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文类聚

雷次宗豫章记曰:洪井西有鸾岗,旧说,洪崖先生乘鸾所憩之处也。
顾徵《广州记》曰:四会县有金岗,行人往往见金於岗侧。
裴氏《广州记》曰:城北有马鞍岗,秦时,瞻气者言南方有天子气,始皇发民凿破北岗,地中出血,凿处犹在,增城县有云母冈,日出,照之晃曜。
武昌记曰:城北有冈,高数丈,名为凤阙,其处显敞胜阙,以望川泽,多所远瞻,吴黄龙元年,有凤皇集此冈,故谓之凤阙,凤阙南十里,有金牛冈,古老相传云,有金牛出此冈,冈今半崩,坑深数丈,牛践冈边,遗迹尚存。
王孚安城[○《太平御览》十作成。]记曰:萍乡西津里南五里山,名玉女冈,天气当雨,水辄先涌出,石开而有五色玄黄,百姓谓之玉女披衣。
邓德明《南康记》曰:陈蕃墓有青龙冈,土人传云,昔见一物,龙形而通身纯青,数出此冈顶,故因以为名青龙也。
又曰:赣县有马脊冈,其形如马脊,故以为名也。
《衡山记》曰:衡山有曾青冈,出曾青,可合仙药,有灵寿冈,多灵寿木。
《图墓书》曰:冢前左右有小冈如投,相连数里,名为导引冈,葬之出富贵。
又曰:经言糟遇沉冈,远至二十年,皆绝世无後,葬遇浮冈,随世沉浮,着土必安,终无灾厄,葬遇飞冈,弈世富贵,亦出神仙。
【诗】宋谢灵运入华子冈麻原第三谷诗曰:南州实炎德,桂树凌寒山,铜陵映碧涧,石磴写红泉,既枉隐沦客,亦栖肥遁贤,遂登群峰首,邈若胜云烟,羽人绝仿佛,丹丘徒空荃,图牒复磨灭,碑板谁闻传,莫辨百代後,安知千载前,且申独往意,乘月弄潺。
【赋】宋傅亮登龙冈赋曰:静潜处以永念,聊驾言以写忧,蒙旭露而夙轸,税余辔於龙丘,南临平隰,西际荒畴,比宇连甍,幽榛四周,眺江都之广ㄛ,究川陆之回,羡翔羽之嬉林,乐绿之在流,乘清漪以滥,翳稠枚而命仇,信遂生之有所,何怵迫於人尤。
◇岩
晋中兴书徵祥[○原讹拜,据冯校本改,按何法盛晋中兴书有徵祥说,下傅字衍。]傅说曰:咸和四年,庐山西大岩崩,俄而郭默害江州刺史,伏诛。
《寻阳记》曰:赤山崖峻壁上多灵岩,生仙菜,村人恒采之也。
《嵩高山记》曰:少室山大岩中,有一石室,云有自然经书,自然饮食,室前有一石柱,象承露盘,上有石脂,滴滴流下,服之一合,寿与天地同毕。
盛弘之《荆州记》曰:平乐县有山,临水,岩间有两目,如人眼,极大,瞳子白黑分明,名为目岩。
又曰:始兴机山东,有两岩相向,如鸱尾,石室数十所,经过皆闻有金石丝竹之声。
郑缉之《东阳记》曰:北山有春草岩根竹岩仙姥岩间不生蔓草,尽出龙须,尤多药物。
【诗】梁丘迟夜发密岩口诗曰:弭棹才假寐,击汰已争先,敞朗朝霞澈,惊明晓魄悬,方寻仰危石,百丈窥重泉,丛枝上点点,崩溜下填填。
◇峡
《续汉书》曰:虞诩为武都太守,下辩东三十里,有峡,中有大石,鄣塞水流。春夏辄溢,败坏城郭,诩使人烧石,以水灌之,石皆罅裂,因钅去,遂无沉溺之害。
庾仲雍《荆州记》曰:巴楚有明月峡广德峡东突峡,今谓之巫峡秭归峡归乡峡。
袁山松宜都记曰:自西陵溯江西北行三十里,入峡口,其山行周回隐映,如绝复通,高山重嶂,非日中夜半,不见日月也。
