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子藏
- 类书
- 艺文类聚
艺文类聚
又曰:张释之为谒者仆射,文帝登虎圈,问上林尉禽兽簿,尽不能对,虎圈啬夫从傍代尉对,悉响应无穷,帝诏释之,拜啬夫为上林令,释之前曰:陛下以绛侯周勃何人也,上曰:长者。又问东阳侯张相如何人也,上复曰:长者,释之曰:此两人言事,曾不出口,岂效此啬夫喋喋利口捷急哉,且秦以任刀笔之吏,以亟疾苛察相高,无恻隐之实,是故不闻其过,天下土崩,今陛下以啬夫口辩而超迁之,臣恐天下随而风靡,争口辩,其[○汉书五十释之传其上有亡字。]实,不可不察也,帝乃止。
《晋书》曰:殷庆元质略有明规,文武可施用也。
【论】魏阮文质论曰:盖闻日月丽天,可瞻而难附,群物著地,可见而易制,夫远不可识,文之观也,近而得察,质之用也,文虚质实,远疏近密,援之斯至,动之应疾,两仪通数,固无攸失,若乃阳春敷华,遇冲风而陨落,素叶变秋,既究物而定体,丽物苦伪,丑器多牢,华璧易碎,金铁难陶,故言多方者,中难处也,术饶津者,要难求也,意弘博者,情难足也,性明察者,下难事也,通士以四奇高人,必有四难之忌,且少言辞者,政不烦也,寡知见者,物不扰也,专一道者,思不散也,混蔑者,民不备也,质士以四短违人,必有四安之报,故曹参相齐,寄狱市,欲令奸人有所容立,及为宰相,饮酒而已,故夫安刘氏者周勃,正嫡位者周勃,大臣木强,不至华言,孝文上林苑欲拜啬夫,释之前谏,意崇敦朴,自是以降,其为宰相,皆取坚强一学之士,安用奇才,使变典法。
魏应文质论曰:盖皇穹肇载,阴阳初分,日月运其光,列宿曜其文,百丽於土,芳华茂於春,是以圣人合德天地,禀气淳灵,仰观象於玄表,俯察式於群形,穷神知化,万国是经,故否泰易,道无攸一,二政代序,有文有质,若乃陶唐建国,成周革命,九官咸,济济休令,火龙黼黻,华於廊庙,衮冕旒。舄弈乎朝廷,冠德百王,莫参其政,是以仲尼叹焕乎之文,从郁郁之盛也,夫质者端一玄静,俭啬潜化利用,承清泰,御平业,循轨量,守成法,至乎应天顺民,拨乱夷世,ゼ藻奋权,赫弈丕烈,纪禅协律,礼仪焕别,览坟丘於皇代,建不刊之洪制,显宣尼之典教,探微言之所弊,若夫和氏之明璧,轻之裳,必将游玩於左右,振饰於宫房,岂争牢伪之势,金布之刚乎,且少言辞者,孟僖所以不能答郊劳也,寡智见者,庆氏所以困相鼠也,今子弃五典之文,ウ礼智之大,信管望之小,寻老氏之蔽,所谓循轨常,未能释连环之结也,且高帝龙飞丰沛,虎据秦楚,唯德是建,唯贤是与,陆郦ゼ其文辩,良平奋其权,萧何创其章律,叔孙定其庠序,周樊展其忠毅,韩彭列其威武,明建天下者,非一士之术,营宫庙者非一匠之矩也,逮至高后乱德,损我宗刘,朱虚轸其虑,辟强释其忧,曲逆规其模,郦友诈其游,袭据北军,实赖其畴,冢嗣之不替,诚四老之由也,夫谏则无义以陈,问则服汗沾濡,岂若陈平敏对,叔孙据书,言辨国典,辞定皇居,然後知质者之不足,文者之有馀。
●卷二十三 人部七
○鉴诫
◇鉴诫
《书》曰:兢兢业业,一日二日万机。
《易》曰:君子乾乾,夕惕若厉。
又曰:天道恶盈而福谦。
