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文类聚

又曰:[○《太平御览》四百四十引作皇甫谧列女传,下罗静,景奇妻,相登妻,刘长卿妻,同。]汉中赵高[○御览作嵩。]妻者,同郡张氏之女也,字礼,姑严酷无道,小怒则骂,大怒则罚,礼恭承,初无愠色,引过自咎,姑後知之,乃变意,厚加爱敬,後姑疾病,其女来视,临困,却女曰:我困矣,绝命当在贤妇之手,妇前抱持乃绝,後郡内遭贼,高死君难,礼以碧涂面,乱头称痛,怀刀在身,意气烈决,贼不迫也,叔父矜其年壮,欲更嫁之,礼慷慨,至死为誓。
又曰:丹阳罗静者,广德罗勤之女也,为同县朱旷所聘,昏礼未成,勤遇病丧没,邻比断绝,旷触冒经营,寻复病亡,静感其义,遂誓不嫁,有杨祚者,多将人众,自往纳币,静乃逃窜,祚劫其弟妹,静惧为祚所害,乃出见之曰:实感朱旷为妾父而死,是以身亡者,自誓不贰,辛苦之人,原君哀而舍之,如其不然,请守之以死,乃舍之。
又曰:蜀景奇妻者,罗氏之女,字贡罗,奇亡无嗣,贡罗专心供养,父青以许同郡宰诗,贡罗与父书,陈其情志,历年不归,後青受远使,诗白州,告县,发遣贡罗,贡罗乃由径道,诣州白诉,言意慷慨,请死不从,州嘉而许焉。
又曰:犍为相登妻者,名度,登一年而寡,守令吴厚,因入问度,度引刀截发,县长吏复遣媒介,度曰:前已断发,谓之表心,何误复有斯言哉,欲取刀割鼻,左右救止。
又曰:沛郡刘长卿妻者,生一男,字玉,玉五岁而长卿卒,惧见谤[○《太平御览》四百四十作诱。]嫁,既不归宁,兄弟时往,防渐远疑,言不及外,玉年十五死,乃援刀割耳,明己不二,在丧侧者,无不感伤。
又曰:[○本条《太平御览》三百六十七引,作列女後传。又与下许妻条,同见御览四百四十引,只作列女传,当均出皇甫谧书。]吴孙奇妻者,广陵范慎女,名姬,年十八,配奇一年而奇亡,慎以姬少寡无子,迎还其家,姬不肯归,迎者以父母命迫之,姬遂操刀,割耳及鼻曰:父迎我者,不过以我年少而色美,今已残矣,行将焉如,於是迎者空反。
又曰:广汉廖伯妻者,同郡段氏之女,名纪配,性聪敏,达於诗书,进退闲暇,父母将有所许,纪配曰:梁高行割鼻告诚,以全其节,求生害仁,仁者不为,纪配生见礼义,岂独使古人擅名哉,作诗三章,以讽父母,乃援刀断指。
又曰:吴许升妻者,吕氏之女,名荣,升游诞博戏,不治操行,荣躬勤家业,以养其姑,劝升学问,未尝不垂泪而言,荣父疾升,呼荣,欲改嫁之,荣曰:命之所遭,义无离贰,终不肯归,升後感悔,寻师远学,四年乃归,遂致名誉,为州所辟,遇劫被害,荣手刃杀升者,以首还祭。
又曰:[○按本条亦见後汉书列女传,当亦出皇甫谧书。]河南贞义者,乐羊子之妻,羊子出学,贞义截发卖,以供其费,後羊子得遗金一饼,以与贞义,贞义曰:妾闻君子不以利ㄜ行,羊子惭而弃之,邻人欲犯贞义而劫其姑,贞义操刀而出,邻人曰:从者可,不从者杀汝姑,贞义仰天而叹,以刀刎颈而死,太守以大夫礼葬之,号曰贞义。
