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子藏
- 类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明伦汇编
- 皇极典登极部
皇极典登极部
注
魏书曰帝生数岁而有岐嶷之姿武皇帝异之 曰我基于尔二世矣每朝宴会同与侍中近臣并 列帷幄好学多识特留意于法理 魏略曰文帝 以郭后无子诏使子养帝帝以母不以道终意甚 不平后不获已乃敬事郭后旦夕因长御问起居 郭后亦自以无子遂加慈爱文帝始以帝不悦有 意欲以他姬子京兆王为嗣故久不拜太子 魏 末传曰帝常从文帝猎见子母鹿文帝射杀鹿母 使帝射鹿子帝不从曰陛下已杀其母臣不忍复 杀其子因涕泣文帝即放弓箭以此深奇之而树 立之意定明帝景初三年春正月丁亥齐王以皇太子即皇帝位按魏志明帝本纪青龙三年八月庚午立王子芳为齐王景初二年十二月乙丑帝寝疾不豫辛巳以燕王宇为大将军甲申免以武卫将军曹爽代之注
汉晋春秋曰帝以燕王宇为大将军使与领军 将军夏侯献武卫将军曹爽屯骑校尉曹肇骁骑 将军秦朗等对辅政中书监刘放令孙资久专权 宠为朗等素所不善惧有后害阴图间之而宇常 在帝侧故未得有言甲申帝气微宇下殿呼曹肇 有所议未还而帝少间惟曹爽独在放知之呼资 与谋资曰不可动也放曰俱入鼎镬何不可之有 乃突前见帝垂泣曰陛下气微若有不讳将以天 下付谁帝曰卿不闻用燕王邪放曰陛下忘先帝 诏□藩王不得辅政且陛下方病而曹肇秦朗等 便与才人侍疾者言戏燕王拥兵南面不听臣等 入此即竖刁赵高也今皇太子幼弱未能统政外 有强暴之寇内有劳怨之民陛下不远虑存亡而 近系恩旧委祖宗之业付二三凡士寝疾数日外 内拥隔社稷危殆而己不知此臣等所以痛心也 帝得放言大怒曰谁可任者放资乃举爽代宇又 白宜诏司马宣王使相参帝从之放资出曹肇入 泣涕固谏帝使肇□停肇出户放资趋而往复说 止帝帝又从其言放曰宜为手诏帝曰我困笃不 能放即上□执帝手强执之遂赍出大言曰有诏 免燕王宇等官不得停省中于是宇肇献朗相与 泣而归第三年春正月丁亥太尉宣王还至河内帝驿马召到引入卧内执其手谓曰吾疾甚以后事属君君其与爽辅少子吾得见君无所恨宣王顿首流涕 魏略曰帝既从刘放计召司马宣王自力为诏既 封顾呼宫中常所给使者曰辟邪来汝持我此诏 授太尉也辟邪驰去先是燕王为帝画计以为关 中事重宜便道遣宣王从河内西还事以施行宣 王得前诏斯须复得后手笔疑京师有变乃驰到 入见帝劳问讫乃召齐秦二王以示宣王别指齐 王谓宣王曰此是也君谛视之勿误也又教齐王 令前抱宣王颈 魏氏春秋曰时太子芳年八岁 秦王九岁在于御侧帝执宣王手目太子曰死乃 复可忍朕忍死待君君其与爽辅此宣王曰陛下 