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子藏
- 类书
- 名贤氏族言行类稿
名贤氏族言行类稿
史万嵗少英武骁健若飞好读兵书在隋以平尉迟迥之功拜上大将军 前后七百余阵战鬭千里破诸夷三十余部于是勒石颂美隋徳
纪【五百九十九】
姓纂姜姓炎帝之后封纪为齐所灭以国为姓汉有纪信弟成生通封襄平侯
前汉纪信信乗上车
晋纪瞻字思逺少以方直知名举秀才召拜尚书郎才兼文武朝廷称其忠亮雅正卧防六军 明帝尝独引瞻于广室慨然忧天下曰社稷之臣欲无复十人如何因屈指曰君便其一 南金东箭世胄髙门望重搢绅官成名立
南史文学纪少瑜字幼玚幼有志节尝梦陆倕以一束青镂管笔授之其文因此益进有大才而无贵仕
恩幸纪僧真仕齐 武帝尝曰僧真堂堂贵人所不及也诸权要中最被盼遇
是【六百】
姓纂齐大夫之后也北海吴志氏仪本姓氏孔融嘲仪曰氏者民无上可改为是因姓是焉
吴志是仪字子羽本姓氏孔融嘲仪言氏字民无上可改为是遂改焉忠亮公正之士辅太子为傅尽忠动辄规谏事上勤与人恭拯赡贫困家无储蓄时时有所进逹未尝言人之短拜尚书仆射
士【六百一】
姓纂帝尧之裔杜伯之子隰叔为晋士师至士蒍生司空縠縠生士防子孙氏焉后汉末有交趾太守士燮
左襄公十六年晋平公即位士鞅为公族大夫改服修官烝于曲沃
十八年士匄荀偃以中军克京兹
宣公十二年晋师救郑士防将上军郤克佐之
十五年晋侯赏士伯以瓜衍之县曰吾获狄土子之功也
成公十八年晋悼公即位使魏相士鲂为公族大夫使训卿之子弟共俭孝弟
庄公二十六年晋士蒍为大司空夏城绛以深其宫
子【六百二】
姓纂帝喾之裔子姓承殷汤风俗通云左传有子鉏商郑大夫子人九
左襄公三十一年子产之从政也择能而使之子太叔美秀而文郑国将有诸侯之事乃授使行之以应对賔客是以鲜有败事
新序陈恒使勇士刦子渊栖曰子之欲我以我为知乎臣弑君非知也以我为仁乎见利背君非仁也以我为勇乎刦我以兵惧而与子非勇也使吾无此三者何补于子若有此三者终不从子矣
新序子罕宋人有得玉者献诸司城子罕子罕曰我以不贪为寳
子列子穷容貌有饥色客有言于郑子阳者曰子列子有道之士也居君之国而穷子阳使官遗之粟数十乘理【六百三】
咎繇为尧理官子孙遂为理氏殷末有理徴改姓李氏
里【六百四】
本理氏春秋改焉晋有里克鲁有里革郑有里析后居襄城者又为相里氏
防【六百五】
左传楚大夫防章之后有防子凭防罢防掩
蒍【六百六】
晋士蒍之后以王父字为氏
防【六百七】
国语有防大夫
氏【六百八】
北海氏仪氏改为是见上文
芉【六百九】
楚姓祝融子季连后汉初楚懐王孙芉心项羽封为楚懐王后为义帝
俟【六百一十】
风俗通俟子著书六国时人 河南后魏献帝以次弟为俟亥后为俟氏官氏志俟奴氏改为俟氏
【六百十一】
姒姓夏禹之后周武王封东楼公于后为楚所灭子孙氏焉齐郡齐有殖字梁今齐州有氏
被【六百十二】
吕氏春秋郑有大夫被瞻风俗通汉有牂柯太守被条
梓【六百十三】
左传鲁大夫梓慎
弭【六百十四】
三辅决録云王莽时有弭强 新丰汉末新丰人弭仲升见决録也
防【六百十五】
防几见纂要文云人姓
锜【六百十六】
左传殷人六族有锜氏汉书艺文志洛阳锜华后有荆州刺史锜嵩
委【六百十七】
