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子藏
- 类书
- 记纂渊海
记纂渊海
本朝开寳九年以盐城县还属楚州【沿革表】寳庆以逆全之乱降楚州为淮安军【邸报】
集云梦何须伪出逰遭谗尤得故乡侯平生萧相真知己何事偏同女子谋【张耒题淮隂庙】良将未得用几人能赏音恩难忘一饭报肯惜千金旧俗喜出胯后时空愧心至今重风义庙食配淮隂【杨杰题漂母祠】
寳应州【倚郭一 寳应】
郡号安宜
州沿革星土分野歴代地理并同淮安军寳庆三年以防国进寳玺诏年谷屡丰雨旸时若可谓受寳之应其以寳应县陞寳应州【邸报】
县沿革寳应本汉寳陵国平安县东汉属广陵郡魏邓艾筑石鼈城以营田晋省平安县宋置安宜县梁置阳平郡及陈筦郡隋废郡属江都郡唐武徳以县置沧州州废属楚州上元以获定国寳十三枚改元寳应因改县名本朝寳庆置州治此【沿革表】
形胜云山在城西南百二十里有龙潭 箕山在城东六十里 兰亭院在城东王野村 白水陂在州西八十里邓艾所立 白马湖在州北十五里 石鼈城在县西八十里 得寳冈女尼真如所居也按神寳记云真如忽见皂衣引见天帝出寳授之令达扵天子肃宗疾甚召代宗立为皇太子曰今天赐寳获扵楚州天祚汝也即日以寳应纪年云 金钗涧在城西 射阳阜东临射阳湖【舆地纪胜】
本朝集雪楼当日动清寒渭水梁山鸟外看闻说徳宗曾到此吟诗不敢倚栏干【雍陶】半升浊酒试莼羮贱买鱼虾已厌烹浅水依蒲有船过淡烟笼月更人行【吕本中】
髙邮州【倚郭一 髙邮外县一 兴化】
郡号髙沙 广业 承州 防州
军沿革分野同扬州禹贡扬州之域春秋吴地战国楚地秦九江郡地汉属广陵国东汉属广陵郡晋属临淮郡宋属广陵郡梁置广业郡后改神农郡隋废郡属扬州大业属江都郡唐属扬州五代地入吴杨氏后入南唐后周取之本朝置军【沿革表】
县沿革髙邮秦初置县汉属广陵吴省之晋复置属临淮郡宋属广陵郡梁分为竹塘三归二县隋属扬州本朝置军治焉 兴化本汉临淮郡海陵县地五代吴杨氏置兴化县属扬州南唐属泰州本朝来属【沿革表】形胜孤山在兴化县东南 五湖离城六十里 七里湖离城二十七里 千人湖在兴化 緑杨湖在城南三十里 黄蒲堰在兴化 捍海堰在兴化 平淮堰在髙邮李吉甫所筑【舆地纪胜】
人物皇朝崔希甫者有文武才号重金御史 孙正臣孙辛老号孙龙图 乔执中与孙辛老秦少防齐名号曰三贤 秦观字少防习制科有文号淮海集弟秦觌有诗名【纪胜】
集九陌黄尘乌防底五湖春水白鸥前【山谷】吾乡如覆盂地据楚脊环以万顷湖粘天无四壁 髙邮西北多巨湖累累相贯如连珠【秦少防】一川风雨髙邮夜玉麈清谈画鹢州【曾子固】三十六湖水所潴其间尤大为五湖中间可以置邮戌隠然髙阜如覆盂【蒋頴叔】一州斗大君休笑国士秦郎此故乡【杨诚斋】
招信军【倚郭一 盱眙外县二 天长 招信】
郡号盱眙 龟山 泗口
军沿革鹑尾星纪之次女牛之间禹贡扬州之域春秋吴地战国楚地秦属九江郡汉属临淮郡东汉属下邳国三国魏地晋属临淮郡义熙置盱眙郡宋徙置南兖州梁属兖州魏又置盱眙郡北齐废郡属淮州陈置北谯州寻废之周复为郡隋废郡属扬州大业属江都郡唐武徳置西楚州八年废之属楚州五代初入吴后入南唐周取之本朝置军【沿革表】
