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姓名录

  宋邓渊湘隂人登崇宁第除国子丞迁虞部员外郎星变上封事剀切蔡京恶之左迁监酒税
  袁枢二
  陈袁枢司空袁昻之孙沉静好学手不释卷家本显贵赀产充积而枢独处率素傍无交徃非公事未尝出游天嘉初为吏部尚书领丹阳尹以父拜表自解
  宋袁枢建安人词赋第一除太学录出为严州敎授喜诵资治通鉴苦其浩愽乃区别其事而贯通之号通鉴纪事本末龚茂良奏其书孝宗嘉叹
  李湛二
  北魏李湛李浑之子渉猎文史有家风兼通直散骑常侍聘陈使副袭爵泾阳男
  唐敬宗讳湛
  裴寛二
  周裴寛闻喜人为征虏将军与东魏战于新城因伤被禽至河隂遁还见文王喜其冐死而归乃手书授持节帅都督封阳夏县男
  唐裴寛裴漼从祖弟开元末为户部侍郎性友爱弟兄多宦达子侄亦有名称立第同居八院相对击鼓而食当世荣之
  游元二
  隋游元任城人大业初尚书度支郎领左骁卫长史督运黎阳杨感作逆元引正义责之被囚不屈见害
  宋游元游经曽孙服膺象山之学为文典赡举进士授安化簿以理义训导邑士减泉司铁课以利民薛寘二
  周薛寘汾隂人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出为浙江刺史前中书监卢柔学业优深文藻华赡而寘与之方驾世号卢薛焉
  宋薛寘昌国人雅有才学以圣人执权赋领乡荐调衡阳簿时史弥坚帅湖南冦起黒风洞寘徃抚谕将至有道其姓名者其酋曰即四明作圣人执权赋者邪遂投戈而退
  龚頴二
  刘宋龚頴遂宁人少好学益州刺史毛璩辟为劝学从事璩为谯纵所杀故佐吏并逃亡頴号哭奔赴殡送以礼元嘉末刺史陆徽表頴节义不被朝命终于家
  赵宋龚頴歙州刺史慎仪之侄太祖朝为右赞善大夫慎仪被宣州节度使卢绛所杀頴上言求复季父之讐帝即命斩绛
  李绘三
  北魏李绘李灵曾孙天保初为司徒右长史其为髙阳内史时河间太守崔谌恃势乞麋角鸽羽绘答书曰鸽有六翮飞则冲天麋有四足走便入海下官肤体疏嬾手足迟钝不能近追飞走逺事佞人
  隋李绘唐宗室淮阳王道之祖位夏州总管武德初追封雍王
  唐李绘太原尹李蔚从兄官至刺史见李蔚传
  卢广二
  梁卢广涿人明经有儒术天监中为国子愽士徧讲五经言论清雅仆射徐勉深相赏好
  唐卢广户部尚书卢啇之父河南县尉
  杨温二
  隋杨温髙祖母弟之子好学解属文炀帝即位被诬徙零陵作赋以寄其哀思帝见而恶之转徙南海
  后汉隠帝遇害周太祖遣冯道迎徐州节度使刘赟为汉嗣赟留敎练师杨温等守徐州温等闻赟不得立乃闭城拒命太祖命王彦超讨之见杀
  张文蔚二
  梁张文蔚河间人仕唐中书侍郎同平章事太祖始立仍以文蔚为相梁初制度皆其裁定
  宋张文蔚张永德之孙咸平初永德请老授太子太师分司西京仍以其孙大理寺丞文蔚厘务洛下以便就养
  邓俨二
  北魏邓俨邓宗庆之孙安南将军兼尚书左丞郢州刺史
  金邓俨宜民人擢天德第明昌初为户部尚书
  李彻二
  北齐李彻平棘人位尚书左丞见李灵传
  隋李彻岩绿人左武卫将军诏总晋王广府军事进爵齐安郡公时蜀王秀亦镇益州上谓侍臣曰安得文同王子相武如李广达者乎其见重如此
  崔彧二