又曰:[○《太平御览》四百四十一引作皇甫谧列女传。]留子直妻者,汉末扰攘,随夫之从父,客居豫章,从父与贼交通,郡收族之,妻年少有色,太守客请以为妻,守死不从,以还太守,付吏杀之,临死颜色不变,口无怨言,郡吏及客怜,更还救请免,既得活,乃自割耳,久之,太守闻其夫在,遂还其妻。
又曰:[○《太平御览》五百引作列女後传。]会稽翟素者,翟氏之女也,受聘,未及配,遭乱,贼欲犯之,临之以刃,曰:不从者,今即死矣,素曰:我可得而杀,不可得而辱,贼遂杀素。
【诗】晋傅玄秋胡诗曰:秋胡纳令室,三日宦他乡,皎皎洁妇姿,泠泠守空房,燕娩不终夕,别如参与商,精诚驰万里,既至两相忘,行人悦令颜,借息此树傍,言以逢卿喻,遂下黄金装。
宋颜延之秋胡诗曰:燕居未及好,良人顾有违,脱巾千里外,结绶登王畿,戒徒在昧旦,左右来相依,蚕月观时暇,桑野多经过,佳人从所务,窈窕援高柯,倾城谁不顾,弭节停中阿,南金岂不重,聊自意所轻,义心多苦调,密此金玉声,如何久为别,百行愆诸己,愧彼行露诗,甘之长川。
【赞】晋左九嫔班婕妤赞曰:恂恂班女,恭让谦虚,辞辇进贤,辩祝理诬,形图丹青,名侔樊虞。
又孟轲母赞曰:邹母善导,三徙成教,邻止庠序,俎豆是效,断织激子,广以坟奥,聪达知礼,敷述圣道。
又狂接舆妻赞曰:接舆高,怀道行谣,妻亦冰清,同味玄昭,遗俗荣津,志远神辽。
又荆武王夫人邓曼赞曰:天道恶盈,极数则微,邈哉邓曼,心英祸几,睹兆叹亡,考德知衰,贤智卓殊,邈哉难追。
又齐杞梁妻赞曰:遭命不改,逢时险屯,夫卒莒场,郊吊不宾,哀崩高城,诉情穹,遂赴淄川,躯清津。
又齐义继母赞曰:圣教玄化,礼贵信诚,至哉继母,行合典经,不遗宿诺,义割私情,表德来裔,垂则後生。
又鲁敬姜赞曰:邈矣敬姜,含德之英,于行则高,于理斯明,垂训于宗,厉发奇声,宣尼三叹,万代遗馨。
晋滔钮[○按当作钮滔,详下荐环夫人书。]母孙氏公孙夫人序赞曰:夫人姓公孙氏,会稽剡人也,夫人资三灵之淳懿,诞华宗之澄粹,奇朗照於龆龀,四教成於弱笄,慈恩温恭,行有秋霜之洁,祗心制节,性同青春之和,敦悦宪章,动遵礼规,居室则道齐师氏,有行则德配女仪,礼服有盈,笾豆无阙,猗欤夫人,天姿特挺,行高冰,操与霜整,性扬兰芳,德振玉颖,猗彼琼林,奇翰有集,展彼硕媛,含德来缉,动与礼游,静以义立。
【碑】晋张林陈夫人碑曰:夫人姓徐,吴郡嘉兴人也,夫人少膺灵粹,诞兹淑贞,聪哲明敏,温恭柔顺,体仁足以长人,嘉德足以合礼,恭顺不隋其心,明烈备其体,若夫柔惠清顺,中和圣善,妇德既备,母道亦践,志厉冰玉,厥德靡显,靡靡其操,翼翼其仁,明景内英,朗节外新,芳徽风迈,淑慎其身。
【书】晋钮[○原讹钧,据明本改,按晋书九十六虞潭母孙氏传,卒谥定夫人,此当是与虞潭母书,钮滔晋松阳令,见隋书经籍志集部。]滔母与虞定夫人荐环夫人书曰:琼闻兴贤崇德,圣主令典,旌善表操,有邦盛务,伏见族祖吴国亡民富春孙彦妻环,少厉令节,服膺道教,逮孙氏,恪居妇职,宗姻有声,奉礼未周,彦母丧殒,丧殒半年,彦奄亡没,环率礼奉终,抗义明节,倾竭私产,以供葬送,礼服既终,前无立子,家欲改醮,誓而不许。