邓德明《南康记》曰:雩都峡去县百里,两边傍江,江广三十馀丈,高岭稠叠,连岩石峙,其水常自激涌,奔转如轮,春夏洪潦,经过阻绝。
王韶之始兴记曰:梁鲜二水口下流,有滇阳峡,长二十馀里,山岭纡郁,丛流曲勃,中宿县有贞女峡,峡西岸水际,有石,如人形,状似女子,是曰贞女,父老相传,秦世有女数人,取螺於此,遇风雨昼昏,而一女化为此石。
【赋】梁萧子范建安城门峡赋曰:原夫城门之所都,乃设险於闽区,艰难过於身势,襟要甚於飞狐,长湍一流而沸涌,曾山两判而盘纡,对双分,干宵带云,怪石随波而隐见,枯槎横出而不群,顾瞻左右,重峦接阜,其间如砺,其绝如斗,千乘驰轮,匹夫可守,あ崧呀呷,蹙浪杨华,雁门饮羽,西施浣沙,诡丰隆,质状不同,班黄糅采,玄紫潜通,水奔湍其如电,声疾烈其如风,树低柯而翠郁,潭隐日而青空。
隋江总贞女峡赋曰:倦辛苦於岭表,遂沉沦於海外,迹飘於转蓬,情缭绕於悬旆,骇兹峡之珍怪,伫奇峰而丽瞩,或逦迤而四成,乍罪{山隗}而五曲,含照曜之烛银,氵帝潺之膏玉,山苍苍以坠叶,树索索而摇枝,澄碧源之见底,耸翠壁以临危。
◇石
《物理论》曰:土精为石。
《尚书》曰:青州,厥贡铅松怪石。
《周官》曰:大司寇,以嘉石平罢民,有罪者坐诸嘉石,以肺石达穷民,凡茕独老幼,欲复於上而未达者,立於肺石,[注曰:嘉石,文石也,肺石,赤石也。]
《毛诗》曰:渐渐之石,维其高矣。
《穆天子传》曰:天子升于采石之山,於是取采石焉,铸以成器,于黑水之上。
《尸子》曰:昔者武王崩,成王少,周公旦践东宫,履乘石,祀明堂,假为天子七年,[乘石,王所登上车之石也。]
《列子》曰:天亦物也,物有不足,故昔者女娲氏炼五色之石,以补其阙。
《隋巢子》曰:禹产於昆石,启生於石,[王韶之云,启生而母化为石。]
吕氏春秋曰:石可破也,不可夺其坚。
《史记》曰:王翦[○原讹剪,据冯校本改,下同。]代李信击荆,荆兵数挑战。终不出,久之,翦使人问军中戏乎,对曰:方投石超距,翦曰:士卒可用矣。
又曰:张良见老人出一编书,曰:读是则为王者师,後十二年,见我济北城山下,黄石即我也,良後果得黄石,宝而祠之,及死,并葬黄石,伏腊祠之。
《韩诗外传》曰:楚熊渠子夜行,见寝石,以为伏虎,弯弓而射之,没金饮羽,下视,知其石也,因复射之,矢摧无迹,[汉书载李广,亦如之。]
十洲记曰:流洲,在西海中,上多积石,名为昆吾石,冶其成铁,作剑,光明照洞,如水精状,割玉物,如切泥土焉。
《阚子》曰:宋之愚人,得燕石於梧台之东,归而藏之以为宝,周客闻而观焉。主人斋七日,端冕玄服以发宝,革匮十重,缇巾十袭,客见之,掩口而笑曰:此特燕石也,其与瓦甓不殊。
应劭《汉官仪》曰:马伯弟登太山,见石二枚,其一是武帝时石,用五车载不能上,因置山下为屋,号曰五车石,其一是纪号石,刻文字,纪功德,立坛上。
《博物志》曰:桃林,在弘农湖城县休牛之山,有石焉,曰帝台之椹也,五色而文,状如鹑卵。
《神仙传》曰:白石生者,恒煮白石为粮,就白石山居,故号白石先生。
