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货典户口部

大历四年禁断名籍割贯移改
按唐书代宗本纪不载 按册府元龟四年八月敕名籍一家辄请移改诈冒规避多出此流自今以后割贯改名一切禁断
大历十四年德宗即位诏令前州府造籍者罢之按唐书德宗本纪不载 按册府元龟德宗以大历十四年即位十一月己丑诏令前州府造籍者罢之初户部奏请令造籍从之寻以为未可故罢
德宗建中元年定天下两税户
按唐书德宗本纪建中元年二月丙申初定两税按杜佑通典建中初命黜陟使往诸道按比户口约都得土户百八十余万客户百三十余万
按文献通考元年定天下两税户凡三百八十万五千七十六
宪宗元和二年史官撰元和国计簿总计天下见定户二百一十四万五百五十四供岁赋户百四十四万
按唐书宪宗本纪不载 按食货志元和中供岁赋者浙西浙东宣歙淮南江西岳福建湖南八道户百四十四万比天宝纔四之一兵食于官者八十三万加天宝三之一通以二户养一兵
按册府元龟元和二年十二月史官李吉甫等撰元和国计簿十卷总计天下方镇凡四十九道管州府二百九十五县一千四百五十三见定户二百一十四万五百五十四其凤翔鄜坊邠宁振武泾原银夏灵盐河东易定魏博镇冀范阳淮西淄青十五道七十一州并不申户口数目每岁赋入倚办止于浙东宣歙淮南江西岳福建湖南等道合四十九州岛一百四十万户比量天宝供税之户四分有一天下兵戎仰给县官八十三万余人比量士马三分加一率以两户资一兵其它水旱所损征科妄敛又在常役之外李吉甫等又云元和中户二百四十七万三千九百六十三
元和六年制以户口增损令观察使严加访察必令诣实
按唐书宪宗本纪不载 按文献通考六年制自定两税以来刺史以户口增损为其殿最故有析户以张虚数或分产以系户兼招引浮客用为增益至于税额一无所加徒使人心易摇土著者寡观察使严加访察必令诣实 衡州刺史吕温奏当州旧额户一万八千四百七除贫穷死绝老幼单独不支济外堪差科户八千二百五十七臣到后团定户税次检责出所由隐藏不输税户一万六千七臣昨寻旧案询问闾里承前征税并无等第又二十余年都不定户存亡孰察贫富不均臣不敢因循设法团定检获隐户数约万余州县并不曾科征所由已私自敛率与其潜资于奸吏岂若均助于疲人臣请作此方圆以救雕瘵庶得下免偏苦上不缺供敕旨宜付所司 库部员外郎李渤上言臣过渭南长源乡旧四百户今纔百户阌乡县旧三千户今纔千户他处皆然盖由聚敛之臣剥下媚上惟思竭泽不虑无鱼故也执政恶之渤谢病免
穆宗长庆年户三百三十五万
按唐书穆宗本纪不载 按食货志京西北河北以屯兵广无上供至长庆户三百三十五万而兵九十九万率三户以奉一兵
敬宗宝历年户三百九十七万有奇
按唐书敬宗本纪不载 按文献通考宝历时户三百九十七万八千九百八十三
文宗太和年户四百三十五万有奇
按唐书文宗本纪不载 按册府元龟太和中户四百三十五万七千五百七十三
开成四年户四百九十九万六千七百五十三按唐书文宗本纪不载 按文献通考云云
武宗会昌元年户二百一十一万有奇
按唐书武宗本纪不载 按食货志武宗即位户二百一十一万四千九百六十
会昌五年天下还俗僧尼二十六万五千余人奴婢为两税户十五万人
