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子藏
- 类书
- 读书纪数略
读书纪数略
事反而机一【李卫公】
田单托神怪而破燕 太公焚蓍而灭纣
江东十胜【季舜臣言自呉以下国凡六朝皆起江东之师以取胜中原】
赤壁之胜【周瑜】谯城之胜【祖逖】彭城之胜【褚裒】灞上之胜【桓温】淝水之胜【谢元】闗中之胜【刘裕】淮南之胜【到彦之】义阳之胜【萧衍】洛阳之胜【陈庆之】淮南之胜【呉明彻】
长城五利【中书监髙间计魏六镇东西千里一夫一月之功可城三步地用十万人一月可就】一罢游防之苦 一无抄掠之患 一登城观敌以逸待劳 一息无时之备 一嵗常游运永得不匮
御戎四策【魏人侵宋北边御史中丞何承天陈策文帝不能用】
一曰移就逺近以实内地 二曰浚复城隍以増阻防 三曰纂偶车牛以饬戎械 四曰计丁课役勿使有阙
备边六失【陆贽论】
措置乖方 课责亏度 财匮于兵众 力分于将多 怨生于不均 机失于遥制
战论五败【杜牧】
战士离落甲兵钝敝是不搜练之过 百夫荷戈千夫仰食是不责实之过 小胜则张皇邀赏富贵则不肎搜竒出力此厚赏之过 丧兵不罪此轻罚之过 大将兵柄不得自耑此不専任之过
备边五利【宋英宗端拱间薛向疏】
任将帅 亟攻伐 省戌兵 絶利源 惜轻费
五要【咸平钱若水言】
择郡守 募乡兵 积刍粟 革将帅 明赏罚
六事【庆歴贾昌朝言其尤切者】
驭将帅 复土兵 训营卒 制戎敌 绥蕃部明探候
八事【许将条奏】
兵之事有三【禁兵厢兵民兵也】马之事有三【养马市马牧马也】器之事有二【缮作给用也】
十事【熙寜经武要略】
兵制 马政 边防 敌人 属国 城守 器械捕盗 才 责效
崇政殿四策【韩范仲淹言以和为权攻守为实】
和 守 攻 备【一曰修京城】
河北守御十三策【富弻上守策六御策七】
使良将守十九城分领三十万众纵横救应 择河朔长贰 诏转运安抚举十七州军文武官 省敛以寛疲民 募土人为兵 择宗室试以政【六守】边土兵不令抽起 出精兵捣其腹心 结边豪 结髙丽 经制山后新路 广忻防二城 防河东【七御】
权书五篇【苏洵着】
心术 法制 攻守 强弱 用间
刘大夏兵十事【明】
一住京官军苦于出钱供用 二在营官军困于私役做工 三江南军士因漕运破家 四江北军士因京撡失业 五竭生民之力运粮而滥食者甚众六罄生民之力买马而私用者不禁 七各处镇
守宜择清廉 八镇守诸臣占军数多 九陞赏被于势要 十禁卫苞苴公行
左右二校【周礼校人掌王马之政左右十二廐为十二闲】
六廐成校【校人掌之马一千二百九十六匹也】六系为厩【厩一仆夫马二百一十六匹也】三皁为系【系一驭夫马三十六匹也】三乘为皁【皁一趣马马二十二匹也】乘马分为四圉【四匹曰乘则圉师一人主之】
六闲四闲【同上】
国良马三闲 驽马三闲 卿大夫良马二闲驽马二闲
汉长安九厩【在未央宫】
翠华厩 大骆厩 果马厩 轭梁厩 骏骑厩大宛厩 湖河厩 騊駼厩 大厩 天子车驾所在曰都厩皇后车驾所在曰中厩
六厩【汉旧仪】
未央 承华 騊駼 骑马 路軨 大厩
晋三厩【职官志】
乘黄厩 骅骝厩 龙马厩
唐左右两仗【百官志】
左仗曰奔星 右仗曰内驹
仗内六厩
左飞 右飞 左万 右万 东南内 西南内
六闲【唐制】
飞黄 吉良 龙媒 騊駼 駃騠 天苑 武后改为飞龙祥麟凤燕鹓鹭吉良羣鸾又有祥驎凤苑二厩以系饲之
五监【百官志】
龙马 闲驹 橐泉 騊駼 承华
八坊【张万嵗自贞元至麟徳四十年马七十万六千置八坊地广千里田千二百余顷监四十八】保乐 甘露 南普润 北普润 岐阳 太平宜禄 安定
宋市马九塲【雍熙端拱于河东河西川陜京东市马自赵徳明据河西其后止九塲】环 庆 延 渭 原 秦 阶 文 镇
川秦市马二【乾道中】
一战马生于西边 一覊縻马生于西南诸蛮
买马七术【绍兴中明槖言于边防未便讲究其术】
