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宾录

  荒莱特苗 卤田善秀
  晋杨方字公囘好学有异才初为郡铃下威仪公事之暇輙读五经郷邑未之知内史诸葛恢见而竒之尝遣方为文荐郡功曹主簿虞预称美之送以示贺循循报书曰世衰道丧人物凋每闻一介之徒有向道之志冀之愿之如方者乃荒莱之特苖卤田之善秀资质已良但沾染未足耳移植丰壤必成嘉谷
  瑶林植庭 雪羽驯庑
  唐崔祐甫为穆氏四子讲塾记曰利州刺史穆宁正直登朝严明作牧有四子曰賛质赓赏耸秀之资若瑶林植庭雪羽驯庑
  轩冕龙门 膏粱宗匠
  晋范笃学多通时以浮虚相扇儒雅日替以为其源始于王弼何晏二人之罪深于桀纣乃著论曰或曰平叔神懐超絶辅嗣妙思通防振千载之頺纲落周孔之尘网斯盖轩冕之龙门膏粱之宗匠夫子以为罪过桀纣何哉答曰王何蔑弃典文不遵礼度游辞浮说波荡后生桀纣暴虐止足以灭身覆国岂能囘百姓之视听哉
  金闺众彦 兰台羣英
  江文通别赋云金闺之众彦兰台之羣英注金闺金马门也公孙等待诏于此傅韶班固等为兰台令史
  文章司命 人物权衡
  唐李白上韩荆州朝宗书曰君侯制作侔神明德行动天地笔参造化学究天人幸愿开张心顔不以长揖见拒必若接之以髙宴纵之以清谈请日试万言倚马可待今天下以君侯为文章之司命人物之权衡一经品题便作佳士而今君侯何惜堦前盈尺之地不使白扬眉吐气激昻清霄也
  达礼之宗 儒林之亚
  梁任昉王文宪集序曰贺生达礼之宗蔡公儒林之亚注云贺循博覧羣书尤明三礼为江东儒宗蔡谟以儒雅称
  决定嫌疑 视表见里
  北齐宋世轨防自修整好法律迁廷尉少卿有能名时大理正苏珍之以才干名寺中语曰决定嫌疑苏珍之视表见里宋世轨
  国珍
  栁公权尝于佛寺看朱审画山水手题壁诗曰朱审偏能视夕岚洞边深墨冩秋潭与君一顾西墙画从此看山不向南此句众歌咏后公权为李聪夏州掌记因奏事穆宗召对曰我于佛寺见卿笔劄思见卿久矣宣出充侍书学士非时宰所乐进拟左金吾卫兵曹充职御笔改右少諌中外朝臣皆呼为国珍
  国桢
  元宗登封泰山刘晏始八嵗献颂行在帝竒其幼命宰相张说试之说曰国桢也即授太子正字
  家宝
  唐李贻孙为欧阳詹文集序曰欧阳君生于闽之里幼为童孩时即不与众童亲狎行止多自防年十嵗许毎见山濵江畔有少景可探心独娱之常执一轴忘归于其间逮风月清晖或暮而尚留宵不能释不自知所由盖其性之所多也未甚识文字随人而问章句忽有一言契于心移日自得长吟髙啸不知其止也父母不识其志尝谓里人曰此男子未知其防何如要恐不为汨没之饿氓也未知吉邪凶邪郷人有览事多而熟于闻见者皆贺之曰若此子家宝也柰何虑之邪
  楷模【三则】
  后汉卢植通古今楷模后学曹操称之曰名著海内学为儒宗士之楷模国之桢干也
  北齐邢邵字子才史臣曰子才少有盛名鼔动京洛文宗少府独秀当年举必任真情无文饰智畧疎通罕见其人足为一代之楷模也
  隋李德林为吏部郎陆升尝命其子与德林周旋诫之曰汝每事宜师此人为楷模
  冠冕
  隋栁愿言为晋王谘议叅军招才学之士诸葛頴虞世南等以充学士而愿言为之冠冕王以师友处之
  天下楷模
  汉李膺字元礼时郭林宗等更相褒重学中语曰天下楷模李元礼
  海内冠冕【二则】
  梁王暕七叶重光海内冠冕
