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文类聚

王隐《晋书》曰:慕容晃上言曰:臣躬征平郭,远假陛下之威,将士竭命,精诚感灵,海为结冰,凌行海中三百馀里,臣自立国,及问诸故老,初无海水冰冻之岁。
《神仙传》曰:麻姑谓王方平曰:自接侍以来,见东海三为桑田,向到蓬莱,水乃浅於往者略半也,岂复为陵乎。
《论语》曰:道不行,乘桴浮於海,从我者其由也与。
《庄子》曰:南海之帝为倏,北海之帝为忽,中央之帝为浑沌,与忽时相与遇於浑沌之地,浑沌待之甚厚,倏与忽谋报浑沌之德,曰:人皆有七窍,以视听食息,此独无有,常试凿一窍,七日而浑沌死。
又曰:穷发之北,有溟海者,天池也,有鱼名曰鲲,化而为鸟,名曰鹏,[事具鸟部。]
又曰:东海之鳖,谓井之蛙曰:夫海,千里之远,不足以举其大,千仞之高,不足以极其深,禹之时,十年九潦而水弗加益,汤之时,八年七旱而涯不减损,夫不为顷久推移,不以多少进退者,此亦东海之大乐也。
又曰:海水三岁一周,流波相薄,故地动。
《韩诗外传》曰:成王时,有越裳氏,重三译而朝,曰:吾受命国之黄发曰:久矣,天之不迅风雨,海之不波溢也,三年於兹矣,意者中国有圣人乎,盍往朝之。
《十洲记》曰:扶桑在碧海之中,地一面万里,太帝之宫,太真东王君所治处。
《玄中记》曰:天下之强者,东海之恶ㄡ焉,水灌而不已,恶ㄡ者,山名也,在东海南方三万里,海水灌水而即消。
《博物志》曰:汉使骠骑将军霍去病,北伐单于,至瀚海而还。
周景式《孝子传》曰:管宁避地辽东,经海遇风,船人危惧,皆叩头悔过,宁思愆,念向曾如厕不冠,即便稽首,风亦寻静。
西域传曰:蒲昌海一名盐泽。
【诗】宋谢灵运游赤石进帆海诗曰:首夏犹清和,芳草亦未歇,水宿淹晨暮,阴霞屡兴没,周览倦瀛ヂ,况乃凌穷发,川后时安流,天吴静不发,扬帆采石华,挂席拾海月。
齐谢望海诗曰:沧波不可望,望极与天平,往往孤山映,处处春云生,差池远雁没,飒沓群凫惊。
梁刘孝标登郁洲山望海诗曰:沧潦联霄岫,曾岭郁Л﹀,下盘盐海底,上转灵乌翼,滇氵眄非可辩,鸿溶信难测,轻尘久弭飞,惊浪终不息,云锦曜石屿,罗绫文水色。
北齐祖孝徵望海诗曰:登高临巨壑,不知千万里,云岛相接连,风潮无极已,时看远鸿度,乍见惊鸥起,无待送将归,自然伤客子。
【赋】後汉班叔皮览海赋曰:余有事於淮浦,览沧海之茫茫,悟仲尼之乘桴,聊从容而遂行,驰鸿濑以缥鹜,翼飞风而回翔,顾百川之分流,焕烂漫以成章,风波薄其裔裔,邈浩浩以汤汤,指日月以为表,索方瀛与壶梁,曜金ギ以为阙,次玉石而为堂,芝列於阶路,涌醴渐於中唐,朱紫彩烂,明珠夜光,松乔坐於东序,王母处於西箱,命韩众与歧伯,讲神篇而校灵章,原结旅而自,因离世而高游,骋飞龙之骖驾,历八极而回周,遂竦节而响应,忽轻举以神浮,遵霓雾之掩荡,登云涂以凌厉,乘虚风而体景,超太清以增逝,麾天阍以启路,辟阊阖而望余,通王谒於紫宫,拜太一而受符。