按唐书武宗本纪不载 按册府元龟五年八月制朕闻三代已前未尝言佛汉魏之后像教寖兴是逢季时传此异俗且一夫不田有受其馁者一妇不织有受其寒者今天下僧尼不可胜数皆待农而食待蚕而衣贞观开元亦尝厘革刬除不尽流行滋多中外诚臣协予正意济人利众予不让焉天下还俗僧尼二十六万五千余人奴婢为两税户十五万人会昌六年户增至四百九十五万有奇
按唐书武宗本纪不载 按食货志会昌末户增至四百九十五万五千一百五十一
后梁
太祖开平三年诏天下州府申送户口籍帐
按五代史太祖本纪不载 按册府元龟开平三年中书侍郎同平章事判户部事于兢奏伏乞降诏天下州府各准旧章申送户口籍帐允之
后周
太祖广顺三年敕天下县邑户口数定为差等按五代史太祖本纪不载 按文献通考广顺三年敕天下县邑素有差等年代既深增损不一其中有户口虽众地望则卑地望虽高户口至少每至调集不便铨衡宜立成规庶协公共应天下州府及县除赤县畿县次赤次畿外其余三千户以上为望县二千户以上为紧县一千户以上为上县五百户以上为中县不满五百户为下县宜令所司据今年天下县户口数定望紧上中下次等奏闻户部据今年诸州府所管县户数目合定为望县六十四紧县七十上县一百二十四中县六十五下县九十七


户口部汇考四

辽法籍户口部族各有分地五京各有乡丁所置京府州县各有户数可核
按辽史营卫志宫卫辽国之法天子践位置宫卫分州县析部族设官府籍户口正户八万蕃汉转户十二万三千共二十万三千户算斡朵太祖置国语心腹曰算宫曰斡鲁朵是为弘义宫以心腹之卫置益以渤海俘锦州户其斡鲁朵在临潢府陵寝在祖州东南二十里正户八千蕃汉转户七千出骑军六千
 州五锦祖严祺银
 县一富义
 提辖司四南京西京奉圣州平州
 石烈二曰须速鲁
 瓦里四曰合不曰挞撒曰慢押曰虎池
 抹里四曰膻曰预撴曰鹘突曰纠里阐
 得里二曰述垒北曰述垒南
国阿辇斡鲁朵太宗置牧国曰国阿辇是为永兴宫初名孤稳斡鲁朵以太祖平渤海俘户东京怀州提辖司及云州怀仁县泽州滦河县等户置其斡鲁朵在游古河侧陵寝在怀州南三十里正户三千蕃汉转户七千出骑军五千
 州四怀黔开来
 县二保和滦河
 提辖司四南京西京奉圣州平州
 石烈一北女古
 瓦里四曰抹曰母曰合李只曰述垒
 抹里十三曰述垒轸曰大隔蔑曰小隔蔑曰母曰 归化不木曰唐括曰吐谷曰百尔瓜忒曰合鲁不 只曰移马不只曰膻曰清带曰速稳
 闸撒七曰伯德部曰守狘曰宂骨只曰合不频尼 曰虎里狘曰耶里只挟室曰僧隐令公
耶鲁斡鲁朵世宗置兴盛曰耶鲁是为积庆宫以文献皇帝卫从及太祖俘户及云州提辖司并高宜等州户置其斡鲁朵在土河东陵寝在长宁宫北正户五千蕃汉转户八千出骑军八千
 州三康显宜
 县一山东
 提辖司四
 石烈一兮腊
 瓦里八曰达撒曰合不曰吸烈曰逼里曰潭马曰 槊不曰耶里直曰耶鲁兀也
 抹里十曰纥斯直曰蛮葛曰厥里曰潭马忒曰出 懒曰速忽鲁椀曰牒里得曰阎马曰迭里特曰女 古
蒲速斡鲁朵应天皇太后置兴隆曰蒲速是为长宁宫以辽州及海滨县等户置其斡鲁朵在高州陵寝在龙化州东一百里世宗分属让国皇帝宫院正户七千蕃汉转户六千出骑军五千
 州四辽仪坤辽西显
 县三奉先归义定霸
 提辖司四
 石烈一北女古
 瓦里六曰潭马曰合不曰达撒曰慢押曰耶里只 曰浑只
