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子藏
- 诸子
- 明末清初耶稣会文献
明末清初耶稣会文献
⑶教化大行
时有四圣,录其在世行实及其教语,而贻之於列国,则四方万民群从之,而世守之。自此大西诸邦教化大行焉。考之中国之史,当时汉明帝尝闻其事,遣使西往求经,使者半途误值身毒之国,取其佛经传流中华。迄今贵邦为所诳诱,不得闻其正道,大为学术之祸,岂不惨哉?
四、结语
1、中士皈依天主
中士曰:稽其时则合,稽其人则通,稽其事则又无疑也。某愿退舍沐浴而来领天主真经,拜为师,入圣教之门。盖已明知此门之外,今世不得正道,后世不得天福也。不知尊师许否?
2、西士为之施洗
西士曰:秪因欲广此经,吾从二三英友,弃家屏乡,艰勤周几万里,而侨寓异土无悔也。诚心悦受乃吾大幸矣。然沐浴止去身垢,天主所恶乃心咎耳。故圣教有造门之圣水,凡欲从此道,先深悔前时之罪过,诚心欲迁于善,而领是圣水,即天主慕爱之,而尽免旧恶,如孩之初生者焉?吾辈之意,非为人师,惟恤世之错,回元之路,而为之一引于天主圣教,则充之皆为同父之弟兄,岂敢苟图称名辱师之礼乎哉?天主经文字异中国,虽译未尽,而其要已易正字。但吾前所谈论教端,佥此道之肯綮,愿学之者,退而玩味于前数篇事理。了已无疑,则承经领圣水入教,何难之有?
3、愿天主之教大明
中士日:吾身出自天主,而久昧天主之道。幸先生不辞八万里风波,远传圣教,彪炳异同,使愚聆之豁然深悟昔日之非,获惠良多;且使吾大明之世,得承大父圣旨而遵守之也。吾静思之不胜大快,且不胜深悲焉。吾当退于私居温绎所授,纪而录之以志不忘,期以尽闻归元直道。所愿天主佐佑先生仁指,显扬天主之教,使我中国家传人诵,皆为修善无恶之民,功德广大,又安有量欤?
天主实义下卷终
畸人十篇
利玛窦述
后学汪汝淳校梓
畸人十篇题解
《畸人十篇》是利玛窦所著明末天主教护教文献,1608年刻于北京,1609年南京及南昌重刻,汪汝淳 校梓,亦收入《天学初函》,辑入《四库全书》子部杂家类存目。利玛窦字西泰,原名Matteo Ricci,意大利耶稣会士,生于1552年,1582年到达澳门,初在广东、肇庆,随在韶州、南京、南昌、北京等地传教。利玛窦1610年卒于北京,终年五十九岁。本书根据重刊本编辑整理,辑入《天学初函》第一册,共205面,书前有勾吴冷石生演的“畸人十规”、虎林李之藻 的1608年“刻畸人十篇”抄序、周炳谟 的 1608年“重刻畸人十篇引”、 渤海王家植木仲“题畸人十篇小引”、凉庵居士李之藻的无题名文,书末附西琴曲意八章,今藏于梵谛冈教廷图书馆(Biblioteca Apostolica Vaticana),文献编码为Borg.cine.324, 339, 370号,Rac.Gen.Or.III-221号;法国国家图书馆 (Bibliothèque Nationale de France) 亦有藏本,古郎(Maurice Courant)编目为6832号;也藏在Institut Vostokovedenija (Leningrad),文献编码为D207, D208/b.3, 4, D761/b.2号。