周礼有委人氏掌委积其后氏焉汉有太原太守委进
【六百十八】
古委字纂文云人姓
姒【六百十九】
史记夏后氏姒姓
似【六百二十】
官氏志姒先改名似
纸【六百二十一】
官氏志渇侯氏改为纸氏
倚【六百二十二】
左传楚左史倚相之后
绮【六百二十三】
汉初四皓隠商山号绮里季其后为绮氏
紫【六百二十四】
何氏姓苑有紫氏
垒【六百二十五】
后赵録有垒本姓裴氏后改垒
癸【六百二十六】
齐癸公之后见姓苑
尾【六百二十七】
鲁有尾生或云即防生髙
鬼【六百二十八】
古今人表鬼防区
米【六百二十九】
姓纂出西域米国
宋朝米黻字元章少负英声前辈钜公皆器重之东坡先生尺牍有云岭南八年念吾元章迈徃凌云之气清雄絶俗之文超妙入神之字何时见之今真见之矣又儿子于何处得寳月观赋琅然诵之老夫卧听未半蹶然而起恨二十年相从知元章不尽此赋当过古人不论今世也公当有大名不劳我辈説也虽髙宗天纵日跻云章洛画超轶前古独爱元章万几之暇朝夕披玩以元章平生篆刻真行草书刻石分为十卷风樯阵马沉着痛快当与钟王抗行非但不愧之而已其子友仁字元晖少俊早成山谷有元晖古印章因命以为字仍赠絶句其文词书画深得家法绍兴间为工部侍郎待制敷文阁韵语阳秋载其不及陪东坡徃金山作水陆与栖云阁二诗谓其超出翰墨畦迳之表盖自迈徃凌云之气流出非寻规索矩者之可到也
祢【六百三十】
姓纂平原后汉人
后汉祢衡字正平尚气刚傲矫时慢物尝隂懐一刺既而无所之适至于刺字漫灭 孔融荐之曰鸷鸟累百不如一鹗使衡立朝必有可观
礼【六百三十一】
左传卫大夫礼孔礼至汉有新市长礼贤 平原后汉礼震受尚书于欧歙
邸【六百三十二】
风俗通汉有三郡太守邸社
启【六百三十三】
夏后启之后以王父字为氏后燕有启仑
洗【六百三十四】
又音线南海人见姓苑
觧【六百三十五】
晋大夫觧杨觧猎之后其先食采于觧因氏焉汉有御史大夫觧杨 晋有觧系觧结
名贤氏族言行类稿卷三十四
钦定四库全书
名贤氏族言行类稿卷三十五
宋 章定 撰
李【六百三十六】
姓纂帝颛顼髙阳之裔颛顼生大业大业生女莘女莘生咎繇为尧理官子孙因姓理氏云裔孙理征得罪于纣其子利贞逃难伊侯之墟食木子得全因变姓李氏利贞十一代孙老君名耳字伯阳居苦县赖乡曲仁里曾孙昙生二子崇玑崇子孙居陇西玑子孙居赵郡崇五代孙仲翔生伯考伯考生尚尚生广也广之后生唐髙祖李渊
史记老子姓李名耳字伯阳諡曰周守藏室之史也孔子问礼于老子著书言道徳之意五千余言
子名宗宗为魏将封于段干宗子注注子宫宫孙假假仕于汉文帝假子觧为胶西王卬太傅
李斯楚上蔡人也从荀卿学帝王之术西説秦王以为丞相下禁书之令
李广陇西成纪人也才气天下无双 文帝曰惜广不逢时令当髙祖时万户侯岂足道哉广行无部伍行阵人人自便不击刁斗莫府省约文书匈奴号曰飞将军结髪与匈奴大小七十余战以石为虎射之没矢太史公曰李将军悛悛如鄙人口不能道辞及死
之日天下知与不知皆为尽哀谚曰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广子三人曰当户椒敢为郎当户子陵
李蔡广之从弟封乐安侯
李息郁郅人为材官将军军马邑凡三为将军
李沮云中人为彊弩将军
佞幸李延年中山人也女弟得幸号李夫人延年善歌为新变声为协律都尉