县沿革盱眙秦初置县汉属临淮郡为都尉治东汉属下邳国晋置盱眙郡北齐复为县属淮州周复为郡隋为盱眙县属江都唐初属西楚州领一县八年属楚州光宅改建中县寻复故名后属泗州本朝初属楚州后来属 天长本汉广陵国广陵县地隋江都郡六合髙邮县地唐天寳置千秋县属扬州寻更名天长南唐置建武军周平江淮改雄州 招信本汉临淮郡淮陵县后汉属下邳国晋属临淮郡宋改睢陵县侨置济隂郡北齐徙徐州治此改池南县陈复为睢陵周改招义县隋废郡大业改化眀县属钟离郡杨益徳窃据又置济隂郡唐武徳析置睢陵县属濠州寻改化眀曰招义省睢陵贞观省济陵入招义属濠州【沿革表】
形胜东山在郡治东 东溪在都梁山东五里 龟山在盱眙禹锁水神巫支祁处 驴湖在天长 玉环山在招信县 玻瓈泉在第一都山之下 寳积山在郡南与都梁山相接 三台山在招信县南 五台山又名龟山 三石洞在报恩寺后三洞相连 九头山在城南有九丘 七眼泉在古离宫之西南有流杯池【舆地纪胜】
人物汉武渉项羽使之说韩信 三国陈矫相魏文帝宋王彭父母防为人作砖以葬 皇朝杨玠老举孝
防不就 朱夀昌有孝节 刘位靖康中率众勤王集养防分四渎习坎奠三荆徙帝留余地封王表旧城【骆賔王】
本朝以泗州盱眙县属楚州干徳还泗州绍兴十二年属天长军寻置盱眙郡治此绍定间北国守将合纳买住来降诏改为招信军【邸报】我太祖初平江南改雄州为天长军治天长县至道二年废军属扬州建炎复陞军绍兴废属扬州十二年又陞军寻废为县属盱眙军干徳元年以濠州招义县属泗州太平兴国改招信县绍兴改盱眙军【沿革表】
集红尘欲碍龟山出白浪空分汴水来【王介甫】清淮浊汴争强雄龟山下閟支祁宫【苏子由】东风淮声鸣万古山头孤塔藏烟雾 尘埃可洗忧可豁待我一勺玻瓈泉疑是盱眙郭门外月眀帆席过清淮【张耒】云收鴈塔初晴影月照龟山午夜光【周邠】七眼泉邉无一念一襟披尽晩来风【吴拭】肠断龟山离别处夕阳孤塔自崔嵬【秦少防】亭耸东南第一山登临身在白云间市楼斜日红髙下客艇轻波緑往还【王渥】
涟水军【倚郭一 涟水】
郡号厹犹 襄贲 金城
军县沿革禹贡扬州之域汉临淮郡厹犹县地东汉省厹犹县宋东海郡及襄贲县扵此后魏为海安郡废郡改襄贲县为涟水属东海郡唐武徳以县置涟州并金城县贞观州废省金城以涟水属泗州总章属楚州咸亨复属泗州后又属楚州【沿革表】
本朝太平兴国三年建涟水军熙宁五年废军以县属楚州元祐二年复置军【沿革表】
记纂渊海卷十一
<子部,类书类,记纂渊海>
钦定四库全书
记纂渊海卷十二 宋 潘自牧 撰郡县部
淮南西路
庐州【倚郭一 合肥外县二 梁县 舒城】
保信军节度 淮西路安抚司制置司转运司
郡号合肥 庐江 肥水 南豫 徳胜军 保信军州沿革吴地斗分野禹贡扬州之域春秋舒国徐取之楚又取之战国属楚秦九江郡地汉庐江九江二郡地魏为扬州治晋淮南庐江二郡地宋齐为庐江郡梁置汝隂郡又改南豫州寻改合州隋开皇改庐州大业为庐江郡唐属淮南道后唐改长兴陞昭顺军节度周改保信军【沿革表】
县沿革合肥本汉九江郡合肥县晋属淮南郡梁改汝隂县及置汝隂郡隋废郡改合肥县置庐州治焉 梁县本汉浚遒县属九江郡晋属淮南郡东晋改慎县东魏置平梁郡陈改梁郡隋废郡以慎州属庐州 舒城本春秋舒国楚灭之汉置庐江郡治舒县晋后废县唐开元析合肥庐江置舒城县【沿革表】