  梁任昉为王俭集云晋中兴以来六代名徳为海内冠冕
  遗爱【二则】
  晋袁宏三国名臣賛曰孔明盘桓待时而动遐想管乐逺明风流治国以礼民无怨声刑罚不滥役有余力虽古之遗爱何以加兹
  梁任昉为王俭集序曰没世遗爱古之益友【按遗爱始孔子称子产语见左传附记于此】
  当时谈宗
  晋阮修好易老善清言王衍当时谈宗自以论易畧尽然有所未了研之终莫悟每云不知比后当见能通者否衍族子敦谓衍曰阮子可与言衍曰吾亦闻之但未知其亹亹之处定何如尔及与修谈言寡而防畅衍乃叹服焉
  后来领袖【二则】
  何昌防少而清静独立不羣王俭谓之曰后来领袖方干于朝者其在于卿乎答曰不意明公谬頋不重梁任昉为萧扬州荐王暕表曰窃见秘书郎王暕神气清茂允迪中和叔宝理遣之谈彦辅名教之乐故以晖暎先达领袖后进
  后生准的
  梁公休源举秀才太尉徐孝嗣见其防深喜之谓同座曰董仲舒华令思何以尚此可谓后生准的也
  后进之冠
  后汉陈遵少与张竦伯崧俱为京兆史竦博学通达以亷俭自守而遵放縦不拘操行虽异然相亲友哀帝之末俱著名字为后进之冠并入公府
  旧德老成
  晋何曽进位太傅曽以年老屡乞逊位诏曰太傅明爽髙亮执心洪毅可谓旧徳老成国之宗臣也
  人物宗主
  李神俊名挺陇西人少仕京洛以才学器调著名郑伯猷曰舅舅是人物宗主
  奬鉴人伦
  后汉郭泰字林宗举有道不就善人伦鉴范滂称泰隐不违亲贞不絶俗其卒也同志者共刻石立碑蔡邕为其文既而谓涿郡卢植曰吾为碑铭多矣皆有慙徳惟有道无愧色尔史賛曰郭有道奬鉴人伦
  为世吏表
  魏薛悌为魏郡太守及尚书令并悉忠练事为世吏表
  言谈林薮
  晋裴頠乐广尝与之清言欲以理服之而頠辞论丰博广笑而不言时人谓頠为言谈之林薮
  大丈夫格
  吴潘濬陆凯业评曰潘濬公清割断陆凯忠壮质直皆节槩梗梗有大丈夫格业身洁事济著称南士可谓良牧矣
  小者佳
  晋王献之尝与兄徽之操之俱诣谢安二兄多言俗事献之寒温而已既出客问王氏兄弟优劣安曰小者佳客问其故安曰吉人之辞寡以其少言故知之【按世説注中兴书云徽之羲之第五子又王氏谱云操之羲之第六子此书云羲之与兄徽之操之诣谢安羲当是献字之误今改正附辨】
  保家主【三则】
  襄公二十七年郑七子赋诗印叚赋蟋蟀赵孟曰善哉保家之主也吾有望矣注云蟋蟀曰无已太康职思其居好乐无荒良士瞿瞿言能戒惧
  魏韦诞字仲将孔融称之曰仲将懿性贞实文敏笃诚保家之主也
  晋曹志魏陈思王植之孽子也少好学以才行称夷简有大度兼善骑植曰此保家主也立以为嗣







<子部,类书类,实宾录>
  钦定四库全书
  实宾録卷十一     宋 马永易 撰衞先生
  秦将白起伐赵破长平军欲遂灭赵遣衞先生説昭王益兵粮为应侯所害事用不成其精诚上达于天故太白为之食昴昴赵分也邹阳上梁孝王书曰衞先生为秦画长平之事太白食昴昭王疑之
  束先生
  晋束晳阳平元城人太康中郡界大旱晳为邑人请雨三日而雨注众谓晳诚感为作歌曰束先生通神明请天三日甘雨零我黍巳育我稷巳生何以醻之报束先生
  瞿硎先生
  瞿硎先生不得姓名居宣城郡文脊山有瞿硎因以为名大司马桓温尝往造之先生被鹿裘坐于石室神无忤色
  祁先生
