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事实类苑


  ○承昭

  太祖欲开惠民、五丈二河,以便运载。吏督治,有承昭 【『承昭』玉壶作『陈丞昭』。下文『承』均作『丞』。】 者,江南人,谙水利,使董其役。承昭宣 【玉壶作『先』。】 以都量河势长短,计其广深,次量锸之阔狭,以锸累尺,以尺累丈,定一夫自早达暮,合运若干锸,计凿若干土,总其都数,合用若干夫。以目奏上,太祖叹曰:『不如所料,当斩于河。』至讫役,止衍九夫,上嘉之。又令督诸军子弟浚池于朱明门外,以习水战。后以防御使从征太原,晋人婴城坚拒,遂议攻讨, 【明抄本作『计』。】 以革内壮士蒙之,为洞而入,虽力攻不陷。师已老,上深悯之,且将视 【『视』玉壶作『亲幸』二字。】 其洞,携药剂果饵慰抚士卒。时李汉琼为攻城总管,挽御衣以谏曰:『孤垒之危,何啻累卵?矢石如雨,陛下宜以社稷自重。』遂罢其幸,止行颁赉而已。既不克,又欲增兵,承昭奏曰:『陛下有不语兵千余 【玉壶有『万』字。】 在左右,胡不用之?』上不寤,承昭以马策指汾,太祖遂晓,大笑曰:『从何取土?』承昭乞 【玉壶作『云』。】 纫布囊括土, 【『土』玉壶作『其口』二字。】 投上流以塞之,不设板筑,可成巨防。用其策,投土将半,水起一寻,城中危蹙。会大暑,复晋人间道求契丹,援兵适至,遂议班师。 【此条今见玉壶清话卷三。】

  ○魏侍郎

  魏侍郎瓘 【原作『权』,据湘录改。】 初知广州,忽子城一角颓,执 【湘录作『垫』。】 得一古砖,砖面范四大字云:『委于鬼工』,盖合而成魏也。感其事,大筑子城,纔罢,诏还,除仲待制简代之。未几侬智高寇广,其 【湘录有『外』字。】 城一击而摧,独子城坚完,民逃于中,获生者甚众。贼退,帅谪筠州,朝廷以公有前知之备,加谏议,再知广。二年召还。公筑城之効自论,久不报,有感怀诗曰:『羸羸霜发一衰翁,踪迹年来类断蓬。万里远归双阙下,一身闲在众人中。螭头赐对恩虽厚,雉堞论功事已空。淮上有山归未得,独挥清涕向 【湘录作『洒』。】 春风。』文潞公采诗进呈,加龙图阁尹京。魏诗甚精处,五羊书事曰:『谁言岭外无霜雪?何事秋来亦满头。』 【此条今见湘山野录卷中。】

  ○钱若水

  钱若水为同州推官,知州性褊急,数以胸臆决事不当,若水固争不能得,輙曰:『当陪奉 【明抄本作『奉陪』。】 赎铜耳。』已而果 【涑水有『为』字。】 朝廷及上司所驳,州官皆 【涑水有『以』字。】 赎论,知州愧谢,已而复然,前后如此数矣。有富民家小女奴逃亡,不知所之。奴父母讼于州,命录事参军鞠之,录事尝贷钱于富民不获,乃劾富民父子数人共杀女奴,弃尸水中,遂失其尸。或为元谋,或从而加罪,皆应死。富民不胜榜楚,自诬服,具上州官,审覆无反异,皆以为得实。 【涑水作『矣』。】 若水独疑之,留其狱,数日不决。录事诣若水听事,诟之曰:『若受富民钱,欲出其死罪邪?』若水笑谢曰:『今数人当死,岂可不少熟观其狱词邪?』留之且旬日,知州屡趣之,不能得,上下皆怪之。若水一旦诣州,屏人言曰:『若水所以留其狱者,密使人访求女奴,今得之矣。』知州惊曰:『安在?』若水因密使人送女奴于知州所,知州乃垂帘,引女奴父母问曰:『汝今见汝女,识之乎?』对曰:『安有不识也?』因从帘中推出示之,父母泣曰:『是也。』乃引富民父子,悉破械纵之。其人号泣不肯去,曰:『微使君之赐,则某灭族矣。』知州曰:『推官之赐也,非我也。』其人趣诣若水听事,若水闭门拒之,曰:『知州自求得之,我何与焉?』其人不得入,绕垣而哭,倾家赀以饭僧,为若水祈福。知州以若水雪冤死者数人,欲为之奏论其功,若水固辞曰:『若水但求狱事正人不冤死耳,论功非其本心也。且朝廷若以此为若水功,当置录事于何地邪?』知州叹服曰:『如此尤不可及矣。』录事诣若水 【涑水有『厅』字。】 叩头愧谢,若水曰:『狱情难知,偶有过误,何谢也?』于是远近翕然称之。未几,太宗闻之,骤加进擢,自幕职半岁中为知制诰,二年中为枢密副使。 【此条今见涑水纪闻卷二。】