魏王粲游海赋曰:乘菌桂之方舟,浮大江而遥逝,翼惊风而长驱,集会稽而一睨,登阴隅以东望,览沧海之体势,吐星出日,天与水际,其深不测,其广无臬,章亥所不极,卢敖所不届,怀珍藏宝,神隐怪匿,或无气而能行,或含血而不食,或有叶而无根,或能飞而无翼,鸟则爰居孔鹄,翡翠,缤纷往来,沉浮翱翔,鱼则横尾曲头,方目偃,大者若山陵,小者重钧石,乃有贲蛟大贝,明月夜光,{辟龟}玳瑁,金质黑章,若夫长洲别岛,旗布星峙,高或万寻,近或千里,桂林乎其上,珊瑚周乎其趾,群犀代角,巨象解齿,黄金碧玉,名不可纪。
魏文帝沧海赋曰:美百川之独宗,壮沧海之威神,经扶桑而遐逝,跨天崖而身,惊涛暴骇,腾踊澎湃,铿訇隐邻,涌沸凌迈,於是鼋鼍渐离,泛滥淫游,鸿鸾孔鹄,哀鸣相求,杨鳞濯翼,载沉载浮,仰唼芳芝,俯漱清流,巨鱼横奔,厥势吞舟,尔乃钓大贝,采明珠,搴悬黎,收武夫,窥大麓之潜林,睹摇木之罗生,上蹇产以交错,下来风之泠泠,振绿叶以葳蕤,吐分葩而扬荣。
晋木玄虚海赋曰:昔在帝妫臣唐之世,洪涛澜汗,万里无际,江河既导,万穴俱流,掎拔五岳,竭涸九州,於廓灵海,长为委输,[去声。]其为怪,则乃氵攸氵奕[音亦。]潋滟,浮天[○原讹大,据文选十二改。]无岸,波如连山,乍合乍散,嘘吸百川,洗涤淮汉,若乃霾翳潜消,莫振莫竦,轻尘不飞,纤罗不动,犹尚呀呷,馀波独涌,若乃边荒速告,王命急宣,飞迅鼓楫,泛海凌山,於是候劲风,揭百尺,维长梢,挂帆席,望涛远决,ぁ然鸟逝,一越三千,不终朝而济所届,若乃负秽临深,虚誓愆祈,则有海童邀路,马衔当蹊,天吴乍见而仿佛,冈象暂晓而闪尸,尔其大量也,则南氵佥朱崖,北洗天墟,东演析木,西薄青徐,经纶氵婴溟,万万有馀,吐云霓,含龙鱼,隐鲲鳞,潜云居,其垠则有天琛水怪,鲛人之室,瑕石诡晖,鳞甲异质,繁采扬华,万色隐鲜,阳冰不治,[○《文选》十二作冶。]阴火潜燃,其鱼则横海之鲸,突杌孤游,茹鳞甲,吞龙舟,若其毛翼产っ,剖卵成禽,凫雏离衤从,鹤子淋渗,群飞侣浴,戏广浮深,且其为器也,苞乾之奥,括坤之区,唯神是宅,亦是庐,何奇不有,何怪不储,茫茫积流,含形内虚,旷哉坎德,卑以自居。
晋潘岳沧海赋曰:徒观其状也,则汤汤荡荡,澜漫形沉,流沫千里,悬水万丈。测之莫量其深,望之不见其广,无远不集,靡幽不通,群俱息,万流来同,含三河而纳四渎,朝五湖而夕九江,阴霖则兴云降雨,阳霁则吐霞曜日,煮水而盐成,剖蚌而珠出,其中有蓬莱名岳,青丘奇山,阜陵别岛,畏环其间,其山则累崔嵬,嵯峨隆屈,披沧流以特起,擢崇基而秀出,其鱼则有吞舟鲸鲵,乌贼龙须,蜂目口,狸班雉躯,怪体异名,不可胜图,其虫兽则素蛟丹虬,元龟灵鼍,鼋巨鳖,紫贝蛇,玄螭蚴虬,赤龙焚蕴,迁体改角,推旧纳新,举扶摇以抗翼,泛阳侯以濯鳞,其禽鸟则鸿,驾[○当作。]鹅,朱背炜烨,缥翠葱青,详察浪波之来往,遍听奔激之音响,力势之所回薄,润泽之所弥广,普天之极大,横率土而莫两。
晋庾阐海赋曰:昔禹启龙门,群山既凿,高明澄气而清浮,厚载势广而盘礴。灌注百川,控清引浊,始乎滥觞,委输大壑,若夫长风鼓怒,涌浪碎,波於万里之间,漂沫於扶桑之外,於是百川辐凑,四渎横通,回泱漭,耸散穹隆,映晓云而色暗,照落景而俱红,惊浪,眇漫氵节汩,氵党漭潺,浮天沃日,鲸鲵蕴而乍见,伏螭涌而竞游,灵鼍朱鳖,出没争浮,龙掣水,巨鳞吞舟。
