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子藏
- 类书
- 记纂渊海
记纂渊海
本朝乾德三年省富水县【沿革表】折杨黄华笑者多阳春白雪和者少知音四海有几人况乃区区郢中小【王介甫】石城目断空残照白雪非人只丽谯【魏泰】阳春楼侧春方到白雪楼邉雪未残【范纯仁】三峡云烟绕郢水两川风月接荆门【同上】苍茫遗佩怜交甫零落清歌送莫愁【孔夷】伤心白雪阳春丽极目朝云暮雨非【张众】村近莫愁连竹场人歌楚些下苹洲【任璜】
唐州【倚郭一 泌阳外县四 桐柏 比阳 方城 湖阳】
郡号淮安 泌阳 泌水 方城 桐柏
州沿革禹贡豫州之域春秋属楚战国属韩秦以后属南阳郡元魏置东荆州西魏改淮州为重镇隋改显州州废置淮安郡唐武德曰显州贞观改唐州天宝曰淮安郡天祐曰泌州五代后唐复旧名石晋又为泌州后汉仍旧【地理沿革表】
县沿革泌阳本汉南阳郡舞隂平氏二县地晋改平氏为西平氏属义阳郡复置汉广郡元魏置石马县隋置舂陵郡废汉广以平氏属淮安郡唐属唐州贞观省石马入湖阳开元复置天宝改泌阳天祐州自比阳徙治于此改泌州后复故 湖阳本春秋蓼国汉为南阳郡湖阳棘阳二县晋并省之元魏复湖阳置西淮安郡及南襄州后郡废改州为南平州西魏改升州又改湖州后周改置升平郡隋开皇废仁夀改升州州废以湖阳属舂陵郡唐属唐州 比阳本汉南阳郡舞隂县地元魏置阳平县及东荆州西魏改淮州又分置江夏郡寻废为戍隋开皇为显州改阳平为饶良以江夏戍为慈丘县大业改饶良为比阳县唐二县属显州贞观属唐州五代后周省慈丘入比阳 桐柏本汉南阳郡平氏县地梁置义乡县及华州上川郡西魏改淮州后改纯州寻废之隋废郡改县曰桐柏唐武德属纯州贞观州废属唐州 方城本汉南阳郡堵阳及叶二县也晋后皆废西魏置方城县及襄邑郡隋属淯阳郡唐武德属兆澧州贞观属唐州【地理沿革表】
形胜泌水在泌阳县南 方城山自比阳至方城县相比连百里 桐柏山在桐柏县淮水出焉 黄城山在方城县西沮溺耦耕之所有水东注乃子路问津之处西唐山在泌阳髙鳯隠居【汉书】鷰子山在泌阳 醴水
源出桐柏山 太湖在比阳县 天目山蠙珠潭在桐柏县又隋开皇中置蠙珠观【并见赘录】
本朝开宝五年省平氏县入泌阳【沿革表】
光化军【倚郭一 光化】
郡号酂城 隂国 隂城
军县沿革韩地角亢氐分野禹贡豫州之域汉为南阳郡隂酂二县晋置顺阳郡治酂县西魏治酂城郡后周郡废属襄州省酂入隂县隋曰隂城县属防阳郡唐后省隂城入谷城属襄州本朝乾德三年以旧谷城地置光化军及干德县熙宁军废县属襄州后复旧【地理沿革表】
形胜固封山在城西北本名崇山 小江河在城西北四十里 朱寨河在城东六十里孟楼河在城东北五十里 温水河在城南三里 五百洲在城西南四里白河在城东南一百五十里 泌河地理同与白河对【舆地纪胜】
人物汉萧何就封于此有庙在城内 皇朝张士逊为宰相 石众有文十卷名沧浪集【舆地纪胜】
本朝绍兴十一年复置光化军领光化县又以光化军为通化军其后逆亮叛盟复为军县如初【沿革表】层楼压清汉初上便忘归夕霭藏平野晴烟漏翠微城昬晩鸦集江静野鸥飞何日赋招隐行吟傍钓矶【李豸】谷伯故国鄼侯所封虽曰小邦实为要地【光化守啓】
枣阳军【倚郭一 枣阳】
郡号棘阳 白水 舂陵