  ○周谏议

  周谏议湛善射弩,十发十中的,隔屋射亦然。尝谓予曰:『其法虽由审固,然亦自有神用。今以架缚弩,施箭其上,往往不中。至于用神之专,无不中的,非神用而何?』湛为盐铁判官,三司文帐烦伙,吏胥蔽欺若不究者,为之立勘同法,岁减天下计帐七千道。又括天下隐户三十三万,发其诡号,凡十二种。湖南之民,掠良人踰岭卖为奴婢,湛为广东提点刑狱,下令提 【东斋作『捉』。】 溺,及 【明抄本作『又』。】 令自陈,得男女一 【东斋作『二』。】 千六百余人,还其家,而世少知之,盖古良吏也。 【此条东斋记事分为三条,在卷二卷三。】

  ○薛简肃

  蜀人正月二日三日上冢,知府亦为之出城置会。是时,薛简肃公以二日会于大东门外,有戍卒叩郑龙脑家求富贵,郑即以银匙、筯一把与之。既出,随以告人。至第二巷尾, 【东斋有『客店』二字。】 卒升屋放火,杀伤人。相次都监至,捕者益多,卒自知不免,即下就擒。都监往白简肃公,公指挥只于擒获处令人吃 【东斋作『斩』。】 却。民间以为神断。不然妄相攀引,旬月闲未能了得,又安其徒党反侧之心也。 【此条今见东斋记事卷四。】

  ○范文正

  范文正公镇青社,会河朔艰食,青之舆赋, 【湘录有『移』字。】 博州置场纳,青民大患辇置之苦,而河朔斛价不甚翔踊。公止戒民本州岛纳价,每斗三锾,给钞与之,俾签幙者挽金往干。曰:『博守席君夷亮,余尝荐论,又足下之妇翁也。携书就彼坐仓,以倍价招之,事必可集。赍巨牓数十道,介其境则张之,设郡中不肯假廪,寄僧舍可也。』签禀教行焉。至则皆如公料,村斛时为厚价所诱,贸者山积,不五日遂足,而博斛亦衍。斛金尚余数千缗,桉等差给还,青民因立像祠焉。 【此条今见湘山野录卷中。】

  ○文潞公(一)

