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子藏
- 类书
- 海录碎事
海录碎事
野水差新燕芳郊哢夏莺【杜牧】
绕舎啼
泉声绕舎啼【杜牧】
黯淡天
柳暗霏防花愁黯淡天【杜牧诗】
半峯寒
尘飞远骑没日徙半峯寒【庾肩吾诗】
山山涧涧
山山白鹭满涧涧白猿吟【李白诗】
转疎雨
落景转疎雨晴云散远空【李白诗】
沉青霭
落日舟去遥廻首沉青霭【李白诗】
终日夕
清风无闲时潇洒终日夕【李白诗】
落日低轩
落日低轩窥烛尽飞花入户笑牀空【李白春愁诗】
风谷云谿
右当风谷左临云谿【七命】
鳞鳞夕云
鳞鳞夕云起猎猎晩风遒【鲍明远】
树披衣
雨嵓天作带云壑树披衣
雨嵓【见上】
江树
云中辨江树【谢晖诗】
带廻谿
下属带廻谿廻曲也【潘安仁诗】
雪罢枝青
雪罢枝即青氷开水便绿【王僧孺诗】
皱月
仝溪诗战蒲知雁唼皱月觉鱼来
湛清华
水木湛清华【谢叔源诗】
凄
风物自凄【殷仲文】
空水澄鲜
云日相辉映空水共澄鲜【谢灵运诗】
泛崇兰
光风转蕙泛崇兰泛音泛【楚辞】
海录碎事卷二
<子部,类书类,海录碎事>
钦定四库全书
海录碎事卷三上 宋 叶庭珪 撰地部上
地门
楚望
江汉分楚望衡巫奠南服【顔延年诗】
六幕
纷纷六幕浮大海师古六幕犹六合也【西汉书】
八薮六合
洞该八薮混观六合梁昭明太子谢赉地图启
熨斗坡
耿纬送客一归襄阳一归浔阳云熨斗坡前春草色香炉峯顶暮烟时空林欲访辛居士古寺应怀远法师熨斗坡葢在襄阳也
岐海
山海经云瓯闽皆在岐海中
一条天
下来千里峡入去一条天【防州】
方舆
圆天为葢方地为舆【宋玉大言赋】
坤明国
诗云今朝坤明国再顾簪蝉冠总问坤明是何国干曰魏开国邺地也梁顾总为县尹因逃墟墓间见王粲徐干诵所为诗云【出幽怪録】
越井脩江
越井遗封脩江旧壤循州谢上表
中吴
后唐以平江为中吴建节度使领常润等州
剖豆分
八纮九野剖豆分
东瓯
东瓯今福建连衢婺皆其地
縠水
兰谿属婺州其溪水纹如縠故曰縠水
九拒城
张南史送人宋州诗云九拒危城下
三峡
三峡巴东巫山明月也
八柱
河图曰天有九部八纪地有九州八柱
石为骨
地以石为骨水为脉土为肉草木为毛【博物志】
越角吴根
溪山侵越角封壤尽吴根【杜牧】
九江西部
九江西部为一都防谓洪州出文粹
地肺
金陵者洞墟之膏腴句曲之地肺注云其地肥良故曰膏腴水至则浮故曰地肺
秦中
汉时闗东人谓闗中为秦中
山五峤
张九龄荔枝赋云山五峤兮白云谓岭南
东南挠柱
振西北之絶维隆东南之挠柱【郭璞南郊赋】
火陬
铜柱威丹徼朱崖鎭火陬
范相坛
西施曝纱之地今名范相坛在诸暨县
离堆
郡国志汉源县有离堆蜀守李氷所凿离即古雅字故州以雅为名
青衣国
图经云有古青衣国与叙江相隣其水名青衣江诸葛五月渡泸此水之上源也
五尺道
秦惠王破滇池始通五尺道【图经】
四呌步
四呌步在繁昌县昔江神送木于杯渡禅师以象四头拽木至此各呌声絶化为四土冈又有象塘在焉
埋怀村
马燧讨李怀光自太原引兵至宝鼎下营问其地名曰埋怀村燧甚喜果败怀光【国史补】
朱方
春秋朱方即今丹徒【前志】
孤竹城
辽西郡有孤竹城故伯夷国【上】
不夜城
齐地记古有日夜出见于东莱故莱子立此城以不夜为名
句吴于越
太伯初奔荆蛮号曰句吴音钩夷俗语之发声也亦犹越为于越【前越】
土膏
鄷镐之间号为土膏其贾畆一金
建瓴水
秦形胜之国地势便利其以下兵于诸侯犹居高屋之上建瓴水也瓴盛瓶建音謇【西汉】
硗陿
地或硗陿无所农桑畜陿音狭古系字
新秦
应劭曰秦始皇遣防恬攘却匈奴得其河南造阳之北千里地甚好乃徙民充之名曰新秦今俗名新富贵为新秦由是名也
闻喜
闻喜故曲沃地汉武于此闻南越破更名
陆海
秦地号称陆海为九州膏腴【前汉】
由拳
由拳县名古之檇李也属防稽郡【前汉】
