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御览

《阴阳五行历》曰:一时皆三月,一月为一秋,三月为三秋。又以十日为一秋,故三月有九秋之名也。
《明堂之制》曰:治秋以矩,矩之为度也,肃而不勃,刚而不匮,取而无怨,内而无害,威厉而不慑,令行而不废,杀伐既得,仇敌乃克,矩正不失,百职乃服。
《乙巳占》曰:太白主秋。人君当秋之时,顺太白以施政则吉,逆则凶。秋时行冬令,则辰星之气干於太白,黑色而有芒角,阴气太胜,戎兵乃来,风灾数起,国多盗贼,边境不宁。亡地震坼而国有大丧重狱。秋时行春令,则岁星之气干於太白,色青昧小则国旱,君有大忧,阳气凌迟,五谷不实,秋雨不降,草木生荣,非时矣。以秋时行夏令,则荧惑之气干於太白,色赤而怒,国多火,寒热不节,人多疟疾,蛰虫不藏矣。
《大衍星分图》曰:八月酉,日月会于寿星。
《天文录》曰:胃、昴,赵之分野。自胃七度止毕十二度,於辰在酉,大梁之疆也。八月之时,白露始降,万物坚成而疆大,故曰大梁。
汉李陵《与苏武书》曰:穷秋九月,塞外草衰,夜不能寐,侧耳远听,胡笳互动,牧马悲鸣,吟啸成群,边声四起。晨坐听之,不觉流泪。
《楚辞》曰: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言秋风疾则草木摇,湖水波而木叶落矣。)
又曰: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そ栗兮若在远行,登山临水兮送将归。寥兮天高而气清,寂寥兮收潦而水清。よ凄增欷兮薄寒之中人,怆恍旷浪兮去故而就新。坎Б兮贫士失职而不平,廓落兮羁旅而无友生,惆怅兮而私自怜。燕翩翩其辞归,蝉寂寞而无声。雁邕々而南游,鸡啁哳(上张流切,下陟辖切。鸟鸣声也。)而悲鸣,独申旦而不寐,哀蟋蟀之宵征。
又曰:皇天平分四时兮,窃独悲此凛秋。白露既下降百草兮,奄离被此梧楸。去白日之昭昭兮,袭长夜之悠悠。
魏曹植《秋思赋》曰:四节更王兮秋气悲,遥思惝恍兮若有遗。□高气静兮露凝衣,野草变色茎叶稀,鸣蜩抱木雁南飞,西风凄忄戾(郎计切。)朝夕臻,扇篷屏弃捐。
晋潘岳《秋兴赋》曰:嗟秋月之可哀,良无愁而不尽。野有归燕,隰有翔隼,游氛朝兴,槁叶夕殒。於时乃屏轻篷,释纤,藉莞,御夹衣,庭树槭(所责切。殒落儿。)以洒落,劲风戾而吹帷。蝉ィィ以寒吟,雁而南飞。天晃朗而弥高,日游而浸微,何微阳之短晷,觉凉夜之方永。月ㄔ胧以含光,兮露凄清以凝冷。熠(熠,萤也。)粲於阶闼,蟋蟀鸣于轩屏。听离鸿之晨吟,望流火之余景。
王愆期《怀秋赋》曰:哀时来之惨凄,悼秋风之可悲。
古乐府歌诗曰:秋风萧萧愁杀人,出亦愁,入亦愁。胡地多飚风,树木何萧萧。离家日趣远,衣带日趣缓。心思不能言,肠中车轮转。
魏应璩杂诗曰:秋日苦促短,遥夜邈绵绵,贫士感此时,慷慨不能眠。
晋陆机《为顾彦先作诗》曰:肃肃素秋节,湛湛浓露凝。太阳夙夜降,少阴忽已升。
又:悼亡诗曰:窗中月,照我室南端。清商应秋至,溽暑随节阑。懔懔凉气升,始觉夏衾单。
