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子藏
- 类书
- 读书纪数略
读书纪数略
五星分野【通鉴地理通释】
嵗星主齐吴 荧惑主楚越 镇星主王子 太白主大臣 辰星主燕赵 汉志注星经嵗星主泰山徐青兖荧惑主霍山荆交镇星主嵩豫太白主华隂山凉雍益辰星主常山冀幽幷 天官书秦候太白占狼弧吴楚候荧惑占鸟衡燕齐候辰星占虚危宋郑候嵗星占房心晋亦候辰星占参罸 又东南为阳日嵗星荧惑填星占于街南毕主之西北为隂月太白辰星占于街北昴主之
北斗七星分野【同上】
雍主枢 冀主璇 青兖主玑 徐主权 荆主衡 梁主开阳 豫主摇光 文耀钩雍属魁冀属枢兖青机徐权荆衡梁开豫摇 天官书杓自华以西南衡殷中州河济之间魁海岱以东北 唐志杓以治外故鹑尾为南方负海之国魁以治内故陬訾为中州四战之国
二十八防分野【同上】
角亢氐兖州郑分 房心豫州宋分 尾箕幽州燕分 斗牛女州吴越分 虚危青州齐分 室壁并州卫分 奎娄徐州鲁分 胃昴毕冀州赵分觜觿参益州魏分 井鬼雍州秦分 柳星张三河周分 翼轸荆州楚分
十干十二支分野【淮南子】
甲齐 乙东海 丙楚 丁南蛮 戊魏 己韩庚秦 辛西戎 壬卫 癸越 子周 丑翟 寅楚 卯郑 辰晋 巳卫 午秦 未宋 申齐酉鲁 戌赵 亥燕 天官书甲乙四海之外丙丁江淮海岱戊己中州河济庚辛华山以西壬癸常山以北
庶征【洪范在天为五行在人为五事修则休征各以应失则咎征各以应史记五是】
雨【木肃春】旸【金乂秋】燠【火哲夏】寒【水谋冬】风【土圣中】 吴杰曰雨水旸火燠木寒金 苏子由曰雨土旸金燠木寒水风火
天地五徳【周世宗观泗州大水记窦俨谓天地有五徳】
润 暵 生 成 动
五气【荀爽曰五韪咸备韪是也】
温【木气阳中隂】凉【金气隂中阳】寒【水气隂中隂】燥【火气阳中阳】湿【土气居二气中】
六气【左天有六气降生五味为五色征为五声金辛白商木酸青角水醎黒羽火苦赤征土甘黄宫】隂【金】阳【不变】风【土】雨【木】晦【水】明【火】 素问以寒暑燥湿风火为隂阳之六气 庄子御六气之辩注平旦为朝霞日中为正阳日入为飞泉夜半为沆瀣并天地黄也
天二气【黄帝风经】
调畅祥和天之喜气 折奔厉天之怒气
风二气【物理论风者隂阳乱气激而起者也】
怒则飞沙砾屋拔 喜不摇枝动草顺物布气
四风【尔雅】
南为凯风 东为谷风 北为凉风 西为泰风风俗通猛风曰颲凉风曰飗防风曰飚小风曰飕
四正风【物理论】
春气温其风和 夏气盛其风熛 秋气劲其风清冬气实其风惨
四时风【郎仁寳云】
春之风自下而上纸鸢因之以起 夏之风横行空中故杪多风声 秋之风自上而下木叶因之以陨 冬之风着土而行故吼地而生寒
四信风【江淮船泝流而上常待东北风曰信风】
七八月土信 三月鸟信 五月麦信
浙海三哨【每年六七八月十一二月风渐险恶正月二月风色不常舟皆不可行惟此四汛宜防】初哨以三月 二哨以四月 三哨以五月 小阳汛亦慎防之
八音八风【乐记八风从律而不奸】
艮风【即条风立春匏音大吕大簇】震风【即明庶风春分竹音圜钟】巽风【即清明风立夏木音姑洗中吕】离风【即景风夏至丝音蕤賔】坤风【即凉风立秋土音函钟夷则】兑风【即阊阖风秋分金音南吕】干风【即不周风立冬石音无射应钟】坎风【即广莫风冬至革音黄钟】淮南子注条为笙明庶为管清明为柷景为凉
为埙阊阖为钟不周为磬广莫为鼓
十二风【周礼保章氏以察天地之和王氏谓风之生于十二辰者】
震离坤兑四方 乾坤艮巽四维 四维之风各主两月【艮条风而立春亦条巽清明风而立夏亦清明坤凉风而立秋亦凉干不周风而立冬亦不周】
吕氏春秋八风
东北融 东滔 东南景 南薰 西南巨 西飂西北厉 北寒
元日八风【汉魏以元日占决之】
南方大旱 西南小旱 西方有兵 西北豆成北方中嵗 东北上嵗 东方大水 东南病疫
五风【释氏书日月宫城乃五风所持环照四天下】
持 养 受 转 调
三雨【尸子神农治天下欲雨则至万物咸利故谓神雨】
