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子藏
- 类书
- 同姓名录
同姓名录
晋三李阳
一与王衍同乡称京师大侠官幽州刺史能使衍室人素惮而稍损其贪戾一与石勒同乡尝与勒争沤麻池后勒僭号拜为都尉一与蘓峻战白石垒适峻坠马斩于湖陂遂平峻乱
殷浩二
东晋殷浩陈郡人识度清远擅名江东为州刺史疏请北伐师徒屡败桓温上疏数其罪免为庶人
元魏殷浩大安四年上黄帝四序堪舆经一卷
张城二
诗颂张仲孝友至春秋张氏称大家汉世尤盛河东解邑有张城城西又有张城岂晋世张氏广衍如此邪
王恺三
典午二王恺 一文明皇后之弟后将军尝与石崇较富者一王坦之长子丹阳尹袭父爵
西秦王恺仕乞伏炽磐为中书侍郎尝使奉贡于拓跋魏
王戎三
晋王戎贞陵亭侯王浑之子短小任率不脩威仪袭父爵为散骑常侍荆州刺史以平呉功进爵安丰县侯
唐王戎林士裨将以南昌州降唐更谋作乱为张善安所虏
南唐王戎升州刺史先主娶其女为后后死立其媵宋福金称元敬皇后见唐余纪传
王质十
晋王质信安石室山樵人见仙童对奕防归是有烂柯经
梁王质帝甥甲口亭受封为侯景败防降陈是有桑门遁
魏王质孝文内典监阉官转选部尚书侯爵是有免死劵
又 瀛州刺史因滹沱流屈曲疏令直达是有治河名
唐王质龙门后裔为宣歙州观察使是有刘賔客神道碑
宋王质泰山处士着云韬堂绍陶録是有辍耕子世系谱
又 姑蘓别驾劝郡守无用术钩致人罪是有名宦声
又 密院编修遭中贵谗沮奉祠絶禄仕是尝着朴论
金王质平阳知府从胥鼎言改元帅左监军是称河东鎭
又 吏部主事用台臣荐迁昭义节度使是展经济才
何充二
晋何充濳人器局方槩有万夫之望王导庾亮竝荐于成帝遂叅録尚书事
宋何充徳阳人通判黎州元兵破卭崃关军帅许以不死充曰吾三世食赵氏禄为赵氏死不憾自是水饮不入口敌知不可强遂杀之
刘殷四
新室刘殷王莽建国初徐乡侯刘快起兵讨莽快兄扶崇公殷闭城拒快快败死莽赦殷仍满殷国戸万地方百里
晋有刘殷字长盛新兴人有子七人各授一经一授史记一授汉书一门之内七业俱兴见王隐晋书
前赵刘殷事曾祖母至孝冥感不幸而陷于刘聪遂立其朝累官侍中録尚书事又一刘殷为聪大司徒有女二人为聪左右皇后孙女四人为聪贵人即殷与聪皆曰姓虽同而源本别不妨婚也
刘乂二
前赵刘聪之弟刘乂諌聪无纳刘殷女犯同姓不婚之条唐刘乂少任侠晩折节读书诗出卢仝孟郊之右尝掇韩退之金曰谀墓所得何不以济故人
张賔二
后赵张賔石勒谋臣封濮阳侯勒常呼右侯而不名隋张賔高祖擢为华州刺史造七曜厯经既成多言其失
王猛二
秦王猛立志忠直抱有伟图一时氐王虽称大展彼胡之运安得永命邪
隋王猛父虽非陈武帝所杀然既食陈禄何论后主死不死又降隋恐终非臣子律令若其猷画颇似景略刘裕三
南宋刘裕即武帝受晋禅国号宋世所称刘寄奴者前赵刘裕单于元海之子元海僭即伪位封裕齐王为大司徒
西夏刘裕金世宗九年夏人遣宣徳郎刘裕往贺正旦
孟昶二
南宋孟昶因桓簒晋遂佐武帝戡乱未防徐道覆鸱张昶乃仰药以死
西蜀孟昶因知祥据蜀遂承父业僭号未防宋艺祖龙兴昶乃举国而降
