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章句证异

  朱震王申子自震为雷至为蕃鲜为第十一章吕祖谦王宗吴仁杰吴澄自震为雷至为蕃鲜为第十三章
  李衡自震为雷至为蕃鲜为第十四章
  巽为木为风为长女为绳直为工为白为长为髙为进退为不果为臭其于人也为寡髪为广颡为多白眼为近利市三倍其究为躁卦
  工郑作墨【本晁説之】 为臭王肃作为香臭 寡髪郑虞翻作为宣髪【虞云为白故称宣髪马君以宣为寡髪非也 陆徳明曰本又作宣髪 惠栋同】 广颡郑作黄颡
  荀九家此下有为杨为鹳【杨朱震作杨 鹳吴澄云为鸿误作鹳毛竒龄云吴氏不知何据】
  孔頴达自巽为木至其究为躁卦为第十三章朱震王申子自巽为木至其究为躁卦为第十二章吕祖谦王宗吴仁杰吴澄自巽为木至其究为躁卦为第十四章
  李衡自巽为木至其究为躁卦为第十五章
  坎为水为沟渎为隐伏为矫輮为弓轮其于人也为加忧为心病为耳痛为血卦为赤其于马也为美为亟心为下首为薄蹄为曳其于舆也为多眚为通为月为盗其于木也为坚多心
  矫陆徳明曰一作挢 輮宋衷王廙作揉【宋云使曲者直直者曲为揉惠栋同】 京房作柔马融郑陆绩王肃作輮 【晁説之曰柔正文輮文揉俗文】荀爽作挠 轮姚信作伦 亟荀爽作极【云中也 晁説之云亟古文 惠栋从极】 为曳郭雍曰当作其于舆也为曳 为月朱震曰当在坎为水下错文也荀九家此下有为宫为律为可为栋为丛棘为狐为蒺藜为桎梏【毛氏居正曰防作栋误当据建安余氏水为正】
  孔頴逹自坎为水至其于木也为坚多心为第十四章
  朱震王申子自坎为水至其于木也为坚多心为第十三章
  吕祖谦王宗吴仁杰吴澄自坎为水至其于木也为坚多心为第十五章
  李衡自坎为水至其于木也为坚多心为第十六章
  离为火为日为电为中女为甲胄为戈兵其于人也为大腹为乾卦为鼈为蟹为蠃为蚌为其于木也为科上稿
  干郑云当作干【阳在外能干正也 董遇作干】 蠃京房作螺姚信作蠡【晁氏説之曰三字皆不见文】 蚌陆徳明本又作蜯【晁氏説之曰蚌文】 科虞翻作折【李氏鼎祚同廉按今李本亦作科】 槁郑作稾【惠栋同】干寳作熇
  荀九家此下有为牝牛【朱氏震作牧牛】
  孔頴达自离为火至为科上槁为第十五章
  朱震王申子自离为火至为科上槁为第十四章吕祖谦王宗吴仁杰吴澄自离为火至为科上槁为第十六章
  李衡自离为火至为科上槁为第十七章
  艮为山为径路为小石为门阙为果蓏为阍寺为指为狗为鼠为黔喙之属其于木也为坚多节
  蓏京房作堕【晁氏説之曰堕古文】 寺陆徳明亦作防 为指郑作为小指【本晁説之】 为狗虞翻作为拘【云指诎信制物故为拘旧作狗上已为狗 朱震曰狗当作豿虎子也 惠栋从拘】 黔郑作黚【谓虎豹之属贪冐之戻】许慎作黔【黎也】吴澄曰黔当与钳通 喙陆徳明作□【吕祖谦□今本作喙 晁説之曰陆无喙字□音喙】 坚多节虞翻李鼎祚无坚字
  荀九家此下有为鼻为虎为狐
  孔頴达自艮为山至为坚多节为第十六章
  朱震王申子自艮为山至为坚多节为第十五章吕祖谦王宗吴仁杰吴澄自艮为山至为坚多节为第十七章
  李衡自艮为山至为坚多节为第十八章
  兑为泽为少女为巫为口舌为毁折为附决其于地也为刚卤为妾为羊
  许慎作兑为口为巫 羊郑作阳【此阳谓为养无家女行赁炊爨今时有之贱于妾也朱震俞琰从之】虞翻作羔【羔女史皆取贱位旧读以羔为羊已见上非也 李鼎祚同】
  荀九家此下有为常为辅颊【常西方神也朱震曰为常当属坤脱简在此坤顺得常得主有常 项安世曰晁以道云常即古文裳字若然则今坤之逸象既有裳矣兑之为常意者其为商之误欤商字出兑卦 吴澄曰为常彖爻词无或曰当为裳或曰当为商或曰常九旗之一下二竒象通帛下垂上一耦象分系于扛】
  孔頴达自兑为泽至为羊为第十七章
  朱震王申子自兑为泽至为羊为第十六章
  吕祖谦王宗吴仁杰吴澄自兑为泽至为羊为第十八章