  晋祁嘉字孔宾少清穷好学年二十余夜忽梦中有声呼曰祁孔宾祁孔宾隠去来隠去来修饰人间事甚善不可谐所得未毛铢所丧如山崖后西游海渚教授门生百余人张仲华征为儒林祭酒性和淡教诲不倦受业者二千余人天锡呼为先生而不名
  刘先生
  北齐杨遵彦以父见诛乃变易姓名自称刘士安入嵩山与沙门昙谟等屏居削迹又潜之光州因入田横岛以讲诵为业海隅之士谓刘先生
  王先生
  唐文中子世家曰秀生二子长曰谟次曰则谟以将畧升则以儒术进则究道德考经籍谓功业不可以小成也故卒为洪儒卿相不可以茍处也故终为博士曰先师之职不可坠故江左号王先生受其道王先生集于是大称于儒门
  郭先生
  房陵县有郭先生碑先生名辅字甫成有孝友悦学之美其女为立碑于此不知何代人也
  孟先生
  唐皮日休孟亭记曰明皇世章句之风大得建安体论者推本翰林工部为尤介其间能不愧者惟吾乡襄阳孟先生也先生之作遇景入咏不拘其怪异令龌龊束人口者涵涵然有干霄之兴
  傅先生
  昔有傅先生者少好学道入焦山石室中积七年太极君诣之与之木钻使穿一石盘厚五尺许云穿此盘便当得道其人乃昼夜穿之积四十七年钻尽石穿遂得神丹乃升太清为南岳真人
  石先生
  石先生者中黄丈人之弟子也至彭祖时已年二千余嵗矣初居贫身贱不能服药乃养羊猪十余年间约衣食节用致货万金
  先生
  先生者古之神仙在黄帝之前四海之外昆岳之下有兰沙之地去中都万里走其沙随步随没不知深浅非得道之士莫能涉之沙如细尘风吹成雾泠泠而起有石蓝之花轻而坚劲一枝千花千年一开随风靡靡名曰青蓝花灼烁可观又有鱼鼈蛇飞于雾中先生因采蓝花常游其地又食飞鱼而死卧沙中二百余年蹶然而起形容复故乃作游海诗曰青蓝灼灼千载舒百龄暂死食飞鱼
  蓟先生
  后汉蓟子训有神异之道尝驾驴车与诸生俱诣许下道过荥阳止主人舎而所驾之驴忽然卒僵疽虫流出主遽白之子训曰乃尔乎方安坐饮食毕徐出以杖扣之驴应声奋起行步如初即复进道时有百嵗公自説童儿时见子训赍药于防稽市顔色不异于今犹驾昔所乗驴车也见者呼之曰蓟先生小住并行应之视若迟徐而马不及
  于先生
  呉孙防时有道士于吉先寓居东方来呉防立精舎烧香读道书制作符水以疗病呉防人多事之防尝防客郡楼吉趋度门下诸将宾客三分之二下楼拜止之不能防即令收之防母请曰于先生亦助军作福医防诸将士不可杀之防不从俄见害而卒
  桓先生
  宋桓闿不知何许人事陶隠居于茅山华阳馆十余年立性端谨执役之外寂黙无所为一日有二青童一白鹤自空而下集于庭隠居欣然而接谓已当之青童曰太山所命者桓先生也隠居黙记门人皆无姓桓者索之惟得执役桓闿焉诘其所致则曰常修黙朝之道亲朝天帝巳九年矣故有今日之召闿于是服天衣驾白鹤升云而去
  邓先生
  梁南岳邓先生郁隠居衡山极峻之岭断谷三十余年唯以涧水服云母屑日夜诵大洞经求白日升仙魏夫人忽来临降垂云而至谓郁曰君有仙分所以故来寻无病而终山南唯闻香气世未尝有
  田先生
  唐田先生元之不知何许人也游名山博采方术得内修度世之道帝游温泉幸东都元之扈从善谈清虚毎延问动移晷刻唯贵妃与内人赵云容侍宸扆得闻其论云容尝侍茶乗间乞药以延生元之曰我无所惜但汝不久于世复恳不已乃与绛雪丹一粒曰服此死必不坏但大其棺广其穴含以珠玉疎而有风使魄不荡空魂不沦胥则百年外可以复生矣此太阴链形之道即为地仙复百年迁洞天云容俄卒贵妃命中人陈元造如其言瘗之至元和末巳一百年云容果再生元之亦隠显无常自号田先生识者相传元之魏时人已数百嵗矣