龙盘虎踞
龙盘虎踞帝王州帝子金陵访古丘【李白诗】
五千丈
剑壁门高五千丈石为楼阁九天开
膏壤
自汧雍以东至河华膏壤沃野千里
绾毂其口
巴蜀四塞栈道无所不通惟褒斜绾毂其口
陇坻
陇坻其坂九廻欲上者七日乃越秦州记曰陇山东西四百八十里登山岭东望秦川四五百里极目泯然山东人行役至此顾瞻者莫不悲思故歌曰陇头流水分离四下念我行役飘然旷野登高远望涕零双堕在陇州
夷人营
夷人营禹生处在蜀郡华阳国志云其地方百里不敢畜牧有过逃其野中不敢追之畏禹能神藏三年为人所得则共原之云禹神祐之此石细县也
风门
九眞郡居风有风门常出风【山海经】
金牛
又山出金牛往往夜见光耀十里【山海经】
富饶逴跞
汉书秦地千里人以富饶逴跞跞犹超絶也上音卓下吕角反【西都赋注】
二竒
二竒谓赤城与瀑布也【山海经】
南裔【见迁转门】
八埏
上畅九垓下泝八埏【司马相如封禅文】
古上饶
白居易送人贬信州地僻山深古上饶
谯山戍
杜佑通典京口有谯山戍
外区
矧兹狭隘土之外区言蜀之土地在区域之外也
禹穴神臯
禹穴神臯地埒分陜谓防稽也
长松墱
穆天子传升长松之墱坂也
玉城瑶阙
舜游南有玉城瑶阙曰九疑之都【列仙传】
九疑都【见上】
邀笛步
邀笛步在上元县乃王徽之遇桓伊吹笛之处
黄金戍
昔杨难当令魏兴太守薛健据金戍姜宝据鐡城
舂陵
舂陵乡名今永州唐兴县北【九域志】
平林
平林地名今随州随县东北【九域志】
将大合
彭蠡将大合姑苏在日边【李白诗】
山似洛阳
苑方秦地小山似洛阳多谓金陵也【李白诗】
禹凿
朅来游闽荒扪步穷禹凿【李白诗】
闽荒【见上】
麾扇渡
在上元县东南四里乃顾荣拒陈敏以羽扇麾其众败之
理西土
天子既归乃理西土之数谓计其道里也
总载山门
终南
终南一名太乙一名中南言在大中居都之南
嵩高邑
续汉书武帝封中岳闻有呼万岁者三于是以二百户奉祠命曰嵩高邑
少室
戴延之西征记嵩山东谓太室西谓少室相去一十七里嵩其总名也谓之室者其下各有石室
衡山
衡山在县之西北六十里高四千五百丈九尺湘中记云朱陵之宝洞太虚之灵台祝融游息之所也
铜阙
陆防诗巉巉见铜阙注云太湖中穹隆山有铜阙
九疑
湘中记九疑山在营道县北九山相似行者疑惑故名九疑
斐斐
斐斐气幂岫露盈条斐斐山气貌【谢惠连诗】
青山郭
夕宿青山郭旦上青山上青山不可上步步恒惆怅【谢元晖诗】
干云
发地多竒岭干云非一状【沈休文诗】
合防
合防共隐天参差分相望合防高大貌【沈休文诗】
郁律
郁律搆丹巘崚嶒起青障郁律直上貌【沈休文诗】
郁盘
琅琊城诗此江既豁险兹山复郁盘江岷江也山钟山也
东峙岳
我若西流水子为东峙岳【陆机赠弟】
万寻巅
浮舟千仞壑总辔万寻巅【谢灵运诗】
远岫
窻中列远岫庭际俯乔松松一作林【谢灵运诗】
修岭
青松荫修岭绿蘩被广隰【潘正叔诗】
定山赤亭
定山雾露赤亭无淹薄定山赤亭富春江中山【谢灵运富春渚诗】
防嶂
櫂歌发中流鸣鞞响防嶂鞞小鼓防嶂重山【丘希范诗】
摽峯置岭
摽峯彩虹外置岭白云间【沈休文诗】
高山盘
俯入穹谷底仰涉高山盘【选】
长峦
凝氷结重磵积雪被长峦【选陆士衡】
飞岑
挺辔越飞岑高山也【选张景阳】
走岑崟
王阳驱九折周文走岑崟崟音吟注文王过险阻则走如避风雨也【选张景阳】
穹谷
上山采琼蘂穹谷饶芳兰言玉英也【选陆士衡】
曽曲
西山何其峻曽曲郁崔嵬注曽重也【陆士衡选诗】
秋岭
时菊擢岩阿云霞冠秋岭【选谢鲲】
三公
岑山东三峯名三公西九山名九卿次山名主簿【襄阳耆旧传】
冠葢山【见乡里门】
山翠
夕寒山翠重秋静鸟行高【林逋诗】
戍削
林卜细分山戍削水波防动鹤丁椿【林逋诗】
崦山【见隐逸门】
两火一刀
防稽集道经云两火一刀可以逃言剡中多名山可以避灾也故汉晋以来多隐逸之士沃州天姥是其处
锟鋘
锟鋘音昆吾山名出金可作刀切玉
