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子藏
- 类书
- 读书纪数略
读书纪数略
鲍山 黄香 赵孝宗 王武子 元觉
命世数公【汉书赞传圣人不出其间必有名世者岂近是乎】
孟轲 荀况 董仲舒 司马迁 刘向 扬雄
配享孔庙二十二贤【贞观二十一年】
邱明 子夏 公羊高 糓梁赤 伏胜 高堂生戴圣 毛苌 孔安国 刘向 郑众 贾逵
杜子春 马融 服防 卢植 何休 王肃 王弻 郑康成 杜预 范甯
八【纪谈】
天【无徃而不适子陵是也】避地而【伯夷太公是也】人【诡随混俗不殊恒人方朔是也】名【不求名而刘遗民是也】充【皇甫希之】通【何防】仕【唐畅为江西从事不亲公牍】朝【王瓒之歴官五兵尚书未尝诣一朝贵】
八翁【横渠八翁吟】
筑岩翁 钓溪翁 卜年翁 感麟翁 伯阳翁漆园翁 竺干翁 卧龙翁
八贤【世说注谢万叙四四显论以处者为优出者为劣】
渔父 屈原 季主 贾谊 楚老 龚胜 孙登嵇康
呉郡三高【呉江有三高祠】
越范蠡【鸱夷子皮】晋张翰【季鹰江东歩兵】唐陆龟防【鲁望甫里先生】
文翁学堂十赞【宋初建于益州肖贤绘赞】
太守文翁 司马相如 王褒 严遵 张寛 李仲元 何武 扬雄 太守高镇 知益州蒋堂
二友【东坡谓之南迁二友】
陶渊明 栁子厚
五贤【朱文公守南康祀五贤】
陶潜【渊明】刘涣【凝之】李常【公择】刘恕【道原】陈瓘【莹中】
广州十贤【蒋之竒为赞】
呉之 宋璟 李商 卢奂 李勉 孔戣卢钧 萧仿 滕修 王
十贤从祀庙庭
宋周惇颐 程颢 程颐 张载 邵雍 司马光朱熹 张栻 吕祖谦 中书左丞许衡
四顔子四曾子
黄宪称顔子 又有谢高 徐陵 周续之【皆六代人也】张霸称曾子 又有宗元卿 蔡昙智 滕昙恭【皆南齐人也】
两王商【西汉末一贤一否】
王商【字子威乐昌侯】王商【成都侯五侯之一】
两王霸【东汉初一一仕】
王霸【字孺仲王莽之篡弃冠带不仕】王霸【字元伯云台二十八将之一】 梁时有王霸渡江入闽凿井炼药能化黄金市米济贫贞元中即其宅地建冲虚宫祀之
两严遵【皆高士皆始姓庄皆有二名君平一名尊子陵一名光】
一字君平 一字子陵
两王珪
一字叔卿祁县人唐太宗朝谏议大夫忠直敢言一字禹玉万州人宋治平间端明殿学士大典册多出其手
三苏李
苏武李陵【汉】苏味道李峤 苏颋李乂【唐】
四李杜
李固杜乔 李云杜众 李膺杜密【后汉】李白杜甫【唐】
四巨灵【见路史】
一仙掌巨人 一东都短人 一汉武宫妃 一九元真母
东方朔三见【风俗通云太白星精】
在黄帝时为风后 在周为老 在越为范蠡
三水部【王禹偁序古之诗人有三水部】
何逊 张籍 孟赏子
齐桓如夫人者六人【左传】
长卫姬【生武孟公子无亏】少卫姬【生惠公公子元】郑姬【生孝公公子昭】葛嬴【生昭公公子潘】密姬【生懿公公子商人】宋华子【生公子雍】
二隗【同上重耳奔狄二女】
公子取季隗 以叔隗妻赵衰
二母【班彪王命论】
陈婴母【知废】王陵母【知兴】
二乔【呉志】
孙防纳大乔 周瑜纳小乔
独三女【独信云中人从西魏孝武入关封魏国公稚有竒谋大略为时所重】
一女为周明帝后 一女为隋文帝后 一女为唐高祖母
读书纪数略巻二十一
<子部,类书类,读书纪数略>
钦定四库全书
读书纪数略巻二十二目録
人部
辅佐
燧人四佐
伏羲六佐
二相
黄帝六相
四史
六术
七辅
五方
十一圣师
十圣六贤尊师
二十官
尧四伯
六官
九职
舜五人
九官
八伯
十六相
尧舜八师
禹五佐
七佐
三公
三后
四俊
汤二相
七佐
商六臣
殷三仁
文五臣
四邻
武十乱
五佐
周二公
二伯
三后
成王四圣
三公
周三相
六卿
八士