《尚书》曰:帝曰:来,禹,降水儆予,成允成功,克勤于邦,克俭于家,不自满假,惟汝贤,汝惟不矜,天下莫与汝争能,汝惟不伐,天下莫与汝争功。
又曰:无稽之言勿听,弗询之谋勿庸。
又曰:玩人丧德,玩物丧志,不作无益害有益,功乃成,不贵异物贱用物,民乃足,犬马非其土性不畜,珍禽奇兽不育于国,不宝远物,则远人格,所宝惟贤,则迩人安,不矜细行,终累大德,为山九仞,功亏一篑。
又曰:功崇惟志,业广惟勤,位不期骄,禄不期侈。
又曰:作德心逸日休,作伪心劳日拙,居宠思危。
又曰:戒慎无虞,冈失法度。
又曰:戒之用休,董之用威。
《毛诗》曰:惴惴小心,如临于谷。
又曰:殷鉴不远,在夏后之世。
《左传》曰:晋既胜楚,范宣子立於戎马之前曰:君幼,诸臣不佞,何以及此,天命不于常,有德之谓也。
又曰:祸福无门,唯人所召。
又曰:臧孙云,季孙之爱我,疾疹也,孟孙之恶我,药石也,美疹不如恶石,孟孙死,吾亡无日矣。
《礼记》曰:好田好女者,亡其国。
《孝经》曰:在上不骄,高而不危,所以长守贵也。
《论语》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时,戒之在色,及其壮也,戒之在斗,及其老也,戒之在得。
又曰:如有周公之才之美,使骄且吝,其馀不足观也。
太公《金匮》曰:武王问师尚父曰:五帝之戒,可得闻乎,师尚父曰:舜之居民上,矜矜如履薄冰,禹之居民上,栗栗如恐不满,汤之居民上,翼翼乎惧不敢息。
又曰:吾闻道自微而生,祸自微而成,《家语》曰:孔子去周,而老子送之曰:凡当世之士,聪明深察而死者,好议人者也,博辩宏大而危者,好发人之恶者也,孔子曰:敬奉教。
又曰:舟非水不行,水入舟没,民非君不治,民犯上则君危,故君子不可不严也。
又曰:颜回谓子路曰:力猛於德而得其死者,鲜矣,子慎诸。
又曰:以富贵而下人,何人不与,富贵而敬爱,何人不亲,发言不逆,可谓知言矣。
又曰:《曾子》曰:狎甚则简,庄甚则不亲,是故君子之狎足以交其劝,庄足以成礼而已矣。
《韩诗外传》曰:昔者禹以夏王,桀以夏亡,汤以殷王,纣以殷亡,故无常安之国,宜治之民,得贤则昌,不肖则亡,夫明镜所以照形也,往古所以知今也,鄙语曰:不知为吏,视已成事,前车覆,後车诫。
又曰:《曾子》曰:君子有三言,可实[○韩诗外传二作贯。]而佩也,一曰无内疏而外亲,二曰身不善而怨他人,三曰患已至而後呼天。
《战国策》曰:昔仪狄作酒而美,进之於禹,禹饮而甘之,遂疏仪狄绝旨酒,曰:後世必有以酒亡其国者。
《管子》曰:齐桓公与管仲鲍叔牙甯戚四人饮,公曰:何不为寡人寿,鲍叔牙奉杯而起曰:使公无忘在莒,管仲无忘其束缚在鲁,甯戚无忘饭牛车下,公避席再拜。
鬻子曰:昔周公使康叔守殷,戒之曰:无煞不辜,宁失有罪,亦有无罪而见诛,无有有功而不赏,慎之。
《晏子》曰:君子居必择邻,游必就士,可以避患也。
又曰:其文好者身必剥,其角美者身见煞,甘泉必竭,直木必伐。
又曰:夫爵益高者意益下,官益大者心益小,禄益厚者施益博。
又曰:人之将疾,必先不甘粱肉之味,国之将亡,必先恶忠臣之语。
