也达人逃之畸人冒之小人昧而幸之圣人知之而时其时耳】
  乾元用九天下治也
  孔疏 九五止是一爻但云上治乾元总包六爻故云天下治也 本义 言乾元用九见与他卦不同君道刚而能柔天下无不治矣【胡仲虎曰乾元用九与他卦不同者葢一百九十二爻皆用九各有所指干之用九则独以刚而能柔人君治天下之道当如是也 杨敬仲曰非乾元则岂能用九而不为九用能用九则随时而应各得其所在初而潜在二而见在三而愓在四而跃在五而治在上而不亢故曰天下治也】
  本义 此第三节再申前意
  潜龙勿用阳气潜藏
  王注 与天时俱不息与时运俱终极此一章全説天气以明之也【蔡虚斋曰阳气潜藏乾道乃革俱就爻位上説】
  见龙在田天下文明
  孔疏 阳气在田始生万物故天下有文章而光明也 本义 虽不在上位然天下已被其化【杨中立曰乐行忧违孔顔所同天下文明则孔子而已】
  终日干干与时偕行
  孔疏 偕俱也建寅之月三阳用事三当生物之初同于天时生物不息故言与时偕行也 本义 时当然也
  【见易曰天行日周而过一度画夜无一息之不行日干夕愓法天行也】
  或跃在渊乾道乃革
  孔疏 去下体入上体故云乃革也 本义 离下而上变革之时【蔡虚斋曰或跃在渊皆就人事上説此云乾道乃革就此卦画其取象之意耳】
  飞龙在天乃位乎天德
  本义 天德即天位也盖惟有是德乃宜居是位故以名之【订诂曰九五与九二皆得中故皆有大人之称其德为潜龙之德至九五飞而在位也】
  亢龙有悔与时偕极
  【李子思曰时行则偕行可也时极则偕极是为不知变 订诂曰六阳既尽一隂将生亢而知变与时偕极正所谓时乘也 来元成曰菜以冬为春一阳生于子也麦以夏为秋六阳尽于已也阳生即为春不必其既盈阳尽即为秋不必其隂至然则阳气潜藏菜其知之矣与时偕极麦其知之矣】
  乾元用九乃见天则
  本义 刚而能柔天之法也【苏子瞻曰乾元以无首为天则 管登之曰天德无将故六龙无一可以为首天德无迎故六龙无一不可以为首无将无迎天则乃见 黄元公曰辅嗣谓此章以天气明之乾道乃革其天气之变候乎与时偕极天气穷矣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乆故以用九为天则也】
  【见易曰四德不备不成一龙六龙不具不为干德故元亨利贞六龙之体也潜见愓跃飞亢四德之用也圣人以四德为体六龙为用元统四德故曰乾元用九】
  本义 此第四节又申前意
  乾元者始而亨者也
  王注 不为乾元何能通物之始不性其情何能乆行其正是故始而亨者必乾元也利而正者必性情也 本义 始则必亨理势然也
  利贞者性情也
  孔疏 性者正而不邪情者性之欲也言若不能以性制情使其情如性则不能乆行其正 本义 收敛归藏乃见性情之实【苏子瞻曰情以为利性以为贞利贞者性情也言其变而之乎情反而直其性也 蔡虚斋曰主干而言不主物而言四德属干不属物此是敎人于物之始而亨处认乾元于物之性情处认干之利贞 易略曰本义既谓性命于利贞时各正又谓性情于利贞时始见天命见于性性见于情情见于生始亨即性情可见矣至利贞时摧残泯没无复始亨之性情可见不知稿其外不稿其内所为受生之本吐化之机正当此时隐隐跃跃始亨之性情益显然则始固干始亨亦干始利贞亦莫非干始也】
  【见易曰性者情之本情者性之用有生以后情用事而性日漓失其本情矣利贞者敛情以归性也道家谓之敛情归宗天下无无情之性若情稿则性灭矣】
  干始能以美利利天下不言所利大矣哉
  孔疏 干始句解元也能以美利利天下解利也不复説亨贞者前文言亨既连始贞又连利举始举利则通包亨贞也不言所利者若坤卦云利牝马之贞及利建侯利涉大川皆言所利之事此直云利贞不言所利之事欲见无不利也非惟止一事而已故云大矣哉 本义 始者元而亨也利天下者利也不言所利者贞也【朱子曰明道云不有其功常久而不已者贞也不冇其功言化育之无迹处 蔡虚齐曰不言所利者干不言所利也所谓敛却神功寂若无也便见贞意】