所谓“畸人”是作者的谦词,大概是因为其言行奇特与世人迥异,故以“畸人”自称。勾吴周炳谟解释说:“求所为‘畸人’者何?在其大者,在不怖死。……而去来之际,自无弗洒然也。夫世之芒於死生者,骤闻若说,有不骇以为吊诡者耶?即谓之‘畸人’,宜也。”因为作者“关切人道”,以“澹泊以明志,行法以俟命,谨言苦志以褆身,绝欲广爱以通乎天。”教人,使人“常念死候,了善坊恶,以祈宥於帝天。”“一唱三叹,尤为砭世至论。”所以李之藻说:“有知《十篇》之於德适也,不畸也。”
《畸人十篇》的十篇文章,论述的都是天主教信仰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人寿既过误犹为有”篇教导人要珍惜在世时光,勤于修道养德。“人於今世惟侨寓耳”篇解开了世间的苦难之谜,说明世间非人本乡,而是人生试场,人当於此修德以归大本。“常念死候利行为详”篇告诉人常常思考死亡,有助于提醒人们明确人生的目标与意义,从而免于世界的诱惑。“常念死候备死后审”篇则教导人们通过面对死亡来学会生存,修身进德,以除淫欲,轻名利、去倨傲、安受死。“君子希言而欲无言”篇教导人正言以养德。“斋素正旨非由戒杀”篇论述斋戒的意义,使人明白天佛二教斋素的不同,从而使人自卑、克己遏欲以全德。“自省自责无为为尤”篇解释说明了圣凡之别与成圣之路。“善恶之报在身之后”篇论述了天主教的祸福赏罚观,和天堂地狱的喜乐与痛苦。说明天主以天堂地狱赏善罚恶,而世福世祸不足以报善恶。“妄询未来自速身凶”篇用心理学的方法说明了算命的危害,并阐明了天主教禁绝算命的道理。“富而贪吝,苦于贫屡”篇劝导人不可贪财吝啬,当以性命德性为宝。《畸人十篇》后附西琴曲意八章,是利玛窦本国的歌词,大概是关于灵修生活的赞美诗。
在著作中所提及的人物,都有姓名可考,可见这是一本为信徒而作的灵修进德之作。《畸人十篇》是与《天主实义》“相辅行世”,“间以语听者不解,利子乃为《天主实义》以著其凡能。听者解矣,利子乃为《畸人十篇》以析其义。”总之,《畸人十篇》是典型的利氏之作,内容丰富,资料翔实,论证精辟,语言生动极具思辩性。体现了作者博学强志,论证全百深刻,高屋建瓴的特点。
畸人十篇目录
畸人十篇题解 181
畸人十篇目录 183
冷石生演《畸人十规》 187
一、人寿既过误犹为有 187
二、人於今世惟侨寓耳 187
三、常念死候利行为祥 187
四、常念死候备死后审 187
五、君子希言而欲无言 187
六、斋素正旨非由戒杀 188
七、自省自责无为为尤 188
八、善恶之报在身后 188
九、妄询未来自速身凶 188
十、富而贪吝苦于贪屡 188
刻畸人十篇 190
一、西泰子其人其事 190
二、《畸人十篇》的特点 190
三、《畸人十篇》的意义 191
重刻《畸人十篇》引 192
一、畸人释义 192
二、西学中学比较 192
题《畸人十篇》小引 194
一、《畸人十篇》的成因 194
二、利玛窦之异 194
三、天主之道不应阏障 194
(凉庵居士无题名文) 195
一、论天堂地狱理应实有 195
二、利氏排佛有功于儒学 195
重刻畸人十篇卷上 196
第一节 人寿既过误犹为有 196
一、年岁已过,是无非有 196
二、徒过光阴,是为真无 196
三、日咎箴 196
第二节 人於今世惟侨寓耳 198
一、人於今世为何苦难重重 198
二、天主于世间患难中拯拔世人 199
三、大宗伯有志于天主正道 201
第三节 常念死候利行为祥 201
一、常念死候有备无损 201
二、人当时时处处候死 201