  魏崔彧武城人善医术位至宁逺将军性仁恕见疾苦辄与治之广敎门生多令救疗
  元崔彧州人刚直敢言世祖器重之刑部尚书参知政事疏言时政多见施行
  刘芳二
  北魏刘芳彭城人宣武朝尚书令出为青州刺史才思深敏特精经义兼览苍雅辨析无疑凡有惑者皆徃询访时人号为刘石经
  宋刘芳襄州人五世同居诏旌其闾淳化四季入贺夀宁节赐进士出身
  韩武二
  梁张彪举义征侯景景党赵棱伪就彪计事举刀刺彪左右韩武入视遂共诛棱
  唐王建为西川招讨使欲遂有蜀地因急攻成都且谓骠将韩武曰城破吾与公递为节度使武等战愈力王德二
  北魏王德武川人善骑射常从周文征伐累有战功大统初加车骑大将军进爵河间郡公
  宋王德熟羊砦人以武勇应募防金人入侵德从十六骑竟入隆德府执伪守姚太师左右惊扰德手杀数十百人众愕眙莫敢前遂械姚献于朝钦宗问状姚曰臣就时止见一夜义耳时遂呼为王夜义与金人大小百战虽名王贵酋莫不糜碎
  李郁二
  后魏李郁李孝伯之后好学沉靖博通经史永熈初左光禄大夫兼都官尚书于显阳殿讲礼记诏郁执经羣难锋起解説不竆孝武及诸王凡预听者莫不嗟善
  宋李郁光泽人少从杨时学时妻以女绍兴初召对便殿还家筑室西山学者号曰西山先生
  杨煚二
  隋杨煚文帝废太子勇之子封頴川王
  唐杨煚进士及第再迁左拾遗昭宗喜游宴不恤时事煚上疏极諌帝面赐绯袍象笏官终諌议大夫许安仁二
  北魏许安仁相州刺史许彦之孙袭爵武昌公
  金许安仁交河人大定进士明昌间任汾阳军节度使质实无华澹然有古君子之风为时人所称
  赵煦二
  北魏赵煦天水人位秦州刺史好音律以善歌闻宋哲宗讳煦
  杜彦二
  隋杜彦云中人开皇初为丹州刺史讨平尉迟迥封襄武县公后拜云州总管北夷畏惮胡马不敢至塞
  宋髙宗建炎元年宻州军校杜彦作乱州守赵野弃城走彦追执之数其逃遁之罪而杀之见赵野传李蔚三
  后周两李蔚 一大司农李谐之子博学善文词位尚书左兵郎中仍聘陈使副江南以其父曽经将命甚重焉卒于秘书丞 一唐宗室襄武王李琛之祖仕周为朔州总管武德初追封蔡王
  唐李蔚陇西人干符初检校司空东都留守东畿汝都防御使
  崔融二
  北魏崔融崔挺族子员外散骑侍郎定州别驾
  唐崔融全节人崇文馆直学士国子司业为文典丽当时罕比朝廷所颁洛出宝图颂则天哀册文及诸大手笔并手勑付融
  刘亮二
  南宋刘亮彭城人少工刀楯以军功封顺阳侯厯梁益二州刺史忽欲致长生迎武当道士合僊药服之遂卒及敛尸弱如生
  北周刘亮中山人以骑将力战有功进开府仪同大都督封长广公
  宋显二
  北魏宋显广平太守宋愔长子袭爵列人子
  北齐宋显为西兖州刺史河隂之战深入没于阵
  王庆三
  隋王庆祁人开悟有才畧初仕周从征有功授上大将军延州总管开皇初赐爵平昌郡公
  北周王庆河间郡公王德之子嗣爵位开府仪同初德防父贫无以塟卖庆并一女以营事遭乱不复相知及德为平凉郡守始得之
  唐大理卿马曙从人王庆告曙家藏甲兵曙坐贬官而庆无罪中书侍郎魏謩引法律论之乃杖杀庆李愔三
  后魏李愔司徒李裔之后袭爵赵郡公与从兄普济并应秀才举时人谓其所居为秀才村
  唐两李愔 一太宗第六子贞观十秊封蜀王
  一宪宗第十五子长庆元年封茂王
  韩二
  隋越王侗封窦建德为夏王建德以韩为行台仆射见建德传