晋孙绰望海赋曰:五湖同浸,九江丛溉,抱河含济,吞淮纳泗,南控沅湘,西引泾渭,洲渚迢递以疏属,岛屿绵邈以牢罗,殖嵬崔之碣石,构穹隆之羊柯,玄奥之府,重刃之房,鳞汇万殊,甲产无方,包随珠,衔夜光,玳瑁熠烁以泳游。觜焕烂以映涨,灵贝含素而表紫,婴螺络舟而带缃,青甲芬以微扇,玄木杳眇以舒芳,其卉木则绿苔石发,蔓以流绵,紫茎{艹昆}综,解以被渚,华组依波而锦披,翠纶扇风而绣举,长鲸岳立以截浪,刀昔扬以排流,巨以冠山,乌呼吸以吞舟,鹏为羽桀,鲲称介豪,翼遮半天,背负重霄,举翰则宇宙生风,抗鳞则四渎起涛,考万川以周览,亮天池之综纬,弥纶八荒,亘带九地,昏明注之而不溢,尾闾泄之而不匮。
齐张融海赋曰:尔其海之状也,则穷区没渚,万里藏岸,控会河济,朝总江汉,湍转则日月似惊,浪动则星河如覆,展转从横,扬珠起玉,峰势崇高,岫形参错,或如前而未进,乍非迁而已却,却瞻无後,向望何前,长寻高眺,唯水与天,若乃山横蹙浪,风倒摧波,磊若惊山碣岭以竦石,郁若飞烟奔云以振柯,连瑶光而交彩,接玉绳以通华,尔其奇名出录,诡物无书,高岸乳鸟,横<门弁>产鱼,觜玳瑁,绮贝绣螺,玄珠互采,[○原讹牙米,据冯校本及明本改。]绿紫相华。
◇河水
《山海经》曰:昆仑山,河水出焉。
又曰:阳纡之山,河出其中,陵门之山,河出其中。
《毛诗》曰:新台,刺卫宣公也,纳之妻,作新台于河上而要之,国人恶之,而作是诗也,新台有Г,河水。
又曰:谁谓河广,一苇杭之,谁谓宋远,予望之。
《左传》曰:周诗有之曰:俟河之清,人寿几何。
又曰:楚昭王有疾,卜河为祟,大夫请祭,王曰:江汉沮漳,楚之望也,河非所获罪,遂弗祭。
《梁传》曰:梁山崩,壅遏河三日不流,晋君召伯尊,伯尊过,遇辇者问焉,辇者曰:君亲素缟师,群臣哭之,既而祠焉,伯尊至,君问之,伯尊如其言,而河流矣,[左传云伯宗。]
《孝经援神契》曰:河者水之伯,上应天汉。
《吕氏春秋》曰:古龙门未开,吕梁未发,河出孟门,大溢逆流,名曰洪水,禹乃决流疏河,为彭澧之漳,[○吕氏春秋爱类篇作障。]所活者千八百国,此禹之功也。
《史记》曰:元光中,河决於瓠子,於是天子已用事万里沙,则还临决河,沉白马玉璧於河,令群臣从官,自将军以下,皆负薪填决河,而取淇园之竹以为扌建,天子既临河决,悼功之不成,乃作瓠子之歌。
又曰:秦灭六国,自以获水德之瑞,更名河曰德水。
《韩诗外传》曰:申徒狄非其世,将自投於河,崔嘉闻而止之曰:圣仁之人,民之父母也,今为濡足,不救溺人,可乎,申徒曰:昔桀杀龙逢,纣杀比干,而亡天下,吴杀子胥,陈杀泄冶,而灭其国,非无圣智,不用故也,遂负石而沉於河。
《淮南子》:河以逶蛇故能远。
又曰:河水九折注海而流不绝者,有昆仑之输也。
《物理论》曰:河色黄赤,众川之流,盖浊之也,百里一小曲,千里一大曲一直。
《尔雅》曰:水自河出为雍。
河出昆仑墟,色白。