五日为行雨 旬为谷雨 旬五日为时雨
二漏天【寰宇记戎州宜賔县有大黎小黎二山朝暮云雾四时霑霖古诗地道漏天终嵗雨是也】大漏天 小漏天
五云【周礼保章氏注二至二分观云色降其祲祥使人预知而为备也】
青【为虫】白【为防】赤【为兵】黒【为水】黄【为丰年】 黄帝以五云纪官春官青云夏官缙云秋白冬黑中黄
云五色三色【春秋繁露太平之世】
五色为庆 三色为矞
八节占云【通卦验】
冬至初阳云出箕如之状 立春少阳云出房如积水 春分正阳云出轸如白鹄 谷雨太阳云出张如车盖 立夏初隂云出觜赤如硃 夏至少隂云出参如水波 寒露正隂云出井如冠缨 霜降太隂云出上如羊下如磻石
十二地云【吕氏春秋云出地气地气异矣故云之成象亦异】
韩云如布 赵云如牛 楚云如日 宋云如车鲁云如马 卫云如犬 周云如车轮 秦云如行人【一作美人】魏云如鼠 齐云如绛衣 越云如龙 蜀云如囷仓
覆车五云【东方朔凡占长吏下车】
黄云覆车五谷大熟 青云致兵 白云致盗 黒云多水 赤云有火
三素云【修真秘言立春清明日北望有此为三元君三素云】
紫 绿 白
云七徳【法华经】
含水 电光 雷声 欢喜 掩蔽 普覆 清凉
雷公诸神所在【甘氏星经雷公电姥云将雨师霹斧吏皆北方水精娵訾为天门其神栖焉】雷电在室南 霹在雷电南 云雨在霹南斧吏在壁西南
四方电光【起世经】
东方有电名无厚 南方有电名顺流 西方有电名堕光明 北方有电名百生【无厚与堕光明相触相对顺流与百生相触相对故虚空云聚之中出生大明名曰电光】
五色露【皆露之异者】
朱 丹 青 黄
五色雾
紫 赤 青 白 黄
诸家雪【刘贡父有诸家雪诗】
侯家 山家 酒家 妓家 猎家 樵家 渔家
五烟
青【冬至甲子木用事故烟青】黄【戊子土用事故烟黄】白【庚子金用事故烟白】赤【丙子火用事故烟赤】黑【壬子水用事故烟黑】
二气【文子隂阳相干二气也邪气干则生病或曰虹者攻也纯阳攻隂气也】
天二气则成虹 地二气则泄藏 人二气则生病
读书纪数略卷二
<子部,类书类,读书纪数略>
钦定四库全书
读书纪数略卷三目录
天部
嵗时
四天
迎气五郊
五方天帝
五帝
五神
一气别为四
二至二分日景
二至
日至二山
四时
四时成嵗
四时序事
四时取火
四时别号
四气
四徳
四
四府
气盈朔虚之数
三时
五时
八节
二十四气
七十二
十嵗阳
十二嵗隂
十月阳
十二月名
十二月律
十二月卦
十二月中星
十二防
轩辕十二次
十二月建
建除十二辰
十二宫分
十二时
六时
百度
三统
三正
三微
三长月
三令节
三朔
五际
三朝
四始
四君候
三伏
祖腊二日
三代腊日
三傩
冬三至
冬三极
三余
五夜
三澣
浃旬浃辰
甲庚三日
六日
七日来复
一之日二之日七月九月
元日元辰
天运三变
三古
万物三嵗而
百六阳九
钦定四库全书
读书纪数略卷三 福建巡抚宫梦仁天部
嵗时
四天【尔雅】
春为苍天【言其色苍苍然生万物也】夏为昊天【言其气晧旰也】秋为旻天【言其情愍万物凋落也】冬为上天【言其时无事位上临下而已】
迎气五郊【祭祀志永平中采元始故事兆五郊于雒阳中兆】
迎春东郊【立春祭青帝句芒车服皆青歌青阳八佾舞云翘之舞】迎夏南郊【立夏祭赤帝祝融皆赤歌朱眀舞云翘】迎黄灵于中兆【先立秋十八日祭黄帝后土皆黄歌朱眀舞云翘育命】迎秋西郊【立秋祭白帝蓐收皆白歌西皓舞育命】迎冬北郊【立冬祭黑帝元防皆黒歌元防舞育命】
五方天帝【五帝座主五星俱在太微垣中夹黄帝而坐】
东方青帝灵威仰 南方赤帝赤熛怒 西方白帝白招拒 北方黑帝汁【音叶】光纪 中央黄帝含枢纽大宗伯祀昊天上帝注以天皇大帝为北辰耀魄
寳【六天之説出于纬书】
五帝【月令谓五人帝以配五方天帝】
太皥【春】炎帝【夏】黄帝【中】少皥【秋】颛顼【冬】
五神【同上】
句芒【春】祝融【夏】后土【中】蓐收【秋】元防【冬】
一气别为四
春为阳始阳始温温生物 夏为阳极阳极长物 秋为隂始隂始凉凉收物 冬为隂极隂极寒寒杀物