游名山志曰:芙蓉渚有耸石,头如初生芙蓉,色皆青白。
三齐略记曰:始皇作石塘,欲过海看日出处,时有神人,能驱石下海,石去不速,神辄鞭之,皆流血,至今悉赤,阳城山石尽起立,嶷嶷东倾,状如相随行,[事具神篇。]
王韶之《南康记》曰:湘源有长濑,其傍石,或像人形,或似牛羊,其土人名人形者为令史。
邓德明《南康记》曰:雩都县有金鸡石。
武昌记曰:盘龙石,旧传云,有龙盘於此石,积日方去。
庾仲雍《荆州记》曰:归乡县有屈原宅,女须庙,捣衣石,犹存。
荆州图副曰:宜都有石穴,穴有二石,相去一丈,俗云,其一为阳石,其一为阴石,水旱为灾,鞭阳石则雨,鞭阴石则晴。
《异苑》曰:永康王旷井上有一洗石,时见赤气,後有二胡人寄宿,忽求买之。旷怪所以,未及度钱,子妇孙氏,睹二黄鸟斗於石上,疾往掩取,变成黄金,胡人不知,索市愈急,既得撞破,石内空段,有二鸟处。
《幽明录》曰:宜都建平二郡之界,有倚石,如二人像,攘袂相对,俗谓二郡督邮争界於此。
又曰:宫亭湖边傍山间,有石数枚,形圆若镜,明可以鉴人,谓之石镜。
【诗】陈阴铿咏石诗曰:天汉支机罢,仙岭博棋馀,零陵旧是燕,昆池本学鱼,云移莲势出,苔锦文疏,还当城下,别自解兵书。
陈周弘正咏石鲸应诏诗曰:石鲸何壮丽,独在天池阴,骞鳍类横海,半出似浮深,吞航本无日,吐浪亦难寻,圣帝游灵沼,能怀跃藻心。
【赋】陈张正见石赋曰:连山蔽亏,巨石崎,上兴云而蔚荟,下激水而推移,舒丹霞於九折,混白露於三危,镇方城於濮水,固天阙於汤池,开五岳之灵图,集九老之仙都,韬神弓於射的,产利剑於昆吾,鱼跃湘乡之水,雁浮平固之湖,{隋山}山鹊之金印,碎骊龙之宝珠,奄蔼披衣,氤氲翠微,精卫取而填海,天孙用以支机,随西王而不落,傍东武而俱飞。
【赞】晋郭璞磁石赞曰:磁石吸铁,琥珀取芥,气有潜通,数亦冥会,物之相感,出乎意外。
◇尘
《山海经》曰:黑水之南,有玄蛇,食尘,大人之国,有大青蛇,头方,食尘。
又曰:前有尘埃,则载鸣鸢。
《毛诗》曰:无将大车,维尘冥冥。
《左传》曰:晋楚战于城濮,狐毛设二旆而退之,栾枝使舆曳柴而伪遁,[曳柴起尘,作却走。]
《老子》曰:和其光,同其尘。
《庄子》曰: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者也。
《楚辞》曰:安能以皓皓之白,蒙世俗之尘埃哉,《淮南子》曰:地不满东南,故水潦尘埃归焉。
谢承《後汉书》曰:范丹,字史云,所居单陋,有时绝粮,闾里歌之曰:甑中生尘范史云也。
应璩与曹公笺曰:昔汉光武与戴子高,有抚尘之好。
蔡邕劝学曰:蚓无爪牙,软弱不便,穿穴洞地,食尘饮泉。
《博物志》曰:徐州人谓尘土为蓬块,吴人谓尘土为埃央。
李康游山序曰:盖人生天地之间也,若流电之过户牖,轻尘之迁弱草。
《郭子》曰:庾公名位渐重,足倾王公,时庾亮在石头,王公在城,忽风起扬尘,王公以扇拂之曰:元规尘污人,[元规,庾亮字,王公,王导也。]
【诗】晋傅玄飞尘篇曰:飞尘秽清流,朝云蔽日光,秋兰岂不芬,鲍肆乱其芳,河决溃金堤,一手不能障。