《孙卿子》曰:孔子对鲁哀公曰: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君以此思危,则不危焉。
又曰:得师者王,得疑者霸,自为谋莫己若者亡。
又曰:伯禽将归於鲁,周公谓伯禽曰:君子力如牛,不与牛争力,走如马,不与马争走,智如士,不与士争智,我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父,吾於天下,亦不贱也,常握发吐餐,以接天下之士矣。
《韩子》曰:西门豹性急,佩韦以自缓,董安于心缓,佩带以自急,故能以有馀补不足,以长续短之谓明主。
《淮南子》曰:天下有至贵,而非势位也,有至富,而非金玉也,有至寿,而非千岁,愿恕反性,则贵矣,情知足,则富矣,明死生之分,则寿矣。
《说苑》曰:魏武侯浮西河,中流,谓吴起曰:美哉河山之固,此魏国之宝也,对曰:在德不在险,昔夏桀之君,左河济,右太华,伊阙在其南,羊肠在其北,不循仁政,汤放之,武侯曰:善。
又曰:有身贵而骄人者,民去之,位高而擅权者,君恶之,禄厚而不知足者,患处之。
《新序》曰:齐王聘田巴先生而将问政焉,对曰:政在正身,正身之本,在於群臣,王召臣,臣改制饰,问於妾,奚若,妾爱臣,谀臣曰佼,臣临淄水而观,然後自知丑恶也,今齐之臣谀王者众,王能临淄水见己之恶,过而自改,斯齐国治矣。
《汉书》曰:扬恽失官居家,治产业,起室宅,孙会宗戒之曰:为大臣废退,当阖门惶恐,为可怜之意,不当通宾客,有称誉也。
《东观汉记》曰:冯勤迁司徒,是时三公多见罪退,上欲见令以善自矜,乃因宴见,从容戒之曰:朱浮上不忠於君,下凌轹同列,竟以中伤人臣,放逐受诛,虽追加赏赐,不足以偿不訾之身,忠臣孝子之览照前世以为镜诫,能尽忠於国,事君无二,则爵赏光乎当世,功名列於不朽,可不勉哉。
又曰:樊宏为人谦慎,常戒其子曰:富贵盈溢,未有能终者,天道恶满而好谦,前世贵戚,皆明戒也,保身全己,岂不乐哉。
又曰:班超为都护,以任尚代超,尚谓超曰:君在外国三十馀年,而小人猥承君後,宜有以诲之,超曰:塞外吏士,本非孝子顺孙,皆以过罪徙补边,而蛮夷怀鸟兽之心,难禁易败,今君性严急,水清无大鱼,察政不及得下和,宜阳为简易,宽小过,总大纲而已。
【诗】後汉傅毅迪志诗曰:咨尔庶士,迨时斯勖,日月逾迈,岂云旋复,於赫我祖,显于殷国,二迹阿衡,克光其则,咨予小子,秽陋靡逮,惧我世烈,於兹以坠,於戏君子,无恒自逸,徂年如流,鲜兹暇日。
魏陈王曹植矫志诗曰:芝桂虽芳,难以饵鱼,尸位素餐,难以成居,磁石引铁,於金不连,大朝举士,愚不闻焉。
又矫志诗曰:抱璧涂乞,无为贵宝,履仁遘福,无为贵道,鸳雏远害,不羞卑栖,灵虬避难,不耻泥,都蔗虽甘,杖之必折,巧言虽美,用之必灭,济济唐朝,万邦作孚,逢蒙虽巧,必得良弓,贤主虽智,亦待英雄,螳螂见叹,齐士轻战,越王轼蛙,国以死献,道远知骥,世伪知贤,覆之焘之,顺天之矩,泽如凯风,惠如时雨,口为禁闼,舌为发机,门机之阙,[○冯校本作关。]苦矢不追。
魏繁钦远戍劝戒诗曰:肃将王事,集此扬土,凡我同盟,既文既武,郁郁桓桓,有规有矩,务在和光,同尘共垢,各竞其心,为国蕃辅,りりぅぅ,非法不语,可否相济,阙则云补。
