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子藏
- 类书
- 海录碎事
海录碎事
濯墨
凡墨浣衣闭气于水上作白字急濯之不过七遍墨迹即净【广陵官下记】
黄盘雕
国初以来赐翠毛锦长袄子太宗改赐黄盘雕【金坡遗事】
鱼子缬
鱼子缬水波纱言衣服之美
楚制
叔孙通儒服汉王憎之乃变其服服短衣楚制
白鼯裘
吴书曰陆逊破曹休上大防命逊舞解所着白鼯子裘赐之
郁金裳
沈佺期诗卢家少妇郁金裳
云衣仙裙
齐王融谢赐裘啓云衣降授仙裾曲委昔汉帝解裘不复前宠曹王褫复降今恩
诸于
更始诸将皆冠帻而服妇人衣诸于绣镼诸于大掖衣也如妇人之袿衣镼其物反【光武纪】
衣绯裈
刑部侍郎辛亶常衣绯裈俗云利于官髙祖以爲厌胜将斩之赵绰力争而免
含碧滋
五云裘轻如松花落金粉浓似苔锦含碧滋【李白诗】
紫绮裘
李白翫月金陵城西孙楚酒楼达曙歌吹日晚乗醉着紫绮裘乌纱巾与酒客数人棹歌秦淮徃石头访崔回侍郎
貂襜褕
披君貂襜褕对君白玉壶雪花酒上减顿觉夜寒无【李白诗】
青毛锦
上元夫人诗裘披青毛锦身着赤霜袍
乌纳裘
皮日休诗不知何事迎新嵗乌纳裘中一觉眠乌纳裘出王筠文
岑牟
杨文公诗祢狂无自屈岑牟汉书衡着岑牟单绞之服注鼓角士胄也
羊肠裙
炖煌俗妇人作裙挛缩如羊肠用布一疋皇甫隆禁改之【魏志仓慈传注】
麻枲贮衣
桂阳俗女不蚕以麻枲头贮衣
裙衩
裙衩芙蓉小钗茸翡翠轻【李义山诗】
枲着
语衣敝緼袍注敝败也緼枲着也言以碎麻着裘也
二三尺衣
后汉刘昭论王子封建云职充论道未离保母之养续侯赋政而服二三尺衣
鱼文
并乗骥子兼服鱼文注引象弭鱼服【蜀都赋】
御袷衣
御袷衣袷衣无絮也【潘安仁秋兴赋】
襞积
美襞积以酷裂良曰重叠也衡曰衣缝也【思赋】
新衣翠粲
新衣翠粲鲜色也【琴赋】
轻纨缁
坐见轻纨缁【刘休】
被文裘
被文裘文狐之裘也【七啓】
被华袿
被文縠之华袿音圭妇人上服也【楚辞】
阿缟衣
阿缟之衣齐之东阿出缯帛【李斯书】
葛帔练裙
刘孝标见任昉诸子西华兄弟冬月着葛帔练裙莫有收防于是作广絶交论到溉见其文抵几于地
云裘
大妇襞云裘中妇卷罗帱少妇多妖艳花钿系石榴【古乐府】
系石榴【见上】
女工门【采色附】
札札
纎纎濯素手札札弄机杼札札机杼声也【古诗】
祭杼
以织女星之祥因祭机之杼以求工巧【考工记注】
针神
魏文帝美人薛灵芸善裁制号针神
四十五日
妇人同巷相从夜续女工一月得四十五日必相从者所以省费燎火同巧拙而合习俗也注省燎火之费也力召反【前汉纪】
流黄机
愁苦不窥邻泣上流黄机
正色间色
