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子藏
- 类书
- 名贤氏族言行类稿
名贤氏族言行类稿
姓纂史记召公奭周同姓封燕传国四十二代至王喜为秦所灭子孙以国为氏又南燕姞姓国亦为燕氏汉功臣宜城侯燕仓后汉中郎将燕瑗
北史燕凤字子章代人少好学愽综经史明习隂阳防纬昭成素闻其名以礼致之拜左长史参决国事道武时歴行台尚书甚见器重 明元世入讲经传出议朝政
燕荣字贵公任隋迁青州緫管奸盗屏迹
宋朝燕肃字穆之青州人也举进士通判河南府召为监察御史迁殿中侍御史为定王府记室参军擢龙图阁待制知审刑院判太常寺建议考正雅乐自肃始改龙图阁直学士知颍州徙邓州以礼部侍郎致仕卒肃多巧思以创物大智闻天下常造指南车记里鼓二车及欹器以献又作莲花漏世服其精肃所至刻石以记其法子度官至右谏议大夫
燕达字逢辰开封人也善骑射以材武选亲卫自内殿崇班为延州巡检戍懐宁砦羌人以三万骑薄城逹以所部五百人破之擢鄜延路兵马都监数率师深入以挠敌谋凢九战以功迁秦凤路副总管郭之讨交趾也以逹为行军总管师次冨良江交趾蛮人舣鬭船于南岸欲战不得逹黙计曰兵法致人而不致于人吾示之以虚彼必来战已而果来撃之大败遂请降以功迁荣州防御使进殿前副都指挥使拜武康军节度使卒諡毅敏逹起行伍喜读书平时手不释卷神宗尝问逹用兵当何先逹曰莫如爱神宗曰爱克厥威可乎逹曰威非不用也要以爱为先神宗称之
边【三百二十四】
姓纂子姓宋平公子边之后以王父字为氏
左传庄公十九年边伯之宫近于王宫
昭公二十二年宋公使边卬为大司徒以靖国人后汉边韶字孝先以文学知名教授数百人 腹便便五经笥 拜太中大夫著作东观
边让字文礼大将军何进闻其才名召署令史进以礼见之让善占射能辞对时賔客满堂莫不慕其风蔡邕深敬之以为宜处高任
凤为京兆尹有能名郡人语曰前有赵张三王后有边延二尹【出延笃传】
五代边镐仕南唐初以都虞侯从查文徽克建州凢所俘获皆全之人谓之边佛子及克潭州市不易肆潭人谓之边菩萨既而为节度使政无纲纪惟日设斋供盛修佛事潭人失望谓之边和尚【见通鉴】
牵【三百二十五】
姓苑古冀州武邑有牵氏
魏志牵招字子经为鴈门太守教民战阵又简选有才识者诣虏毎犯塞勒兵逆撃虏来辄破于是野居晏闲冦贼静息 子嘉 次子亦猛毅有招风以陇西太守伐蜀有功为振威謢军
晋书牵秀字成叔博辩有文才弱冠得美名补新安令尝扼腕慨叹自谓居司直之任当能激浊清全【三百二十六】
姓苑吴郡钱唐后汉丹阳都尉全柔吴桂阳太守生琮大司马女为吴主孙亮后
吴志全琮字子瑾钱唐人父柔尝使赍米数千斛到吴市易琮皆散用空船而归柔怒琮曰愚以所市非急而士大夫方有倒悬之患故便赈赡不及启报柔更竒之 后为将军假节领九江太守
南史儒林全缓字立钱唐人防受易学得其精防兼通老庄时人言者咸推之
权【三百二十七】
姓纂芉姓颛顼之封楚楚若敖之孙鬭緍尹权因氏焉秦灭楚迁大姓于陇西因居天水 又传云楚武王克权使鬭緍尹之今南郡当阳县东南有权城
北史权景宣字晖逺少聪悟有气侠晓兵权有智畧从周文拔宏农破沙苑皆先登陷阵转外兵郎中 除南阳郡守盗贼敛迹人得业百姓立碑颂徳 总戎薄伐着尅敌之功布政莅人垂称职之誉岂非有国之良翰欤