  李衡自兑为泽至为羊为第十九章
  朱子自干为天至末为第十一章
  项安世自干为天至末为第六章
  惠栋自干健也至末为第四章







  周易章句证异卷十
  钦定四库全书
  周易章句证异卷十一
  内阁中书翟均廉撰
  序卦
  俞琰曰韩康伯以説卦三篇分出序卦杂卦则序杂之名始于康伯史记云孔子序彖繋象说卦文言而不及序卦杂卦则汉初犹总名之曰説卦也郑旧次在说卦后韩伯及吕大防诸儒同惟俞琰在杂卦后郑无序卦【云后人所作廉按程迥云序卦非圣人之书朱子与孙季和书亦本其説】
  有天地然后万物生焉盈天地之间者惟万物故受之以屯屯者盈也
  屯者物之始生也物生必蒙故受之以蒙蒙者蒙也物之穉也物穉不可不养也故受之以需需者饮食之道也饮食必有讼故受之以讼
  郭京曰始生必蒙始字误作物字蒙者蒙昧也脱昧字 陆徳明曰穉本或作稚
  讼必有众起故受之以师师者众也众必有所比故受之以比比者比也
  郭京曰比者亲比也今脱亲字
  比必有所畜故受之以小畜物畜然后有礼故受之以履履而泰然后安故受之以泰
  畜陆徳明曰本或作蓄 李鼎祚故受之以履下増履者礼也四字【云今本四字入注释文曰今杂卦无此句韩注有或冩者误 晁説之曰王弼畧例所引有礼者履也四字一句误入注中 吴澄云后人误以正文书作注字】 郑作履然后安【无而泰二字李鼎祚同】
  泰者通也物不可以终通故受之以否物不可以终否故受之以同人与人同者物必归焉故受之以大有有大者不可以盈故受之以谦有大而能谦必豫故受之以豫
  郑作有大有不可以盈【本晁説之】李鼎祚作有大不可以盈【无者字】
  豫必有随故受之以随以喜随人者必有事故受之以蛊蛊者事也有事而后可大故受之以临临者大也物大然后可观故受之以观可观而后有所合故受之以噬嗑嗑者合也物不可以茍合而已故受之以贲贲者饰也致饰然后亨则尽矣故受之以剥剥者剥也然后李鼎祚作而后 亨郑许两反徐邈音向陆徳明许庚反
  物不可以终尽剥穷上反下故受之以复复则不妄矣故受之以无妄有无妄然后可畜故受之以大畜淮南子引作剥之不可遂尽也故受之以复 郑作有无妄物然后可畜【本晁説之项安世 李鼎祚同廉案今李本脱物字】故受之以大畜李鼎祚无以字
  物畜然后可养故受之以颐颐者养也不养则不可动故受之以大过物不可以终过故受之以坎坎者陷也陷必有所丽故受之以离离者丽也
  李鼎祚作不养则不可以动 王昭素于丽也増丽必有感故受之以咸咸者感也三句【晁氏説之从之朱震曰一本有此三句】
  有天地然后有万物有万物然后有男女有男女然后有夫妇有夫妇然后有父子有父子然后有君臣有君臣然后有上下有上下然后礼义有所错夫妇之道不可以不久也故受之以恒恒者久也
  后汉书荀爽引作然后有礼义礼义备则人知所乆矣
  物不可以久居其所故受之以遯遯者退也物不可以终遯故受之以大壮物不可以终壮故受之以晋晋者进也进必有所伤故受之以明夷夷者伤也伤于外者必反其家故受之以家人
  郑作物不可以终久居其所【本晁説之李鼎祚同】
  家道穷必乖故受之以暌暌者乖也乖必有难故受之以蹇蹇者难也物不可以终难故受之以解解者缓也缓必有所失故受之以损损而不已必益故受之以益益而不已必决故受之以夬夬者决也决必有所遇故受之以姤姤者遇也
  李鼎祚作决必有遇【无所字】 姤李鼎祚作觏
  物相遇而后聚故受之以萃萃者聚也聚而上者谓之升故受之以升升而不已必困故受之以困困乎上者必反下故受之以井
  井道不可不革故受之以革
  革物者莫若鼎故受之以鼎主器者莫若长子故受之以震震者动也物不可以终动止之故受之以艮艮者止也物不可以终止故受之以渐渐者进也进必有所归故受之以归妹得其所归者必大故受之以丰丰者大也
  止之董楷作动必止之 【毛竒龄云李鼎祚本下有动必二字 按今李本无】
  穷大者必失所居故受之以旅旅而无所容故受之以巽巽者入也
  入而后说之故受之以兑兑者说也说而后散之故受之以涣涣者离也