【解】晋湛方生上贞女解曰:伏见西道县治下里龙怜,年始弱笄,出皮氏,未逾半年,婿京殒没,京兄弟三人,相寻凋落,外靡期功之亲,内绝胤嗣之继,怜货其父母之资,躬亲机杼之勤,数年之间,三丧俱举,四节蒸尝,于今不辍,志存匪石之固,行无片言之玷,贤良屡聘,誓而弗许,守节穷居,於今五十馀年矣,详观之遗烈,[○句有脱文。]书于记传者,或毁发肤之体,以绝求者之望,或自经沟中,苟全不夺之志,虽操存而身亡,行立而形亏,寡能兼全其道,始终若斯者也,怜盖草莱之妇人耳,生於幽谷之中,长於荒榛之下,目不见尺素之文,耳不闻今古之说,师心率己,蹈兹四德,抑可谓禀灵山岳,自然天知者矣,而彤管未挥,令问不彰,非所以表贤崇善,激扬贞风也。
◇老
《说文》曰:老,考也,七十曰耆,八十曰耋,九十曰耄。
《释名》曰:九十曰鲐背,或曰黄,或曰冻梨,或曰鲵齿,或曰眉寿。
《易》曰:枯杨生荑,老夫得其女妻。
《尚书》曰:五福,一曰寿。
《礼记》曰:百年曰期颐。
又曰:凡养老,有虞氏以燕礼,夏后氏以飨礼,殷人以食礼,周人而兼用之。
又曰:六十养於国,七十养於学,八十拜君命,一坐再至。
又曰:五十始衰,六十非肉不饱,七十非帛不暖。
又曰:五十杖於家,六十杖於乡,七十杖於国,八十杖於朝。
《毛诗》曰: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又曰:酌以大斗,以祈黄,黄鲐背,以引以翼。
《左传》曰:烛之武对郑伯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事具游说篇。]
又曰:晋悼大夫[○《太平御览》三百八十三作夫人。]食舆人,绛县人或年长矣,使问之年,曰:臣小人也,不知纪年,臣生之岁,正月甲子朔,四百有四十五甲子矣,其年[○御览作季。]於今三之一也,使问诸师旷,曰:七十三矣。
《论语谶》曰:尧舜游首山,观河渚,乃有五老游河渚,曰:河图将浮,五老飞为流星,上入昴。
《国语》曰:昔卫武公年九十有五,警於国曰:苟在朝者,无谓我老耄而舍我也,必恭恪於朝,朝夕以警戒我,闻一二之言,必诵志而纳之,以训导我。
《周书》曰:文王召太子发曰:呜呼,我身老矣,吾语汝,我所保与守,守之哉,传之子孙,[事具帝王部。]
《尚书 中候》曰:齐桓公封禅,谓管仲曰:寡人日暮,仲父年艾。
《尸子》曰:汤问伊尹曰:寿可为耶,伊尹曰:王欲之则可为,弗欲则不可为也。
《孟子》曰:伯夷避纣,居北海之滨,闻文王作,兴曰:盍归乎来,吾闻西伯善养老者,太公避纣,居东海之滨,闻文王作,兴曰:盍归乎来,吾闻西伯善养老者,二老者,天下之大老也。
《战国策》曰:昔者秦魏为与国,齐楚约攻魏,魏使人求救於秦,冠盖相望,秦救不出,魏人有唐且者,年九十馀,谓魏王曰:老臣请西说秦,令兵出,可乎,曰:敬诺,遂约车遣之,且说秦王,秦王遂发兵救之。
《史记》曰:秦始王谓王翦曰:将军老矣,何怯也。
又曰:武帝使使,束帛加璧,安车驷马,迎申公,至见天子,天子问治乱事,申公时已年八十馀矣。
又曰:伏生,秦博士,孝文欲求治尚书,天下无有,闻伏生能治,欲召之,是时伏生老不能行,诏晁错往受之。
《韩诗外传》曰:齐桓公见亩丘人曰:叟年几何,对曰:臣年八十三矣,公曰:美哉寿也。