 抹里十三曰浑得移邻稍瓦只曰合四卑腊因铁 里卑稍只曰夺罗果只曰孥葛只曰合里只曰婆 浑昆母温曰阿鲁埃得本曰东厮里门曰西厮里 门曰东镢里曰西镢里曰牒得只曰灭母邻母夺里本斡鲁朵穆宗置是为延昌宫讨平曰夺里本以国阿辇斡鲁朵户及阻卜俘户中京提辖司南京制置司咸信韩等州户置其斡鲁朵在雅里山南陵寝在京南正户一千蕃汉转户三千出骑军二千 按字典无后俱同
 州二遂韩
 提辖司三中京南京平州
 石烈一曰须
 瓦里四曰抹骨古等曰兀没曰潭马曰合里直 抹里四曰抹骨登兀没灭曰土木直移邻曰息州 决里曰莫瑰夺石
监母斡鲁朵景宗置是为彰愍宫遗留曰监母以章肃皇帝侍卫及武安州户置其斡鲁朵在合鲁河陵寝在祖州南正户八千蕃汉转户一万出骑军一万 州四永龙化降圣同
 县二行唐阜俗
 提辖司四
 石烈二曰监母曰南女古
 瓦里七曰潭马曰奚烈曰埃合里直曰蛮雅葛曰 特末曰乌也曰灭合里直
 抹里十一曰尼母曷烈因稍瓦直曰察改因麻得 不曰移失邻斡直曰辛古不直曰撒改真曰牙葛 直曰虎狘阿里邻曰泼昆曰潭马曰闸腊曰楚兀 真果邻
孤稳斡鲁朵承天太后置是为崇德宫王曰孤稳以干显双三州户置其斡鲁朵在土河东陵祔景宗皇帝正户六千蕃汉转户一万出骑军一万
 州四干川双贵德
 县一潞上京
 提辖司三南京西京奉圣州
 石烈三曰镢里曰滂曰迭里特女古
 瓦里七曰达撒曰耶里曰合不曰歇不曰合里直 曰慢押曰耶里直
 抹里十一曰阿里厮直述垒曰预笃温稍瓦直曰 潭马曰赁预笃温一腊曰牙葛直曰牒得直曰虎 温曰孤温曰撒里僧曰阿里葛斯过邻曰铁里乖 稳镢里
 闸撒五曰合不直迷里几频曰牒耳葛太保果 直曰爪里阿本果直曰僧隐令公果直曰老昆令 公果直
女古斡朵圣宗置是为兴圣宫金曰女古以国阿辇耶鲁蒲速三斡鲁朵户置其斡鲁朵在女混活直陵寝在庆州南安正户一万蕃汉转户二万出骑军五千
 州五庆隰乌上京乌东京霸
 提辖司四
 石烈四曰毫兀真女姑曰拏兀真女室曰女特里 特曰女古滂
 瓦里六曰女古蒲速曰鹘笃曰乙抵曰蓊曰埃 也
 抹里九曰乙辛不只曰铁乖温曰埃合里只曰嘲 瑰曰合鲁山血古只曰夺忒排登血古只曰劳骨 曰虚沙曰土邻
 闸撒五曰达邻频曰和里懒曰爪阿不厥贞 曰粘独里僧曰袍达夫人厥只
窝笃斡鲁朵兴宗置是为延庆宫慈息曰窝笃以诸斡鲁朵及饶州户置其斡鲁朵在高州西陵寝在上京庆州正户七千蕃汉转户一万出骑军一万 州三饶长春泰
 提辖司四
 石烈二曰窝笃曰鹘笃骨
 瓦里六曰窝笃曰厮把曰厮阿曰里曰得里 曰欧烈
 抹里六曰欧里本曰燕厮曰缅四曰乙僧曰北得 里曰南得里
阿思斡鲁朵道宗置是为太和宫宽大曰阿思以诸斡鲁朵御前承应人及兴中府户置其斡鲁朵在好水泺陵寝在上京庆州正户一万蕃汉转户二万出骑军一万五千
 石烈二曰阿厮曰耶鲁
 瓦里八曰阿厮曰耶鲁曰得里曰里曰撒不曰 鹘笃曰蒲逮斡曰曷烈
 抹里七曰恩州得里曰斡奢得里曰欧里本曰特 满曰奎剌土邻曰里曰阿里厮迷里
阿鲁斡鲁朵天祚皇帝置是为永昌宫辅佑曰阿鲁以诸斡鲁朵御前承应人春宣州户置正户八千蕃汉转户一万出骑军一万
 石烈二曰阿鲁曰榆鲁苑
 瓦里八曰阿鲁斡曰合里也曰鹘突曰敌剌曰谋 鲁斡曰里曰夺里剌曰特末也
 抹里八曰蒲速曰移辇曰斡笃曰特满曰谋 鲁曰移典曰悦曰勃得本
孝文皇太弟敦睦宫谓之赤寔得本斡鲁朵孝曰赤寔得本文献皇帝承应人及渤海俘建渖岩三州户置陵寝在祖州西南三十里正户三千蕃汉转户五千出骑军五千
