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子藏
- 类书
- 氏族大全
氏族大全
昆明 孔明 渊明
平【商音 河内 韩哀侯少子食采平邑因氏焉】
父子宰相
平当字子思以尚书授朱普鲍宣由是欧阳书有平陈之学 汉哀帝朝拜相赐爵闗内侯 子晏亦以明经拜相封侯 汉兴父子拜相惟韦平二氏
视井涌泉
平鉴字明达受诗书礼通大义 仕魏为懐州刺史敌来攻城城内泉竭鉴具衣冠俯井而视水泉涌出【北史】平恒安贫乐道魏帝征为中书博士
广平 君平 邵平
荆【角音 广平 楚熊绎国古荆州之地故亦号荆支孙因氏焉】
摄相
荆公摄相事孔子使人往观返曰其朝清静无事【家语】
易水悲风
荆轲衞人燕太子丹客之称荆卿令刼秦王反诸侯侵地方入秦宾客皆白衣冠送至易水既祖取道髙渐离击筑荆卿和而歌曰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复为羽声士皆瞑目髪尽指冠入秦事不成死之
名将
荆罕儒后周名将也前后一百五十余战皆有功而未尝自伐
班荆 紫荆 负荆 识荆
京【角音 东都 衞武公少子段封京谓之京城大叔因氏焉】
易学
京房字君明治易长于灾变分六十卦更日用事以风雨寒温为 初事焦延夀延夀曰传吾道以亡身者京生也后果因上封事言灾异下狱弃市 汉元帝朝为魏郡太守秩八百石
公辅器
京镗字仲逺豫章人宋绍兴中举进士 髙宗谓赵师雄曰京镗有公辅器 使金国以我丧故不肯受宴乐题诗于馆云鼎湖龙去已无踪三遣行人意则同凶礼强更为吉礼北风终不变南风假令耳与笙镛末只愿身甘鼎镬中已办滞留期必得不能筑馆汴江东使还上曰京镗今之毛遂也 有乐章自号松坡居士集与何浩刘徳秀胡鈜专主伪学之禁 宋宁宗庆元中拜右相 子沆
玉京 八世莫京
荣【角音 上谷 周大夫荣叔其先食采于荣因氏焉】
三乐
荣啓期鹿裘带索鼓琴而歌孔子游太山见而问何以乐曰吾得为人一乐也得为男二乐也人有不免襁褓吾行年九十矣三乐也贫者士之常死者人之终处常得终吾所乐也【列子】
楚荣黄諌子玉请以琼弁玉缨畀于河神【僖八】
鲁大夫荣成伯劝防公如楚曰逺图者忠也
荣毗字子谌仕隋为侍御史立朝侃然正色百僚所惮
荣旂字子祺孔门弟子赠雩娄伯
尊荣 仁则荣 前荣
成【商音 上谷 周文王五子郕叔式之后以国为氏其后去邑为成 成肃公为周卿士 成覸齐人】
贵仕
成得臣字子玉仕于楚伐陈有功使为令尹子文曰有大功而无贵仕其人能靖者与有几【僖三】 子大心
坐啸
成瑨汉桓帝朝为南阳太守信任功曹岑晊时语曰南阳太守岑公孝农成瑨但坐啸
公车聘礼
成翊世汉逸士也安帝即位陈忠上书荐周燮杜根成翊世为有道之士于是公车聘礼焉
政绩
成景隽仕为豫州刺史有政绩甚得吏民心【南史】
职在典刑
成防文仕南唐为大理卿作谒金门云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唐王召问之曰职在典刑一池春水闗卿甚事
应制科
成锐宋人应制科以诗上王文惠公其野菊云防槛应无分东西不借恩其野花云馨香虽有地栽植未逢人