又杂诗曰:世俗有险易,时运有盛衰,老氏和其光,蘧瑗贵可怀。
魏应璩杂诗曰:细微可不慎,是溃自蚁隙,腠理早从事,安复劳针石,哲人睹未形,愚夫ウ明白,曲突不见宾,ㄡ烂为上客,思原献良规,江海傥不逆,狂言虽寡善,犹有如鸡跖,鸡跖食不已,齐王为肥泽。
晋张华励志诗曰:仁道不遐,德如羽,求焉斯至,众鲜克举,复礼终朝,天下归仁,若金受砺,若泥在钧,进德修业,晖光日新。
晋潘安仁家风诗曰:绾发绾发,发亦鬓止,日祗日祗,敬亦慎止,靡专靡有。受之父母,鸣鹤匪和,析薪弗荷,隐忧孔疚,我堂靡构,义方既训,家道颖颖。岂敢荒宁,一日三省。
晋嵇绍赠石季伦诗曰:人生禀五常,中和为至德,嗜欲虽不同,成生所不识,仁者安其身,不为外物惑,事故诚多端,未若酒之贼,内以损性命,烦辞伤轨则屡饮致疲怠,清和自否塞,阳坚[○按此用子反事,当作竖。]败楚军,长夜倾宗国,诗书著明戒,量体节饮食,远希彭聃寿,虚心处冲默,茹芝味醴泉,何为昏酒色。
【赋】魏文帝戒盈赋序曰:避暑东ト,延宾高会,酒酣乐作,怅然怀盈满之戒,乃作斯赋,惟应龙之将举,飞云降而下征,资物类之相感,信贯微之通灵,何今日之延宾,君子纷其集庭,信临高而增惧,独处满而怀愁,原群士之箴规,博纳我以良谋,吴杨泉赞善赋曰:伊善恶之所施,乃祸福之为阶,行德安而保身,忘为害而自危,故先民之有作,执温恭而不亏,云颜冉之遭命,怪祸福之参差,夫二贤之履道,历千载而见知,身既没而名存,厥复戚乎何为,夫死生之有命,非神明之所规,故积善之家,厥福惟昌,积恶之门,必有馀殃,是以赵武好善,厥胤以长,三郄好胜,厥身以亡,古人从善如不及,去恶如探汤,恐福德而难值,而祸恶之易当。
【赞】晋戴逵申三复赞曰:嗜好深则天机浅,名利集则纯白离,如此故识鉴逾昏,骄淫弥汰,心与慎乖,则理与险会,然後役智以御险,履险以逃害,故阴阳寇其内,人力攻其外,阴阳结则金石为之消,人事至则虽智不足赖,若然者,虽翠幄华堂,焉得而康之,列鼎重味,焉得而尝之。
周庾信周公伯禽赞曰:伯禽居鲁,鸣玉来朝,周公问政,治国风谣,北山有梓,南山有桥,礼容虽备,俯仰无骄。
【箴】梁武帝凡百箴曰:凡百众庶,尔其听之,事无大小,先当熟思,思之不熟,致成反覆,其心不定,不可施令,是曰乱常,是曰败政,弗止辱身,亦丧厥命,勿恃尔尊,骄慢淫昏,勿谓尔贵,长夜荒醉,日不恒中,月盈则亏,履邪念正,居安思危,莫言尔贱,而不受命,君子小人,本无定性,莫言人微,而以自轻,水清照净,表直影端,近取诸身,无假远观,猗欤哲人,勿谓斯难。
【训】晋潘岳两阶铜人训曰:言之有臧,乎多士,言之不臧,绝之由己,无曰莫传,宣于四海,无曰莫闻,响振万里,枢机之发,荣辱之徵,怨岂在大,纤介是兴。
【诫】汉东方朔诫子曰:明者处世,莫尚於中,优哉游哉,与道相从,首阳为拙,柳惠为工,饱食安步,以仕代农,依隐玩世,诡时不逢,是故才尽者身危,好名者得华,有群者累生,孤贵者失和,遗馀者不匮,自尽者无多,圣人之道,一龙一蛇,形见神藏,与物变化,随时之宜,无有常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