  文潞公谓予 【『诏予』二字东斋作『尝』。】 言,初及第,授大理评事,知绛州翼城县,未赴任。有客李本者,三见访而后得见之,且言某有壻为县中巡检,幸公庇之。又言曰:『某非独 【东斋有『敢』字。】 奉干,亦有以奉助。某尝知其邑户口众,人猾难治。』因出一策,文字皆景迹人姓名,其首姓张。比潞公至,姓张人事已败,县未能结正,簿尉皆云:『某等在此各岁余,岂无过失为此人所持?幸君之来,必辨之矣。』于是公尽得其奸状,上于州,决配之。邑人皆悚畏。 【以上今见东斋记事补遗。下文自『王章惠公随举进士时』至末,另为一条,在卷三。无『其次即石务均也初』八字。】 其次即石务均也。初,王章惠公随举进士时,甚贫,游于翼城,逋人饭镪,执而入县。务均之父为县吏,为偿钱,又饭之,馆之于其家,而母尤所加礼。一日,务均醉,令王起舞,不中节,殴之,王遂去。明年登第,久之,为河东转运使,务均恐惧逃窜,然王岂有意害之乎?小人自隐如此也。至是事败,潞公捕之急,往投王,王已为御史中丞矣。未几,封一铤银至县,葬务均之母,事少解。 【明抄本作『懈』。】 寻而王为参知政事,奏务均教练使,而务均亦改行自修。终公之任,邑中无敢肆横者,以此见潞公之才,新及第已能嫉恶而屏除之矣。又见王公长厚,而不忘一饭之恩也。 【东斋记事。】

  宋朝事实类苑卷第二十二

  ●宋朝事实类苑卷第二十三

  官政治绩(三)

  ◆官政治绩(三)

  文潞公(二)
  王文康
  程文简
  田况
  张客省
  赵阅道
  王拱辰
  韩稚圭
  韩忠献
  杨谭 林特
  胡顺之
  张齐贤
  陈尧咨
  向文简
  包希仁
  孔中丞
  王立
  王居卿
  李南公
  王罕
  顾方
  江翱
  范讽
  刘彝
  刘偁
  韩魏公

  ○文潞公(二)

  文潞公在成都, 【东斋『在成都』作『任成都府日』。】 米价腾贵,因就诸城门相近 【东斋有『寺』字。】 院凡十八处,减价粜卖,仍不限其数,张牓通衢。翌日,米价遂减,前此或限胜 【东斋作『升』。】 斗以粜,或抑方 【东斋作『市』。】 井价直,适足以增其气焰,而终不能平其价。大抵临事,当须有术也。 【记事。】

  二

  傅求 【原作『永』,据涑水改。下同。】 曰:『皇佑二年,诏陕西拣阅诸军及新保捷,年五十以上,若短 【涑水有『小』字。】 不及格四指者,皆免为民。 【涑水有『议者』二字。】 纷然以为边事未可知,不宜减兵。又云,停卒一旦失衣粮,归乡闾间,必相聚为盗贼。缘边诸将争之尤甚。』是时文公执政,庞公为枢密使,固执行之不疑。是岁陕西所免新保捷凡三万五千余人,皆欢呼返其家。其未免者尚五万余人,皆悲恨己不得去。傅求曰:『陕西缘边,计一岁费七百万贯 【涑水作『七十贯』。】 钱,养一保捷。』是岁边费凡减二百四十五万, 【涑水有『贯』字。】 陕西之民由是稍苏。 【涑水纪闻。】

  ○王文康

  王文康治蜀,颇以法御下,有谤其太苛。会刘晔召还为右正言,真宗召问:『凌策、王某治蜀孰优?』曰:『凌策在蜀,值岁丰,故得以平易治之。王某值岁小歉,虑民为盗,故以法治之。使之易治则皆然。』真宗善其言。

  ○程文简

  程琳知益州,治大体,略细务,严肃简重,蜀民畏而爱之。蜀州有不逞者,聚恶少百余人,作灌口二郎神像,私立官号,作士卒衣装,饶鼓箫吹,日椎牛为会。民有骏马者,遂遣人取之,曰:『神欲此马。』民拒之,其马遂死。又率良民从其羣,有不愿往者,寻得疾病,盖亦有妖术尔。有白其事,琳皆捕而戮之,曰:『李顺由此而起,今锄其根本,且使蜀中数十年无恙。』 【并本朝名臣传。】

  二

  夏秋公纳之物,如盐曲钱之类,名件颇碎。庆历中,有司建议并合归一名,以省帙钞。程文简为三司使,独以谓仍旧为便,若没其旧名,异日不知,或再敷言 【『敷言』二字东斋作『取』。】 盐曲,则致重复。此亦善虑事也。 【东斋记事。】

