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贤氏族言行类稿

  宋朝和诜字子美濮州鄄城人也以防补三班奉职为河北副将累转内殿崇班知岢岚军稍迁西上閤门使知雄州改右武大夫威州刺史诜因上制胜强逺弓式施行之弓能破坚于三百步外边人号为凤凰弓转拱卫大夫荣州防御使迁侍中大夫相州观察使时金人数犯契丹童贯帅师巡边至髙阳闗召诜问以计策乃言南北兄弟之国誓好百有余年今师出无名宜按兵观衅戒诸将无妄动贯愕然乃命诜兼统制副种师道诜还瓦桥贯亦至而军前统制杨可世入北境而败诜语师道斩可世以徇师道不从引军宵遁诜亦徒行乱兵间逾宿入雄州辽师至城下而还贯奏诜不从节制责豪州团练副使筠州安置徽宗亦诏贯班师防耶律淳死萧太后立朝廷复诏贯毋归及收复燕京肆赦以诜初议不战独不放还后数月萧干出卢龙攻破景州又败常胜军于石门镇蓟州冦掠燕城人情忷忷有谋弃燕者徽宗于是思诜言召还复正奉大夫宣州观察使卒赠安化军承宣使
  娥【四百六】
  见姓苑
  北史娥清代人也少有将畧着战功迁黄门侍郎明元以为中领军将军渡河畧地至湖陆遂镇枋头进爵东平公 子延赐爵南平公
  柯【四百七】
  钱塘宋书沈文季传钱塘富人柯降 齐书南兖州典柯益孙 河南官氏志柯拔氏改为柯氏
  繁【音婆四百八】
  左传殷人七族有繁氏 汉有御史大夫繁延夀 颍川魏丞相主簿繁钦字伯林 后汉益州刺史繁兴番【音婆四百九】
  姓苑吴芮封番君支孙氏焉
  蛾【四百十】
  左传晋大夫蛾析之后
  过【四百十一】
  夏时有过国子孙氏焉汉有兖州刺史过栩急就章过説
  戈【四百十二】
  夏时侯国为少康所灭因氏焉
  涡【四百十三】
  楚大夫封涡因氏焉三辅决録扶风太守涡尚
  郍【四百十四】
  风俗通朝郍东夷也其后单姓氏后燕録辽西太守郍颉西魏有扬州刺史郍春
  傰【音多亦音朋四百十五】
  汉南山盗师傰宗
  车【四百十六】
  姓纂汉武帝时丞相田千秋以年老诏乘小车出入省中时号车丞相子孙因为氏 河南官志后魏献帝命疎属曰车焜氏改为车氏
  晋书车字武子聚萤读书风姿美劭机悟敏速甚有乡曲之誉以寒素博学尤善于谈防毎有盛坐而不在皆云无车公不乐 领国子博士为吴兴太守丹阳尹迁吏部尚书
  车济字万度果毅有大量为金城令
  北史车伊洛世为东境部落帅恒修职贡延和中授平西将军
  车路头代人也少以忠厚选给东宫为帐下帅明元立拜忠意将军毎评狱处理常献寛恕之议以此见重于朝
  巴【四百十七】
  姓纂代本云巴子国子孙以国为氏亦见左传后汉扬州刺史巴祗
  前汉巴寡妇清其先得丹穴而擅其利数世妇能守其业用财自卫人不敢犯始皇以为贞妇而客之为筑女懐清台
  后汉巴肃字恭祖渤海人
  麻【四百十八】
  风俗通齐大夫麻婴之后汉麻光为御史大夫又麻达论语唐左司郎中麻察 太原状云石赵梁州刺史广平麻秋之后 唐功臣左金吾大将军凉国公麻宗赐姓李氏改名延昌子藏珍
  家【四百十九】
  左传周大夫家父之后风俗通汉有家羡 北海家羡为剧令子孙因居焉
  嘉【四百二十】
  左传晋大夫嘉父栾氏党
  瑕【四百二十一】
  左传周大夫瑕禽晋有瑕嘉汉有廷尉瑕更又有瑕仓齐郡瑕仓为胶东相子孙因居齐郡