防入蛮国 不惜其直 厚有缯防盐货之本 待以恩礼 要约分明 禁中官吏侵欺 信赏必罚
陜西监牧三利【嘉祐中命呉奎呉中复等相度牧马利害言陜西马价多出解盐三司银帛许
于漕司易钱委运副薛向择隙地置监孶养】
西方不失土性一利 未耕之地不伤民二利 因向之才久任三利
明马政四【有太仆寺苑马寺专理而统于兵部若内廐马匹则领于御马监部寺不得与】曰廐牧【有孳牧有牧有放牧孳放之处各有草】曰闗换【外有起解印俵买补禁约比较】曰折粮【后折粮不行】曰收买
马射六事【宋熙寜间臧景略为説以晓习射者诏即武学教习并下经略将官】
顺骔直射 背射 盘马射 射亲 野战 轮弄
射议七篇【王越石】
弓 择矢 容体 引挽 断 去病 取亲
读书纪数略卷三十八
<子部,类书类,读书纪数略>
钦定四库全书
读书纪数略卷三十九目録
人部
礼制
礼法四时
二者天下之大端
礼五至
五礼
行三者
黄帝五礼始具
尧舜五礼
周礼五礼
王制六礼
九礼
梁定五礼诸儒
唐五礼
二礼
经国三大典
大飨四
大教五
一年入明堂十八度
入学三教
五致
三无
九
主拜受计礼二
一墢三班
吉礼十二
三礼
天神四时祀
人鬼四时享
地四时祭
三神
祭祀三义
典祀五
周三祀
太牢祠三
嵗九郊
周五帝郊兆
汉长安五兆
五畤
七郊
五郊
二郊分合
晋二郊
汉九天巫祠
六祠
四祠
唐九宫坛
宋太一十神
日月嵗祭四
山川嵗祭四
五方从祀星辰
四
古尚书六宗
六宗
秦八神祠
魏六神
社祭三
四坎坛
八蜡
蚕神二
五祀
七祀
周礼四望
鲁三望
秦祠名山七
祠名川四
祠名山五
祠大川二
汉四巫
祀五岳四渎
唐祭五岳四镇四海四渎
五岳封号
五镇封号
四海封号
四渎封号
宋防灵观五殿
十二封禅
后魏祀令五
隋祀六代王公
唐祭三皇前五君
释奠六
释菜三
四时祭义
时祭阙一
一祫一禘
四代禘郊祖宗
汉庙嵗二十五祠
五供
唐三大礼
祭祀之节六
景祐四时荐新
六享三等之差
肆献祼三时
二礼
郊祭正献七
明堂大飨七献
九献
尸饮九
三重
三古
三诏
颁五官
明堂大飨埶事官数
天子赐鲁郊祀仪数
鲁四代祭
二代骨分贵贱
九祭
女祝四事
六祝
六祈
六辞
六号
宾礼八
羣后四朝
六服见
三不朝
大行人宾礼四
九仪
书五礼
汉九宾
王乘车迎送之数
三揖
三摈
三让
飨礼四
燕礼二
食礼二
四正具举
乡饮酒礼四事
乡饮酒五义
四面之坐
三命
四代养老
四代养老礼
四代尚齿
养老四
一物三善
军礼五
三田
四时田
四时弊田
军实三种
嘉礼六
婚姻六礼
婚礼诸物
妇五等
纳后先知宜四
凶礼五
五等亲
丧服四制
权制八条
服术六条
从服六条
冠四异
四同
孔子用三王礼
钦定四库全书
读书纪数略卷三十九 福建巡抚宫梦仁撰人部
礼制
礼法四时【大戴礼礼五行其义四时故以四时举】
有恩 有义 有节 有权 礼之大体四体天地法四时则隂阳顺人情故谓之礼
二者天下之大端【礼器言礼能释回増美】
如竹箭之有筠【致饬于外】如松柏之有心【贞固于内】
礼五至【同上】
祀帝于郊敬之至也 宗庙之祭仁之至也 丧礼忠之至也 备服器仁之至也 宾客用币义之至也
五礼【经解】
朝觐之礼所以明君臣之义也 聘问之礼所以使诸侯相尊敬也 丧祭之礼所以明臣子之恩也乡饮酒之礼所以明长幼之序也 婚姻之礼所以明男女之别也
行三者【白虎通】
朝廷之礼贵不让贱【明尊卑也】乡党之礼长不让幼【明有年也】宗庙之礼亲不让疎【明有亲也】
黄帝五礼始具【礼正文】
古文考制嫁娶以俪皮作琴瑟以为乐则嘉礼始于伏牺 郊特牲伊耆氏【即神农】始为蜡则祭祀吉礼起于神农 史记黄帝战鹿则军礼 黄帝九事章则凶礼 论语考轩辕知地利九牧倡教是宾礼
尧舜五礼【通典 自伏羲以来五礼始彰尧舜之时五礼咸备】
修防帝吉礼也 厘降嫔虞嘉礼也 羣后四朝宾礼也 征于有苗军礼也 遏密八音凶礼也