权武字武弄少果劲勇力絶人位大将军潭州总管儒林权防字正理少受郑易妙尽幽防诗书二礼大义该洽 仕齐迁国子愽士临机荅难酬报如响由是为诸儒所推
唐权万纪京兆人擢治书侍御史房元龄王珪掌内外官考万纪劾其不平帝以为不阿贵近由是奬礼又言宇文智及贼杀其君其子乃任千牛请斥屏以惩不轨帝从之
权懐恩万纪族孙以防迁尚乘奉御驭人安毕罗有宠见帝不恭懐恩适见之退杖四十帝嗟赏曰良吏也擢万年令赏罚明见恶辄取时语曰宁饮三防尘
无逢权懐恩毎盛服妻子不敢仰视 更五州刺史所居威名赫然吏重足立
权臯字士繇泰州人擢进士第安禄山表为幕府臯度禄山叛欲行虑祸及亲逸去禄山反天下闻名争取以为属顔真卿表为行军司马召拜起居舍人固辞尝曰吾洁身乱世以全吾志欲持是受名耶 韩洄王定与友善常平臯可为宰辅师保李华亦谓分天下善恶一人而已子徳舆
权徳舆字载之未冠以文章称徳宗闻其才召为左补阙贞元八年闗东淮南浙西大水徳舆建言江淮云云冝择羣臣明识通方者持节劳徕 知制诰进中书舍人知礼部乃上书辞免帝曰非不知卿之劳但择如卿者未得其人耳 知贡举凢三嵗 元和初拜尚书同平章事 善辩论开陈古今本末以觉悟人主为辅相寛和不为察察名 徳舆生三嵗知变四声四嵗能赋诗积思经术无不贯综自始学至老未尝一日去书尝著论辨汉所以亡西京以张禹东京以胡广其文雅正当时公卿侯王功徳卓异者皆所铭纪虽动止无外饰其风流醖借自然可慕贞元元和间为搢绅羽仪云
泉【三百二十八】
姓纂本姓全氏全琮之后琮孙晖魏封南阳侯食封白水遂改为泉氏后魏洛州刺史上洛侯泉企也
北史泉企字思道上洛人世雄商洛曽祖景言归魏拜建节将军 企除雍州刺史豪右无敢犯者纎毫不扰于人 后兼右仆射志尚防慎毎除一官忧见顔色 子元礼少有志气颇闲草有士君子之风为洛州刺史 弟仲遵为梁州刺史有方雅之操歴官之处皆以清白见称
唐泉男生字元徳高丽盖苏文子也九嵗以父任为先人迁中裹小兄犹唐谒者也又为中裹大兄知国政凡国有辞令皆男生主之后内附高宗授平懐道行军大总管 至仪凤二年诏安抚辽东并置州县招流窜平敛赋罢力役民悦其寛卒帝为举哀诏勒碑纪功男生纯厚有礼奏对敏辨善射艺其初至伏斧锧待罪帝宥之世以此称焉
坚【三百二十九】
姓纂颍川后汉有二十八将化将军合肥侯坚镡蜀録有罗江都尉坚峻
后汉坚镡字子伋颍川人光武拜化将军与士卒共劳苦毎急辄先当矢石封合肥侯
宣【三百三十】
姓纂鲁大夫叔孙宣伯之后以諡为姓风俗通宋宣公之后后汉有司空宣酆
后汉宣秉字巨公冯翊人拜御史中丞光武特诏中丞与司校尉尚书令防同并专席而坐故京师号曰三独坐 常服布被蔬食瓦器帝见而叹曰楚国二龚不如云阳宣巨公
先【三百三十一】
绛郡今绛州有先氏
左传先轸晋卿也邑于原又曰原轸 先縠晋大夫是曰彘季亦曰原縠 先且居晋卿也是为霍伯又曰蒲城伯 先蔑字士伯晋卿也 汉有先虞
连【三百三十二】
左传齐大夫连称之后 冯翊白水县有连氏
庄公八年齐侯使连称管至父戍葵丘时而徃
天【三百三十三】
庄子有天根注云人姓名
颠【三百三十四】
左传晋大夫颠颉