五大夫
孔子贤二子
春秋三大夫
鲁二臣
卫三臣
卫多君子
晋二国士
五士
三材
三帅
八卿
三卿
八大夫
三臣
六官之长皆民誉
晋多君子
楚材晋用四人
三物
齐二守
三贤
五子
三子
四臣
郑三良
四贤
楚三大夫
五臣
楚多贤臣
秦三良
五子
三帅
四贵
越三仁
五大夫
魏三大夫
五臣
二子
赵三士
战国四豪
六国之士
四子功成不去
汉三杰
四相
二子各有所长
三人功同一体
三子智谋略同
十八王
五诸侯
异姓八王
汉元功十八人
髙祖功臣三十一人
汉三将军
三将军
三儒
西都五公
七相
汉三长史
三人利祈秋毫
三人称职
四人各职一时
四人同心
三名卿
三哲
孝武名臣二十七人
孝宣名臣二十四人
麒麟阁功臣十一人
酷吏十一人
赵张三王
边延二君
汉二良史
二艾
赵禹独可两人
贤太守十一人
西汉全节八人
新室四辅
四将
三公
莽太子四友
云台二十八将
两伏波将军
三侯参议
二鲍
河西五守
华封始二守
东京士二十人
东汉八使
二十四贤
二烈士
平陵三达
凉州三明
颍川四长
京兆三休
三公人望
中常侍十九侯
东汉五侯
西园八校尉
两汉三国人材
三国名臣二十人
蜀汉三杰
四英
二郎
蜀科五人
武侯交四子
魏二傅
太子四友
三伟人
三豫
曹魏八达
魏佐命臣二十一人
孙呉四将
太子四友
二君子
二国史
荆州十一人
江表虎臣十二人
晋八公
太子六傅
太子二傅
两哲
三儁
五儁
二子
三良
五公
晋中兴名士八人
江左三士
三忠臣
百六
大小二王令
二人史才
京兆三明
会稽三康
宋四贵
四贤
侍中二双
天子四友
竟陵八友
六贵
梁两贤相
二将
昭明太子二傅
东宫四友
五馆博士
后魏辅相六人
三哲
西魏八柱国十二大将军
东魏四贵
北齐八贵
隋三将
四总管
四贵
七贵
六儒
唐三贤
三师
四相
文馆六人
十八学士
陵烟阁二十四功臣
修文馆二十四学士
三君
宰相兼文武四人
名将三人
观风俗十三人
五王
宰相判六曹
四吏部
三杰
三丞相
开元八相
四贤
十铨
二人质疑
清节三人
三人真良吏
刺史十一人
十五道采访使
含象亭十八学士
续图陵烟阁三十七人
唐配享功臣三十六人
九节度讨安庆绪
令公四俊
汾阳六客
陈留八俊
二郑
二良
三杨
二文公
五相
三贤
三俊
三簿并相
三使相
三侍学士
谏臣三人
八司马
八闗十六子
香山九老
六臣
三素望
五代三贤
全节三士
宋太祖将帅十四人
二相
二将
二名臣
五君
三君子
四贤
四人杰
三公平章四人
三人同心辅政
三人并登两府
三元
龙首四人
三人不媿科名
二俊
制科十五人
制策入三等四人
三得人
盛徳五人
諡文正三人
三人忠诚刚正
三忠
三烈
庐陵四忠一节
四贤一不肖
三贤
三老
四友
三司总计使
嘉祐四真
嘉祐三相
庆歴四谏
嘉禧四谏
谏官伏阁十人
四御史
六御史
熙寜三舍人
二卿
四学士
三大夫
闗中三杰
二布衣迪功郎
七从官
至道九老
英会十三人
西京五老
睢阳五老
元祐七老
中兴四将
七王
二相
五贤
五宣谕使
锦江四俊
景灵宫功臣十六人
诗案二十二人
陈襄荐三十三人
籍伪学五十九人
节义二十一臣
元四杰
儒林四杰
三魁不负所学
明太祖招延二十四人
开国六王
四先生
功臣庙二十一人
成祖爵赏二十四将士
续封七人
侑食文庙四人
三异人
征四人为学士
十大臣
仁宗赐银章四人
三杨
南都四君子
翰林四谏
三人同心
遗才五人
劾张居正夺情四人
三人清寂
甲申节义二十五人
五王
四子成于学
三名臣
武将十哲
武臣六十四贤
山西将十五人
四士
四子公心
四子
四贤君臣义重
六君子
五君子
九贤