晋张载诗曰:灵象运天机,日月如激电。秋风兼夜戒,微霜凄旧院。嘉木殒兰圃,芳草悴芝苑。嘤嘤南翔雁,翩翩辞归燕。玉肌随爪素,嘘气应口见。敛襟思轻衣,出入忘华扇。睹物识时移,顾已知节变。
晋孙绰诗曰:萧瑟仲秋月,飚戾风□高。山居感时变,远咏兴长谣。疏林积凉气,虚岫结凝霄。零露洒庭林,密叶辞荣条。抚茵悲先落,攀松羡後凋。
宋刘铄诗曰:天清旦高,秋风发初凉。白露下微津,明月流素光。凝烟泛城阙,凄风入轩房。朱叶先零落,绿草就芸黄。织罗还笥箧,轻纨改衣裳。
宋江诗曰:祝融改炎辔,蓐收起凉驾。长林悲素秋,茂草思朱夏。鸣雁薄□岭,蟋蟀吟深榭。寒蝉向夕号,惊飚激中夜。感物增人怀,凄然无忻暇。
宋谢惠连《怀秋诗》曰:平生怀苦心,矧复值秋晏。皎皎天月明,弈弈河宿烂,萧瑟含风蝉,嘹唳度□雁。寒商动清闺,孤灯暧幽幔。
又曰:《捣衣诗》曰:衡纪无淹度,晷运倏如催。白露滋园菊,秋风落庭槐。肃肃莎鸡羽,烈烈寒づ啼。夕阴结空幕,霄月皓中闺。美人式常服,端饰相招携。簪玉出北房,鸣金步南阶。檐高砧响发,楹长杵声哀。
宋汤惠休《白舞歌诗》曰:秋风袅袅入曲房,罗帐含月思心伤。蟋蟀夜鸣断人肠,长夜思君心飞扬。它人相思君相忘,锦衾瑶席为谁芳。
又《古歌八变》曰:北风秋初至,吹我章华台。浮□多暮色,似从崦嵫来。
宋鲍照答汤惠休诗曰:枯桑叶易零,疲客心易惊。今兹亦何早,已闻络纬鸣。回风灭且起,卷蓬息复征。怆怆簟上寒,凄凄帐里清。物色延暮思,霜露逼朝荣。百物方萧瑟,长叹从此生。
又:《和王护军秋夕诗》曰:散漫秋□远,萧萧霜月寒。惊风西北起,孤雁夜往还。金气方劲杀,降阳微且殚。泉涸甘井竭,节後芳草残。
何瑾《悲秋夜》曰:欣莫欣兮春日,悲莫悲兮秋夜。
立秋
《易说》曰:坤,西南也,主立秋。
京房《易占》曰:立秋坤王,主凉风用事。
《易通卦验》曰:立秋日凉风至,白露下。
《春秋考异邮》曰:立秋趣织鸣,女功急趣之。
《春秋元命苞》曰:瑶光星散为鹰,立秋之日鹰击。
《三礼义宗》曰:七月立秋,秋之言{秋手}(音秋,聚也。)缩之意,阴气出地,始杀万物,故以秋为节名。
《五经要义》曰:磬,立秋之乐也。
《白虎通》曰:磬者,夷则之气,象万物之成。
《月令占候图》曰:立秋坤卦用事,其神摄提,二宫荆州分也。晡时申,西南凉风至,黄□如群羊,宜粟谷。若晴朗,风□不至,万物不成。望西南坤上有黄□气,是正气,立秋应节,万物皆荣,豆谷熟。赤气出其右,万物半死,豆谷半收,地动,人民不安。坤气衰,万物不成,地频动,牛马多病,应在十二月。坤气见于江湖,江湖水必竭。(乍存乍亡。)坤气退则地裂,泉涌。申时西南有赤黄气,或白润厚白泽者,粟大熟。
又曰:立秋日午时,竖八尺竿,影得四尺五寸二分半,五谷熟。立秋後四十五日内,土气在坤,不得修造动土及远行,出军事凶。
《汉书》曰:孙宝为京兆尹,请侯文为掾,进见如宾。礼数月,以立秋日署文东部邮,且曰:“今日鹰隼始击,当顺天气取奸恶以成严霜之诛。掾部讵有其人乎?”文曰:“无其人,不敢受职。”宝曰:“谁也?”文曰:“霸陵杜稚季。”宝问其次,文曰:“豺狼横道,不宜复问狐狸。”
《後汉书》曰:申屠建等与御史大夫隗嚣合,欲以立秋日ァ娄时,共劫更始。(《前汉书》音义曰:ァ兽以其立秋日祭兽,王者亦此日出猎,用祭宗庙。冀州北八月朝作饮食为娄。其俗谓曰娄猎。社伏犭区音丑于反,娄音娄。)
