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堂肆考

  十暑三霜
  杜诗十暑岷山葛三霜楚户砧
  系时 巳下月
  左传序春秋以日系月以月系时
  积日
  律厯志积日成月
  三防
  白虎通天有三防之月十一月阳气始养黄泉之下万物赫赫感阳之气也故周为天正十二月万物始牙故殷为地正正月万物孚甲而出故夏为人正防者言防而未着也
  三忌
  唐朝新格以正月五月九月为三忌月房龄等损益隋律亦存之以不行刑谓之断屠月
  月阳
  尔雅月在甲曰毕在乙曰橘在丙曰修在丁曰圉在戊曰厉在己曰则在庚曰窒在辛曰塞在壬曰终在癸曰极是谓月阳
  月名
  尔雅正月为陬二月为如三月为寎四月为余五月为臯六月为且七月为相八月为壮九月为十月为阳十一月为辜十二月为涂是谓月名
  斗指
  按毎月有节气有中气如丑之终寅之始则为节寅之半则为中正月节戌时北斗之杓指于寅位之初雨水正月中气戌时斗杓指于寅位之中二月指卯三月指辰之类是也名曰月建亦曰斗建若遇闰月其月内无中气戌时斗柄指两辰之间
  律中
  礼月令正月律中太蔟二月律中夹钟三月律中姑洗四月律中仲吕五月律中防賔之类是也
  日
  周书洪范五纪一曰嵗二曰月三曰日又曰嵗月日时无易百谷用成又按一日一夜总十二时半夜子鸡鸣丑平旦寅日出卯食时辰禺中巳日中午日昳未晡时申日入酉黄昏戌人定亥
  先甲后甲
  易蛊卦蛊元亨利渉大川先甲三日后甲三日注云蛊壊之极乱当复治故其占为元亨而利渉大川甲日之始事之端也先甲三日辛也后甲三日丁也前事过中而将壊则可自新以为后事之端而不使至于大壊后事方始而尚新然更当致其丁宁之意以监其前事之失而不使至于速壊
  先庚后庚
  易巽卦九五贞吉悔亡无不利无初有终先庚三日后庚三日吉注云庚更也事之变也先庚三日丁也后庚三日癸也丁所以丁宁于变之前癸所以揆度于变之后有所变更而得此占者则吉也
  尧兢舜业
  董仲舒防尧兢兢日行其道舜业业日致其孝
  商益赐损
  家语孔子曰吾死之后则商也日益赐也日损曽子曰何谓也子曰商也好与贤者处赐也好恱不若己者不知其子视其父不知其人视其友不知其君视其所使不知其地视其草木故曰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乆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矣与不善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乆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化矣丹之所藏者赤漆之所藏者黒是以君子必慎其所与处者焉
  大夫宣徳
  虞书日宣三徳夙夜浚明有家日严祗敬六徳亮采有邦注云三徳而为大夫六徳而为诸侯
  吉人为善
  周书我闻吉人为善惟日不足防人为不善亦惟日不足
  王者敬日
  荀子曰善日者王善时者霸王者敬日霸者敬时
  君子爱日
  子曰孝子爱日或曰君子爱日
  信宿
  左庄三年一宿为舍二宿为信过信为次
  旬浃
  十日曰旬十二日曰浃十日亦曰浃浃谓周匝也自子至亥周匝十二日也
  刚柔
  礼曲礼外事以刚日内事以柔日注云甲丙戊庚壬为刚乙丁己辛癸为柔外事如治兵廵狩朝聘盟防之类内事如宗庙之祭冠婚之礼
  闲暇
  王符论功之所以能建者以日力也化国之日舒以长故其民闲暇而力有余乱国之日促以短故其民困务而力不足舒长者非羲和安行君明民静也促短者非分度减损上闇下乱也
  一暴十寒
  孟子曰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
  五风十雨
  王充论衡太平瑞应五日一风十日一雨
  多暑多寒
  周礼地官大司徒以土圭之法正日景以求地中日南则景短多暑日北则景长多寒
  半悲半愁
  杜牧之诗把酒直须酩酊逢花莫惜暂淹留假如三万六千日半是悲哀半是愁
  用双
  唐文宗锐意为治每延英对宰臣率漏下十一刻乃罢唐制天子以只日视朝文宗乃命辍朝放朝皆用双日
  乞间
  唐苖晋卿拜侍中年老蹇甚乞间日入政事堂帝优之为御小延英召对
  灵辰
  正月七日为灵辰
  亚嵗
  冬至日君受万国之朝贺其仪亚于嵗朝故以冬至日亚嵗
  朝日
  古者五日一听朝故曰朝日
  胜日
  如火胜金用丙丁即不用庚辛
  节日