  ○田况

  田况移守成都,其在蜀,治尚和易,法去苛细,奖进儒素,禁戢奸暴,以德化人,人不忍欺。时谓张乖崖之明,王文康之平,程文简之肃,韩忠献之爱,公皆兼而有之。入为三司使,金谷利害,纤悉罔不备举。时有副使不甚晓事,京师号为皮灯球。以况处事通明,号为照天蜡烛。议者谓三司使自陈恕、李士衡之后,惟况为称职也。 【本朝名臣传。】

  ○张客省

  瀛州城本隘狭,景德中,几为北虏所破。自讲和之后,居民军营,悉在南关。张客省元守郡日,召郡中高赀户谓之曰:『闻若等产业多在南关,吾欲城入之,然而计工匠楼橹之费,非十余万缗不可。』咸曰:『苟得围入大城,愿备所用工。』公令富民自均其数,未经旬日,不督而集。乃命官籍其数,募厢库禁卒以充役,既成,始奏取旨。或曰:『不俟朝命,罪必及焉。』公曰:『苟俟中覆而为城,必不立矣。今兴工而后奏,俟朝旨允与不允,吾城已筑过半矣。傥或得罪,不过斥张元耳,民获百世之利,又何疑焉?』其后城垂就,而公坐不先上闻,果被左迁漕司。或疑有干没,俾官穷究,无毫厘之欺。治平中,河朔地震,瀛之中城地 【明抄本作『圮』。】 因而斸去之。今为大郡,寇戎苟至,亦不可攻围矣。公昔守鄜州,鄜州有两城,守居北城,上佐廨宇,器甲军财之帑,皆在南城,渡一小涧,几百步,方入北城。北城可容南城三四,公亦先定谋而后闻,遂并南入北,省守陴者十之三,朝廷亦不之罪。近时闻边建水利,缮城垒,必先计己之恩赏厚薄,然后为之,校乎张公之心,一何异哉? 【倦游杂录。】

  ○赵阅道

  赵阅道抃,熙宁中,以大资政知越州,两浙旱蝗,米价踊贵,饥死者十五六。州牓衢路,立赏禁人增米价。阅道独牓衢路,令有米者任增价粜之,于是诸州米商辐凑诣越,米价更贱,民无饿死者。阅道治民,所至有声,在成都、杭、越尤着。 【杨文公谈苑。】

  ○王拱辰

  王拱辰以宣徽使尹南都,外郛之外筑一道,通中出入,朝廷闻而俾毁之。奏曰:『臣所治,当水陆冲要,往来宾客,旁午或开筵,遇夜,城门已阖,不敢輙启,恐冒于法。臣开此道,亦设关键,以备宾客夜出。然踰城,甚于启关矣。』

  ○韩稚圭

  河东人众而地狭,民家有丧事,虽至亲,悉燔爇,取骨烬寄僧舍中。以至积久,弃捐乃已,习以为俗。韩稚珪镇并州,以官镪市田数顷,俾州民骨肉之亡者,有安葬之地。古者,反逆之人,乃有焚如之刑。其士民,则有敛殡祔葬之礼,惟胡夷洎僧尼,许从夷礼而焚柩,齐民则一皆禁之。今韩公待俗以礼法,真古循吏之事也。 【倦游杂录。】

  ○韩忠献

  韩忠献公亿知洋州日,有大校李申以财豪于乡里,诬其兄之子为它姓,赂里妪之貌类者使认之为己子,又醉其嫂而嫁之,尽夺其奁橐之畜,嫂侄皆诉于州。又 【东轩作『及』。】 提刑转运司每勘劾,多为申行赂于胥吏,其嫂侄被笞掠,反自诬伏,受杖而去,积十余年矣。洎韩至,又出诉,韩察其寃,因取前后案牍视之,皆未尝引乳医为证。一日,尽召其党立庭下,出乳医示之,众皆伏罪,子母复归如初。 【东轩笔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