  【火传曰天下之美化而不裁则其美不成利者所以裁成万物也故曰美利万物享其利皆以为坤之功也而不知皆干之所为此之谓不言所利此干之所以为大】
  【今按利贞之时已是坤道用事而皆归之于干故此一节以干始直贯利贞言非元无以亨利贞也不言所利程子所谓干不有其功也干之用在于六龙其功见于云行雨施皆始亨之事以气候推之只得一半】
  大哉干乎刚健中正纯粹精也
  孔疏 此正论干德不兼论元也 本义 刚以体言健兼用言 或疑干刚无柔不得言中正者不然也天地之间本一气之流行而有动静耳以其流行之统体而言则但谓之干而无所不包矣以其动静分之然后有隂阳刚柔之别也【蔡虚齐曰本义谓中者其行无过不及是就四德之交接处説正者其立不偏是就四德之自为德处説纯者刚健之极粹者中正之极故一则曰不杂于隂柔一则曰不杂于邪慝 大哉干乎干字包四德七字正指四德言也 本义谓是一气流行而有动静则秋冬时气亦未尝不流行也而何以为静以气候之出入言之阳气流行其后半节却是敛其向所出者以归于内也故为静只以鼻息之嘘吸騐之足见动静之分矣】
  【见易曰上节大矣哉合赞四德此大哉特赞干言非干虽有四德其功用不能如此大也】
  六爻挥旁通情也
  本义 旁通犹言曲尽【蔡伯静曰刚健中正而纯粹精者惟九五足以当之兼用六爻挥其义者欲旁通以尽乎事物之情耳】
  【见易曰性见于情不旁通其情不足以见其中藏之性是故六爻之挥偏正互用经权并行未尝一毫有逾其天则是之谓旁通横渠曰旁通不独六爻盖徧被六十四也 今夫中不可见而见于和性不可见而见于情干不可见而见于六龙时乘六龙其而皆中节之和乎】
  时乘六龙以御天也云行雨施天下平也
  本义 言圣人时乘六龙以御天则如天之云行雨施而天下平也【胡仲虎曰曲尽其义者在六爻而徧全其德者在九五一爻时乘六龙以下则为九五而言也 彖言元亨利贞属之干文言以属之君子干之德固在君子躬行中也彖传言云行雨施属之干文言以属之圣人干之功固在圣人用内也】
  【见易曰圣人以乾道治世其功极于云行雨施云行雨施斯万物各遂其生是圣人功之可见者至于亨而止矣若夫天下之平则所谓不识不知顺帝之则尽天下一元气也此利贞之事盖听诸天下自然而然圣人无所事焉夫使万物元气各足斯为干之利贞使天下同归于元气者则为圣人之利贞矣今按圣人不析言元亨而元即兼亨不析言利贞而贞即兼利然则始万物者元也终万物者贞也亨利特其间之过接处耳不曰始终而曰终始贞下所以起元也 元亨利贞四德只是一元之气始而终终而始析而四之则为四时分而二之则为隂阳贯而一之总为一气故朱子谓是一气之流行也】
  本义 此第五节复申首章之意
  君子以成德为行日可见之行也潜之为言也隐而未见行而未成是以君子弗用也
  本义 成德已成之德也初九固成德但其行未可见耳【蔡虚齐曰德本也行用也有有其德而不见诸行者未有有其行而不本诸德者也故曰以成德为行初九德已成矣而曰勿用盖初九时乎潜也潜之为言隐而未见惟隐而未见则行犹未成是以君子勿用也 潜之为言也与亢之为言也皆据爻位而言】
  君子学以聚之问以辨之寛以居之仁以行之易曰见龙在田利见大人君德也
  程传 学聚问辨进德也寛居仁行修业也 本义盖由四者以成大人之德再言君德以深明九二
  之为大人也【横渠云心大则百物皆通心小则百物皆病必寛以居之则吾之所以学聚问辨者常见其与心为一矣 订诂曰书赞汤之德曰克寛克仁九二之为君德审矣此天下利见之本】
  九三重刚而不中上不在天下不在田故干干因其时而愓虽危无咎矣
  本义 重刚谓阳爻阳位【蔡节斋曰下卦以二为中上卦以五为中三居二上过乎中也四居五下不及乎中也在天五也在田二也】
  九四重刚而不中上不在天下不在田中不在人故或之或之者疑之也故无咎