又曰:楚丘先生,被蓑带索,见孟尝君,孟尝君曰:先生老矣,春秋高矣,多遗忘矣,何以教文,先生曰:恶将我使而老哉,使我投石拔距乎,追车赴马乎,吾则将死,何暇老哉,将使我深计而远谋乎,设精神而决嫌疑,吾乃始壮矣,何老之有。
《说苑》曰:楚文王伐郑,使王子革子露车,二子出游,老人载畚从乞焉,不与,搏而夺之畚。
《汉书》曰:冯唐以老为郎,文帝辇过,问曰:父老何自为郎。
又曰:张苍口中无齿,饮乳,妻妾以百数,曾孕者不复幸,年百馀岁乃卒。
又曰:张安世荐苏武明习故事,奉使不辱,宣帝以武著节老臣,令朝朔望,号称祭酒。
《东观汉记》曰:马援年六十二,请击五溪蛮,帝愍其老,未许,援曰:臣尚能被甲上马,帝令试之,援据鞍顾ツ,以示可用,帝笑曰:矍铄哉是翁,遂遣援,[事具武部将帅篇。]
《续汉书》曰:民年七十者,授之以玉杖,之以糜粥,玉杖长九尺,端鸠饰,鸠,不噎之鸟也,欲老人不噎也。
又曰:仲秋祠老人星于国南郊。
《神仙传》曰:淮南王安好道术,八公诣门,门者见垂白,不进,八公皆化成童子,色如桃花,门吏白王,王迎之,登思仙之台,八公还成老人,授之要道。
《世说》曰:顾悦与简文同年而早白,简文问曰:卿何以先老,答曰:蒲柳之姿,望秋而落,松柏之姿,隆冬转茂。
《濑乡记》曰:老聃计其年纪,时已一百馀,聃无老耄之貌也。
《述异记》曰:尹雄年九十,左鬓生角,长寸半。
【诗】魏应璩诗曰:古有行道人,陌上见三叟,年各百馀岁,相与锄禾莠,住车问三叟,何以得此寿。
又新诗曰:少壮面目泽,长老颜色粗,粗丑人所恶,拔白自洗苏。
魏阮诗曰:白发随栉坠,未寒思厚衣,四支易懈倦,行步益疏迟,常恐时岁尽,魂魄忽高飞,自知百年後,堂上生旅葵,晋张载诗曰:气力渐衰损,鬓发终以皓,昔为春月华,今为秋日草。
晋陆机诗曰:软颜收红蕊,玄鬓吐素华,冉冉逝将老,咄咄奈老何。
梁范泰诗曰:在生竟何豫,未云倏已老,华发飘悴容,苦虑栖怀抱,畴昔少年时,皆以归大造。
梁简文帝诗曰:昔类红莲草,自玩[○原讹阮,据冯校本改。]渌池边,今如白华树,还悲明镜前。
梁孔焘老诗曰:盛年歌吹日,顾步惜容仪,一朝衰朽至,星星白发垂。
【表】梁沈约致仕表曰:徒以桑榆无几,时制行及,不朝之礼,忽在今辰,使反身敝庐,待终穷巷,臣又闻之,悬车散发,其来旧矣,昔广德请骸,义在量力,二疏知止,惧贻後悔,数年以来,稍就尽竭,气力衰耗,不自支持,若蒙天地大恩,造物洪施,拯其隆满之切,救其害盈之灾,譬彼日昃,假荣终朝,踟蹰夕景,少观盛化,宅壤归泉,自无云几,祈仁仰泽,事止寸阴。
梁王僧孺为韦雍州致仕表曰:一旦攀附,遂无涯限,排云矫汉,飞□待翼,陆离蝉组,照灼潘旗,受推毂,执奉酎,变狭室於高门,改小冠於侯服,况复还周纽其六印,归齐列其五鼎,常惧轮轻载积,基薄墉高,器覆危倾,人指鬼瞰,老与年并,疾随衰及,涂遥齿截,漏迫锺鸣,高舂之景一斜,不周之风忽至,菌蟪夕阴,倏驶无几,堇朝采,飘零已及,仰朱阙而掩涕,向谷而自悲,岂复式瞻拱默,仰接锺鼓,傥帷盖未亲,东岳稍驻,击壤鼓腹,其赐犹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