  唐宪宗徴天下兵讨吴元济以韩为都统见李光顔传
  裴肃二
  隋裴肃河东人开皇初为朔州总管长史见皇太子勇被废上书乞封小国使得迁善帝称其至诚而太子广不悦及炀帝嗣位不得调者乆之肃亦杜门不出
  唐裴肃河内人贞元中自御史中丞兼浙东观察使时山贼为乱陷浙东郡县肃讨平之因纪其事号平戎记上之德宗嘉赏见裴休传
  北魏两崔鸿
  一梁郡太守崔敬友之子正光初为司徒长史加前将军着十六国春秋一百卷因其旧记时有増损褎贬
  一散骑侍郎崔融之子郡功曹
  髙干二
  北魏髙干庄帝时为侍中抚军将军尒朱氏弑逆干升坛誓众词气激扬涕泗交流将士莫不感愤遂迎齐神武于阳定防立孝武
  宋髙干燕人李景据江南濳结契丹干父霸将契丹命以干从行使景干遂挈族归宋土著亳州
  李慎二
  北魏李慎司徒李裔之后武定中东平太守
  唐李慎太宗第十子封纪王文明元年加太子太师领贝州刺史少好学长于文史皇族中与越王贞齐名时人号为纪越
  杨坦二
  隋杨坦宗室滕穆王瓒之子长沙郡公
  宋杨坦太尉廷璋之子屯田员外郎盐铁副使
  郑修二
  后周郑脩北海人隠于歧南依岩结宇不交世俗雅好经史专意门前后州将数徴不至刺史魏兰根频遣致命脩不得已暂出一见辄还山舍
  宋郑脩蓬州人年七嵗日诵万言登元祐第知梁州军禄有余悉为小民代输未及引年翻然而归所居结茅扁曰饭牛庵
  宋鸾二
  元魏宋鸾尚书右丞宋隠族孙东莞太守
  宋宋鸾知秦州宋珰之父监察御史
  王凝二
  隋王凝隠士王绩之兄为著作郎撰隋书未成而死唐王凝干符初检校礼部尚书宣歙观察使黄巢攻宣城誓与此城同存亡贼退遇疾有大星坠于正寝卒时年五十八
  李二
  北齐李南皮人年十六通六经诣大儒徐遵明受业称髙弟年二十二便自濳居讨论是非撰定孝经论语毛诗三礼义疏及三传异同周易义例合三十余卷用心精苦曾三秋冬不畜枕
  元李黎阳人守延平擒宁化寨冦解福州围复进兵击福安贼战死赠镇国上将军陇西郡公
  杨汪二
  隋文帝谓諌议大夫王达曰卿为我觅一好左丞达遂私于杨汪曰我当荐君为左丞若事果当以良田相报汪以达言奏之达获罪卒拜汪尚书左丞
  唐陈纂仁诬嶲州都督张审素谋反宗诏监察御史杨汪即按当审素实反斩之见张琇传
  韩明二
  周韩明少师韩果之子嗣褎中公爵为黎州刺史与尉迟迥谋反被诛
  宋韩明为开州守将元兵破开州率所部兵力战死
  刘渊三
  前汉刘渊宗室城阳荒王之子初元元年封博石侯前赵刘渊匈奴冐顿之后姿仪魁伟猿臂善射晋太康末拜建威将军五部大都督封汉光乡侯还至左国城上太单于之号寻僭称帝国号赵
  宋宝祐六年元兵至顺庆帅守元鉴城守麾下刘渊杀之以降
  石泰二
  后赵石勒大兴二年署石季龙为单于元辅都督禁卫诸军命叅军石泰撰大单于志
  宋石泰常州人遇张紫阳得金丹之法道成作还元篇行于世夀一百三十七中秋日尸解
  李询三
  隋李询大将军李贤之子初为元帅长史委以心膂从韦孝寛击平尉迟迥进大将军上柱国封陇西郡公
  宋太宗太平兴国二年命威胜军使解晖征并州擒招讨使李询等六人献行在见解晖传
  八年西人冦宥州廵检使李询击走之
  姚兴二
  后秦姚兴伪主姚苌长子袭位二十二年伪諡文桓皇帝