  本义 九四非重刚重字疑衍【胡仲虎曰九三九四当合看三过乎中四不及乎中过则忧不及则疑然忧所当忧卒于无忧疑所当疑卒于无疑此二爻所以皆无咎也 蔡虚斋曰九三之不中就居下之上取九四之不中就居上之下取 或曰九四是刚而不正非不中也然九二非正也而本义谓之刚健中正以中该正也九三正也而文言谓之重刚而不中不复取其正也中正当相通看】
  【见易曰三四皆人位四之跃渊将离三而进于五所谓离其羣也故曰中不在人】
  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天且弗违而况于人乎况于鬼神乎
  本义 先天不违谓意之所为黙与道契后天奉天谓知理如是奉而行之【管登之曰天与大人皆浑然天则耳天则不可先也不可后也以迹言大人先天天亦先大人大人后天天亦后大人至于天则不先不后处非惟大人莫之违天亦不能自违也大人乘龙御天以其自我作古即曰先天以其时至事起即曰后天要之先天妙用即在后天奉时中耳 程子曰圣人不先天以开人各因时以立政故大人心通天地之心而用必后天事起天地之后而知必先天先天者后天之体后天者先天之用 吴因之曰以其剏乎前之所未有则曰先天以其本乎理之所固有则曰后天天弗违者道理不能违大人奉天时者大人不能违道理】
  亢之为言也知进而不知退知存而不知亡知得而不知丧其惟圣人乎知进退存亡而不失其正者其惟圣人乎
  本义 知其理势如是而处之以道则不至于有悔矣固非私计以避害者也【胡仲虎曰初九曰潜之为言也二句释一潜字而言君子者再盖必君子而后能安于潜也上九曰亢之为言也三句释一亢字而言圣人者再盖必圣人然后不至于亢也 管登之曰非圣人不能亢非亢不足以见圣人五龙皆立于知进知退知得知丧之地亢独不然亢之时以进为正安得顾其退以存为正安得虑其亡其进不思退存不思亡乃其所以知进知退知存知亡而不失其正也欤五龙易地而处又不以今日之所持者为正矣】
  【见易曰亢岂惟伊尹之放桐周公之负扆哉孔子亦有时而亢诛华士却莱夷堕三都当其时宁知有得丧存亡耶葢责任不在已当潜则潜责任在已当亢则亢若当亢而思潜将宋陈宜中之占城不返为高蹈乎亢之时一有知退知丧知亡之心便失其正矣】
  本义 此第六节复申第二第三第四节之意【蔡虚斋曰看文言申象传虽是反复申言其实前后亦互相明】
  【坤下坤上】
  坤元亨利牝马之贞君子有攸往先迷后得主利西南得朋东北丧朋安贞吉
  孔疏 乾坤合体之物故干后次坤亦云元亨与干同也利牝马之贞此与干异坤是隂道当以柔顺为贞正借柔顺之象以明柔顺之德也 本义 者偶也隂之数也坤者顺也隂之性也注中者三画卦之名也经中者六画卦之名也 牝马顺而健行者阳先隂后阳主义隂主利西南隂方东北阳方安顺之为也贞健之守也【朱子曰先迷后得东北西南大槩是隂为阳一半就前后言没前一截就四方言没东北一截阳却是全体 隂体柔躁只为他柔所以躁刚便不躁躁是欲动而不得动之意刚便动矣柔躁不能自守所以説安贞吉章氏曰在西南以得朋为利阳已藏而坤用事代有终也在东北以丧朋为利阳方进而坤退听地道无成也 胡庭芳曰文王卦辞取象如此西南隂方东北阳方本后天卦位 苏子赡曰坤之道为人用而不自为用可为和而不可为倡君子有攸往往求用也 时论曰干为马坤为牝马妻承夫也坤为牛离曰牝牛母传子也 文王以乾道奉庖羲以坤道自退处故画后天之坤领三女于西南也礼用牝马诸侯之仪也故曰后者安其分也利者安其德也西南者安其位也】
  【见易曰虞仲翔以得主为句葢坤之贞以顺干为贞故先则迷而后则得坤不自主以干为主也天道先东北而后西南坤以后为利也坤任事于西南而逊功于东北坤之分也贞也文王于坤再称其贞文王法坤道者也】
  【火传曰隂之为朋祗是一隂便为朋甫交西南姤一隂初生即为得朋交东北复一阳初生即为丧朋复所来之朋即坤所丧之朋至于复隂皆相随以从阳故曰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