贤【三百三十五】
见姓苑
【三百三十六】
左传子国光州弋阳郡县东南后为楚所灭子孙以国为氏
【三百三十七】
风俗通云都古诸侯国也子孙以国为氏焉
蜎【三百三十八】
汉书艺文志云有蜎子十三篇楚人也老子弟子
涓【三百三十九】
列仙传涓子齐人
鲜【三百四十】
鲜于氏之后蜀李寿司空鲜思明
旃【三百四十一】
见姓苑
然【三百四十二】
郑穆公子然之后 然丹字子革仕楚为右尹 苍梧姓苑云梧州有然氏
纒【三百四十三】
艺文志纒子著书
骞【三百四十四】
风俗通仲尼弟子闵子骞之后以王父字为氏 金城前梁有骞纶西秦有博士骞包晋有平阳太守骞彄状云其先避地允吾因家金城
防【三百四十五】
风俗通云黄帝之后
篇【三百四十六】
周大夫史篇之后
偏【三百四十七】
右偏将军之后急就章汉有偏吕
绵【三百四十八】
晋大夫食采绵上因氏焉晋张方腹心有绵思 河南官氏志尔绵氏改为绵
便【避偏反 三百四十九】
汉有少府便乐成
颛【三百五十】
颛臾风姓国伏羲之后或称颛氏或号臾氏又颛顼支孙亦为颛氏神仙传有太女颛和
専【三百五十一】
左传吴刺客専诸
鱄【三百五十二】
専诸亦作鱄也
船【三百五十三】
见姓苑
拳【三百五十四】
左传卫大夫拳弥
肩【三百五十五】
见姓苑
名贤氏族言行类稿卷十七
钦定四库全书
名贤氏族言行类稿卷十八
宋 章定 撰
萧【三百五十六】
姓纂宋防子之后支孙封于萧萧叔大心子孙有功因邑命氏焉代居丰沛至不疑为楚春申君客
史记萧何沛丰人也转漕闗中给食不乏 赐带劒履上殿入朝不趋 位为相国功第一 封酂侯食邑八千户 汉髙帝纪镇国家抚百姓给饷餽不絶粮道 次律令 太史公曰何秦时为刀笔吏録録未有竒节汉兴依日月之末光谨守管籥为一代宗臣位冠羣后声施后世
萧望之字长倩东海兰陵人治齐诗射策甲科为郎上疏陈灾异宣帝在民间闻其名曰此东海萧生耶拜为谒者累迁谏大夫丞相司直嵗中三迁 选为平原太守望之雅意在本朝为郡守内不自得上疏征入守少府宣帝察其材任宰相欲详试其政事复以为左冯翊 迁大鸿胪为御史大夫左迁太子太傅又拜前将军 元帝诏望之傅朕八年道以经书厥功茂焉赐爵闗内侯 本以师傅见尊重数宴见言治乱陈王事 有八子至大官者育咸由 望之堂堂折而不挠身为儒宗有辅佐之能近古社稷臣也【传赞】
萧育字次君以父任为太子庶子后拜司校尉守大鸿胪少与朱博为友长安语曰萧朱结绶言其相荐达也
南史萧思话孝懿皇后弟子也外戚令望早见任待歴十二州杖节监督者九焉 长子惠开迁御史中丞百寮惮之拜益州刺史严用威刑蜀人号曰卧虎后除少府加给事中益不得志曰大丈夫入管喉舌出莅方伯乃复低头入中邪毎谓人曰人生不得行胷懐虽夀百嵗犹为夭也 次弟惠明亦有时誉为吴兴太守 子眎素梁天监中位丹阳尹丞武帝赐钱八万一朝散之亲友 荣利不闗于中喜怒不形于色后为诸暨令到县十余日挂衣冠于县门而去諡曰真文先生 惠明弟惠基善书及奕碁累迁太常加给事中立身退素朝廷称为善士 子洽字宏称累迁临海太守为政清平不尚威猛人俗便之惠基弟惠休仕齐为广州刺史 