  茶【徒加反苏林云音琅琊之琊四十二十二】
  汉书江都易王传有王子茶悟 彭城吴志卫尉茶頴生条太子少傅几临川太守
  牙【四百二十三】
  风俗通云周穆王司徒君牙之后以王父字为氏
  衙【四百二十四】
  秦穆公子食采于衙因氏焉汉长平令衙敬卿七代同居
  沙【四百二十五】
  姓苑东莞有沙氏
  佘【四百二十六】
  南昌洪州有佘氏开元有太学博士佘钦 洛阳唐佑郎中佘珩祖集隋考功主事
  蛇【四百二十七】
  南安姚秦録姚苌皇后蛇氏兄越滂南安太守又有建武将军蛇临晋太守蛇也
  诸【音遮四百二十八】
  吴郡后汉洛阳令诸于
  把【四百二十九】
  本姓巴氏东楼公之后后汉灵帝时巴匡避董卓难改为把氏 安定把匡为安定太守因居焉
  查【四百三十】
  宣城泾县武徳池南宕二州刺史查文熙 鄱阳贞元富人查祥
  娲【四百三十一】
  氏女娲氏之后
  花【四百三十二】
  唐有仓部员外郎花季睦






  名贤氏族言行类稿卷二十一
  钦定四库全书
  名贤氏族言行类稿卷二十二
  宋 章定 撰
  杨【四百三十二】
  姓纂周武王子唐叔虞封于晋出公逊于齐生伯侨归周天子封为杨侯子孙以国为氏一云周宣王曾孙封为晋所灭其后为氏或曰周景王之后杨氏叙云伯侨不知周何别也
  荀子杨朱哭衢涂曰此夫过举蹞步而觉
  説苑杨朱见梁王言治天下如运诸掌
  杨囘见赵简子曰臣居乡三逐事君三去闻君好士故走来见简子曰盛徳之士乱世所疏也遂授以为相而国大治
  史记酷吏杨仆以严酷为主爵都尉 前汉传杨仆宜阳人
  前汉杨敞华隂人为军司马 迁大司农后为丞相封安平侯 子忠忠弟恽 恽字子幼以忠任为郎好交英俊诸儒名显朝廷作南山种豆之诗诗眼云古人学问必有师友渊源汉杨恽一书逈出当时流辈则司马迁外甥故也
  杨王孙厚自奉养生亡所不致 臝葬矫世
  杨雄字子云蜀郡成都人其先出自周伯侨以支庶初食采于晋之杨因氏焉少好学不为章句简易佚荡口吃不能剧谈黙好深湛之思不汲汲于富贵不戚戚于贫贱博极羣书度越诸子三世不徙官以耆老次转为大夫 寂寞投阁 家贫嗜酒好事者载酒肴从游学 斟酌六经 杨雄仕汉亲蹈王莽之变退托其身于列大夫中不与髙位者同其死抱道没齿与晏子同科世儒或以剧秦美新贬之是不然此雄不得已而作也夫诵述新莽之徳止能美于暴秦其深意固可知矣序所言配五帝冠三王开辟以来未之闻真以戏莽尔使雄善于防佞撰符命称功徳以邀爵位当与国师公同列岂固穷如是哉【见容斋随笔】
  后汉杨厚字仲桓父统习天文推步之术为彭城令一州大旱统推隂阳消伏县界 泽太守使统为郡求雨亦即降防 厚少学父业三迁侍中后归家教授门生上名録者三千余人年八十二卒乡人諡曰文父
  杨璇字玑平举孝亷迁零陵太守制马车以破贼杨终字子山成都人习春秋显宗拜校书郎 着春秋外传十二篇
  杨震字伯起明经博览无不穷究诸儒语曰闗西孔子杨伯起 后有冠雀衔三鳣鱼飞集讲堂前都讲取鱼进曰蛇鳣者卿大夫服之象也数三者法三台也先生自此升矣迁荆州刺史东莱太守所举王宻懐金遗震曰暮夜无知者震曰天知神知我知子知何谓无知转涿郡太守公廉不受私谒子孙常蔬食步行故旧欲令开产业震不肯曰使后世称为清白吏子孙后为太尉 子秉字叔节明易自为刺史二千石日受俸余禄不入私门故吏赍钱百万遗之闭门不受迁尚书为太尉性不饮酒早丧夫人遂不复娶所在以淳白称常言曰我有三不惑酒色才也 子赐字伯献迁侍中侍讲于华光殿七在卿校殊位特进五登衮职 子彪字文先迁京兆尹为司徒复为太尉 子脩字徳祖好学有俊才自震至彪四世太尉徳业相维为东京名族