  荆楚嵗时记每月皆有望晦朔以正月初年时俗重之以为节故曰节日
  疾日
  左昭九年晋荀盈卒于戏阳晋平公饮酒乐膳宰屠蒯趋入遂酌以饮工曰汝为君耳将司聪也辰在子卯谓之疾日君彻宴乐学人舍业为疾故也君之卿佐是谓股肱股肱或亏何痛如之汝弗闻而乐是弗聪也注云工乐师师旷也纣以甲子日防桀以己卯日亡故谓之疾日
  十时
  左昭五年卜楚丘曰日之数十故有十时亦当十位自王以下其二为公其三为卿日上其中食日为二旦日为三注云自申至癸其数凡十故一日之中分为十时亦当十位者谓日中当王食时当公平旦为卿鸡鸣为士夜半为皁人定为舆黄昏为日入为僚晡时为仆日昳为台隅中日出阙不在第尊王公旷其位
  百刻
  厯家分一日百刻于十二时毎时该八刻六分刻之二一説自子至亥毎一时八刻子午卯酉四时毎一时多一刻
  来迟去速
  杨子曰辰乎辰乎曷来之迟而去之速也君子竞诸
  得难失易
  淮南子曰圣人不贵尺之璧而重寸之隂时得难而失易也禹之趋时也履遗而弗取冠挂而弗顾非争其先也而争其得时也
  进徳修业
  易乾卦君子进徳修业欲及时也
  听政安身
  左昭元年子产曰君子有四时朝以听政昼以访问夕以修令夜以安身
  朔晦
  白虎通月言朔何朔之为言苏也明削而更生故言朔后汉律厯志曰日月相推日舒月速以速及舒则光尽体伏谓之晦
  上日
  虞书正月上日受终于文祖注云上日朔日也
  初吉
  诗小雅二月初吉载离寒暑注云二月亦以夏正数之建卯月也初吉朔日也
  月初
  礼大传改正朔注云正谓年之始朔谓月之初周建子商建丑夏建寅是改正也周夜半商鸡鸣夏平旦是改朔也
  月苏
  尚书正义朔者苏也言月光尽而复苏也
  垂治象
  周官太宰于正月之吉始和布治于邦国都鄙乃悬治象之法于象魏使万民观治象浃日而敛之注云吉谓朔日浃日从甲至癸也敛收也
  读时令
  唐武后诏百官议告朔于明堂读时令布政事
  天子颁朔
  春官注天子颁朔于诸侯诸侯藏之祖庙
  诸侯受朔
  公羊传诸侯受十二月朔政于天子藏于太庙毎月朔朝庙使大夫南面奉天子命君北面而受之
  听以特牲
  礼玉藻天子听朔于南门之外注云南门国门也明堂在国之阳天子毎月就而听朔焉凡听朔必以特牲告帝及神
  听以皮弁
  玉藻诸侯皮弁以听朔于太庙注云毎月以朔告神谓之告朔又谓之告月听治此月之事谓之听朔又谓之视朔
  月受符
  白虎通晦至朔旦月受符而复行
  日合度
  唐僧一行曰日月合度谓之朔
  尧蓂
  见月
  庄菌
  庄子曰朝菌不知晦朔
  鹢飞
  公羊传提月六鹢退飞过宋都注云提月邉也谓是月之防尽也
  蚌虗
  吕氏春秋月者羣隂之本月晦则蚌蛤虗而羣隂废
  朢
  汉李寻传为防墨朢成君德
  张弓
  释名月半之名也若张弓也朢月满之名也日月相朢
  为衡
  汉律厯志日舒月速舒先速后近一远三谓之相与为衡平分天下之中谓之朢
  上下
  世传初七初八谓之上二十二二十三谓之下又尚书正义当月之中日月相朢故以月半为朢朢去晦朔数皆不满十五日也又半此朢去晦朔之数曰
  未朢既朢
  杨子曰月未朢则载魄于西既朢则终魄于东
  考验厯元
  律厯志厯元不正须以朢晦朔光魄亏满可得而见者考之自验
  纪纲厯数
  晋律厯志曰朢伏见者厯数之纪纲也
  闰
  推闰歌诀欲知来嵗闰先算至之余更防大小尽决定不差殊谓如来嵗合置闰则以今年冬至后余日为率假如今年十一月二十二日冬至则本月尚余八日则来嵗之闰当在八月若月小尽则止余七日当闰七月如至在上旬则以朢日为断十二日足则复起一数焉愚按隆庆辛未十一月二十六日甲申日冬至以法推之明年当闰四月及出厯非闰四月乃闰二月也岂由嵗差之积而然遂不可为凖耶葢天道平运而舒则渐差而西日道内转而缩则渐差而东嵗差者天道日纒之所致也厯法随时而改殆以是欤
  成嵗
  虞书咨汝羲暨和朞三百有六旬有六日以闰月定四时成嵗
  统嵗
  汉律厯志朔不得中是谓闰月言隂阳虽交不得中不生故曰法乗闰法是为统嵗
  归奇
  易大衍之数归奇于扐以象闰五嵗再闰故再扐而后挂宋朱子曰奇蓍防所揲四数之余也扐勒于左手中三指之间
  积分
  谷梁子曰闰月者附月之余日也积分而成于月者也
  阖扉
  礼玉藻闰月则阖门左扉立于其中注云明堂在国之阳毎月就其时之堂而听朔焉卒事反宿路寝闰月非常月也听其朔于明堂门中还处路寝门终月阖门左扉者左为阳阳为正以闰月非月之正故阖左而由右也
  居门
  周礼太史闰月诏王居门终月注云月令十二月分在青阳明堂总章堂左右之位唯闰月无所居故居于门门路寝之门也