军县沿革本汉南阳郡蔡阳舂陵二县东汉改舂陵为章陵晋属义阳郡后废之置广昌县及广昌郡又舂陵置安昌郡元魏置南荆州西魏改昌州隋开皇废二郡仁夀改广昌曰枣阳大业置舂陵郡唐武德废郡改昌州为唐州省唐州清覃入此贞观省舂陵县入焉又以枣阳属隋州本朝升枣阳军治枣阳县【地理沿革表】
形胜纪山在城南一百五十里 霸山自随州拨枣阳 资山在州北 刘白河发源于白水 牡丹山在县南 白水山白河所出也有光武庙 赤眉山在县东北 甘泉山在县东北地肥而水甘 狮子山在县南 石虎山一名东石虎山又有西石虎山 四望山团石山皆在县东北【舆地纪胜】
人物汉岑彭光武功臣 岑熈尚安帝妹涅阳公主魏邓艾平蜀 唐岑文本孙峰羲【舆地纪胜】
荆湖南路
潭州【倚郭二 长沙 善化外县十 衡山 安化 醴陵 攸县
湘乡 湘潭 益阳 浏阳 湘隂宁乡】
武安军节度 湖南安抚司转运司
郡号长沙 湘城 临湘 湘州 武安军
州沿革鹑尾之次翼轸之度长沙自有一星在轸中古三苖国之地禹贡荆州之域春秋战国属楚秦置长沙郡汉髙帝为长沙国东汉长沙郡吴分置衡阳郡晋兼置湘州寻废之宋复置湘州隋置潭州大业废为长沙郡唐武德曰潭州贞观属江南道天寳曰长沙郡中和升钦化军节度景福改武安军节度五代马殷据之为长沙府后入南唐李氏【地理沿革表】
县沿革长沙秦以青阳地置湘县汉为临湘县东汉为长沙郡治宋为国齐以后为郡治隋为潭州治改临湘县曰长沙 善化本汉临湘县地本朝析置 衡山南岳之地汉为湘南县地吴析置衡阳县及置衡阳郡晋改曰衡山县属衡阳郡隋属潭州神龙属衡州石晋属潭州后复属衡州本朝改属潭州 安化本汉益阳县地本朝析置 醴陵本汉临湘县地东汉置醴陵县属长沙郡隋省入长沙县唐武德复置 攸县本汉长沙国地东汉属长沙郡南齐属湘东郡陈改为攸水县隋省入湘潭后复置唐武德置云州贞观州废属衡州后梁属潭州后又属衡州本朝来属 湘乡本汉湘南县之湘乡东汉置县属零陵郡吴属衡阳郡晋为郡治隋省入衡阳县属长沙郡唐武德复置属潭州 湘潭本汉湘南地为长沙国东汉属长沙郡吴属衡阳郡梁废湘南县而置湘潭县【衡阳志云陈置】隋属衡山郡唐元和属潭州 益阳本汉属长沙国东汉属长沙郡吴属衡阳郡隋属长沙郡唐属潭州 浏阳本汉临湘县地吴置浏阳县属长沙郡隋废为归仁镇入长沙县唐景龙复置属潭州 湘隂春秋罗国秦罗县属长沙郡汉属长沙国东汉分置汉昌县吴改汉昌曰吴昌并属长沙郡宋元徽析置湘隂县属湘东郡梁置罗州及岳阳郡二县属焉陈废置州隋平陈罗县岳州省湘隂入岳阳寻改岳阳为湘隂省吴昌入罗县唐武德省罗县入湘隂属岳州本朝改潭州 宁乡本汉益阳县地吴分置新阳县属衡阳郡晋改为新康隋省入益阳县唐武德复置新康属潭州七年省之本朝置宁乡县【地理沿革表】形胜南岳衡山在县西第三小洞天【详见前集仙道部及后集地理部】大围山在醴陵县第十三小洞天 洞阳山在长沙县系第二十四小洞天 洞庭湖青草湖【详见地理部】岳麓山在衡阳之足有书院系御书扁额 龙山犀峰皆在湘乡 鸾山鳯岭皆在攸县 虬渊在醴陵山中有洞穴玉潭在宁乡有镇 金井在长沙醴泉在醴陵 盐
井在湘乡 清风峡在岳麓寺下 明月山在醴陵玉笥山在湘隂 金简峰在南岳 小庐山在益阳大沩山在宁乡 王乔山丁仙山在安化 浮丘山在益阳【舆地纪胜】
