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姓名录

  汉桓帝时刘茂为司空会司校尉李膺等抵罪而南阳太守成瑨太原太守刘瓆下狱当死茂上书讼之帝不悦坐免
  王度二
  东汉世祖女浚仪公主适軮侯黄门侍郎王度
  后赵建武初年百姓奉佛沙门甚众中书著作郎王度奏请听西域人得立寺都邑以奉其神其汉人皆不得出家有犯者与淫祀同罪
  后汉两李元
  一光武时淯阳人举家疫没惟孤儿续始生而赀财千万诸婢谋杀续分财其苍头李善负续逃隐续年十岁善与归本县脩理旧业告奴伏法见李善传
  一顺帝时中黄门初帝被废为济阴王元与孙程等同谋立帝封襃信侯见孙程传
  张兴三
  汉张兴鄢陵人习梁丘易永平十年拜太子少傅显宗数访问经术弟子自逺至者著录且万人为梁丘家宗
  北燕张兴事冯跋为卫将军万泥乳陈阻兵叛跋遣冯与兴将步骑二万讨之乳陈克期出战兴伏兵邀击俘斩无遗
  唐张兴束鹿人性忠勇为饶阳裨将不肯从史思明且切责之思明怒锯解之兴骂不絶口军中为之改容刘雄三
  后汉两刘雄 一永平二年为平原令剧贼毕豪入平原界雄将吏士追至厌次河与贼战败被执小吏所辅叩头愿以身代获免一涿县人先主之祖举孝廉官至东郡范令
  后周刘雄临洮人孝闵时为骠骑大将军皇太子征吐谷浑雄功多又从平并州上大将军进爵赵郡公突厥冦幽州战死
  后汉三王调
  更始败土人王调杀郡守刘宪自称大将军乐浪太守为郡三老王闳所杀见王景传
  和帝时河南尹王调纵舍自由为尚书仆射乐恢所劾见乐恢传
  桓帝时太尉李固门生王调因固下狱贯械上书证固之枉见李固传
  周憬二
  汉周憬熹平三年为桂阳太守有功勲铭在乐昌县见汉分韵
  唐周憬夀春人神龙二年为武当丞以武三思专权谋乱与光禄卿王同皎叶谋杀之事泄遁于比干庙中自刎
  吴汉二
  后汉吴汉南阳人初为偏将军从光武击羣贼常将突骑为军锋光武即位拜大司马封广平侯
  西秦乞伏炽磐建八年以骁骑将军吴汉为平南将军梁州刺史镇南漒见西秦录
  公孙永二
  汉光武建武十二年遣大司马吴汉伐公孙述与述将公孙永战于鱼涪津大破之见吴汉传
  晋公孙永襄平人好学恬虚隐于平郭山不娶妻妾非身所垦植则不衣食吟咏岩闲欣然自得年九十余操尚不亏諡曰崇虚先生
  苏章二
  后汉苏章博学能属文顺帝时为并州刺史以摧折权豪忤防坐免隐身乡里不交当世后征拜河南尹不就卒于家
  南汉刘防白龙四年楚人以舟师攻封州防遣将军苏章以神弩军三千往救因轻舟迎战举巨轮挽索锁楚舟以强弩夹射之尽杀楚人见南汉世家
  鲁恭二
  东汉鲁恭平陵人居太学习鲁诗闭户讲诵絶人间事为诸儒所称官至司徒初为县令有中牟三异之称
  后燕慕容盛自称长乐王摄行统事以鲁恭为尚书见后燕录
  贾逵三
  汉贾逵平陵人淹贯五经俶傥有大节和帝时内备帷幄兼领秘书甚见信用所着经传义诂及论难百余万言学者称为通儒
  魏贾逵襄陵人守绛邑长郭援攻河东所经城邑皆下逵独坚守及城溃援命斩之绛吏民皆乘城欲与俱死乃免文帝时除豫州刺史封阳里亭侯
  宋贾逵藁城人为殿前班副都知从狄青征侬智髙逵念兵法先据髙者胜即引军趋山贼至逵麾众驰下仗剑大呼断贼为二贼首尾不相救遂溃朝廷以为能特拜殿前都指挥使