形胜潜山州治所据 巢湖【详见地理部湖类】龙潭在梁县治后 鹊岸在舒城春秋吴人败楚扵此 金城河在合肥西 金沙滩在藏舟浦 铁索涧金斗城皆在合肥三角山在舒城 四顶山在合肥东南 桃城鎭在
舒城县北 花家城在舒城西旧名竹子市 龙舒山在舒城有龙舒水 龙眠山鹿起山在舒城 金牛山在合肥 金鸡潭在舒城【舆地纪胜】
人物范增为项羽谋臣 文翁化巴蜀好文雅 左慈有神术 吴周瑜破曹操扵赤壁 晋陶侃惜分隂唐万敬儒三世同居两赐旌表 皇朝马亮漕西川王均反主将诛戮得亮救免者千数 包拯守本州不少屈法天下号曰包家 李公麟博学好古【舆地纪胜】
集胜境天然别精蓝入画图一山分四顶三面瞰平湖【罗隠】
本朝孝宗朝以御名改慎县为梁县【沿革表】
集沃壤欲包淮甸尽坚城尤抱蜀山回栁塘春水藏舟浦兰若秋风教弩台 晴湖列逺岫万叠来骏奔横入小蜀冈金友依玉昆 肥川胜赏冠他州浦口舲得俊逰梅雨正肥江国路苹风未破洞庭秋【朱服】蜀山回出千螺秀肥水长萦一带回犹合金城藏后浦不惟铜雀起楼台 花岛可怜春自媚栁洲遥觉月微眀【郭祥正】
无为军【倚郭一 无为外县二 巢县 庐江】
淮西路提刑司提举司
郡号庐江 居巢 巢州
军沿革星土分野歴代地理并同庐州本朝置军【沿革表】县沿革无为本汉庐江郡襄安县梁改蕲县隋复为襄安属庐江郡唐为巢县本朝析置无为县为军治 巢县本古南巢地春秋羣舒之邑汉为庐江郡居巢县三国属吴后废之晋复置属庐江郡隋省入襄安县唐武徳置巢州七年州废改襄安为巢县属庐州本朝置军来属 庐江本汉庐江郡龙舒县南齐改庐江县梁置湘州北齐废之隋废郡庐州义兴移治扵石梁东南唐景隆移治扵今所本朝置军来属【沿革表】
形胜杏山在巢县 梅山见左传楚师伐郑右回梅山栭山在庐江 巢山在巢县本名道山 巢湖在巢
县西一名焦湖 孔台在巢县云宣圣与羣弟子憇息扵此 吕泉在石膏山下云吕仙卓剑而泉涌出 三公山九卿山在庐江县 佛足山在无为县西 仙女洞在庐江有仙女台 锦緑溪在城内 七寳山在巢县为西关濡须山为东关【舆地纪胜】
人物东汉毛义以孝行称 皇朝杨杰自号无为子有无为集二十五卷 贾易辨韩忠彦援立之功 焦蹈元丰魁天下士 王之道与兄之义之深同登科名其所居堂曰三桂堂【舆地纪胜】
本朝太平兴国三年以巢县之无为鎭置无为军以庐州巢县庐江县来属熙宁三年析巢庐江二县置无为县治郭下【沿革表】
集荻迸短芽淝水暖荷浮圎叶漅湖清【温公】此楼此景他州无山川形胜吞三吴惟慿诗老写竒胜纵有画笔难工夫 此楼此景他州无天髙水濶连平芜緑杨深处杏花发日暖数声山鹧鸪【杨侍讲咏南楼】山横大秀一峯髙水隔平湖千里遥【杨坎兮】林霭波光秀可餐登临都付一亭间坐违世事尘埃逺静入湖山日月闲对岸莺花迷阆苑隔烟洲溆砌蓬山习池胜事无多【阙】只负襄阳倒载还【蒲守咏挹秀亭】
寿春府【倚郭一 下蔡外县一 霍邱】
忠正军节度
郡号寿春 下蔡 寿州 忠正军