《山海经》曰:积石之山,其下有石门,河水冒以西南流。
《庄子》曰:河润九里,泽及三族。
《楚辞》曰:与汝游兮九河,冲风起兮水扬波。
【诗】梁范云度黄河诗曰:河流迅且浊,汤汤不可陵,桧楫难为榜,松舟才自胜,空亭偃旧木,荒畴馀故塍,不睹行人迹,但见狐兔兴,寄言河上老,此水何当澄。
【赋】晋成公绥大河赋曰:览百川之弘壮,莫尚美於黄河,发昆仑之峻极,出积石之嵯峨。
魏应灵河赋曰:咨灵川之遐原,于昆仑之神丘,冲积石之重险,披山麓而溢浮,涉津路之峻泉,播九道乎中州,汾鸿踊而腾鹜,恒而徂征,肇乘高而迅逝,阳侯沛而振惊,有汉中叶,金是ㄨ而瓠子倾,兴万乘而亲务,董群后而来营。下淇园之丰筱,投玉璧而沉星,若夫长杉峻贾,茂栝芬,扶流灌列,英水荫防,隆条动而畅清风,白日显而曜殊光。
【颂】宋鲍昭河清颂,夫四皇六帝,树声长世,大宝也,泽浸群生,国富刑清,鸿德也,制礼裁乐,淳风迁俗,文教也,诛羯黠,束颡象阙,武功也,鸣鸟跃鱼,涤秽河渠,至祥也,大宝鸿德,文教武功,其崇如此,幽明同赞,神与能,厥应如彼,唯天为大,尧实则之,抑又闻之,势之所覃者浅,则美之所传者近,道之所感者深,则庆之所流者远,圣命难谌,皇历攸归,谋从筮协,神与民推,黄旗西英,紫盖东晖,纳瑞璃玉,升政衡玑,污彼四渎,媚此双川,伏灵遥纪,贶遐年,澄波昆丘,镜流葱山。
【铭】後汉李尤河铭曰:洋洋河水,赴宗于海,经自中州,龙图所在,昔周武诸侯,会于孟津,鱼入王舟,乃往克刂殷,大汉承绪,怀附遐邻,邦事来济,各贡厥珍。
◇江水
《尚书 禹贡》:岷山导江,东别为沱。
又曰:三江既入,震泽底定。
《春秋元命苞》曰:牛女为江潮,江潮者,所以开神润化,故其气湍急。
《孙卿子》曰:子路盛服见孔子,孔子曰:由,是者何也,在昔江出於汶山,其始出,源可以滥觞,及其至江之津也,不方舟,不避风,不可涉也,非唯下流水耶,今汝衣服既盛,颜色充盈,天下且孰肯谏汝乎。
《列女传》曰:楚昭王贞姜,齐女也,昭王出游,留夫人渐台,江水大至,使使者迎夫人,忘持符,夫人不肯出,使者还取符,未及,台已坏,流水而死,[事具人部贤妇人篇。]
又曰:广汉姜诗妻,事姑至孝,姑好饮江水,水去家七里,妻常鸡鸣溯流而汲,而风雪,不时得水,诗责遣之,妻寄邻家,纺绩给与,诗闻追还,舍侧立有涌泉出,味如江水。
谢承《後汉书》曰:吴郡王闳,渡钱塘江,遭风,船欲覆,闳拔剑斫水,骂五[○《太平御览》六十作伍。]子胥,水息得济。
《吴志》曰:魏文帝出广陵,望大江曰:彼有人焉,未可图也,乃还。
《吴录》曰:书云,三江既入,震泽底定,震泽,吴西南太湖也。
又曰:步骘表言,此降人说,北多作布囊,欲以盛沙塞大江,吴主见吕岱,说,骘言北欲以沙囊塞江,每读其表,辄独失笑,此江自开辟以来,宁可以囊塞之乎。
【诗】梁沈约泛永康江诗曰:长枝萌紫叶,清源泛绿苔,山光浮水至,春色犯寒来,临睨信永矣,望美暧悠哉,寄言幽闺妾,罗袖勿空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