人物楚屈原忠而被放投汨罗以死着离骚诸赋 汉古初为长沙孝子 蜀蒋琬为广都长诸葛亮称为社稷之器 唐欧阳询善书 皇朝朱昻与其弟协俱请老时人荣之比汉二防 丁儁四世同处旌表门闾瞿景鸿累世同居旌表门闾 徐伟有八子号徐氏八龙 谭世勣以张邦昌僭位不食而死 张栻槐公之子南轩先生 靖康之变谭延康以节闻寇敌之来孙方武以义显【舆地纪胜】
集征鞍穷郢路归棹入湘流两邉枫作岸数处橘为洲【张九龄】风清长沙浦霜空云梦田【李白】湘水回九曲衡山望五峰【同上】夜醉长沙酒晓行湘水春【杜诗】秋晓岳増翠风髙湖涌波【同上】楚岫千峰翠湘潭一叶黄【韦迢】长沙十里平胜地犹在险【韩诗】班竹泣舜妇青湘吊楚臣【同上】湘泪浅深滋竹色楚歌重叠怨兰丛【李义山】
本朝乾德元年削军额端拱复武安军干德三年以长沙县常丰塲置县开宝省之 绍圣四年析长沙置善化县分治郭下 干德三年以衡州衡山县潭州淳化二年还衡州四年来属 熈宁六年分益阳湘乡地置安化县 干徳三年以衡州攸县潭州 绍兴三年以益阳县属鼎州寻复故 淳化四年以岳州湘隂县潭州 太平兴国二年以长沙县玉潭镇置宁乡县【沿革表】洞庭青草渺无际天柱紫盖森欲动【东坡】绕郭白云衡岳近满防明月洞庭秋【郑獬】宁知城东路有此梅万株近坡与逺岭玉立同一区【南轩】
衡州【倚郭一 衡阳外县五 茶陵 耒阳 常宁 安仁酃县】
湖南路提刑司提举司
郡号衡山 衡阳 湘东 临蒸 鴈峰 耒阳 衡湘 岣嵝
州沿革鹑尾之次翼轸之分禹贡荆州之域春秋战国属楚秦属长沙郡汉属长沙国又分属桂阳零陵二郡东汉属长沙零陵二郡吴置湘东郡宋为湘东郡梁置衡州隋大业为衡山郡唐初为衡州属江南道天宝为衡阳郡五代地入楚马氏后入南唐【地理沿革表】
县沿革衡阳本汉长沙国酃县及零陵郡钟武县东汉改钟武为重安县吴置湘东郡及临蒸县晋省酃县入临蒸县陈析临蒸东乡置新城县隋改临蒸曰衡阳县为衡州治开皇废新城重安入焉大业复置二县唐武德复以衡阳为临蒸七年省重安县开元改衡阳为州治 茶陵本属汉长沙国东汉属长沙郡晋属湘东郡南齐属潭州隋废入湘潭县属衡州唐武德析攸县复置属云南州贞观州废省茶陵县圣厯复置石晋时地入马氏建天防府析属潭州本朝改属衡 耒阳秦初置县属长沙汉髙帝割长沙南境立桂阳郡耒阳属焉东汉为桂阳郡治梁属东衡州梁陈简移县治在鳌山口隋改曰耒隂唐武德复旧治仍曰耒阳 常宁本秦耒阳县地汉属桂阳郡吴分置新宁县晋属湘东郡隋衡州唐开元徙宜江天宝更今名 安仁本衡山县安仁镇地五代时后唐析宜阳熊耳两乡置安仁塲本朝置县 酃县本汉茶陵县地本朝析置【地理沿革表】形胜南岳在衡阳县北 东岩在合江亭东 白云峰在南岳下有龙潭 碧云峰在州城南 云盖峰在耒阳东北 云阜山在衡阳西舜南巡经此 吐雾峰与白云峰相连 朝日峰在屏障山下梅浦水在衡阳东桃源溪出云阳五洞 狮子岩在耒阳西 熊耳山
在安仁东南【舆地纪胜】
人物三国刘巴诸葛亮荐为左将军 唐李寛中于寻真观剏石鼔书院 皇朝本士正讲学于石鼔【舆地纪胜】集江亭枕湘江蒸水防其左瞰临眇空阔緑净不可唾【韩诗】片防在栁岸通郭前衡阳【杜诗】春兴不知凡几首衡阳纸价顿能髙【同上】猿到夜深啼岳麓鴈知春近别衡阳【杜荀鹤】回鴈峰前鴈春回尽却回【元微之】耒水波纹细湘江竹叶轻【同上】临蒸且莫叹炎方为报秋来鴈几行【栁诗】
