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录碎事

  雁齿
  桥有雁齿
  比鼋鼍
  纪年曰周穆王东至九江比鼋鼍以为梁
  石鼈
  晋成都王頴造浮桥以木为函乗石沉之以系桥名曰石鼈
  鹊桥
  淮南子曰乌鹊成桥而渡织女
  臯桥
  臯桥在吴县西北因汉臯伯通字奉卿所居得名卒葬胥门西号伯通墩
  织里桥
  吴王有织里以是名桥今讹为失履
  文虹桥
  文虹桥兮彩鹢舟鸳鸯水兮凤凰楼【宋之问】
  骢马桥
  在明州慈溪县南二里昔房琯自御史为令故有此名桥琯所造也
  应星桥
  隋时因处士星现改括州为处州今在城有应星桥葢本于此
  石桥
  顾恺之启防记注天台山石桥径不盈尺长数十步至滑下临絶防之涧又云济石桥者搏岩壁援女萝而后可至孔灵府防稽记曰赤城山有石桥悬度有石屏风横絶桥上边有过径才容数人
  断桥
  自石桥沿涧行一十五里一石中断号曰断桥古传罗汉所居之地
  莺仙桥
  莺仙桥在浯城县又有凤仙桥
  胯下桥
  胯下桥在楚州宝应南一里韩信遇恶少年之处【已上并郡国志】
  机发之桥
  燕太子丹质于秦秦王为机发之桥欲以陷丹丹过之无虞
  浮梁
  浮梁黝以径度注浮梁桥也【闲居赋】
  升仙桥【仙一作迁】
  升仙桥相如题柱之桥在府北郭之外
  闗门
  函轘
  选诗函轘方解带嶤武稍披襟注云函谷闗也轘辕洛东坂名嶤武二闗
  化造神营
  流地自化造山闗固神营【选顔延年】
  四靣闗
  唐设闗二十有六近长安者为四靣闗
  苍龙闗
  萧何营未央宫立东阙北阙注引闗中记曰东有苍龙闗北有武闗武所谓北阙
  门
  蔡乂初补覆盎城门注门主时而启闭也【前汉】
  武闗
  应劭曰武闗秦南闗通南阳
  玉门闗
  玉门闗在炖煌郡【舆地志】
  天井闗
  汉书上党有天井闗
  鬼门闗
  鬼门闗在容州多瘴疠谚曰鬼门闗十人九不还【同上】
  井门
  银牀
  古诗后园凿井银作牀金瓶索绠汲寒浆
  火井
  异苑曰蜀郡临邛有火井汉室之隆则炎赫炽甚桓灵之际火势渐防后诸葛孔明一阚而更盛焉
  金井
  异物志曰庐陵城井中有二色水半青半黄黄者灰汁取作糜粥皆金色土人名灰汁为金因名金井
  井华
  杜诗云童儿汲井华惯健瓶上手本草注华水平旦第一汲者是
  六井
  六井覆以大屋皆得寒泉有余则泄之于官河民遂无疾疠邺侯家传云杭州旧取陂湖贮水地暑多疟痢乃深穿阴沟引钱塘湖水于郭内穿六井也
  雕葩植
  后主鈆砌美银光饰井雕葩植
  拳杈井
  拳杈井在成都言五丁角觝戏渴甚以拳击地水为之出【舆地志】
  绿珠井
  绿珠井在郁林州父老云饮此井则生女端丽绿珠生于此后恐生女离乡因而塞之亦有绿珠台【郡国志】
  三皇井
  瑞安县东北岩有三皇井泉涌其中分四瀑布一泻一百尺黄帝修炼于此丹井石坛于今具存岩顶有黄帝池也
  千秋井
  千秋井在南海县都督刘巨麟所凿上置千秋亭
  沸井
  升平二年季子庙北忽闻金石声疑其异凿三尺深得沸井奔涌若浪
  浪井
  瑞应图曰浪井不凿自成王者清静则仙人主之
  墨井
  魏都赋墨井盐池滋素液邺西有石墨井深八十丈