二至二分日景【周礼冯相氏以土圭立表冬夏致日春秋致月】
夏至景尺五寸【日南陆东井景短多暑】冬至景丈三尺【日北陆牵牛景长多寒此长短之极故言至也】春分秋分景七尺三寸六分【春分日西陆娄而月上于东井下于牵牛景朝多隂秋分日东陆角而月上于牵牛下于东井景夕多风此长短之中故言分也】
二至【淮南子】
夏日至隂乘阳【昼者阳之分阳气胜则日修而夜短】冬日至阳乘隂【夜者隂之分隂气胜则日短而夜修】
日至二山【同上】
冬至骏狼之山【南极山】夏至牛首之山【北极山】
四时【一嵗十二月分为四时】
春【正月孟春二月仲春三月季春为三春属木】夏【四孟五仲六季为三夏属火】秋【七孟八仲九季为三秋属金】冬【十孟十一仲十二季为三冬属水】 尚书五辰即木火金水旺于四时而土旺于四季也
四时成嵗【元命苞】
冬至百八十日春夏成 夏至百八十日秋冬成合三百六十日而嵗数举 周礼太史正嵗年以序事注中数曰嵗【十二月中气一周三百六十五日四分日之一】朔数曰年【十二月朔一周三百五十四日】
四时叙事【周礼冯相氏】
春东作 夏南讹 秋西成 冬朔易
四时取火【司爟掌四时变国火】
春取楡柳之火 夏取杏之火 季夏取桑柘之火 秋取柞楢之火 冬取槐檀之火
四时别号【尔雅四时和为通正注尸子以为太平祥风】
春为生 夏为长嬴 秋为收成 冬为安宁
四气【同上四气和谓之玉烛】
春为青阳 夏为朱眀 秋为白藏 冬为英
四徳【春秋繁露】
春徳风【风不信则花蕚不茂生之徳废】夏徳暑【暑不信则草木不长长嬴之徳废】秋徳雨【雨不信则百谷不实收成之徳废】冬徳寒【寒不信则水土不坚安宁之徳废】
四【同上四时者天之四】
春者少阳之 秋者少隂之 夏者太阳之冬者太隂之
四府【皇极经世书昊天四府春夏秋冬之谓也】
春为生物之府 夏为长物之府 秋为收物之府冬为藏物之府
气盈朔虚之数【朱子曰嵗有十二月月有三十日三百六十日者嵗之常数也】
日与天防而多五日九百四十分日之二百三十五者为气盈 月与日防而少五日九百四十分日之五百九十二者为朔虚
三时【左三时不害注】
春 夏 秋 又三时务农一时讲武【一时谓冬也】
五时【汉仪读五时令】
立春 立夏 大暑 立秋 立冬
八节【史律书八正之气】
立春 春分【啓】立夏 夏至【阳极隂生】立秋 秋分【闭】立冬 冬至【隂极阳生】
二十四气【十五日为一气二气为一月二十四气为一年】
立春【正月节】雨水【中】惊蛰【二月节】春分【中】清眀【三月节】谷雨【中】立夏【四月节】小满【中】芒种【五月节】夏至【中】小暑【六月节】大暑【中】立秋【七月节】处暑【中】白露【八月节】秋分【中】寒露【九月节】霜降【中】立冬【十月节】小雪【中】大雪【十一月节】冬至【中】小寒【十二月节】大寒【中】 汉初啓蛰正月中雨水二月节三统歴谷雨三月节清眀三月中后俱改
七十二候【五日为一候六候为一月七十二候为一年见周公时训后魏始载于歴吕氏春秋十二
纪礼记取为月令其上则见于夏小正】
东风解冻 蛰虫始振 鱼上冰 獭祭鱼 候鴈北 草木萌动【正月六】桃始华 仓庚鸣 鹰化为鸠鳦鸟至 雷乃声 始电【二月六】桐始华 田鼠
化为鴽 虹始见 萍始生 鸣鸠拂其羽 戴胜降于桑【三月六】蝼蝈鸣 蚯蚓出 王瓜生 苦菜秀靡草死 麦秋至【四月六】螳螂生 鵙始鸣 反舌
无声 鹿角解 蜩始鸣 半夏生【五月六】温风至蟋蟀居壁 鹰乃学习 腐草为萤 土润溽 大雨时行【六月六】凉风至 白露降 寒蝉鸣 鹰乃祭鸟 天地始肃 禾乃登【七月六】鸿鴈来 鳦鸟归羣鸟养羞 雷乃收声 蛰虫坯户 水始涸【八月六】鸿鴈来賔 雀入水为蛤 菊有黄华 豺祭兽草木黄落 蛰虫咸俯【九月六】水始冰 地始冻 雉入水为蜃 虹藏不见 天气上腾地气下降 闭塞成冬【十月六】鹖旦不鸣 虎始交 荔挺出 蚯蚓结 麋角解 水泉动【十一月六】鴈北乡 鹊始巢雉雊 鸡乳 征鸟厉疾 水泽腹坚【十二月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