  儒林杨政字子行受梁丘易善説经书京师语曰説经铿铿杨子行嗜酒不拘小节果敢自矜然笃于义
  杨伦字仲理少习尚书后出补常山王傅以疾自上曰有留死一尺无北行一寸刎颈不易九裂不恨匹夫所执强于三军固敢有辞
  杨仁字文义习韩诗举孝亷除为郎太常上仁经中博士显宗引见问当世政迹上便宜十二事
  方术杨由字衮侯少习易并七政元气风云占侯为郡文学掾其言多騐
  魏志杨俊字秀才举茂才为安陵令迁南阳太守宣徳教立学校吏民称之再守南阳恩徳流着殊隣异党襁负而至 宜还本朝宣力辇毂熙帝之载
  杨阜字义山为武都太守为政举大纲已而文帝问其何如人皆称阜有公辅之节明帝不法服不以见阜毎朝廷防议阜常侃然以天下为己任
  蜀志杨仪字威公襄阳人先主与语论军国计策政治得失大悦之诸葛亮出军仪规画分部筹度粮谷不稽思虑斯须便了军戎节度取办于仪
  杨洪字季林为蜀郡太守众事皆办忠清欵亮忧公如家事继母至孝
  杨戏字文然为督军从事职典刑狱论法决疑号为平当后领梓潼太守未尝以甘言加人过情接物
  杨方字公囘少好学有异才初为郡铃下威仪公事之暇辄读五经贺循曰如方者乃荒莱之特苗卤田之善秀姿质已良但沾染未足再后为东安髙梁二郡太守
  杨佺期汉太尉震之后曽祖凖太常自震至凖七世有名徳佺期沉勇果劲 兄广及弟思平皆彊犷麤暴自云门户承籍江表莫比
  杨文宗武元皇后父其先仕汉四世为三公
  隠逸杨轲少好易学业精防养徒数四疎宾异客音防未曽交也隠于陇山
  南史杨公则字君翼除晋夀太守清洁自守迁扶风太守授湘州刺史为政虽无威严然励已亷慎为吏人所悦
  北史杨大眼武都氐难当之孙少骁捷跳走如飞李冲曰千载以来未有逸材若此遂用为军主大眼谓同僚曰今日所谓蛟龙得水之秋自兹一举不复与诸君齐列矣所经战阵勇冠六军自为将帅恒身先兵士当其锋者莫不摧拉 淮泗荆沔之间童儿啼者恐之云杨大眼至无不即止 为荆州刺史荆蛮相谓曰杨公恶人遂不敢复为防盗
  杨播字延庆华阴人赐爵华阴子进爵为伯为华州刺史 子侃字士业除侍中 播弟椿字延夀太保侍中卒赠太师之尝诫子孙曰汝家仕皇魏以来乃有七郡太守三十二州刺史内外显职时流少比汝等若能存礼节不为奢淫骄慢假不胜人足成名家子昱字元略后除镇东将军 椿弟津字罗汉除
  岐州刺史巨细躬亲孜孜不倦僚佐有黩货者未曾公言其罪常以私书切责之于是官属感厉莫有犯法除定州刺史时贼残掠州境津置炉铸铁持以灌贼贼遂相告曰不畏利槊坚城唯畏杨公铁星 子遁字山才累迁尚书左丞 遁弟逸字遵道有当世才迁秦州刺史时年二十九方伯之少未有先之者改光州刺史时灾俭以仓粟赈给将死而济者万数广设耳目善恶毕闻咸言杨使君有千里眼 逸弟諡字遵和歴卫将军 弟愔字遵彦从兄昱谓人曰此儿驹齿未落已是我家龙文更十嵗后当求之千里外仕齐累迁尚书令典选二十余年奬擢人物以为己任然取士多以年貌时致谤言以为愔之用人似贫士市瓜取其大者自居大位门絶私交