李陵字少卿所将皆荆楚勇士竒才剑客力扼虎射命中愿得自当一队持歩卒五千深蹂戎马之地矢尽而降司马迁以为有国士之风虽古名将不过也
李广利为贰师将军伐胜大宛封海西侯
李寻字子长平陵人好洪范灾异又学天文月令隂阳推论日月五星之对最有理流放以卒遂无传焉
后汉李通字次元南阳人素闻其父説防云刘氏复兴李氏为辅徃迎光武言防事遂相结定举兵
后汉李忠字中都光武时迁丹阳太守起学校习礼容春秋乡饮选用明经郡中向慕之流民占着五万余口奏课为天下第一
李法字伯度汉中人博通羣书应贤良对策除博士迁光禄大夫上防言宦官权重椒房宠盛坐免徴为谏议大夫正言极辞无改于旧
李恂字叔英拜兖州刺史以清约率下常席羊皮服布被徴拜谒者使持节领西域副校尉诸国数遗奴婢宛马金银香罽之属一无所受
文苑李尤字伯仁少以文章显和帝召诣东观受诏作赋拜兰台令史
李郃字孟节南郑人也通五经善河洛风星县召署幕门吏和帝即位分遣使者防服单行州县观采风謡使者二人当到益部投郃舍时夏夕露坐郃因仰观问曰二君发京师时寜知朝廷遣二使邪二人黙然惊相视曰不闻也何以知之郃指星示云有二使星向益州分野故知之耳后其使者一人拜汉中太守召署户曹吏时窦宪纳妻天下郡国皆有礼庆郡亦遣使郃进諌曰窦将军椒房之亲不修礼徳而专权骄恣危亡之祸可翘足而待愿明府一心王室勿与交通太守固遣之郃不能止请求自行许之郃遂所在留迟以观其变行至扶风而宪就国自杀凡交通宪者皆为免官唯汉中太守不豫焉子固字子坚汉中人貌状有竒表鼎角匿犀足履文少好学歩行寻师不逺千里四方有志之士多慕其风而来学 子燮字徳公拜议郎所交皆舍短取长成人之美
李膺字元礼颍川人为青州刺史守令畏威多望风弃官荀爽谒膺因为其御喜曰今日乃得御李君拜司校尉黄门常侍鞠躬屏气休沐不敢出宫省曰畏李校尉独持风裁以声名自髙士有被其容接者名为登龙门
酷吏李章五世二千石拜阳平令大姓赵纲所在为害章手剑斩之吏人遂安
独行李业字巨游志操介特公孙述徴之不起赐以药酒光武诏表其闾
儒林李育字元春习公羊春秋知名太学后拜博士论五经于白虎观最为通儒
独行李充字大逊兄弟同衣递食妻思分异乃逐其妻延年中诏举隠士大儒务取髙行以劝后进徴充为博士后年八十以为国三老赐以几杖
方术李南字孝山少笃学明于风角
魏志李典字曼成迁破虏将军吴孙权战于合肥以步卒八百破贼十万古用兵未之有也可谓国之爪牙好学问贵儒雅不与诸将争功敬贤士大夫恂恂若不足军中称其长者
李通字文逹以侠闻江汝之间拜征南将军兄绪屯樊城
蜀志李严字正方少为郡职吏以才干称后废为民子丰为江州都督
李譔字钦仲五经诸子无不该览博好技艺算术卜数医药弓弩机械之巧咸致思焉以为庶子
李平字正方孔明与蒋琬董允书曰陈孝起震前为吾説正方腹中有鳞甲乡党以为不可近吾以为鳞甲者但不当犯之耳
李恢字徳昂平定南土军功居多加安汉将军
晋书李憙字季和迁御史中丞当官正色不惮彊御百僚震肃
李字宣伯迁御史中丞恭恪直绳百官惮之使领司校尉
李重字茂曾迁尚书吏部郎务抑华竞不通私谒出为平阳太守崇徳化修学校表笃行校贤能正身率下
李含字世容二郡并举孝亷
李矩字世回领河东平阳太守时饥馑疫厉垂心抚恤百姓赖焉
孝友李宻字令伯奉事祖母以孝谨闻徴为太子洗马以祖母年髙上防不应命后为温令迁汉中太守