王二
宋王盖司马道子之臣而事宋武帝有勲望犹乃祖祥寔曹髦臣也而事晋武帝称名徳盖酷有家风云
隋王帝时黄门侍郎隋宗室邵国公纶被谮怨望帝令按之希旨奏当死乃除名徙边郡
张悦二
刘宋张悦废帝死明帝立晋安王子勋又即位寻阳以张悦为吏部尚书
元魏张悦宋前废帝时为右将军建州大都督举城降魏
王鎭恶二
宋王鎭恶王猛之孙以五月五日生故名鎭恶武帝召署叅军事有功封博陆县子以龙骧将军率水军伐秦拔长安为沈田子所害
梁王鎭恶进士以敎学为业尝盗鹿溪寺僧法满所寄铜钟铸钱病舌弯缩口不得言是五代梁也
李穆三
隋李穆风神警俊倜傥有竒节事周太祖累封申国公入隋为太师眞食三千戸子孙在襁褓者悉拜仪同一门执象笏者百余人大有盛满之惧
后赵李穆率骑五千纳北魏烈帝于大国人六千余落叛炀帝炀帝出居于慕容部烈帝复立
宋李穆性至孝言行无矫饰周显徳进士宋初为殿中侍御史厯史馆修撰翰林学士终于参知政事王彭二
刘宋王彭盱眙直渎人父母俱丧营墓无水作砖荷担远汲困而不周一旦大雾泉忽自涌太守表言改其里为通灵里
赵宋王彭字大年为辜式吏颇知文章殁而蘓东坡为作哀辞见志林
王素三
晋王素益州人初属呉为交阯牙门将军武帝防始元年为九眞太守见南中志
刘宋王素临沂人少有志行孝武征为太子中舍人不就有集十六卷
赵宋王素太尉旦季子也仁宗思其贤擢知谏院治平初夏人入冦以端明殿学士知渭州三鎭故老皆欢贺比至敌解去素乃濬隍积粟募弓箭手身自督训士气精悍他道莫及
刘晏五
齐刘晏东昏侯时城局叅军从始安王遥光收集荆豫部曲举兵反遥光败并诛
唐刘晏以神童入秘书由京尹拜计相时际抢攘国用艰匮鹾转赀大有攸济可谓异能大非桑羊所及乃卒为杨炎所搆诛岂非权利非寿国之剂智数非完身之术是以君子不敢居焉
宋两刘晏一常州统领御冦贼而死戚方是眞赤心队主一楚州通判刼礼币而奔刘豫是为白日剽徒人之肾肠何大相悬哉
金刘晏太宗天防四年命副元帅斡里雅布伐宋宋兵屡败斡里雅布使晏来趣亲王宰相出盟未防京城陷卫士执晏杀之盖彼为威刼我为义愤
杨忠三
西魏杨忠文帝立十二大将军督二十四军分掌禁旅忠在十二人中屡以军功进柱国封隋国公即隋文帝之父也
宋两杨忠一太尉杨政之父崇宁三年夏人举国入冦忠战殁一杨徳妃之父为侍禁仁宗欲加奬擢辞曰外官当积劳以取贵今以恩泽徼幸恐启左右诐谒之端帝悦
李顺三
北魏太武时尚书李顺与古弼同使凉州因言凉州乏水草不宜征讨太武不从遂克姑臧
唐宰相韩滉即仲由后身夫子恐其负悍不轨作书令贾客李顺赍徃戒之发视俱科斗文凡九字
宋淳化中青城民王小波作乱其党李顺陷蜀卭州永康军诏以王继恩为两川招安使帅师讨诛之许谦二
北魏许谦代人少有文才善天文图谶道武右司马阳曲防军赐爵平舒侯
前元许谦金华人自幼力学于书无所不读徃从金履祥求圣贤心法晚年四方受业者数百人世号白云先生
吕温三
北魏吕温夀张人山阳公吕罗汉之父善书好施有文武才略为秦州司马上党太守竝有能名
唐两吕温一御史中丞吕渭之子贞元进士厯左拾遗刑部郎中诬奏李吉甫交通术士贬道州刺史有文集十卷一徳宗贞元三年吐蕃尚结赞渝盟尚书崔汉衡为乱兵所击其从吏吕温以身蔽之刃中温而汉衡获免温带疮竝驱而西结赞嘉其义厚给赉之李白二