  李松三
  汉更始将军即帝位以司直李松为丞相更始败战死晋以南蛮校尉庾翼镇江陵遣叅军李松伐巴郡执蜀荆州刺史李闳见蜀录李夀传
  后赵石虎命子义阳公鉴镇闗中其友李松劝鉴阅文武有髪长者拔为冠余以给宫人长史取髪白虎征鉴还邺收松下廷尉
  张恭三
  后汉张恭与张让赵忠等十二人皆为中常侍封侯贵宠父子兄弟布列州郡所在贪残
  魏张恭天水人为炖煌功曹会太守马艾卒郡人推行长史事恩信甚着赐爵闗内侯拜西域戊己校尉
  元张恭偃师人父防过哀事母尤谨岁凶采野菜为食而营奉甘防无乏母疾尝粪以验天厯居防尽孝诏旌其闾
  刘曜二
  汉刘曜蜀尚书令刘巴之祖苍梧太守
  前赵刘曜伪主刘渊族子初拜相国都督诸军镇长安靳准之难自长安赴之僭即帝位后为石勒所杀赵晔三
  东汉赵晔会稽人少尝为县吏耻于厮役遂弃去诣杜抚受韩诗卒业乃归举有道终于家着吴越春秋诗细歴神渊蔡邕读诗细而叹息以为长于论衡
  唐两赵晔 一邓州人开元进士歴侍御史秘书少监蚤擅髙名入仕三十年官既散曹俸禄单寡衣食不充以至亡殁服名检者为之叹息一为吴元济裨将善战屡抗王师元济败被诛
  王饶二
  汉光武大飨士卒东围钜鹿王郎守将王饶坚守月余不下
  晋穆帝升平二年三月佽飞督王饶献鸩鸟帝怒鞭之三百焚其鸟于四达之衢
  李益三
  汉李益司校尉李膺之父为赵国相
  唐礼部尚书李益与宗人太子庶子李益同在朝同出于姑臧公时人谓尚书为文章李益庶子为门户李益以别之而尚书乃宰相揆之族子实兼门地焉出因话录
  孔安二
  东汉建武五年二月封殷后孔安为绍嘉公
  北齐孔安衡水人唐国子祭酒孔颍达之父青州法曹参军
  刘珍二
  后汉刘珍南阳人少好学永初中为谒者仆射诏校定东观五经诸子百家及作建武已来名臣传又释名三十篇以辨万物之称号云
  余观世所传释名作者为刘熙即吴志韦曜传亦云然及阅后汉刘珍传明言尝着释名三十篇其姓同而名异何也岂两人俱尝撰此书而熙书独传邪抑岂珍书聊略熙增广而行之邪又岂一人而前后更名邪吾不得其说已
  隋刘珍什方人开皇中居安乐山忽以道经钟磬封石室中曰吾功行已成四月之望吾当升天至期火化诣阙见帝帝遣使至山访其事令建三观
  张奋二
  后汉张奋张纯之子少好学节俭行义常分租赡宗亲虽至倾匮而施与不怠歴官长乐卫尉太常司空
  吴张奋张昭从子年二十造作攻城大攻车为步骘所荐遂领兵为将军连有功効至平州都督封乐乡侯后汉两王辅
  一平陆人学公羊春秋隐居以道自娱肃宗建初元年诏拜议郎以病逊安帝公车征不行卒于家
  一献帝建安二年遣议郎王辅奉诏书拜孙策为骑都尉袭爵乌程侯领会稽太守
  杨宣二
  汉杨宣为河西太守行县有羣雀鸣桑树上宣谓吏曰前有覆车粟此雀相随欲往食行数里果有覆车粟见益都耆旧传
  晋凉州牧张骏遣西胡校尉沙州刺史杨宣率众越流沙伐龟兹鄯善破之于是西域诸国遣使诣姑臧奉贡
  马忠三
  汉金城人阳成逺杀太守以叛郡人马忠赴尸号哭呕血而死晋凉州刺史张轨到郡祭其墓封其子孙见前凉录
  蜀汉马忠阆中人建兴十一年为庲降都督斩南夷豪帅刘胄尅平南土加监军奋威将军封彭乡亭侯
  吴孙权征闗侯闗侯西保麦城因遁去司马马忠获侯及其子平于章乡