子介字茂镜齐武帝曰萧介甚贫可处以一郡复曰始兴郡频无良守可以介为之及至甚着威徳防侍中阙帝曰我门中久无此职宜用萧介为之应对左右多所匡正迁都官尚书毎军国大事必先访介帝谓朱异曰端右材也 子允字叔佐晋安王镇湘州以为长史蔡征曰公年徳并髙国之元老从容坐镇旦夕自为列曹何为辛苦藩外 后拜光禄大夫 允弟引字叔休善书为当时所重陈宣帝尝披奏事指引署名曰此字笔趣翩翩似鸟之欲飞引谢曰此乃陛下假其毛羽耳性抗直不事权贵为库部侍郎在职一年而器械充足宦者李善度蔡脱儿等多所请属引皆不许族子宻谏之引曰吾之立身自有本末亦安能为李蔡致屈
萧琛字彦瑜惠开从子仕梁歴左户度支二尚书侍中尝预御筵醉伏武帝以枣投琛琛取栗掷上正中面曰陛下投臣以赤心臣敢不报以战栗上毎呼为宗老
萧摩诃字元骁勇有名累以功授骠骑大将军讷于言恂恂长者至临戎对宼志气奋发所向无前 子世亷有父风
萧济字孝康预平侯景功封松阳侯
萧叡明字景济兰陵人见孝义传
北史萧赞字徳文仕魏为都督齐州刺史机辩文义颇有可观而轻薄俶傥犹有父风
萧正表字公仪质貌丰美性理短暗至仪同三司萧只字敬式为扬州刺史于时政寛人慢只独涖以严切梁武悦之 子放字希逸居父丧以孝闻庐室前有二慈乌来集各据一树为巢时以为至孝之感
萧退在梁位青州刺史 子慨深沉有体表善草隶书南士众称为长者歴著作佐郎
萧泰字世怡授蔡州刺史政存简惠深为吏人所安子宝字季珍未弱冠名重一时仕隋至吏部侍郎
萧防字智遐温裕有仪表魏使至梁武帝以防辞令可观令兼中书侍郎授币于宾馆 仕魏为上州刺史为政以礼让为本 元日放狱囚归家三日并依限而至吏人称其惠化
萧圆肃字明恭风度淹雅敏而好学周明帝时拜咸阳郡守甚有政绩改太子少傅作少傅箴太子见而悦之
萧大圜字仁显四嵗能诵三都赋及孝经论语周文帝时位仪同三司心安闲放尝云闾阎有优游之美朝廷有簪佩之累 北山之北弃絶人间南山之南超逾世网借纎草以防长松结幽兰而援芳桂 歌纂纂唱乌乌可以娱神可以散虑
儒林萧谈笃学诗书春秋礼记并通大义尤精汉书甚为贵逰所礼拜国子博士
唐萧诜后梁宣帝曽孙也少贫佣书事母孝炀帝以外戚擢罗川令
萧瑀字时文梁明帝子爱经术善属文尝以刘孝标辩命论诡悖不经乃著论非之瑀毎上便宜上诏曰得公言社稷所赖朕既宝之故赐黄金一函 上言便宜建封建又上尝谓瑀不可以利怵死惧社稷臣也赐诗曰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又曰公守道耿介古无以过
萧钧有才誉为谏议大夫卢文操盗库财髙宗以自盗罪死钧曰若是则天下谓陛下重货轻法帝曰真諌议也诏原死
萧嵩姚崇称其逺到 会吐蕃陷瓜州囘纥杀凉州守帝徙河西节度使懐保边人诸部威憺十七年兼中书令在公谨宻人莫见其际
萧复字履初为学自力非名士夙儒不与游以清操显为同州刺史嵗歉州有京畿观察使储粟复辄发以贷人有司劾治刺史吊之复曰茍利于人胡责之辞上言宦者监军权望太重是曹止可委宫掖事
萧俛字思谦及进士第又以贤良方正对策异等元和中皇甫镈荐为御史中丞 王播赂权幸求宰相俛劾播纎佞不可汚台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