  归余
  左文元年闰三月非礼也先王之正时也履端于始序则无愆举正于中民则不惑归余于终事则不悖注云履端于始者葢日月运转于天犹人之行歩故推厯谓之歩厯歩厯之始以为术之端首谓以十一月一日子初一刻冬至为厯首也举正于中者朞之日三百六十有六日日月之行又有迟速而必分为十二月举中气以正月也归余于终者月朔之与月节毎月各剰一日所有余日归之于终积成一月则置之为闰也
  起纪
  春秋元命苞三年一闰以起纪注云纪法也三年加以一闰以防成一嵗也白虎通三年一闰五年再闰明隂不足阳有余闰者阳之余也
  一章
  汪氏曰周天三百六十五度四分度之一绕地左旋常一日一周而过一度日行一日亦一周在天为不及一度积三百六十五日四分日之一而与天防为一嵗月一日不及天十三度十九分度之七积三百五十四日九百四十分日之三百四十八而与日防者十二为一年大率三百六十日为常数一嵗多五日九百四十分日之二百三十五分为二十四气是为气盈而昼夜长短节气寒暑于是定焉一年少五日九百四十分日之五百九十二分为十二月是为朔虗而晦朔朢于是定焉积嵗之有余就年之不足而后有闰三年一闰尚余三日有奇五年再闰则少五日有奇积十九年闰在十二月则气朔分齐是为一章大率三十二月则有闰闰前之月中气在晦闰后之月中气在朔若厯不置闰则晦朔朢皆非其正昼夜平分不在春秋之中而寒暑反易矣
  二终
  汉律厯志天终数九地终数十终穷也言闰月亦日之穷故取二终之数以为义
  非常月
  公羊传曷为不告朔天无是月也闰月矣何以谓之天无是月非常月也
  无中气
  汉律厯志闰月无中气而北斗斜指两辰之间所以异于他月也
  正时
  左文六年闰月不告朔非礼也闰以正时时以作事事以厚生生民之道于是乎在矣不告闰朔弃时政也
  成化
  汉朱浮传五年再闰天道乃僃天地之灵犹五载以成化况人道乎后汉张纯传三年一闰天气小僃五年再闰天气大僃
  中朔小大
  贾氏曰中数曰嵗朔数曰年一年之内有二十四气正月立春节雨水中至十二月小寒节大寒中皆节气在前中气在后节气有入前月法中气无入前月法中气匝则为嵗朔气匝则为年中朔大小不齐不置闰则中气入后月故必正之以闰
  行度踈宻
  晋律厯志武帝元封更造太初厯校中朔所差以正闰分课中星行度以考踈宻
  五行
  周书洪范水曰润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从革土爰稼穑
  生中有尅
  木生火火盛则木为灰烬火生土土盛则火被遏防土生金金盛则草木不生金生水水盛则物沉溺水生木木盛则水沮滞葢虽生而反忌此所谓生中有尅也
  尅中有用
  木尅土土盛则喜木尅是谓秀耸山林土尅水水盛则喜土尅是为樽节隄防水尅火火盛则喜水尅是为既济成功火尅金金盛则喜火尅是为鍜链全材金尅木木盛则用斧斤断削葢因尅以为美此所谓尅中有用也
  皆归于无
  土虽质大曝之则燥水虽浩荡煮之则干火防则息木乆则朽金铄则镕皆自有以归于无也
  常不相离
  五行之气常不相离如土之为物植之得木淘之得金穿之得水土刚为石击之得火是也木之为物鑚之得火捣之得水灰之得土草木火之得水银银即金也金之为物镕之得水凿之得火淘之得土金生于山山必童而无草木至于万物非水不生木火金土皆生于水也
  母子相得
  淮南子曰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子生母曰义母生子曰保子母相得曰专母胜子曰制子胜母曰困
  精气所总
  唐志夫五行之为物其见象于天为五星分任于地为五方行于四时为五徳禀于人也为五常播于音律为五声发于文章为五色而总其精气之用为五行
  五体微着
  洪范防万物之体有生于无着生于微五行先后亦以微着为次五行之体水最微为一火渐着为二木形实为三金体固为四土质大为五
  五性逆顺
  汉五行志传曰田猎不宿饮食不享出入不节夺民农时及有奸谋则木不曲直田狩有三驱之制饮食有享献之礼出入有名使民以时劝农桑安百姓则木得其性矣弃法律逐功臣杀太子以妾为妻则火不炎上贤佞分别官人有序敬重功勲殊别嫡庶则火得其性矣侈宫室餙台榭内淫乱犯亲戚侮父兄则稼穑不成宫室大小髙卑有制媵妾多少进退有度九族亲踈长防有序则土得其性矣好战攻轻百姓饰城郭侵边疆则金不从革出军行师持旄仗钺动静应谊説以犯难民忘其死则金得性矣简宗庙不祷祠废祭祀逆天时则水不润下郊祀天地祷祈神祗发号施令亦顺天时则水得其性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