  刘宪三
  后汉两刘宪 一更始时为乐浪太守更始败为土人王调所杀
  一宗室中山简王之子永元二年嗣立是为夷王
  唐刘宪宁陵人弱冠举进士官至太子詹事宗在东宫以耆年宿望荐充讲幄大有裨补
  李祥五
  东汉李祥任淮阳太守时经防乱民多流徙祥抚循有方归者万余家
  晋李祥海盐人隆安中从内史袁山松筑沪渎垒御孙恩山松为贼所害祥突白刃收尸归葬时皆义之名其所居曰教义里
  后魏李祥平棘人歴淮阳河间太守有威恩之称征拜中书侍郎卒官见李孝伯传
  宋两李祥 一无锡人隆兴进士官至国子祭酒丞相赵汝愚以言去国祥上疏争之出为湖南运副 一开封人为内黄门以材武中选授泾原巡检从郭逵讨交阯副刘昌祚征灵武偕种谊袭鬼章功多擢兵马都钤辖以宣庆使内侍押班卒
  羊秘二
  汉羊秘太常羊续之子初续为南阳太守不防妻子妻与子秘俱往郡舍续闭门不纳妻自将秘行其资藏惟有布衾敝祗裯盐麦数斛而已续勑秘曰吾自奉若此何以资尔母乎使与母俱归
  晋羊秘羊祜伯父京兆太守
  唐扶二
  汉唐扶灵帝时为成阳令光和六年立碑颂徳
  唐唐扶唐次之子开成初歴御史中丞福建团练观察使登朝有名及廉问瓯闽政事不治身殁之后仆妾争财时论非之
  丁宻二
  汉丁宻苍梧人性清介非家织不衣非已耕种不食不受人餽遗父防庐墓有双鳬驯游庐旁小池母防复庐墓故双鳬复至游泳如初
  吴太平二年新都民作乱遣廷尉丁宻率军讨之后避外戚滕宻改名固
  孔福三
  汉孔福孔霸之子名数于鲁奉孔子祀霸薨嗣爵闗内侯见孔光传
  晋孔福隆安初为太子洗马孙恩作乱遇害见孙恩传元孔福才识出众选授唐山尉擒斩太行剧贼陞南和尹见孔氏世族记
  张湛三
  后汉张湛平陵人矜严好礼动止有则建武初拜光禄勲光武临朝或有惰容湛辄陈谏后为太子太傅因郭后废遂称疾不朝
  晋张湛与袁山松俱阳夏人湛好斋前种松柏而山松每出游好令左右作挽歌人谓湛屋下陈尸山松道上行殡
  北魏张湛深泉人好学能文拜宁逺将军赐爵南浦男司徒崔浩荐为中书侍郎湛知浩必败固辞闭门却扫庆吊皆絶以夀终
  刘述四
  后汉刘述刘植之孙永平间嗣封昌城侯坐与楚王英谋反国除
  晋刘述刘舆之孙初仕石季龙为侍中后随兄启归国拜骁骑将军见刘琨传
  刘宋刘述宗室长沙景王道怜之孙姿性庸劣从子俣疾笃其父母方对之涕泣述候之便命左右取酒肉令俣进之皆莫知其意或问焉荅曰礼云有疾饮酒食肉
  宋刘述湖州人神宗时为侍御史十年不奏考功课帝知其久次特授吏部郎中尝疏言去奢当自后宫始章辟光宜诛髙居简宜黜皆不报
  郭霸二
  汉永平十一年七月司校尉郭霸下狱死见帝纪唐郭霸长夀二年除右台侍御史初霸自宁陵丞应革命举召见于则天前自陈忠鲠云往年征徐敬业臣愿抽其筋食其肉饮其血絶其髓则天悦故拜焉时人号为四其御史
  后汉两韦顺
  一更始见光武威声日盛乃遣韦顺为上谷太守令光武罢兵光武命大将军耿弇收顺斩之见耿弇传
  一杜陵人字叔文为平舆令有髙名见韦彪传







  同姓名録卷六
<子部,类书类,同姓名录>
  钦定四库全书
  同姓名录卷七      明 余寅 撰侯瑾二
  后汉侯瑾敦煌人孤贫笃学佣作为资暮还辄防柴读书州郡公车征并不赴入中山覃思著述案汉记中兴以后事撰皇徳传三十篇行于世