三、常念死候非凶是详 202
第四节 常念死候备死后审 206
一、常念死候以敛心检身 207
二、常念死候以治淫欲之害 208
三、常念死候以轻富贵名利 208
四、常念死候以攻伐倨敖之心 210
五、常念死候以安受死 211
第五节 君子希言而欲无言 214
一、圣人罕言而欲无言释 214
二、禁言之故事 214
三、世之害莫大乎佞 217
四、非欲无言,乃欲正言 217
五、言之五毋与五有 219
第六节 斋素正旨非由戒杀 221
一、斋素之义不由释氏始 221
二、斋素三旨 221
重刻畸人十篇卷下 225
第七节 自省自责无为为尤 225
一、为功志在神鬼 225
二、惟谋神之长善 225
三、默坐神行之功 225
四、善神肇瑞初功 225
五、至善方可称圣人 226
六、尽力寅亮天工方为圣 226
第八节 善恶之报在身之后 227
一、善恶之报释疑 227
二、世间生死赏罚释疑 229
三、善恶之偿释疑 231
四、来世喜乐释疑 232
五、天主赏赐释疑 239
六、龚大参之心得 241
第九节 妄询未来自速身凶 242
一、推算星命释疑 242
二、相信星家推命之凶 243
三、问星命犯天主首诫 245
四、郭生结局 245
第十节 富而贪吝苦于贫屡 246
一、贪得者以小身任大劳 246
二、欲与财均长之祸 246
三、财之用在乎适度 246
四、多欲乃贫匮,寡欲乃富足 246
五、财不能疗嗜财之疾 247
六、财能煽人私欲邪念 247
七、富而吝者以金为乐 247
八、富而吝者石与金同 247
九、但大氏口渴难饮之刑 247
十、积财不用之愚 248
十一、心系于财则为财役 248
十二、财无人不如人无财 248
附西琴曲意八章 250
第一章:吾顾在上 250
第二章:牧童游山 250
第三章:善计寿修 250
第四章:德之勇巧 250
第五章:悔老无德 251
第六章:胸中庸平 251
第七章:肩负双囊 251
第八章:定命四达 251
冷石生演《畸人十规》
《十规》,西国之微旨也。或曰细蕴,或曰显道,或曰臆之,或曰公之,或曰事天,交发兹其滥觞。
一、人寿既过误犹为有
人不可以无年,可以无年,眇年眇湔;人可以无岁,不可以无岁,多岁多慧。日隐天,夜念息,人夜屑越戏娱兽行禽化。岁与年契,年与岁雠。来者谁牵,速者谁留。智者知日,大智忧年。不祥空亡,赡心嗜愆。惟勤心活,惟虚气聚。冥去冥来,昭格天主。
二、人於今世惟侨寓耳
万镒行估,百金僦屋。丐子曒号,一钱信宿。息气接睫,僦焉乃同。不如归家务我圃,农人之处世亦复然。然弃家驰逐夫何有焉失?或寒水获斯火,炽仰仇大圆。尔司何事?浊贪贪利,清贪贪名,清其如蚓,浊其如鼪。西国先达,黑蜡、德牧。黑蜡恒笑,德牧恒哭。笑嗤失心,哭伤丧性。一念沉沦,比诸破镜。坚忍顺受,栖澹化瞋。天主降鉴,脱之苦辛。
三、常念死候利行为祥
尔緣何息,云胡不生?尔依何来,云胡不死。死匪可讳,死乃得止。胡齿斯促,而欲斯长?胡生斯繁,而归斯驶?思矣,思矣,不如退而修行,徐候其所。下士生不如死,死不如生。至人生如其生,死如其死。惟其能生,是以能死。非仙非佛,不怖不恃。法雅哥般问黑入多:既觐天主,不废啸歌。
四、常念死候备死后审
夭寿不贰,朝闻夕死。传兹灵心,曰修曰俟。旦昼所行,宵无嗔乎?生生所营,死无颦乎?冰天胡妇,为焰熄乎?南海黎涡,湛矜式乎?当境諠赫,谁膝□乎?身后虚名,可留执乎?施劳伐善,骄且吝乎?却老耽存,擅以争乎?驯兹五益,用守三和。如云经天,如水随波。数赢皇皇,数消廪廪。存顺没宁,天主用。