本朝以茶陵县属衡州绍兴九年升茶陵郡后复为县干德三年升安仁塲为县咸平五年析衡阳衡山二
县地以益之 嘉定四年置酃县于临洣之地【沿革表】曾观工部集中载赤沙湖【陶弼】衡阳春暖鴈飞过兠率雨昬龙战稀 兠率一峰傍林开见宝幢鸟行髙避县山骨下连江【并同上】
宝庆府【倚郭一 邵阳外县一 新化】
郡号邵阳 邵陵 敏州 沃阳
府沿革楚分于辰在已禹贡荆州之域春秋战国属楚秦属长沙郡汉属长沙国及零陵郡东汉属长沙零陵二郡吴孙皓分置邵陵郡属荆州晋懹帝属湘州义熈属荆州宋齐梁并属邵陵国隋废郡属潭州唐置南梁州贞观改邵州天寳曰邵阳郡属江南道五代地入马氏又入南唐又入周行逢本朝升府【地理沿革表】
县沿革邵阳本汉长沙国昭陵县东汉别置昭阳县属零陵郡吴置邵陵郡又置髙平县属焉晋改昭陵县曰邵陵又改昭阳曰邵阳属邵陵郡宋并邵陵入邵阳移郡治此又省髙平入焉隋废郡属湘州唐武德复邵陵县七年省入邵阳 新化熈宁六年收复梅山置新化县【地理沿革表】
形胜梅山在新化县 杏冈在南隅 龙山介于二邑之间秀峰四出 熊山黄帝所登 龙池在新化之文仙山 濓泉在通道坊因周茂叔摄郡得名 甘泉在倅防 法华台在东山絶顶一郡之胜槩也 文竹山有石床 紫极宫在城西北 青阳洞在新化 青云洞在新化熊胆山下 青山洞在新化北【舆地纪胜】
人物皇朝聂致尧邦人列举孝行节义十事闻于朝旌表其门 金彦号为义门金氏举孝亷为天下第一李杰洞明先生之子也帅湖南由邵阳拜松楸【舆地纪胜】本朝寳庆元年以濳藩升宝庆府神宗初置新化县【见前县沿革下】冬叶扶踈碧繖团溪山环郭莫穷端【冦准】苍芷溪烟映霭山翛然城角起天端【同上】澬水西来兼邵水龙山横鹜际梅山【欧阳识】更如何处覔桃源此地端疑小洞天【胡致堂】旧置义庄赒族党新持使节拜松楸清湘楼晩挥金上明月池开衣锦游【张舜民送李杰帅湖南】
郴州【倚郭一 郴县外县五 桂阳 宜章 永兴 资兴桂东】
郡号桂阳 灵夀 宜章 郴义 緑水 庐阳州沿革翼轸之分野禹贡荆州之域春秋战国属楚秦属长沙郡汉髙帝置桂阳郡三国郡归蜀后割归吴隋置郴州大业复桂阳郡唐置郴州天宝曰桂阳郡属江南道五代地入马氏【地理沿革表】
县沿革郴县汉髙帝置桂阳郡治郴县歴代因之隋置郴州治焉 桂阳本汉郴县地东晋分置汝城县属桂阳郡陈改为庐阳县及置庐阳郡隋废郡以庐阳县属郴州唐天寳改义昌县后唐改郴义县本朝更今名宜章隋大业末萧铣析郴置义章县唐武德七年省之八年复置属郴州本朝更今名 永兴本汉桂阳郡便县宋省之陈复置隋入省郴县唐开元置安陵县天寳改髙亭县本朝更今名 资兴本汉郴县地东汉置汉宁县属桂阳郡吴改阳安县晋改晋宁县隋省之后复置晋兴县唐贞观省之咸亨置资兴县属郴州五代废为寨本朝复置 桂东本汉郴县地本朝析桂阳置【地理沿革表】
形胜灵夀山在郴县有石室产钟乳 洞灵山在桂阳东有洞穴 苏仙山在郴县东北苏耽学道于此 武丁冈在郴县西南仙人成武丁葬此 桂水在郴县西南合耒阳水 橘井在苏仙宅【详见井类】宝云山宝盖山在郴县东 玉履石在宜章县东 白鹿洞在苏仙山口白豹山在永兴县西白豹水出焉 龙宫滩韩昌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