案五方正色青赤白黑黄五方间色者緑为青之间红为赤之间碧为白之间紫为黑之间流黄为黄之间故不用红紫言是间色也所以为间者颍子严云东方木木色青木尅土土色黄以青加黄故为緑緑为东方之间色也又南方火火色赤以赤加白为红红为南方之间色又西方金金色白以青加白为碧碧为西方之间色又北方水水色黑以黑加赤为紫紫为北方之间色又中央土土色黄以黄加黑为流黄流黄为中央之间色又一法云木尅土戊以妺己嫁甲是黄入于青故为緑火尅金庚以妺辛嫁于丙是白入于赤为红金尅木甲以妺乙嫁于庚是青入于白为碧水尅火丙以妺丁嫁于壬是赤入于黑为紫土尅水壬以妺癸嫁于戊是黑入黄为流黄也【论语疏】
窃黄
浅黄色也
窃蓝
浅蓝色也
鞶丝
礼女子生能言教之鞶丝女工
罨画
墨客挥犀云罨画今之生色也
冠冕门
白接防
尔雅注鹭头翅背上皆有长翰毛江东取为接防名曰白接防
惠文冠
惠文冠张敞弟武为梁相云当以柱后惠文弹治之惠文秦时法官冠
翼善冠
唐防要正观中太宗服翼善冠
髙冠
墨子曰昔齐桓公髙冠博以治其国
鹖冠
鹖冠加双鹖毛挿两邉鸟中之果劲者秦汉施之武人【唐志】
鲜冠
楚庄王鲜冠组缨绛衣博袍以治其国【墨子】
进徳冠
唐会要正观中贵臣服进徳冠
鹬冠
郑子臧好聚鹬冠郑伯杀之君子曰服之不衷身之灾也【左传】
貂蝉
徐广车服杂注云侍臣加貂蝉者取其清髙饮露不食
鹿胎冠
禇载送道士诗鹿胎冠子水晶簪长啸歌眠紫桂隂
缨玉防
大兄珥金珰中兄缨玉防【古乐府】
夜光冠
汉武内传曰上元夫人戴九星灵芝夜光之冠
爵弁
其弁色赤黑如爵
金珰
后汉朱穆传珰以金为之当冠前附以金蝉也汉官仪云中常侍秦官也汉兴或用士人银珰左貂光武以后専任宦者服以金
拒风
南齐永明中髙丽使至服穷袴冠拒风曰此古之遗像也
侧防
隋独孤信为秦州刺史因猎日暮入城风吹防檐侧及旦人争侧帽效之
緑帻
汉官奴苍头冠緑帻
貂珰右揷
魏略曰散骑常侍比侍中貂珰右插
竹皮冠
髙祖为亭长以竹皮为冠后所谓刘氏冠注今鹊尾冠是也【本纪】
乌纱防
齐豫章王嶷武帝所友爱驾幸其第许乌纱防侍宴
左貂
魏略曰侍中服则左貂常侍服则右珰
金珰附蝉
汉侍中冠惠文冠加金珰附蝉为文貂尾为饰
玉叶冠
玉叶冠玉真公主有之人莫计其价
冠切云
楚辞长铗之陆离冠切云之崔嵬
侧注冠
秦制行人使者所服一曰髙山冠
金顔
通天冠金博山蝉谓之金顔【古今注】
繁露
冕旒称繁露言下垂如繁露之多也【上】
通天冠
秦制通天冠梁加冕于其上为平天冠
平天冠【见上】
冠帻绶
杨赐罢居拜太常诏赐所服冠帻绶
逺游冠
逺游冠秦采楚制汉因之天子五梁太子三梁诸侯王通服之
髙山冠
秦灭齐获其君冠制之形如通天冠一名侧注冠以赐近臣谒者
獬豸冠
秦灭楚获其君冠赐御史以纚为展筩鐡为柱卷取其不曲挠一名柱后惠文冠执法者服之或谓之獬豸冠
繁冠
繁冠亦名鵕防冠加防鹖尾竖左右名鹖冠齐名繁冠武职服之
方山冠
汉制似进贤冠以五采縠为之祠宗庙八佾四时五行乐人服之
却非冠
汉制宫殿门吏仆射等冠衣唐因之亭长门仆服之
却敌冠
却敌冠晋制卫士服之
文防武帐
江总华貂赋拜文防而影度陪武帐而香浮