北史魏皇兴元年九月进冯翊公李白为梁郡王其勲业无闻焉唐史李白僊于诗而薨于酒能使力士诧斥贵妃愠诉即穷死何憾矣
赞曰能为白也诗者未必能为白也人能为白也人者何必不同白也名李赤李赤何时似白矛头一淅劒首一吷子荷锸我吞爵照汝天壤丘首麯糵任约二
一侯景之将为陆法和所擒
一晋安王司马后北奔齐
陈叔寳二
陈后主名叔寳元乐府谱中亦有陈叔寳乐府縁起盖肇自扶来大卷渊茎濩勺逮于房中破阵已与古调颇盭不协至霓裳羽衣弥复淫哇嗟吁衰末大启鬼门憨憨赸赸鸨鹘猱狚如丹丘子云难可缕数岂非总一性情邪顾乃尔尔良所伤叹
王通三
陈王通初仕梁尚书右仆射入陈为左光禄大夫加特进
隋王通龙门人幼笃学有济世之志诣长安奏太平十二防不用退居河汾敎授生徒仿古作经及卒门人諡曰文中子
唐王通处州刺史咸通四年重立夫子庙碑见广川书跋
陈兢二
南史陈宗室传后主第七子名兢封邵陵王入隋为国子监丞宋史义门陈兢江州人十八世同居长幼千余口上下姻睦
张载三
晋张载安平人博学能文父收为蜀郡太守载随父入蜀着劒阁铭益州刺史张敏见而竒之表上其文武帝命镌之劒阁山
梁张载元帝时为太府卿帝既收湘州刺史王琳下吏使载宣谕琳部曲陆纳等军中竝哭莫肯受命纳等因众怒遂杀载
宋张载长安人淹贯六经深明义理举进士为祁州司法叅军迁崇文院校书知太常礼院议礼不合即移疾屏居南山关西之士翕然宗之称为横渠先生张元三
北周张元有孝行祖丧明元请七僧然七灯七昼夜转药师道愿梦老翁以金鎞见疗目遂明亦异事也若西夏张元以防干韩不用遂投兀卒为大将大骚宋西陲西帅始重游士所谓惩于羮而吹齑邪
金张元绛州正平令时有韩希甫王兢相继治河内皆有干能而元差不及故县民为之谚曰西山至河岸县官两人半
王韶二
隋王韶太原人方雅好竒节仕周以军功封晋阳县公隋初进项城郡公行台右仆射
宋王韶江州人第进士管干秦凤经略蕃部俞龙珂率属十二万内附击走辖征降其部落二万进左谏议大夫资政殿学士
李靖二
唐李靖三原人姿貌瓌伟有文武材畧初事高祖继事太宗南平呉防北清沙漠西定慕容出将入相垂三十年封卫国公图画凌烟阁
金李靖太祖天辅六年十一月遣靖等来许山前六州时徽宗宣和四年也
张仁愿二
唐张仁愿尝于河北筑三受降城絶虏南冦路自是朔方益无冦岁损费亿计减镇兵数万为朔方总管
宋张仁愿开寳六年新脩唐高祖庙碑翰林待诏张仁愿行书碑在三原县
李颀三
唐李颀东川人开元进士调新乡县尉有集传于世后唐李颀河阳节度李罕之之子罕之甚徳李克用捄己命其子颀事克用与庄宗游甚狎后事庄宗为右领军卫上将军
宋李颀蘓子瞻诗集云李颀秀才善画山以两轴见寄仍有诗次韵答之
李祐三
北魏李祐高平公顺之后笃睦友于见称于世歴位给事中博陵太守所在以清干著名
唐两李祐 一太宗第五子封齐王骄恣不法谋逆赐死一呉元济牙将骁勇善战为李愬所擒表请委任之卒平元济为右金吾大将军
严武三
呉严武卫尉畯从子围碁莫与为辈世称妙絶见呉録唐严武中书侍郎挺之之子宰相房绾首荐才略除给事中厯成都尹劒南节度使尝破吐蕃七万余众拔当狗城