  丹砂井
  抱朴子云武陵舞阳有丹砂井
  霜锸
  霜锸破桐阴青丝试浅深【章孝标评新穿井诗】
  孔子井
  在宁国县舆地志孔子入吴凿此井
  冰门【火附】
  斧冰
  选诗担囊行采薪斧冰持作糜言冰冻故斫冰以作粥【苦寒行】
  结冲波
  选诗夏条焦鲜藻寒氷结冲波言寒极虽冲波亦冰结也【陆士衡】
  防火
  闗中诗云防火不戒延我宝库言晋惠帝时武库火也
  増冰
  増冰峨峨飞雪千里【楚辞】
  三笼火
  戍火三笼滞晩程【吴融诗】
  郁攸
  李商隐斋文云阆苑融台例遘郁攸之悔霓旌綘节咸罹窃发之灾郁攸火也【出左氏】
  六尺冰
  谢燮雨雪曲峩峩六尺冰飘飘千里雪
  冰澌
  冰澌音斯流水也
  瓶中冰
  淮南子覩瓶中之冰而知天下之寒
  龙火
  内典云龙火得水而炽人火得水而灭
  玉岸
  鲍昭冬至日诗长河夜防干层氷如玉岸
  宋无忌
  宋无忌人家火神也当用丘井水和泥泥灶即能除之【太上老君经】
  寒耗火
  寒耗火鬼火【太上老君经】
  寒筵冰法
  造寒筵冰法盛夏初夏于井侧安镬用大水晶一块大如拳无瑕衅者以新汲水炽火煮千沸取越瓶口小腹大者满盛其汤以油白蜜封其口勿令泄气复以重汤煮之勿急沉井底平旦出之破瓶冰已结矣【杜阳杂编】
  削冰
  博物志曰削冰令圆举以向日以艾承其影则有火出
  阳冰阴火
  阳冰不冶阴火潜然不冶不消也【选赋】
  冰溓溓
  冰溓溓以防凝音敛【上】



  海録碎事卷三下
<子部,类书类,海录碎事>
  钦定四库全书
  海録碎事卷四上    宋 叶庭珪 撰地部下
  京都门
  帝王州
  江南佳丽地金陵帝王州【选谢晖诗】
  皇州
  宛洛佳遨游春色满皇州【上】
  天下枢
  秦地天下枢战国策韩魏天下之枢【袁阳源诗】
  天邑
  敢肆犬羊陵虐天邑谓帝都也【刘越石表】
  上游
  古之帝者地方千里必居上游注水之上流也【汉志】
  天下中
  成周都洛以为此天下中【前汉髙帝纪】
  浩穰
  京兆典京师长安中浩穰于三辅尤为剧浩大也穰盛也人掌反【张敞传】
  日畿
  天子之畿方千里象日月径围故曰日畿又曰日围
  王里
  崤函帝宅河洛王里【蜀都赋】
  五都
  汉书王莽于五都立均官更名雒阳邯郸临淄宛成都市长安皆为王均司市师【西都赋注】
  汉京
  光汉京于诸夏总八方而为极【东都】
  神臯
  寔惟地之奥区神臯【上】
  乐都
  于显乐都既丽且康【南都赋】
  陪京
  陪京之南居汉之阳【上】
  十二衢
  京城十二衢【鲍明逺】
  华京
  选诗务协华京想讵存空谷期华京犹京华也
  平若水
  九涂平若水防阙似云浮【选诗】
  辇毂下
  待罪辇毂下【李陵书】
  三余
  余甖溪在吴兴县梁武帝时童謡曰天子之居在三余遂于余干余姚余杭三防为厌胜之法其时县境以余名者有三而此溪居其一陈髙祖实居之
  京兆
  登瀛秘録注云絶髙曰京十亿曰兆人众所聚也
  青门道
  长安春色归先入青门道【李白诗】
  天室
  周书武王克商顾河洛而叹曰乃天室也
  土圭测景
  度天地之所合四时之所交风雨之所会隂阳之所和百物阜安乃建王国焉所谓建土圭以测景得天地之中【周礼】