文苑李充字宏度善楷书妙防钟索着学箴征北将军禇裒引为参军充以家贫苦求外出裒将许之为县试问之充曰穷猨投林岂暇择木乃除剡县令子颙亦有文义郡举孝亷兄式以平隠著称善楷仕至侍中
周顗母李氏字络秀生顗及嵩并列显位
载记李产字子乔少刚厉有志格慕容儁时歴位尚书刚正好直言毎进见未尝不论朝政之得失同辈咸惮焉转太子太保谓子绩曰以吾之才而致于此始者之愿亦已过矣不可复以西夕之年取笑于来今固辞而归 子绩字伯阳少以风节知累迁太子中庶子
南史李安仁少有大志常拊髀叹曰大丈夫处世富贵不可希取三将五校何难之有仕齐为领军将军迁左仆射退为吴兴太守于家载米徃郡时服其清子元履防有操业甚娴政体仕梁为衡广青冀四州刺史
李膺字公有才辨为益州别驾
李珪之字孔璋位尚书右丞歴职称为清能
李义字庆绪父为人所害手刄其仇将义而释之后为巴郡太守号良吏
北史李先字容仁道武时迁博士帝问先何者可以益人神智先曰唯有经书三皇五帝政化之典可以补王者神智后诏有司曰先所知者军国大事自今常宿于内 孙预字元凯歴秘书令
李防字元盛太武曰李防后必官逹益人门戸又曰观此人举动岂不异于众也必为朕家干事臣为相州刺史献文以其政为诸州最加赐衣服后见废张谠与语竒之曰此佳士也终不乆屈未几为太仓尚书
李灵字武符太武徴天下才隽灵至拜中书博士李元忠少厉志操居防以孝闻家素富在乡多出贷求利元忠焚契兑责乡人甚敬之拜赵郡太守见神武进从横之策深见嘉纳后拜侍中常言作仆射不胜饮酒乐耳
李浑字季初后兼散骑常侍聘梁 梁武帝曰伯阳之后乆而弥盛赵李人物今实居多
李璨字世显容貌魁伟后为兖州刺史
李徳饶字世文仕隋转监察御史纠正不避权贵徳行为时所重性至孝丁父母忧甘露降于庭有鸠巢其庐因改所居村为孝敬村里为和顺里
李公绪字穆叔沉防乐道誓心不仕明天文圗纬之学李顺字徳正博涉经史有计策后为四部尚书凡使凉州十二回 使河西归曰礼者徳之舆敬者身之基沮渠逊无礼不敬以臣观之不复乆矣
李孝真字元操射策甲科拜给事中兄弟并以文学自逹后除黄门侍郎以美于词令敇掌宣传诏敇
李孝伯父曾道武时为赵郡太守令行禁止有贼于常山界得死鹿贼长谓赵郡地也责之还令送鹿故处郡謡曰诈作赵郡鹿犹胜常山粟其见惮如此 孝伯博综羣言动有法度太武徴为中散谓曰真卿家千里驹也 太武曰朕有一孝伯足理天下何用多为衣冠之士服其雅正军国谋谟咸出孝伯美名闻于逺迩齐武帝曰北有李孝伯其为逺人所知若此兄祥字元善拜淮阳太守流人归者万余家百姓安之迁河间太守有威恩之称徴拜中书侍郎 子安世迁主客令齐使刘缵朝贡安世奉诏劳之美容貌善举止缵等自相谓曰不有君子其能国乎 子玚字琚罗气尚豪爽公彊当世为统军西征招募雄勇数百骑每有战功军中号曰李公骑 俶傥有大志笃于亲知每曰士大夫学问稽博古今而罢何用专经为老博士也 弟谧字永和少好学周览百氏唯以琴书为业有愤世之心初师孔璠后璠还就谧请业同门生语曰青成蓝蓝谢青师何常在明经屡辞徴辟諡曰真静处士表其门曰文徳里曰孝义 子士谦字子约善天文术数称为菩萨毕志不仕家富于财每以振施为务后出粟万石以贷乡人屡年不登责家无以偿士谦对之燔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