梁简文帝咏梁尘诗曰:依帷翠重,带日聚轻红,定为歌声起,非关团扇风。
梁徐ゼ赋得帘尘诗曰:朝逐珠胎卷,夜傍玉钩垂,恒交罗袖拂,不分秋风吹。
◇州部
《春秋说题辞》曰:州之言殊也,合同类,异其界也。
《说文》曰:尧遭洪水,民居水中高土,故名曰州,一曰:州,畴也,畴其土而生之也。
《物理论》曰:九州变易交错不同,禹贡有梁州,无并州,周官有并州,无梁州,尔雅有营州,无青州,汉兴,武帝开拓三方,立十三州,通并梁之数,而增交益焉。
《风俗通》曰:周礼,五党为州,州,畴也,州有长,使之相周足也。
《河图括地象》曰:天有九部八纪,地有九州八柱。
《尚书大传》曰:古之处师,八家[○《太平御览》一百五十七家下有而为邻三字。]三邻而为明,[○御览作朋,下同。]三明而为里,五里而为邑,十邑而为都,十都而为师,州十有二师焉。
张衡灵宪图曰:昆仑东南,有赤县之州,风雨有时,寒暑有节,苟非此土,南则多暑,北则多寒,东则多阴,故圣王不处焉。
《史记》曰:邹衍著书云,中国於天下,八十一分居其一分耳,中国名赤县,赤县内自有九州,禹之叙九州是也,不得为州数,中国外,如赤县州者有九,乃谓九州也,有神[○《初学记》八,《太平御览》一百五十七作裨。]海环之,如一区中者,乃为一州,如是者九,乃有大瀛海环其外,天地之际焉。
冀州
《尔雅》曰:两河间曰冀州。
《周官》曰:河内曰冀州,其山镇曰霍山,其泽薮曰杨纡,其川漳,其浸汾潞,其利松柏。
《春秋元命苞》曰:昴毕间为天街,散为冀州,分为赵国,立为常山。
《淮南子》曰:往古之时,四极废,九州裂,於是女娲杀黑龙,以祭冀州,[事具帝王部。]
《释名》曰:冀州,取地以为名也,其地有险有易,帝王所都,乱则冀治,弱则冀强,荒则冀丰也。
【赋】汉班彪冀州赋曰:夫何事於冀州,聊公以游居,历九州而观风,亦哲人之所娱,望常山之峨峨,登北岳而高游,建封坛於岱宗,瘗玄玉於此丘,遍五岳与四渎,观沧海以周流。
【箴】汉杨雄冀州箴曰:洋洋冀州,鸿原大陆,岳阳是都,岛夷皮服,潺河流,表以碣石,三后攸降,列为侯伯,隆周之末,赵魏是宅,冀土麋沸,炫如汤,更盛更衰,载从载横,汉兴定制,改列藩王,故治不忘乱,安不忘危,牧臣司冀,敢告在阶。
杨州
《尚书 禹贡》:淮海惟杨州,厥贡瑶琨筱,厥苞橘柚。
《周官》曰:东南曰杨州,其山镇曰会稽,其泽薮曰具区,其川三江,其浸五湖,其利金锡竹箭。
《春秋元命苞》曰:牵牛流为杨州,分为越国,立为杨山。
《续汉书》曰:张禹拜杨州刺史,当济江行部,土人皆以江有子胥之神,难於济涉,禹厉声云,子胥若其有灵,知吾志在理察枉讼,岂危我哉,令鼓楫而过,历行部邑吏民希见者,人怀喜悦。
益部耆旧传云,严遵为杨州刺史,行部,闻道傍女子哭声不哀,问所哭者谁。对云,夫遭烧死,遵敕吏舁尸到,与语讫,语吏云,死人自道不烧死,摄女,令人守尸,云当有[○《太平御览》二百五十八作有物,此脱。]往,吏白有蝇聚头所,遵令披视,得铁锥贯顶,考问,淫杀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