大冠
东观汉记武冠俗谓之大冠
危冠
长呼望青云镊白坐相看秋顔入晓镜壮发凋危冠【李白诗】
芙蓉冠
桐柏真人着芙蓉冠
交输冠
汉江充召见衣縠纱单衣曲裙后垂交输冠蝉纚歩揺之冠
冠縰
岌岌冠縰【魏都赋】
星弁
郢酒泛氷星弁侧吴歈倚瑟黛蛾愁【杨文公诗】
端章甫
端之衣章甫之冠【论语疏】
鹿子皮
皮弁以鹿子皮为之弁形如今祭酒道士芙蓉冠而无两邉叶【上】
晞身布
齐必有明衣布谓沐时所着之衣浴竟身未干燥未堪着好衣又不可露体故用布为衣玉藻云君衣布以晞身是也【上】
金貂颎颎
珥金貂之颎颎光也【选秋兴赋】
戴胜
西王母冠其状如戴胜【思赋注】
冠岌岌
髙余冠之岌岌长余佩之陆离【楚辞】
暖额附蝉
梁元帝谢东宫赉貂蝉啓东平紫貂之赐非闻暖额中山黄金之锡岂曰附蝉
绅门
缓
乐饮过三爵缓倾庶羞【曹子建诗】
春賖
徒使春赊坐惜红妆变赊缓也【选谢晖诗】
榝帏
椒専佞以慢慆兮榝又欲充夫佩帏榝音杀茱萸也帏嚢也【楚辞】
万钉
杨素破突厥隋文帝赐万钉寳
九镮
李徳林修律令赐九镮金
九华
隋书帝王贵臣多服九华乌皮六合靴惟天子加十二镮以为差异
犀毗
班固与窦宪牋曰复赐固犀毗金头此将军所服也
钩落
吴録曰钩落者革也世名金校孙权以赐陆逊破曹休之功
玉梁
侯莫陈顺破赵青雀等魏文帝解所服金镂玉梁赐之
衾枕门
通中枕
梅圣俞诗恨无玉枕名通中
芳松枕
刘向别録有芳松枕
合欢被
古诗客从逺方来遗我一端绮文防防鸳鸯裁为合欢被
鄂君被【一作载】
説苑鄂君乗青翰舟越人拥楫而歌曰今夕何夕牵舟中流今日何日乃与子同舟鄂君乃以绣被覆之【一作车】
百幅被
裴之横常曰大丈夫富贵必作百幅被后为吴兴太守遂作焉
伏熊枕
韦庶人妹七姨嫁将军冯太和为豹头枕以辟邪白泽枕以辟魅伏熊枕以宜男
支发枕
支发枕庾公所作盖今俗山枕【鲁直集】
麝枕
置麝枕中可絶恶梦【物类相感志】
柟榴枕
柟榴枕桂蠧香【温庭筠】
四男枕
樏开七子共吐亷姜枕号四男更宜芳若
无患枕
卞敬宗有无患枕铭无患木名也百鬼所畏
龙头枕
东宫故事曰太子纳妃有漆龙头支结枕
青缣被
后汉尚书郎下笔为诏策出言为诏命其入直官供青缣白绫被或以锦緤为之给帷帐通中枕太官供食物汤官供饼饵及五熟果实之属五日一美食下天子一等给指使一人女侍史二人皆选端正妖丽执香炉防衣服
玉雕锼
防树转灯珠错落绣檀廻枕玉雕锼【李义山诗】
印绶门【符节附】
银黄
黄金印银绶是谓银黄【前汉】
山鹊印
张颢为梁相雨后有山鹊飞化为圆石破之得金印文曰忠孝侯印
水苍玉
大夫佩水苍玉而缁组【晋舆服志】
防龙符【见太子门】
传
汉赞樊隂苖传袭紫应劭汉官仪云公侯皆紫绶传
银艾
张奂曰吾前后仕进十腰银艾注银印緑绶也以艾草染之故曰艾
绶若若
汉书印何累累绶若若耶注云若若长貎
赤韨縌
王莽封孙贤等授以黄金印赤韨縌注韨以系印縌者系也音逆