周礼五礼【大宗伯所掌】
吉礼【祭祀】凶礼【丧吊】宾礼【朝觐】军礼【军旅】嘉礼【冠婚】
王制六礼【五礼中缺军礼】
冠 婚【竝嘉礼】丧【凶礼】祭【吉礼】乡【乡饮酒】相见【二者宾礼】
九礼
冠礼 丧礼 祭祀礼 昏礼 朝廷礼 宗庙礼军礼 宾礼 学礼
梁定五礼诸儒【武帝命定】
吉礼明山宾 凶礼严植之 宾礼贺防 军礼陆琏 嘉礼司马褧
唐五礼【太宗诏礼官学士修改旧仪为百卷】
吉礼【六十一】賔礼【四】军礼【十二】嘉礼【四十二】凶礼【六】 又国恤【五】
二礼
贞观礼【太宗时房元龄魏征等因隋礼増为一百三十篇】显庆礼【髙宗时长孙无忌杜正伦等増为百三十卷杂以式令后又撰永徽五礼】
经国三大典【周世宗朝窦俨集通礼上引唐室言】
开元礼【程轨量昭物采】通典【纪先后明得失】防要【录一代之事定五礼之仪比相从讨寻不紊】
大飨四【礼记】
郊天 祫祭宗庙 天子飨诸侯 诸侯自相飨
大教五【祭义】
祀明堂【教诸侯之孝】食三老五更于学【教弟】祀先贤于西学【教徳】耕耤【教养】朝觐【教臣】 乐记疏一郊射二裨冕三明堂四朝觐五耕耤
一年入明堂十八度【王方庆议先儒旧説】
大飨不问卜一入也 每月告朔十二入也 四时迎气四入也 循守之年一入也
入学三教【天子一入学而所教者三】
释奠以教其重道 合乐以教其崇徳 养老以教其致孝
五致【祭义合此五者以治天下之礼也】
致反始 致鬼神 致物用 致义 致让
三无【孔子荅曽子】
无声之乐 无体之礼 无服之丧
九【大祝辨九拜以享右祭祀】
稽首【拜而头至地】顿首【拜而头叩地】空首【拜而头至手】振动【战栗变动也】吉拜【拜而后稽颡】凶拜【稽颡而后拜】竒拜【先一拜】褒拜【再拜 褒音报】肃拜【俯下手即今之揖又曰如今妇人拜】
主拜受计礼二【贾子】
闻民数则拜之 闻登谷则拜之
一墢三班【周语虢文公】
王耕一墢【王无耦以一耜耕】班三之【公三卿九大夫二十七】 月令天子三推三公五推卿诸侯九推
吉礼十二【周礼大宗伯以吉礼事国之鬼神】
禋祀【祀昊天上帝】实柴【祀日月星辰】槱燎【祀司中司命风师雨师 祀天神之礼三】血祭【祭社稷五祀五岳】貍沈【祭山林川泽】疈辜【祭四方百物 祭地示之礼三】肆献裸 馈食 祠 禴 尝 烝【享先之礼六】
三礼【舜典】
祀天神 享人鬼 祭地只 汉儒林传周礼仪礼礼记谓三礼 张平子三坟三礼也
天神四时祀
迎气东郊 祈谷上帝 髙禖 祭日 风师【春祀】迎气南郊 大雩帝 祭暑 雩禜 雨师【夏祀】迎气西郊 大飨帝 祭月 灵星中秋【秋祀】迎气北郊 祀昊天上帝 祈来年于天宗 司中 司命 司人司禄 享司寒【冬祀】 又大旅于上帝 于上帝升中 祭星 祭水旱 六天【谓昊天上帝青帝赤帝白帝黒帝黄】
【帝 非时祀】
人鬼四时享
禴 先贤 献羔 冰 荐庙 释菜先师 荐寝庙 荐鞠衣于先帝 释奠于先老先师【夏秋冬如之 春享】禘 荐麦寝庙 荐含桃寝庙【夏享】尝 荐谷寝庙荐麻寝庙 马祖【秋享】大饮烝 荐鱼寝庙 祭司农司啬 享农及邮表畷【冬享】 又祀祖軷 祃 先
圣先师 造祢 天祭 大享之祫 祖所自出之禘 祀典君喾 尧 舜 禹 黄帝 颛帝 汤文武 臣厉山农 周弃 共工 后土 伯鲧契 元防 句龙 祝融【非时祀】
地四时祭
元日命民 社日用甲【今用五戊或云秋报用庚】稷 祀戸【春祭】郊地 祀灶 祀中【夏祭】社稷 报社稷【月令无文意丰年然后报祀】门 祭禽四方【秋祭】祭坊 祭水庸 祀行 腊五祀于门 务祭 嵗徧六示【冬祭】 又四方 山川岳海 五祀 大社 王社 国社 侯社 羣
社 亳社【谷梁曰胜国社】祀典山林川谷丘陵【能出云为风雨与民所取财用者非时祀】
三神【司马相如封禅书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