府沿革禹贡扬州之域战国属楚秦九江郡汉髙帝为淮南国武帝复九江郡治寿春县东汉兼置扬州三国属魏晋武帝改九江郡为淮南郡宋齐兼置豫州元魏曰扬州梁曰南豫州东魏曰扬州陈曰豫州后周曰扬州隋开皇改寿州治寿春县置总管府大业为淮南郡唐寿州治寿容县天寳曰寿春郡属淮南道后唐陞忠正军节度周显徳徙治颍州之下蔡本朝陞府【沿革表】县沿革下蔡本春秋州来国汉为沛郡下蔡县东汉属九江郡晋置淮南郡梁置汴郡北齐废之隋属汝隂郡唐武徳改淮州县寻复故又置涡州八年州废属颍州五代周世宗徙州治此 霍邱本春秋蓼国汉为庐江郡松滋县梁置安丰郡东魏废之隋置霍邱县属寿州唐武徳以松滋霍邱二县置蓼州七年省松滋州废属寿州神功曰武昌景云复故名【沿革表】
形胜寿春合肥受南北皮革鲍木之输亦一都防也【汉志】南引汝颍之利东连吴防之富北接梁宋平途不过七百里西接陈许水陆不出千里外有江湖之阻内有淮淝之固龙泉之阪良田万顷舒六之贡利尽南越【晋伏滔】峡石山颍水淮水在下蔡 丰津在霍邱【沿革表】八公山在寿春有隠室石井【初学记】
人物秦甘罗年十二为泰上卿 皇朝吕夷简及子公着皆为名相【见安丰军下】
集不见华胥梦空闻下蔡迷【李义山】
本朝州郡军额并仍前代政和六年陞寿春府【沿革表】集珠履缤纷宴寿阳栏干横出白云傍小艇鬬垂凹鼻钓佳人尤学小梅妆【郭祥正】
安庆府【倚郭一 懐宁外县四 桐城 宿松 望江 太湖】
安庆军节度 旧提刑司
郡号灊山 同安 舒皖 皖城 徳庆 桐乡府沿革星纪之次斗分野禹贡扬州之域春秋羣舒地楚之战国属楚秦九江郡地汉庐江郡地三国属魏孙权克皖城以为重鎭晋安帝置晋熙郡梁兼置豫州后改晋州北齐改江州陈又改晋州隋开皇废郡置熙州大业为同安郡唐武徳为东安州五年为舒州天寳曰同安郡至徳为盛唐郡后复故属江南道五代吴及南唐有之本朝陞府【沿革表】
县沿革懐宁本汉庐江郡皖县晋永嘉后废之安帝复置懐宁县为晋熙郡治隋初置熙州后为同安郡治唐改舒州治此 桐城本春秋桐国汉为庐江郡枞阳县东汉省之宋置隂安县属晋熙郡梁复置枞阳县郡隂安属焉隋开皇废郡省隂安以枞阳属熙州十八年改同安县唐属舒州至徳更今名 宿松本汉皖县地梁置髙塘郡隋开皇废为县属熙州十八年改今名唐武徳置严州州废来属 望江本汉皖县地晋安帝置新冶县属晋熙郡陈置大雷郡隋开皇废郡改曰义乡十八年改望江属熙州唐武徳置髙州寻改智州州废属严州严州来属 太湖本汉皖县地宋置太湖县属晋熙郡齐置龙安郡陈废之复属晋熙郡隋改县曰晋熙后复名太湖属熙州唐属舒州【沿革表】
形胜灊山在懐宁西北上有三峯一曰天柱二曰灊山三曰皖山灊水出焉为第十四小洞天 南岳汉武帝以衡山遥逺移祭灊山遂为南岳 龙吟岩虎啸岩皆在灊山左右 龙井在真源宫 虎井在中炼丹山三祖山在郡西北有乾元寺 七公山在皖山南 百子山在懐宁县东 万嵗峯在玉照峯北 多智山在懐宁县北 桃花港去司真洞五里 菊花港在懐宁东北 桑落洲在宿松县南 麟角峯在皖山顶 虎头岩在懐宁北 龙眠山在桐城西北 凤栖山在太湖县东南 玉龙洞在州北七十里 金鸡石在真源宫后 水晶洞在天柱寺中 琼瑶宫在灊山西 玛瑙山在太湖北 白云山在太湖东 丹霞峯至皖山二里【舆地纪胜】
人物汉朱邑守东海治行第一 南史河尚之子孙多文人仕皆显达 皇朝王珪为相 张汉卿为兴国管库与太守论事不合即和陶潜归去来辞大书扵印纸而去【舆地纪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