  河洛
  东都有河南洛阳故曰河洛【文选注】
  上腴
  西都赋华实之毛则九州之上腴焉
  天地枢
  咸阳天地枢【李白诗】
  殽函
  苏秦曰秦东有殽函之固文选注谓函谷二殽也
  秦得百二
  秦得百二并吞诸侯齐得十二田生献筹
  九天开
  九天开出一成都万户千门入画图【李白诗】
  青门
  长安城东出名防城门俗以色青名青门【西汉】
  国号门
  三楚
  选诗三楚多秀士注楚文王都郢昭王都鄂孝烈王都寿春【阮嗣宗】
  三越
  名慑三越注谓越及闽越南越也【吴季重牋】
  三蜀
  蜀郡本一汉髙祖置广汉郡武帝又分置犍为郡故后人并蜀郡谓之三蜀
  三齐
  三齐齐及济南济北
  西楚
  旧名江陵为南楚吴为东楚彭城为西楚
  十国
  十国吴杨氏南唐李氏前蜀王氏后蜀孟氏南汉刘氏楚马氏吴越钱氏闽王氏东汉刘氏南平髙氏
  五代七姓
  梁朱氏唐先号朱邪懿宗赐姓李氏明宗本夷狄无姓太祖养为子废帝王氏晋防氏汉刘氏周太祖郭氏世宗柴氏【五代史】
  十六国
  前赵刘渊后赵石勒前燕慕容隗后燕慕容垂南燕慕容徳北燕冯防前秦苻洪后秦姚弋仲西秦乞伏国仁前凉张轨后凉吕光南凉秃髪乌孤北凉沮渠蒙逊西凉李暠蜀李特夏赫连勃勃【晋书】
  州县门
  中区
  中区咸已泰注中国也
  内郡国
  中国为内郡縁邉为外郡【宣帝纪】
  阖闾城
  今平江郡城也旧説子胥伐楚还师取丹阳黄渎土以筑
  防稽郡
  西汉会稽郡举今二浙皆在焉东汉分防稽吴郡以浙江中流为界
  三泖
  三泖在华亭音昴塘泺之类陆鲁望诗云三泖凉波鱼蕝动
  丹徒
  丹徒刘桢京口记云龙目湖秦皇东游观地势云此有天子气使赭衣徒凿湖中长冈使断因改名丹徒
  寳婺
  送史官賛兰谿解官春坊冠盖还朝籍寳婺溪山别县齐【林逋】
  官
  官邑名今在福州汉置尉之官
  陇蜀
  成都记云蜀为古国成都地名也其西数百里即陇之南首故亦曰陇蜀
  巴蜀
  以与巴接复曰巴蜀【成都记】
  锦城
  以山川明丽错杂如锦故曰锦城【上】
  丹阳
  汉元封二年改鄣为丹阳地志云其山丹赤
  金陵
  金陵图云威王以有王气埋金镇之建康録云地近华阳金坛之陵故云
  虎牢
  髙奔戎生捕虎而献天子命之为柙而畜之东虞是曰虎牢今成臯县
  壮哉县
  髙帝过曲逆曰壮哉县吾行天下独见洛阳与是耳乃更封陈平为曲逆侯
  珠官郡
  孙权改合浦为珠官郡
  暨浦诸山
  暨浦诸山诸暨县有暨浦诸山因以为名
  鹤塲
  福州宁徳县闽王时号为鹤塲【图经】
  霅溪
  霅者以众流合集为义湖州凡四水合为一溪余干溪出天目之东苕溪出天目之西前溪出铜岘山至安定门外通谓之霅溪州南郭门外有四水亭为记
  四水亭【见上】
  乌程
  因居人乌氏程氏善酿得名
  白下城
  白下城本白石垒唐武徳间移江宁县于此名白下城
  洋州郡
  洋州因洋水得名天寳元年改为洋州郡
  小益州
  小益州后魏立又曰西益州西魏改为利州
  蓬州
  蓬州因蓬山为名
  梓潼
  梓潼县名以东倚梓林西枕潼水故也
  炭妇镇
  炭妇镇在广昌吴真君化炭为玉女试弟子之所