百代殊絶四人
明帝王庙名臣三十七人
祀歴代五名臣
钦定四库全书
读书纪数略巻二十二 福建巡抚宫梦仁撰人部
辅佐
燧人四佐【论语摘辅象燧人出天天所生也四佐出洛地所生也】
明由晓升级【等差政所先后】必育受税俗【受赋税及徭役所宜施为】成博受古诸【古诸侯职业】陨邱受延嬉【延长也嬉典也主受此録】
伏羲六佐【同上六佐出世人所生也伏羲不及燧人故増二佐】
金提主化俗【化风俗】鸟明主建福【福利民也】视黙主灾恶【为民除害】纪通为中职【主内职】仲起为海陆【主平地兼海】阳侯为江湖【一本作江海】
二相【同上】
共工上相 柏皇下相
黄帝六相【管子黄帝得六相而天下治神明至】
尤为当时明天道【一云风后】太常为廪者察地理 苍龙为士师辨东方 祝融为司徒辨南方 大封为司马辨西方 后土为李辨北方
四史【拾遗记】
沮诵 苍颉 隶首 孔甲 唐六典注沮诵苍颉为黄帝左右史
六术【黄帝使容成综斯六术】
义和占日 常仪占月 防区占星气 伶伦造律吕 隶首作算数 大挠作甲子
七辅【竝陶渊明四八目所载】
风后受金法【能决是非】天老受天箓【天教命也】五圣受道级【级次第也】知命受纠俗【纠正也】窥纪受变复【有祸变能补复】地典受州络【维络也】力墨受准斤【凡事也一作力牧】 帝王世纪风后配上台天老配中台五圣配下台为三公
五方【越絶书黄帝上事天下治地竝有五方以为纲纪】
少昊治西方尤佐之使主金 元冥治北方白辩佐之使主水 太皥治东方袁何佐之使主木 祝融治南方仆程佐之使主火 后土治中央后稷佐之使主土
十一圣师【王符潜夫论文武同师吕尚故曰十一】
风后【黄帝师】老彭【颛顼师】祝融【帝喾师】务成昭【帝尧师】纪后【帝舜师】墨如【夏禹师】伊尹【成汤师】吕望【周文武师】庶秀【周公师】老【孔子师】 新序子夏云黄帝学乎大挠【一作悉老】颛顼学乎緑图帝喾学乎赤松子尧学乎尹寿舜学乎务成跗禹学乎西王国汤学乎威子伯文王学乎锡畴子斯【一作铰时】武王学乎郭叔周公学乎太公孔子学乎老
十圣六贤尊师【吕子】
神农师悉诸 黄帝师大挠 颛顼师伯夷父 帝喾师伯招 尧师子州父 舜师许由 禹师大成贽 汤师小臣【谓伊尹】文武师吕望周公旦 齐桓师管夷吾 晋文师舅犯随会 秦穆师百里奚公孙枝 楚庄师孙叔敖沈申巫 呉阖闾师伍子胥文之仪 越句践师范蠡大夫种
二十官【同上】
大挠作甲子 黔如作虑首 容成作歴 羲和作占日 常仪作占月 后益作占嵗 胡曹作衣夷羿作弓 祝融作市 仪狄作酒 高元作室虞姁作舟 伯益作井 赤冀作臼 乘雅作驾寒哀作御 王冰作服牛 史皇作图 巫彭作医巫咸作筮 一曰奚仲作车苍颉作书后稷作稼
臯陶作刑昆吾作陶夏鲧作城六人者所作当 荀子倕作弓浮游作矢奚仲作车相土【一作乘社】作乘马
尧四伯【国语一王四伯注】
四伯谓四岳【一王谓禹】 书注即羲和四子 诗嵩高注尧时姜氏为四伯掌四岳之祀 朱文公云四岳以一人总四岳诸侯之事
六官【崔灵恩云重黎世掌天地号羲和尧置天地四时之官复其职】
羲 和【掌天地】羲仲 和仲 羲叔 和叔【掌四时】
九职【説苑尧知九职之事顔斶曰尧有九佐舜有七友禹有五丞汤有三辅】
舜为司徒 契为司马 禹为司空 后稷为田畴防为乐正 倕为工师 伯夷为秩宗 臯陶为
大理 益掌敺禽 淮南子尧九佐无舜有龙
舜五人【论语注】
禹 稷 契 臯陶 伯益
九官【刘向曰舜命九官济济相让】
伯禹【宅伯揆】弃【后稷】契【司徒】臯陶【士】垂【共工】益【虞】伯夷【秩宗】防【典乐】龙【纳言】 舜典咨汝二十有二人注禹垂益伯夷防龙六人新命四岳十二牧申命其旧职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