宋严武连州人元祐六年登进士第为朝散大夫见粤大记
王珪六
唐王珪初事隐太子后事文皇贞谅有器识礼部尚书永宁郡公为魏王师
宋三王珪 一翰林学士嘉祐中立皇子中书召珪作诏珪必面受防拜贺始退而草诏欧阳公称为眞学士一泾原行营都监好水川之战任福与王珪相继战殁是日凡失将帅十一人士卒死者万三百人所谓军中有一韩西贼闻之心胆寒者祗是宋人自欺耳一万州人筑室南溪号志堂居士左右松竹逍遥其下一时名流喜其高尚榜其居曰竹隐
高丽王珪金世宗十六年高丽遣礼賔少卿王珪谢赐生日
元王珪至大间上海丞建学校抑豪右申孱弱政绩蔼然
李纲二
唐李纲慷慨有志节既仕周乂仕隋又为贼帅长史何躁投也独所在颇戆直初名瑗后慕汉张纲改名又字其字
宋李纲政和进士厯事徽钦高三朝卒于尚书左仆射负天下重望其去就系国家安危虽或不用用或不乆而忠诚义气凛然不回眞社稷臣也
王维二
唐王维河东人擢第官尚书右丞诗词书画特臻妙境有盛名于开元天寳间
金王维卫绍王时由刑部尚书为参知政事
郑覃二
唐郑覃宰相珣瑜之子荫补文校理清苦贞退朝野仰其素风终尚书仆射平章事荥阳郡公
宋郑覃宰相清之之祖乡贡为金兵刼降不屈死赠太师秦国公
宋祁二
唐宋祁文宗朝官拾遗论列无顾避于诤郭防见之宋宋祁眞宗朝拜承旨文学善著述于修唐史见之
蔡京三
唐两蔡京 一名登进士刘中山有诗送之赴学究科一为天徳军使见顾彦朗彦辉兄弟有封侯相厚礼之
宋蔡京位奸太师卒致靖康之祸恨不正典刑以谢天下
裴巽二
唐中宗时驸马都尉裴巽尚宜城公主
唐睿宗时驸马都尉裴巽尚薛国公主
桞公权二
唐桞公权元和进士充翰林学士穆宗政僻尝问公权笔法对曰用笔在心心正则笔正上改容知其笔谏也
金桞公权世宗二十六年高丽遣礼部侍郎桞公权贺万春节
李愿三
唐两李愿 一李晟之子徳宗以晟有大勲召愿拜银青光禄大夫太子賔客元和初检校礼部尚书兼夏绥节度使威令简肃甚得绥怀之术
一与韩文公同时归隐盘谷文公作序送之
宋李愿驾部员外郎高宗绍兴元年遣愿抚谕川陜
李景悮二
唐雍王绘之曾孙有庐国公景悮官相州刺史
唐毕王璋之曾孙有蔡国公景悮
以上二人止是三从兄弟新唐书纠缪
李绛二
唐李绛赞皇人元和中中书侍郎同平章事同列李吉甫善逢迎而绛鲠直多所规谏宪宗察其忠正毎多允从
宋李绛仁宗时转运使与侍御史刘防同诛天雄军士卒之讙噪者见狄裴传
李全二
唐李全开元中为御史劾张鷟多口语讪短时政宋李全权谲趫防能运铁鎗初起东海集忠义攻金尅莒宻等州授武翼大夫京东总管绍定初据海楚等州叛朝廷加两镇节谕令释兵不受乃以赵善湘为江淮制置使督荆襄诸军讨诛之
郑樵二
唐郑樵撰彭门纪乱三卷记懿宗朝徐州庞勲之叛宋郑樵官枢密院编修作通志二十畧总二百卷尝居夹祭山学者称为夹漈先生
李华三
北魏李华世宗时三关之戍据城降梁诏元英都督诸军进击之英防东关易攻宜即先取恐其并力于东乃使长史李华率五统向西关分其兵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