《续汉书》曰:立秋之日,夜漏未尽五刻,京都百官皆衣白纟皂领缘中衣,迎气于西郊。
又曰:立秋之日,西郊毕,始扬威武,斩牲于郊东门,以荐陵庙。其仪乘舆御戎骆,白马朱鬣,躬执弩射牲,牲以鹿は。太宰令谒者令一人获,驰驷送陵庙,还宫,遣使者赍束帛以赐武官,肄兵习战阵之仪。斩牲之礼,名曰ァ刘,如淳曰:娄,《汉仪注》立秋ァ娄。许慎曰:俗以二月祭饮食,冀州北部或以八月作饮食为娄也。
《祠令》曰:立秋祀白帝于西郊,帝少昊配,蓐收从祠。
又曰:立秋後辰祀灵星于国城东南。
《登真隐诀》曰:立秋之日,日中五岳诸真人诸黄老君,于黄房灵庭山,会仙官于日中,定天下神图灵药。
《符瑞图》曰:立秋,西方阊阖风至。(一名风。)
《白虎通》曰:凉风立秋至,王者报地德,礼西郊。
《周书时训》曰:立秋之日凉风至,又五日白露降,又五日寒蝉鸣。凉风不至,国无严政;白露不降,民多咳病;寒蝉不鸣,人臣力争。白露之日,鸿雁来,又五日玄鸟归,又五日群鸟养羞。鸿雁不来,远人背叛;玄鸟不归,室家离散;群鸟不羞,臣下骄慢。秋分之日,雷始收声,又五日蛰虫附户,又五日水始涸。雷不收声,诸侯淫汰;蛰虫不附,民靡有赖;水不始涸,介虫为害。
《五行休王论》曰:立秋坤王,兑相,乾胎,坎没,艮死,震困,巽废,离休。
陆机《要览》曰:列子御风,常以立春归乎八荒,立秋游乎风穴。是风至,草木皆生,去则摇落,谓之离合风。
秋分
《说文》曰:龙春分而登天,秋分而入渊。
《易说》曰:秋分阊阖风至,雷始收声,鸷鸟击,玄鸟归。
又曰:兑,西方也,主秋分。
《孝经说》曰:斗指酉为秋分。
又曰:秋分日在内衡。
《文子》曰:阴阳调,日夜分,故万物春分而生,秋分而成,生与成必得和之精。故积阴不生,积阳不化。阴阳交接,乃能成和。(此天地之气和平,故万物得生成故也。)
京房《易候》曰:虹八月出西方,粟贵。
又:京房《易占》曰:秋分而人君释钟鼓之悬。
孔安国《尚书注》曰:虚玄武之中星,皆以秋分日见,以正三秋。
《天文录》曰:仲秋秋分暮,出角、亢、氐、房,东四舍为汉中。
《周书时训》曰:秋分八月中,雷乃收声;不收声,即人民不安。(又云诸侯骄逸,放荡于上。)蛰虫坯户;不坯户,即边方不宁。(又云人靡有赖。)水始涸;水不涸,即人多痼疾。
《历日疏》曰:秋分,八月之中气也。秋分之时,日出于卯,入于酉,分天之中,阴阳气等,昼五十刻,夜五十刻,一昼一夜,二气中分,故谓之秋分也。
卷二十六 时序部十一
冬上
《释名》曰:冬曰上天,其气上腾,与地绝也。故《月令》曰:“天气上腾,地气下降。”
又曰:冬,终也,物终成也。
《说文》曰:冬,终也,尽也。字从攵,(古终字)。从{人人}。(古冰字。)
《书》曰:申命和叔,宅朔方,曰幽都,平在朔易,(北称朔,亦称方,则三方见矣。北称幽,则南方称明从可知也。都谓所聚也。易谓岁改易于此也。平,均;在,察。政以从天常。上总言羲和敬顺昊天,此分别仲叔,各有所掌也。)日短,星昴,以正仲冬,(日短,冬至之日也。昴,白虎中星。以七星并见,正冬之三节。)厥民奥,鸟兽毛。(奥,室也。民改岁入此室处,以避风寒,鸟兽皆生Й毛、细毛,以自温之。)
又曰:冬祁寒,小民亦惟曰怨咨。