  上下干
  玉山县有二溪一名上干一名下干二溪合流至饶州东南而水廻环因以名县今余干是也
  葛阳
  隋志弋阳旧曰葛阳开皇十二年改为弋阳以其有弋水今县东南二十里有弋湖在焉
  新市
  新市县名今郢州富水县东北【光武纪】
  郁夷
  诗四牡騑騑周道倭迟韩诗作郁夷又邑名
  鄙小县
  车旗皆帝所赐即以嫮鄙小县嫮音坼嫮之嫮夸姹也鄙小县言在外鄙之小县也【田蚡传】
  四辅
  开元中以近畿之州为四辅同华岐蒲其余为六雄十望十及上中下之差【郡国志】
  六雄
  六雄郑陜汴绛懐魏【郡国志】
  十望
  十望宋亳渭许汝晋洛虢卫相【上】
  十
  初有十州后入者甚多【上】
  九川为纪
  九川为纪五岳作镇此之谓诸夏【北史】
  六等
  大唐县有赤畿望上中下六等之差京都所治为赤县京之旁邑为畿县其余则以户口多寡资地美恶为差
  宜民
  本安定郡之临泾谢承书曰宣仲为长史民扳留改曰宜民
  司州
  魏以司所部置司州晋居洛阳遂定名司州而以司校尉统之
  五羊
  广州昔有五仙骑羊而至遂名五羊【地理志】
  两当县
  两当县在鳯州故老相传嘉陵江与牛沮水相防于县界故名两当又云东京西蜀至此皆三十程故名两当本朝知成都府赵抃被诏还朝宿广乡驿有诗云被诏趋都景物疎两当中夜宿中途本朝五任东西蜀还有区区似我无注云图经云东京西蜀至此道里均焉驲在县中【图经】
  古田县
  属福州开元以前常为土豪所据至二十八年始建爲县有谢能者十余户言因古田亩垦辟而居故曰古田
  青田
  古田又曰青田者其地有青田乡父老言田中尝得青玉【上】
  昭武
  邵武本曰昭武晋避庙讳改之
  富阳
  富阳汉会稽富春县也晋太元中改为富阳避宣太后讳改也上
  太平州
  太平州南唐为雄逺军皇朝平江南改为平南军太平兴国年改太平州
  琼山郡
  唐贞观元年分崖州仪伦县置琼州天寳间改为琼山郡
  龙水郡
  宜州在唐为龙水郡州有河水深防斗旧传龙神所开也
  海康郡
  海康郡雷州也其地多雷雷声如在檐屋之上风俗俟雷时具酒肴祭奠甚谨不尔霹雳即至
  临贺郡
  临贺郡吴分苍梧郡置之以临水经其西贺水出其东合二水以为名今为贺州
  珠崖郡
  汉武帝平吕嘉开南海置珠崖郡以崖岸邉海出珠因名土方千里去徐闻隔一小海春秋便风帆一日一夕可至今为吉阳军
  龙城郡
  龙城郡栁州又有栁城县
  鷰州
  龚州平南县有石髙七丈春夏羣鷰所集故名鷰石唐置鷰州盖取于此【已上并图经】
  诣徐闻
  海康在汉为徐闻县冬耕夏收号芥禾又名再熟彼中谚云欲防贫诣徐闻【上】
  昭潭
  昭潭昭州也昭潭以潭得名今为乐平郡
  相如县
  相如县城南二十里有相如故宅因以为名属果州
  普慈郡
  今普州之地梁天监中置普慈郡盖取普恵慈爱为称也
  石州
  荣州荣黎山有石洞洞中有石状如形案十道图云此州乃古石州也
  括苍郡
  处州旧名括州今为括苍郡
  松阳县
  松阳县本汉回浦县有木名松阳一十八丈围中空容四十人列坐王右军常徃观之隋文帝开皇间即此处置松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