婚姻
成藻为南宫令奇冯素弗之为人以女妻之
陶成 大成 亏成
英【羽音 晋陵 英氏国臯陶之后也其后以国为氏】
英布六人也少时有客相之曰当刑而王及壮坐法黥故曰黥布陈涉起布往见番君番君以女妻之后事项王又挟劒归汉髙祖即位封淮南王
云英 落英 英英
衡【商音 平阳 商伊尹为阿衡子孙因以为氏】
衡方厚唐人【见程氏】
匡衡 林衡 权衡
十五青
丁【征音 济阳 齐大公生丁公伋子孙以王父字为氏】
名藏金匮
丁复佐汉有功髙帝即位剖符作誓金匮石室定元功十八人位复居十七
易学
丁寛字子防事田何学易学成东归何谓门人曰易已东矣 汉景朝为梁孝王将军作易说三万言
殿中无双
丁鸿字孝公治尚书汉肃宗诏鸿与诸儒于白虎观论定五经鸿论难最明时语曰殿中无双丁孝公 封马亭乡侯 父綝从光武征伐愿封本乡封新安乡侯
松梦
丁固初为尚书梦松生腹上谓人曰松字十八公也十嵗其为公乎卒如其言【吴人】
聚书
丁顗宋初人尽家赀买书至八千卷曰吾聚书多矣必有好学者为吾子孙 子逢吉为光禄寺丞 孙度
迩英要览
丁度字公雅登服勤词学科仁宗朝为翰林十年着迩英要览十卷上呼为学士而不名 迁端明殿学士仁宗曰度为侍从十五年议论天下事未尝及私 后拜参政
骰子选
丁谓字公言宋太宗朝登第孙何第一谓第四耻居其下上曰甲乙丙丁合居第四夫复何言 真宗朝拜参政或率杨亿贺亿曰骰子选耳何足道哉 后拜相自以为令威后故好鹤人呼为鹤相
丁恭以春秋教授生徒数百人当世称为大儒丁仪丁兄弟并有文采魏文帝以为曹植党诛之丁兰事母孝
丁令威鹤仙也化为白鹤集辽东华表柱吟一诗而去
女徳婚姻
仙女防
丁义以神方授吴真君今瑞州崇元观乃丁真君女秀英炼丹之所丹井犹存秀英仙去衣冠于观北至今呼为仙女塔
择婿
丁颢与窦偁同幕时颢子谓尚防偁见而奇之曰此子后必以文致逺以女妻之
丁姬生哀帝由是许史丁傅之家皆重侯累爵丁谓女适钱惟演之子
识丁 添丁 石与丁
邢【商音 河间 周公第四子封于邢传所谓邢茅胙祭周公之是也子孙以国为氏 邢前勇士也襄二十一年】
雅士
邢颙字子昂举孝亷时人语曰徳行堂堂邢子昂 刘稹曰邢颙北土之彦少秉髙节真雅士也 魏文帝拜为尚书仆射 子友 曾孙文官至尚书
纬世之器
邢峦字洪宾才兼文武内参机揆外寄折冲其纬世之器欤 北魏中书侍郎
一代模楷
邢邵字子才十嵗能属文日诵万言五行俱下一览无遗读汉书五日畧能编记年未二十名动衣冠 文章独步当时每一文出京师为之纸贵时与温子升为文士之冠世谓之温邢魏收亦天才艳发温殁后世称邢魏仕北魏为中书令
国藩
邢君牙唐元和中为鳯翔节度使韩愈与之书云阁下为王爪牙为国藩垣
凿墙度厄
邢和璞得仙与崔司马有旧崔病经年且死一日卧室闻北墙有斸声七日不已窥之有人立云邢真人处分开此司马厄
讲学精博
邢昺字叔明讲师比二卦宋太宗嘉其精博召为国子监丞专讲学之任真宗始置翰林侍讲首以命昺
父子情
邢恕字和叔从伊川学吕公着荐为崇政院说书 元祐初除御史后谪随州 子居实字敦夫早有诗名山谷诗云儿中兀老苍趣造甚奇异 早天山谷诗云儿到随州更老成江山为助笔纵横眼看白壁埋黄壌何况人间父子情