  物不可以终离故受之以节节而信之故受之以中孚有其信者必行之故受之以小过
  有过物者必济故受之以既济物不可穷也故受之以未济终焉
  晁说之曰赵蕤云终焉二字疑非仲尼之辞后人之误也









  周易章句证异卷十一
  钦定四库全书
  周易章句证异卷十二
  内阁中书翟均防撰
  杂卦
  熊朋来襍从衣集声俗作杂
  郑曰旧次在序卦后韩伯及吕大防诸儒同惟俞琰在说卦后序卦前 郑无杂卦
  干刚坤柔比乐师忧
  临观之义或与或求
  屯见而不失其居蒙杂而着
  杂郑作稚【云稚误作杂当蒙昩防稚之时心无所定非丛杂之义】 着张子曰古着字
  震起也艮止也损益盛衰之始也
  大畜时也无妄灾也
  萃聚而升不来也谦轻而豫怠也
  怠京房作治 虞翻作怡也【云豫荐乐祖考故怡之或言怠也 李鼎祚作怡 项安世曰怡时灾来于韵为协然怠字何尝不协平上去入之分自沈约始豫怠二字本是古语】
  噬嗑食也贲无色也
  食晁说之曰食一作合
  兑见而巽伏也
  见郑作说【本晁说之】
  随无故也蛊则饬也
  饬郑虞翻王肃作饰【一本作节误 李鼎祚作餙苏轼李衡王宗李简王申子熊良辅同 毛居正曰饬音敕作餙误】
  剥烂也复反也
  晋昼也明夷诛也
  俞琰作明夷昧也【昩误作诛】
  井通而困相遇也
  咸速也恒久也
  涣离也节止也解缓也蹇难也暌外也家人内也否泰反其类也
  大壮则止遯则退也
  大有众也同人亲也革去故也鼎取新也小过过也中孚信也丰多故亲寡旅也
  众荀爽作终 荀爽作丰多故亲【絶句】寡旅也【句】虞翻作丰多故【句】亲寡旅也【句陆德明曰众家以丰多故絶句李鼎祚亦无也字毛竒龄云李有也字按今李本亦有也字者 郭雍朱子项安世王申子李简胡炳文林希元杨廷筠陈仁锡张振渊陆时位顾炎武毛竒龄查慎行成徳同无也字】谨案 周易折中无也字吕祖谦云丰多故今本有也字【韩伯苏轼朱震王宗李衡吴澄胡一桂董楷董真卿熊良辅俞琰梁寅洪守美同有也字】谨案 周易述义有也字 项安世曰卦名皆句上旅独在下者取其韵之叶也以多故对寡亲则故非事故之故
  离上而坎下也
  小畜寡也履不处也
  需不进也讼不亲也
  大过颠也姤遇也柔遇刚也渐女归待男行也颐养正也既济定也归妹女之终也未济男之穷也夬决也刚决柔也君子道长小人道忧也
  姤石经于此独作遘【郑李鼎祚朱震王宗同朱震曰遘当作姤】 忧郑【本晁説之】虞翻作消【李氏鼎祚同廉按今李本亦作忧】
  苏轼改作颐养正也大过颠也姤遇也柔遇刚也夬决也刚决柔也君子道长小人道忧渐女归待男行也归妹女之终也既济定也未济男之穷也云乾坤至需讼两两相从明相反之义大过以下非相从之次者失之也凡八卦今改正而相从之次相反之义焕然若合符节【朱子改本同苏氏】
  蔡渊改作大过颠也颐养正也既济定也未济男之穷也归妹女之终也渐女归待男行也姤遇也柔遇刚也夬决也刚决柔也君子道长小人道忧也云自大过以下有乱简案杂卦例皆反对协韵为序今以其例改正【吴氏澄同 邱富国曰今依蔡易读之则八卦既得以类从而韵亦叶但不当僭改经文耳 董真卿案苏氏亦有改正自颐大过而下数卦然不若蔡氏之妥 熊朋来自姤遇也以下后儒多以意改定或违对卦之例或失古韵之音惟蔡氏所改定者为可通故熊氏本同蔡氏】俞琰曰颐养正也大过颠也既济定也未济男之穷也归妹女之终也渐女归待男行也姤遇也柔遇刚也夬决也刚决柔也君子道长小人道忧也
  毛竒龄曰疑改作大过颠也颐养正也渐女归待男行也归妹女之终也既济定也未济男之穷也姤遇也柔遇刚也夬决也刚决柔也君子道长小人道忧也
  晁说之曰郑云自大过颠也以下卦音不协似错乱失正弗敢改耳
  朱子曰自大过以下卦不反对或疑其错简今以韵协之又似非误未详何义【胡氏炳文曰本义谓大过以下疑其错简今以韵协之又似非误】




  周易章句证异卷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