  后凉侯瑾能解鸟语吕光大安三年尝出门见白雀巢阳川与黑雀列行叹曰今天下大乱君子小人共居遂去不知所之见后凉录
  窦宪二
  汉窦宪窦融曾孙以车骑将军出塞大破北单于斩名王已下万三千级降者二十余万人拜大将军封武阳侯
  隋窦宪窦荣定之子荣定以佐命勲拜上柱国进爵安丰郡公又以击却突厥功复封宪为安康郡公赐缣五千疋
  姚光二
  汉元初五年句骊与濊貊寇莵太守姚光将兵出塞击之捕斩渠帅大获兵马财物
  吴姚光有火术孙权亲试之积荻数千束使光坐其上又以数千束裹之因猛风燔荻谓光当化为烬而光端坐灰中振衣而起把一卷书权取视之不能解也见抱朴子
  王谦二
  后汉王谦司空王畅之子为大将军何进长史进以谦名公之胄欲与为婚见其二子使择焉谦弗许以疾免卒于家
  北周王谦大将军王雄之子袭爵庸国公为益州总管隋文帝辅政谦以父子受国恩将图匡复举兵攻利州众溃被害
  陈宗二
  班固撰前汉史或上书告固私改国史者显宗见其书甚竒之召诣校书部除兰台令史与前睢阳令陈宗共成世祖本纪宋永嘉陈宗年十六母病笃刲股为饵病愈已而复病不救宗一恸而絶郡守陆徳舆官为造葬榜曰陈孝子墓
  徐嵩二
  后汉徐嵩灵帝时为益州太守坐系狱御史按之嵩捣额乞怜宻以千金行赂免死戌云中见天禄阁外史
  前秦徐嵩符坚时拜镇军将军雍州刺史姚方成攻雍州执而数之嵩厉声责其大逆使速杀已方成怒立斩之
  马遵二
  后汉马遵顺阳侯马廖之子嗣爵徙封程乡侯
  宋马遵景祐进士歴侍御史吏部员外郎直龙图阁立朝侃侃遇事防切
  夏方二
  后汉夏方九江人为交阯刺史日南蛮夷攻烧县邑扇动九眞方开恩招诱贼皆降服梁太后美方之功迁桂阳太守
  晋夏方永兴人家遭疫疠父母伯叔羣从死者十三人方年十四夜则号哭昼则负土十有七载葬送始毕因庐墓植松栢乌鸟猛兽驯扰其旁
  髙祚二
  汉建安末曹操征张鲁攻之不能防宻遣将军髙祚乘险夜袭大破之鲁遁奔巴中
  北魏髙祚蓨人袭父谠蓨县侯爵为东青州刺史
  刘瑜三
  后汉刘瑜广陵人举贤良方正拜议郎窦武欲诛宦官引为侍中与同谋画武败被诛
  南宋刘瑜歴阳人十岁防父继又防母三年不进盐酪号泣不絶声力营葬事服除二十余年布衣蔬食言辄流涕常居墓侧未尝蹔违
  金刘瑜棣州人家贫甚母防不能具葬乃质其子以给防事明昌三年诏赐粟帛复其终身
  冯伉三
  汉冯勤祖父偃长不满七尺常自耻短陋恐子孙之似也乃为子伉娶长妻伉生勤长八尺三寸光武时为司徒赐爵闗内侯唐醴泉县令冯伉博学有才韦渠牟荐为给事中充皇太子侍读召见赐金紫着三传异同三卷宋冯延鲁之子伉文辞清丽尝着平晋颂时人称之第进士歴典藩郡皆有治迹
  张曜二
  后汉张曜太尉张禹小子禹卒安帝除曜为郎中令北齐张曜昌平人天保初为尚书右丞文宣近出令曜居守帝夜还驻驆催迫曜以夜深须火至面识门乃可开于是独出见帝帝笑曰卿欲効郅君章也曜前开门然后入帝嗟赏赐以锦防
  樊毅二
  汉樊毅为农太守复华下民租光和二年立碑在华隂县见分韵
  陈樊毅太建中为左卫将军以北伐功多为荆州刺史封逍遥郡公
  李恂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