逸民
邢淳字君雅雍丘人宋真宗幸亳州以布衣召对问治道对曰陛下东封西祀皆已毕矣臣复何言上大恱除许州助教不就及卒人见其勅与麻纸同束在屋梁间邢贞魏太常卿奉策使呉入门不下车张昭诘之邢臧字子良除东牟太守和雅信厚有长者风邢冉唐贞元中与李绛等同龙虎榜
女徳婚姻
邢姨
邢侯之姨谭公维私手如柔荑肤如凝脂谓庄姜也【诗硕人】
尹邢
邢婕妤与尹夫人汉武时并得幸诏不得相见尹请见邢帝使邢衣故衣独身来前见之俛泣自痛其不如也
女君
邢女君濠州人与邻女樵徐二水之间有数妇从水出若连腰裙至前曰东海君聘女为妇敷茵褥水上置女坐其上遂逝乡人为立女君祠
魏河间邢氏髙允娶之
唐邢涣 初娶季忠女再娶张植女
冷【详见冷姓】
冷至秦伯使如晋报问【僖十】
十六蒸
曾【商音 鲁国 夏少康封少子曲烈于鄫周末莒灭鄫太子巫仕鲁去邑为曾氏三桓家臣曾夭曽阜其后也】
尧舜气象
曾防字晳言志有沂水咏归之乐程子云与圣人志同便是尧舜气象也 子参
道统之传
曽参字子舆一唯之间深悟一贯之防 封郕国公
世取科第
曾致尧南丰人旴江擢第自致尧始幼子易简易占并登科易占三子 巩 布 肇
五朝史事
曾巩字子固号南丰先生平生嗜书家藏至二万余卷手自雠对白首不倦有元丰类藳五十卷 王震序其文曰南丰以文章名天下久矣其文雄浑瓌伟若江湖之波涛烟云之姿状一何奇也 元丰五年与李清臣王存等脩史上手诏中书曰五朝史事宜付曾巩遂为史馆修撰史成上赐龙衣金带擢试中书舍人
党附时相
曾布字子宣举进士王安石荐之召除崇政院说书后新法青苖助役皆布与惠卿建议也 徽宗朝拜右仆射渐进绍述之说 諡文肃封曾
前辈风流
曾肇字子开天姿仁厚刚大之气睟然见于面知其为成徳君子也 在朝以论思之责为己任 龟山云公慎重深得大臣之体前辈风流惟公一人耳 徽宗朝为翰林学士 諡文昭
贤子弟
曾纡工诗词号空青先生布第四子也汪彦章志其墓云公材髙识明悟极书史为家贤子弟以文章翰墨风流蕴借为时名胜以精明强力见事风生为国能吏官至中大夫三子 惇 忺 憕
凤池
曾公亮字明仲宋天圣初试云瑞纪官赋宋郊榜第五人嘉祐中拜相至煕宁中尚在中书年虽老精力不衰故无非之者惟李复圭作诗曰老凤池边蹲不去饥乌台上噤无声 以太傅致仕年八十薨諡宪靖 封鲁国公 碑曰两朝顾命定策亚勲之碑 子孝寛字公绰除签书时鲁公还政迎养西府世以为荣
曾觌字纯甫号海野东都故老有词可称
曾从龙字天锡庆元五年进士第一人
曾懋曾开曾几兄弟荣贵懋尚书开几侍郎 懋二子迪造 几子逢为左司次子逮为侍郎
婚姻
曽崇范妻兄许嫁者数人每至亲迎之夕其夫辄死一夕梦有人谓曰田头有鹿迹田尾有日炙乃汝夫也后嫁崇范乃悟其语
顔曽 何曾 王曽
应【羽音 汝南 周武王子封于应传言邘晋应韩武之穆也其后以国为氏】
淮阳一老
应曜隠于淮南山中汉髙时与四皓俱被征命曜不至时语曰商山四皓不如淮阳一老
七世通显
汉中兴初有应妪生四子而寡见神光照社探之得黄金自是诸子宦学并有才名应顺子叠叠子郴郴子奉奉子邵邵子郇郇子玚七世通显
半面识