 州三建渖岩
 提辖司一南京
 石烈二曰嘲曰与敦
 瓦里六曰乙辛曰得里曰奚烈直曰大潭马曰小 潭马曰与敦
 抹里二曰潭马抹乖曰柳实
 闸撒二曰聂里频曰打里频
大丞相晋国王耶律隆运本韩氏名德让以功赐国姓出宫籍隶横帐季父房赠尚书令谥文忠无子以皇族魏王贴不子耶鲁为嗣早卒天祚皇帝又以皇子敖鲁斡继之官给葬具建庙干陵侧拟诸宫例建文忠王府正户五千蕃汉转户八千出骑军一万 州一
 提辖司六上京中京南京西京奉圣州平州着帐郎君初遥辇痕德堇可汗以蒲古只等三族害干越释鲁籍没家属入瓦里淳钦皇后宥之以为着帐郎君世宗悉免后族戚世官犯罪者没入
着账户本诸斡鲁朵析出及诸罪没入者凡承应小底司藏鹰坊汤药尚饮盥漱尚饍尚衣裁造等役及宫中亲王祗从伶官之属皆充之
凡诸宫卫人丁四十万八千骑军十万一千着帐释宥没入随时增损无常额
又按志部族部落曰部氏族曰族契丹故俗分地而居合族而处有族而部者五院六院之类是也有部而族者奚王室韦之类是也有部而不族者特里特勉稍瓦葛朮之类是也有族而不部者遥辇九帐皇族三父房是也奇首八部为高丽蠕蠕所侵仅以万口附于元魏生聚未几北齐见侵掠男女十万余口继为突厥所逼寄处高丽不过万家部落离散非复古八部矣别部有臣附突厥者内附于隋者依纥臣水而居部落渐众分为十部有地辽西五百余里唐世大贺氏仍为八部而松漠元州别出亦十部也遥辇氏承万荣可突于散败之余更为八部然遥辇迭剌别出又十部也阻午可汗析为二十部契丹始大至于辽太祖析九帐三房之族更列二十部圣宗之世分置十有六增置十有八并旧为五十四部内有拔里乙室已国舅族外有附庸十部盛矣旧志曰契丹之初草居野次靡有定所至涅里始制部族各有分地太祖之兴以迭剌部强炽析为五院六院奚六部以下多因俘降而置胜兵甲者即着军籍分隶诸路详稳统军招讨司番居内地者岁时田牧平莽间边防户生生之资仰给畜牧绩毛饮湩以为衣食各安旧风狃习劳事不见纷华异物而迁故家给人足戎备整完卒之虎视四方强朝弱附东踰蟠木西越流沙莫不率服部族实为之爪牙云
古八部
 悉万丹部
 何大何部
 伏佛郁部
 羽陵部
 日连部
 匹絜部
 黎部
 吐六干部
 契丹之先曰奇首可汗生八子其后族属渐盛分 为八部居松漠之间今永州木叶山有契丹始祖 庙奇首可汗可敦并八子像在焉潢河之西土河 之北奇首可汗故壤也
隋契丹十部
 元魏末莫弗贺勿于畏高丽蠕蠕侵逼率车三千 乘众万口内附乃去奇首可汗故壤居白狼水东 北齐文宣帝自平州三道来侵虏男女十余万口 分置诸州又为突厥所逼以万家寄处高丽境内 隋开皇四年诸莫弗贺悉众款塞听居白狼故地 又别部寄处高丽者曰出伏等率众内附诏置独 奚那颉之北又别部臣附突厥者四千余户来降 诏给粮遣还固辞不去部落渐众徙逐水草依纥 臣水而居在辽西正北二百里其地东西亘五百 里南北三百里分为十部逸其名
唐大贺氏八部
 达稽部峭落州
 纥便部弹汗州
 独活部无逢州
 芬问部羽陵州
 突便部日连州
 芮奚部徒河州
 坠斤部万丹州
 伏部州二匹黎赤山
 唐太宗置元州以契丹大帅据曲为刺史又置松 漠都督府以窟哥为都督分八部并元州为十州 则十部在其中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