《诗》曰:我有旨蓄,亦以御冬。
又曰:丰年之冬,必有积雪。
又曰:十月纳禾稼,黍稷童,(上音童,下音陆。)禾麻菽麦。
又曰:二之日,凿冰冲冲。(冰盛水腹坚,命取冰于山林之中。冲冲,凿冰之音。二之日夏之十二月也。)
又曰:冬日烈烈,飘风发发。(笺云:烈烈犹栗烈也。发发,疾貌。言王为酷虐惨毒之政,如冬之日烈烈矣。)
又曰:坎其击鼓,宛丘之下。无冬无夏,植其鹭羽。(值,持也。鸟之羽可认为翳。笺云:翳,舞者所持以指麾。)坎其击缶,宛丘之道。无冬无夏,值其鹭。(,亦翳也。)
《礼月令》曰:十月之节,日在房。(立冬为十月节。)昏虚中,晓张中,斗建亥位之初。其日壬癸,(壬癸属水。主冬。)其帝颛顼,其神玄冥,(昔颛顼氏以水德继天而王,故为冬帝。水正曰玄冥,故立冥为水神,佐颛顼於冬。)其虫介,(北方玄武,介虫之长,凡有甲之类,皆属於水,故日其虫介。介,甲也。)其音羽,(三分商去一,以生羽,数四十八,属水,以为最清物之象也。冬气和则羽声调,《乐记》曰:羽乱则危,其财匮。)律中应锺。(十月气至,则应锺之律应。应锺者,姑洗之所生,三分去一,管长四寸七分。)其味咸,其臭朽,(凡臭味咸朽者,皆属於水。)其祀行,祭先肾。(冬阴气盛寒於外,祀之於行,从辟除之类。行谓道也,祭先肾者,阴谓在下,肾亦在下,凡祀行俎,先进肾。)立冬之月,水始冰,後五日地始冻,後五日野鸡入大水为蜃。食黍与雁,(冬味之宜。)其器闳以掩。太史以先立冬三日谒于天子曰:“某日立冬,盛德在水。”天子乃迎冬于北郊。(迎冬为祭黑帝叶光纪於北郊,以颛顼配坐,以玄冥恒星三辰七宿从祀。)可以筑城郭,造宫室,穿窦窖,修仓。(谓改筑城郭,创造宫室,修仓以备积贮。)天子始裘。(谓初衣寒衣。)
又曰:十月中气,日在尾,(小雪十月中气。)昏危中,晓翼中,斗建亥位之中。小雪之中,虹藏不见,後五日天气上腾,地气下降,後五日闭塞而成冬,谨关梁,塞蹊径。(蹊径谓山泽禽兽道。)
又曰:十一月之节,日在箕,(大雪为十一月之节。)昏营室中,晓轸中,斗建子位之初,律中黄锺。(十一月气至,则黄锺之律应。黄锺者,律之始也。管长九寸,其日其音其数并同孟冬。)大雪之日,鸟不鸣,後五日虎始交,後五日荔挺出。十一月中气,日在南斗,(冬至为十一月中气。)昏东壁中,晓角中,斗建子位之中。冬至之日,蚯蚓结,後五日麋角解,後五日水泉动。是月也,祀昊天上帝於圆丘,(谓冬至日祀昊天上帝于圆丘,以高祖神尧皇帝配坐,以五方帝及日月星辰及内外星官等从祀于坛。)命有司祭马步,(谓仲冬祭马步於大泽,用刚日。)伐木取竹箭。(此时坚成,可伐取。)
又曰:十二月之节,日在南斗,(小寒为十二月之节。)奎中,晓亢中,斗建丑位之初,律中大吕。(十二月气至,则大吕之律应。大吕者,蕤宾之所生,三分益一,管长八寸四分,其日其音其数,并同孟冬。)小寒之日,雁北乡,後五日鹊始巢,後五日野雉始鸲。天子乃命将帅讲武习射角力,(讲武角力,校武士材力。所以备田猎之礼。)天子乃厉饰执弓挟矢以猎,(厉饰,谓衣戎服尚威武以猎。)修祭禽之礼。(谓所猎得禽兽以供礻昔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