五、君子希言而欲无言
四时不行,万物不生。虽称玄默,了无一成。惟其无言,行生相禅。终日风雷,寂寂莫见。载塞其窍,载扪其舌。不言躬行,何腾虚说。琐格刺得,邦伴责暖。有口如人,载缄载罕。钦惟天主,守舌寡尤。匪醉匪梦,鼓妖可羞。
六、斋素正旨非由戒杀
不戒杀,不穷味。苦不厌茶,甘不厌荠。饥渴害心,餍饫损气。清虚日来,渣滓日弃。先正曰人莫不饮食也,鲜能知味也。吾酌之以玄酒,调之以太羹,奉而荐之天主。天主嘉澹泊,赏撄宁,习於啬,远於丰。
七、自省自责无为为尤
中士治身,上士治神,中士治气,上士治心。省是良药,为是煎煮。夜夜朝朝,心口相语。经火熏灼,见炭颤动。自讼自悲,再犯再病。省是良药,悔是良方,珍重一为,何用不臧。辟诸农夫,去砾去草,苟无种艺,荑稗翻好。辟诸仆人,不博不。苟为坐糜,不如井杵。织恶必除,微善尽体。天主鉴之,锡以福祉。
八、善恶之报在身后
鸟生以飞,人生以劳。劳者息以死,飞者息以巢。情所欢喜,中藏烦恼。世人不知,遂心是好。情所劳顿,中藏鼓舞。世人不知,劳形是苦。苦者不苦,不苦者苦。岂忍一逸,易兹百苦。为善亦苦。去恶亦苦,受苦一生,却能离苦。天路甚乐,天门甚卑。天时甚长,天堂甚低。地下有狱,一人不出。向时耽淫,变为觳觫。彼浮屠氏,窃其近似。设为轮回,变人心志。惟乐最苦,不苦不乐。天主召之,驻兹瘳廓。
九、妄询未来自速身凶
人以死生,患得患失。一引其心,皇惑成疾。或说吾行,或说风水。一中膏肓,畏死不正。请驱小数,请芟邪魔。我生有为,我死无他。善种种心,恶种种语。黜陟分别,天主自主。
十、富而贪吝苦于贪屡
世间作业人,莫如守财虏。剖身以藏珠,朝夕事敛。聚纤利,竭羊羔,,颗粟堆仓瘐,不肯周穷之,但知敬商贾。疲精如马牛,心计师狐鼠,嗜利类蚋虻,骄痴类。呜呼气尽时,持何见天主。贫者士之常,善者福之府。两路分人禽,智者自识取。多少聪明汉,惺惺检丝缕。
刻畸人十篇
一、西泰子其人其事
1、浮槎九万里而来
西泰子浮槎九万里而来,所历沉沙狂飓,与夫啖人略人之国,不知几许。
2、孜孜求友
而不荡不害,孜孜求友,酬应颇繁,一分不取又不致乏绝。
3、昭事上帝
始不肖以为异人,已睹其不婚不宦、寡言饬行,日惟是潜心修德,以昭事乎上帝,以为是独行人也。复徐叩之,其持议崇正辟邪。
4、博学多闻
居恒手不释卷,经目能逆顺诵。精及性命,博及象纬與地,旁及句股、算术。有中国儒先累世发明未晰者,而悉倒囊苦数一二,则以为博闻有道术之人。
5、侔於天而不异於人
迄今近十年,所而习之益深。所称妄言、妄行、妄念之戒消融都净,而所修和天、和人、和己之德纯粹以精。意期善世而行绝□畦语无击排。不知者莫测其倪,而知者相悦以解。间啇以事,德如其言则当,不如其言则悔,而后识其为至人也。至人侔於天不异於人。
二、《畸人十篇》的特点
1、与《天主实义》相辅行事
乃西泰子近所著书《十篇》,与《天主实义》相辅行世者。
2、自命畸人而关切人道
顾自命曰畸人,其言关切人道。大约澹泊以明志,行法以俟命,谨言苦志以褆身,绝欲广爱以通乎天。载虽强乎先圣贤所已言,而警喻博证令人读之而迷者豁、贪者醒、傲者愧、妒者平、悍者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