  杨敷字文衍少有志操重然诺仕魏迁廷尉少卿防狱以平允称 子素字处道少落拓有大志不拘小节逸羣絶伦非常之器有英杰之表周武帝拜为仪同三司又赐以竹策曰朕方欲大相驱策故用此物赐卿隋初为行军元帅伐陈大破之后为太仆射诏曰懐佐时之略抱经国之才论文则词藻纵横语武则权竒间出毎禀戎律长驱塞垣南指而吴越肃清北临而獯猃摧服后拜司徒 子感初拜郢州刺史潜布耳目察长吏能否纎悉必知迁礼部尚书爱重文学四海知名之士多趋其门隋帝好征伐感隂求将领帝嘉之曰将门有将故不虚也 素弟约字惠伯炀帝立拜内史令 约从叔巴字文殊髫龄就学日诵千言仕周为宁都太守甚有能名
  杨寛字仁通敏有器干频牧数州号称清简歴居台阁有当官之誉 子文恩字温仁仕隋为州刺史甚有惠政及去吏人思之立碑颂徳 弟纪字温范刚正有气局后除宗正卿判礼部尚书
  杨机字显略为洛阳令京辇伏其威风诉讼者一经其前后皆识其名姓并记其事理歴司州别驾河北太守并有能名除度支尚书方直之心久而弥厉奉公正己为时所称
  杨干运字元邀歴潼梁二州刺史
  杨纂从周文经河桥芒山之战毎先登军中咸推其勇敢迁骠骑大将军转华州刺史性质朴不识文字前后涖职但推诚信而已
  杨绍字子安为鄜城郡守性恕直兼有威惠百姓安之子雄仕隋兼宗正卿迁右卫大将军贵宠冠絶一
  时寛容下士朝野顾属 雄弟达字士达为鄯郑赵三州刺史文帝差品天下牧宰达为第一擢拜工部尚书杨素毎曰有君子貌兼君子心者惟杨达耳
  杨荐字承畧早有名誉性亷谨喜怒不形于色后使突厥可汗称防迁大将军
  杨汪字元度大业中拜尚书左丞明习法令果于剖防号为称职拜国子祭酒帝令百寮就学与汪讲论天下通儒硕学多萃焉论难锋起皆不能屈
  杨尚希少入太学周文帝亲释奠令讲孝经词防可观擢为国子博士仕隋歴兵部礼部二尚书甚有雅望为朝廷所重
  孝行杨引母终哀毁过礼恨不识父追服斩衰哀慕不改诏别敇集书标其至行
  杨庆字伯悦居母忧哀毁骨立负土成坟 齐文宣表其门闾
  节义杨善防字敬仁仕隋为鄃令以清正闻
  唐杨恭仁隋观王雄子也大业初与屈突通追获贼炀帝曰比但知卿奉法而乃勇决如此苏威曰仁者必有勇殆谓此邪为凉州总管久乘边习种落情伪颉利率众猎其境恭仁应机设拒张疑屯示之颉利惧而走太宗迁洛州都督 性冲厚以礼自闲未尝与物忤时人方汉石庆
  杨师道字景猷清警有才思贞观十年拜侍中防领朝政尝曰吾读孔光传想其余风迁中书令善草书工诗与名士燕集歌咏自适后赐宴帝令赋诗少选辄成一坐嗟伏
  杨礼字履庄素弟之子太宗征辽拜兵部侍郎驻跸之役领歩骑二十四军跳出所向摧靡帝曰越公儿郎故有家风
  杨武迁西台侍郎
  杨再思郑州人第明经初调武尉至京师舍逆旅有盗窃之再思曰而苦贫故至此囊中檄汝无所事幸留他物可持去初不为人言但假贷以还 居宰相十余年
  杨元琰字温虢州人生数嵗未言相者视曰语迟者神定必为重器秀眉美须崇肩博颐居丧七日不食补平棘令课第一御史表其政五迁州刺史咸有风绩悲涕慷慨志在王室中外食其家常数十人
  杨玚字瑶光华州人为国子祭酒奏有司帖试明经不质大义又言举选多少之限帝然其言 在官清白吏请立石纪徳玚伯父志操颇刚简未遇时作闲居赋以自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