  王先生
  杨晦之游呉楚至乌江闻王先生者有道术因往谒之风骨清美谈论高畅不觉至夕时八月十二日也先生召其女七娘者乃一老媪齿发尽衰先生曰吾女也惰不好道今且老矣谓七娘曰可刻纸作今夕之月置室之东垣上俄奇光焕发相与玩话寒气逼人及晓先生以杖画庭尘土暝晦其所居则崖壑万仞丛林参天前有大水目之不极晦之与先生皆立于水滨惊悸叹骇先生振衣挥斥门庭如旧
  廖先生
  唐蒋防为连州静福山廖先生碑曰冲先生名也清灵先生字也静福先生家也先生之名玉堂金兰之名矣先生之家红霞外景之家矣至于鹤骨松貌全淳合虚寓形于人间天地无累与夫扶桑公陶隠居张天师遥为师友矣
  文始先生
  周函谷关令尹喜受道于老子三年神异感通老子知其道成德备因授号曰文始先生无上真人
  明真先生
  天师冦谦之逺祖仁汉成帝时隠王屋山白日升天号明真先生
  马牧先生
  后汉马瑶茂陵人隠于汧山以兔罝为事所居俗化百姓美之号曰马牧先生
  德先生
  后汉法真有清节前后四召不就友人郭正称之曰法真名可得闻其身难得而见逃名而名我随避名而名我追可谓百世之师者矣乃共刋石颂之号曰德先生
  儒林先生
  后汉常爽笃志好学博闻强识不事王侯独守闲静讲肄经典二十余年时号为儒林先生
  简寂先生
  宋陆修靖专精教法不舍寤寐卜居庐岳召赴金陵一旦谓门人曰吾将还旧俄偃然解化肤色辉映异香芬馥庐山诸徒见电旄纷然还止旧隠斯须不知所在诏以所居为简寂观諡曰简寂先生
  妙德先生
  宋袁灿清整有风操自遇甚高尝着妙德先生传以续嵇康高士后传以自况曰有妙德先生陈国人也气志清虚姿神清映性孝履顺栖冲业简有舜之遗风
  通隠先生
  宋周续之通儒学累辟不就武帝以布衣引见清音高论听者忘疲时号通隠先生后入庐山依逺法师今西林桥谓之通隠乃其遗称也
  织帘先生
  梁沈麟士幼而俊敏及长博通经史有高尚之心居贫织帘诵书口手不息乡里号为织帘先生
  上行先生
  梁庾诜高蹈不仕晚年尤遵释教宅内立道场环绕礼懴六时不辍诵法华经毎日一遍后夜中忽见一道人自称顾公容止甚异呼诜为上行先生授香而去中大通初年因寝忽惊觉曰顾公复来不可久住顔色不变言终而亡举室咸闻空中唱上行先生已生弥勒净域矣
  处先生
  后魏刘延爽隠居酒泉不应州郡命教授为业逊平酒泉筑陆沈观于西苑躬往礼焉号处先生学徒数百月置羊酒牧犍尊为国师亲自致拜
  隠元先生
  邓世隆以史学称当世隋末王世充兄子太戍河阳引为宾客秦王攻洛阳遣人谕太世隆报书夸慢洛阳平亡命变姓名号隠元先生栖白鹿山后召为国子主簿焉
  恬漠先生
  大崤之西临溪有恬漠先生翼神碑盖隠斯山也其水北流注于河河水翼岸夹山危峯峻举羣山叠秀重岭干霄
  广文先生
  唐郑防为恊律郎开元皇帝爱其才欲置左右以防不任职更为置广文馆以防为博士杜甫赠防诗曰诸公衮衮登台省广文先生官独冷【谨案旧唐书云天寳九载国子监置广文馆又唐语林云天寳中国学増置广文馆以领词藻之士郑防久被贬谪是嵗始还京师参选除广文馆博士据二书所称则广文馆非为郑防始置苐防为此官适当置馆时耳实賔録原文未详所本今姑仍其旧而附记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