银章
晋置光禄大夫皆银章青绶其重者加金章紫绶则谓之金紫光禄大夫而谓本光禄为银青光禄大夫
钮
孔愉尝放溪中流左顾及愉封侯铸印而左顾更铸亦然
随身鱼
唐髙宗诏文武四品五品并给随身鱼
银鱼
唐咸亨三年赐五品以上新鱼袋并饰以银
朱组
若得辞逺游戴武弁觧朱组佩青绂陈思王欲辞侯爵从事军戎故云
青緺绶
緺青紫色音瓜东郭先生拜二千石佩青緺【史记】
骈组
蔡邕云合从者骈组流离注骈并组绶也
印嚢
耿纬留别上元主簿暮鏁印呼小吏朝垂绶逺迎客
鱼契
鱼契鱼符也
半章印
十三州志有秩啬夫得假半章印
鹘衔绶
唐贞元制节度使鹘衔绶
青龙符
隋开皇中颁青龙符于东方刺史西方以驺虞南方以朱雀北方以武中颁银兎符于诸郡武徳中改铜符
印绶易饼
魏略太祖啁丁斐曰印绶何在曰易饼耳
借紫
武后朝武攸宁借紫衫金【通典】
借绯
开元八年勅都督刺史秩卑者借绯及鱼
六合大同印
肃宗在灵武铸印徴兵文曰六合大同印【邺侯家传】
兎鱼符
唐初为银兎符以兎为瑞也又有铜鱼符以鲤为瑞也武后以武为姓瑞乃以铜为符焉【朝野佥载】
防龙符
六典云传符之制太子监国曰防龙之符左右各十左进内右付外
鱼书
大厯十二年诏准式诸州刺史替及别遣皆降鱼书然后离任
白艾绶
焦贡易林曰二千石官白艾绶也
金缨组履
张衡绶笥铭金缨组履文章日信
银莵符
唐髙祖四年停竹使符颁银莵符于诸郡
懐金印
蔡泽懐金印结紫绶于腰言其足矣
懐银黄
杨仆懐银黄垂三组夸乡里注银银印也黄金印也仆为主爵都尉又拜楼船将军并将梁侯三印故云三组也【汉书】
竹使符
汉文帝初与郡守为铜虎符竹使符应劭云铜虎符第一至第五国家当发兵遣使者至郡合符符合乃受之竹使符皆以竹箭五枝长五寸镌刻汉书第一至第五张宴曰以代古之圭璋从简易也师古曰与郡守为符者各分一半右留京师左以与之
铜虎符【见上】
玉麟符
隋炀帝幸辽东命樊子盖为东都留守别造玉麟符以代铜虎六典云传符之制京都留守曰麟符
改玺为寳
唐长寿二年改玉玺为寳曰皇帝信寳天子信寳之类
金玉印
三代之制人臣皆得以金玉为印龙虎钮唯所好也秦以印称玺以玉不通臣下用
龙虎钮【见上】
神玺
后周皇帝八玺有神玺有传国玺皆寳而不用
鸭头印
孙皓造金玺六枚又有龙麟鳯玺驼马鸭头杂印
尺一板
凡天子玺皆以武都紫泥封青嚢白素里两端无缝尺一板中约署【后汉志】
緑綟绶
汉制相国緑绶徐广云金印緑綟绶綟音戾草名也以染似緑又云似染
金章朱绶
宋制郡公金章朱绶
纁朱绶
诸王金玺纁朱绶
瑜玉
宋皇子金玺钮朱绶佩瑜玉
山玉
自诸王三公大将军凡将军位从公者皆佩山玉宋制也
千里印
情知一丘趣不谢千里印【李贺诗】
墨绶
汉成帝时县令墨绶南史宋诸县署令铜印墨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