应奉字世叔少聪明读书五行俱下 党事起慨然以疾自退追思屈原作感骚三十篇 尝诣袁贺贺时出闭门造车匠于内开扇出半面视之后数年路逢车匠识而呼之 汉桓帝朝为司校尉
著述
应邵字仲逺少笃学博览洽闻举髙第删定律令着汉官仪又选风俗通以辨物类名号 汉献朝拜军谋太尉
三入承明
应玚字徳琏璩字休琏兄弟并以文章贵显璩作诗云问我何功徳三入承明庐盖为侍郎常侍侍中也 魏建安七子玚其一也
百姓歌謡
应詹字思逺仕晋督南平武陵天门三郡军事时天下大乱詹境独全百姓歌之曰嵗寒不凋孤境独守拯我涂炭惠隆丘阜润同江海恩犹父母
庙食百世
应智项九江人徙居靖州【今瑞州】隋末林士攻掠江西应于华林山置云栅募义兵保靖一方武徳五年归唐以为靖州刺史死为城隍之神庙食一郡妻梅氏新昌人
三红秀才
应子和诗有云两岸夕阳红爉炬短烧红风过落花红因话录云张子野为三影尚书子可为三红秀才 仕宋
应贞字吉甫自汉至魏世以文章显轩冕相袭为盛族
滕【宫音 南阳 周文王第十四子封于滕子孙以国为氏】
文武材
滕抚汉顺帝朝博求将帅三公举抚有文武材拜九江都督东南悉平
通家之好
滕胄北海人与刘繇通家汉末以世乱渡江依繇善属文孙权待以賔礼家国书疏常令润色之子字承嗣少有节操为丹阳太守日接賔客夜省文书
寒之养
滕昙恭年五嵗母病热思得寒土俗不产昙恭遍求乃遇桑门得一以进父母卒水浆不入口者旬日人号为滕曾子【南史】
活饥民
滕甫字元发宋神宗朝为翰林学士以论新法出知定州元祐初徙知苏二州又徙郓州称为名帅 时淮南京东饥召富民约曰吾得城外营地为屋二千五百间活五万余人 题徳安府浮云楼诗云举头便见长安日防袖时飘梦泽风呉苑久抛飞鸟外楚台遥望碧云中
四絶
滕宗谅字子京明道中以司谏谪守岳州重修岳阳楼时称此楼子京作范文正记苏子美书邵【阙】篆颇号四絶
滕涉二十四贤中人
婚姻
滕元发五女长适何洵直次适王炳卒又以第四女续姻三适王涣之五适张方平之子恕 元发娶李氏长滕 齐滕
凌【徴音 河间 衞康叔支子为周凌人子孙以官为氏】
虎儿
凌统字公续吴人礼贤好士轻利重义有国士之风魏张辽军奄至津口统率兵三百陷围而出拜偏将军评曰江表虎臣也 子烈及封年各数嵗每宾客至
呼而出之曰此吾虎儿也
后汉春秋
凌准字宗一唐元和间人读书为文着后汉春秋二十余万言尚气节年二十以书干丞相丞相以闻试其文日万言授校书郎赐绯鱼袋为浙东亷使判官抚循按验厥绩以茂召拜翰林学士 栁子厚铭其墓 子四人 夷仲 永仲 南仲 殷仲
儒官
凌士燮唐人栁子有赠凌助教蓬屋诗序云儒有蓬户瓮牖而自立者河间凌士燮穷计六籍而为儒官
印劒之祥
凌策字子奇宋初举进士梦人以六印加劒遗之其后官劒外者凡六人以为异 知益州迁侍郎
凌景阳天禧中因廖复讼覆考遂取髙第
凌氏苏颂妻也
承【商音 千乗 衞大夫承成之后】
承宫字子少八嵗时为人牧豕过徐子盛学舍弃猪而留聴讲后为大儒汉永平中为博士迁中郎将数进直言朝臣惮之名播匈奴北单于求见宫宫貌丑以魏应代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