  宋姚兴相州人以州校劫杀金人功授武义郎绍兴中战却金兵于庐州俄铁骑至兴力战手杀数百人父子俱死诏即其砦立庙旌忠
  张进二
  后赵张进元城人为刺奸外部都督给事举刺不避豪右军中惮之号曰张霹
  宋张进曲阜人拳勇善射太祖竒其才力补控鹤军厯事太宗真宗累迁并代副都部署
  刘铢二
  后赵石鉴僭伪以石闵为大将军李农为大司马已而欲诛之命龙骧将军刘铢结羯士三千进攻不尅反为所杀
  后汉刘铢陜州人隠帝时知开封府周太祖兵犯京师铢悉诛太祖家属太祖入京使人责铢铢曰为汉诛叛臣尔岂知其他太祖杀之
  石宣二
  后赵石宣季龙次子封河间王
  宋石宣都统制张威部将金人陷大安军威顿兵不动濳遣宣等袭大安大破之
  髙弼二
  后燕髙弻仕慕容垂为郎中令见后燕录
  南唐髙弻为黄州刺史周世宗征淮南下黄州被擒见宋史解晖传
  苏辙二
  唐苏辙为河中永乐县令贞元中调卒戍边县人姚栖云之父战没栖云招魂归塟庐墓终身辙以俸钱买地开阡刻石表之见宋史姚宗明传
  宋苏辙沉静简洁为文有秀杰之气与兄轼同豋进士累官翰林学士遇事直諌无所避讳落职安置雷州刘权二
  前赵刘聪袭伪位封第七子权为秦王
  隋刘权丰人大业末为南海太守甚有异政遇盗贼蠭起其子世彻宻遣人诣权讽令举兵权召集寮佐对斩其使
  杨轨二
  南凉杨轨初为吕光守将及秃发乌孤攻克金城轨率户数千来奔乌孤以轨为賔客
  北周杨轨为芮城县博士因邑人张元事祖至孝轨等二百余人上状诏表其门
  李孝基三
  隋李孝基李顺孙有才学风词甚美以卫尉丞待诏文林馆至仪曹郎中
  唐李孝基髙祖从父弟武德初封永安王授陜州总管刘武周将宋金刚冦汾浍以孝基为行军总管讨之战败被害
  宋李孝基进士髙第晏殊富弻荐其材任馆阁欲一见之孝基谓名器何可私谒竟不徃累官光禄卿与父东之同谢事士大夫美之以比二疏
  王翊三
  北魏王翊王深之子风神秀雅好学有文才为济州刺史清静有政绩入为散骑常侍国子祭酒
  唐王翊晋阳人乾元中山南东道节度使代宗素重之目为纯臣及即位擢刑部侍郎御史中丞
  宋王翊郫县人宝庆进士嘉熈初制置使辟为叅议官为文诀先墓誓以死报国及北师至募兵拒守城陷师入公署翊朝服危坐愿与此城俱亡北冦相谓曰此忠臣也戒勿杀翊赴井死
  李元礼二
  唐李元礼髙祖第十子封徐王厯徐州都督绛州刺史以善政闻玺书劳勉赐以锦防
  元李元礼真定人官太常博士一时礼文多所详定及为监察御史弹劾无所囬挠
  刘湛二
  后赵刘湛京兆人学明图谶尝曰新平地古颛顼之墟里名鸡闾应出古帝王宝器其铭曰延夀宝鼎至苻坚建平十八年新平人耕地果得之以献见前奏录
  宋刘湛湼阳人元嘉中领太子詹事时王华王昙首殷景仁竝为侍中文帝于合殿与四人宴饮甚悦华等出帝目送良乆叹曰四贤一时之秀同管喉唇恐后世难继
  石荣二
  后赵石荣为宁西将军屯于秦洛及石虎死班师而归遇石遵于季城説遵废石虎子世而自立
  后魏石荣为洛州刺史封隂平子御史中尉王显奏其恣荡非轨臊声布于朝野请以见事免官付廷尉正辠诏可
  唐两李绅
  一顺宗第十九子贞元末封袁王
  一李敬曾孙眇小精悍长于歌诗时号短李穆宗朝为翰林学士与李德裕元稹同在禁署世称三俊苏籥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