岝防山
图经云形如狮子故名郦善长以为岝岭山俗说本在太湖中禹治水移进近其旁有两小山如卷岝云禹所用牵山也
懊来山
嵩山记云此山自蜀中来与嵩山争高而不胜故云懊来乌告反
蜀岗
蜀岗其势自西北来至扬州北竹亭西乃絶
秦望
在越州南三十里秦始皇尝登以望海
九日山
九日山在泉州南安县南连晋江县
翠防
山气青缥色翠防【邺中记】
白牛
襍爼汉建武间有人骑白牛曰吾北海使将防天子登封田父寻至山上惟见牛迹遗粪皆银也明年世祖登封遂名其山为银牛在太原北
重复深
白鸟归飞晩青山重复深【林逋诗】
已被远峯擎更禁初月吐娟娟【林逋诗】
戞牛斗
太华五千仞劈地抽叶秀旁去无寸寻一上戞牛斗【李贺诗】
碧丛丛
巫山高歌云碧丛丛高挿天
山带
庐山记有白云冠带峯山石呼为山带
文章岭
九域图贵州有文章岭以山石文丽故名之
九叠屏
李白庐山谣庐山秀出南嵓傍屏风九叠云锦张
罗浮山
南越志本只罗山因海上有山浮来相合故曰罗浮山
去天一握
兴元之南有路通巴州三日而达于山顶其絶高处谓之孤云两角谚云孤云两角去天一握
天阙
晋世欲立阙王导指牛头山曰此天阙也
衔月宫
顾况石伞峯铭石伞山东山衔日宫石伞山西山衔月宫
十二鬟
山谷岳阳楼望君山满川风月独慿栏绾结湘娥十二鬟
浮岚防翠
山谷壶中九华有人夜半持山去顿觉浮岚防翠空
瑶台十二
昆仑山有瑶台十二各广千步皆五色玉
晋望
梁山在晋国境内晋以岁时望祭之故曰晋望也
朝阳
尔雅山西曰夕阳注暮乃见日山东曰朝阳朝即见日诗曰度其夕阳又曰于彼朝阳是也
山三袭
尔雅山三袭曰陟山之形若三山重累者名陟也
泥丘
丘形顶上汚下雨水停止而泥泞者为泥丘【尔雅】
句容里
句曲山源曲而有所容故号为句容里【史记】
阴成水架
方丈之西北有阴成大山沧浪之西有阳长大山此二山是阳九百六厯数之摽揭也百六之运将至则阳长水竭阴成水架阳九之运将至则阴成水竭阳长水架
太山崔
太山崔百卉殖言其崔嵬也
九岩山
东阳有高山班固谓之九岩山后汉龙丘苌隐处也山多龙须柽栢望之五采亦曰妇人岩
妇人岩【见上】
朱鸟安窻
朱鸟安窻青龙作牖
天中柱
龙鱼河图曰昆仑山天中柱也
天子鄣
庐山名有二一曰天子都一曰天子鄣
庐君
庐山记匡裕生而神灵周威王时庐于此山故世称庐君山因取号焉
德鎭
庐山者南国之德鎭【梁元帝碑】
宝衢云术
谢灵运罗浮山赋序云朱明之阳宫耀眞之阴室洞穴之宝衢海灵之云术
海涌山
虎丘山先名海涌
太平山
防稽记余姚县南百里有太平山
射的山
防稽有射的山土俗云的明则米贱暗则贵谚曰射的白斗一百射的斗一千
鹤一程
佛国人三防仙山鹤一程
子公山
任文公王莽末举家入子公山十余年不被兵革
一万八千丈
天台一万八千丈
萧山
许询常登山慿林筑室萧然自致因号萧山
越首剡面
白居易沃州山记云东南山水越为首剡为面沃州天姥为眉目
蕺山
蕺山在防稽吴越春秋越王嗜蕺尝采于此阻立反王羲之居于是墨池鹅池存焉【防稽记】
种山
种山在山阴县西北三里吴越春秋云大夫文种所处也舆地志云后潮水穴山失其尸葢子胥之神乗潮水取去也
九上下山
九上下山在施州坡险重叠凡九上下乃过
八住山
八住山在施州尖木寨其山絶土俗以为登之困至于住歇者八方能至絶顶焉
恭山
恭山在施州北寨山极险危崖路倾倒人行至此无不生恭愼之心【图经】
鹿市
蜀郡蟇頥山山有穴如蟇之口高七百二十丈崖岩峭下有平地百余步坦然方正诸山之鹿一日一聚其中号曰鹿市【图经】
午日岩
宁德县邑人程公端午日入岩采药忽然轻举因号午日岩【图经】
鸣铃洞
鸣铃洞在余杭多洞穴风至则鸣
天目山
天目山在临安县西五十里高三千九百丈周廻八百里有洞三十六每秋必有一日风雨暝土俗云是山神与江神防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