不见先帝属臣以陛下乎按齐王本纪齐王讳芳字兰卿明帝无子养王及秦王询宫省事秘莫有知其所由来者青龙三年立为齐王景初三年正月丁亥朔帝病甚乃立为皇太子是日即皇帝位大赦尊皇后曰皇太后大将军曹爽太尉司马宣王辅政诏曰朕以眇身继承洪业茕茕在疚靡所控告大将军太尉奉受末命夹辅朕躬司徒司空冢宰元辅总率百寮以宁社稷其与群卿大夫勉勖乃心称朕意焉诸所兴作宫室之役皆以遗诏罢之齐王嘉平六年十月庚寅司马师迎高贵乡公入即皇帝位按魏志齐王本纪嘉平六年春二月庚戌中书令李丰与皇后父光禄大夫张缉等谋废易大臣以太常夏侯元为大将军事觉诸所连及者皆伏诛辛亥大赦三月废皇后张氏夏四月立皇后王氏大赦五月封后父奉车都尉王夔为广明乡侯光禄大夫位特进妻田氏为宣阳乡君秋九月大将军司马景王将谋废帝以闻皇太后
注
世语及魏氏春秋□云此秋姜维寇陇右时安 东将军司马文王镇许昌征还击维至京师帝于 平乐观以临军过中领军许允与左右小臣谋因 文王辞杀之勒其众以退大将军已书诏于前文 王入帝方食栗优人云午等唱曰青头鸡青头鸡 青头鸡者鸭也帝惧不敢发文王引兵入城景王 因是谋废帝 臣松之案夏侯元传及魏略许允 此年春与李丰事相连丰既诛即出允为镇北将 军未发以放散官物收付廷尉徙乐浪追杀之允 此秋不得故为领军而建此谋甲戌太后令曰皇帝芳春秋已长不亲万几耽淫内宠沈漫女德日延倡优纵其丑谑迎六宫家人留止内房毁人伦之叙乱男女之节恭孝日亏悖□滋甚不可以承天绪奉宗庙使兼太尉高柔奉策用一元大武告于宗庙遣芳归藩于齐以避皇位 魏书曰是日景王承皇太后令诏公卿中朝大臣 会议群臣失色景王流涕曰皇太后令如是诸君 其若王室何咸曰昔伊尹放太甲以宁殷霍光废 昌邑以安汉夫权定社稷以济四海二代行之于 古明公当之于今今日之事亦唯公命景王曰诸 君所以望师者重师安所避之于是乃与群臣共 为奏永宁宫曰守尚书令太尉长社侯臣孚大将 军武阳侯臣师司徒万岁亭侯臣柔司空文阳亭 侯臣冲行征西安东将军新城侯臣昭光禄大夫 关内侯臣邕太常臣晏卫尉昌邑侯臣伟太仆臣 嶷廷尉定陵侯臣繁大鸿胪臣芝大司农臣祥少 府臣永宁卫尉臣祯永宁太仆臣闳大长秋臣 模司隶校尉颍昌侯臣曾河南尹兰陵侯臣肃城 门校尉臣虑中护军永安亭侯臣望武卫将军安 寿亭侯臣演中坚将军平原侯臣德中垒将军昌 武亭侯臣廙屯骑校尉关内侯臣陔步兵校尉临 晋侯臣建射声校尉安阳乡侯臣温越骑校尉睢 阳侯臣初长水校尉关内侯臣超侍中臣小同臣 顗臣酆博平侯臣表侍中中书监安阳亭侯臣诞 散骑常侍臣臣仪关内侯臣芝尚书仆射光禄 大夫高乐亭侯臣毓尚书关内侯臣观臣嘏长合 乡侯臣亮臣赞臣骞中书令臣康御史中丞臣钤 博士臣范臣峻等稽首言臣等闻天子者所以济 育群生永安万国三祖勋烈光被六合皇帝即位 纂继洪业春秋已长未亲万几耽淫内宠沈漫女 色废捐讲学弃辱儒士日延小优郭怀袁信等于 建始芙蓉殿前裸袒游戏使与保林女尚等为乱 亲将后宫瞻观又于广望观上使怀信等于观下 作辽东妖妇嬉过度道路行人掩目帝于观上 以为燕笑于陵云台曲中施帷见九亲妇女帝临 宣曲观呼怀信使入帷共饮酒怀信等更行酒妇 女皆醉戏侮无别使保林李华刘勋等与怀信等 戏清商令令狐景呵华勋曰诸女上左右人各有 官职何以得尔华勋数谗毁景帝常喜以弹弹人 以此恚景弹景不避首目景语帝曰先帝持门户 急今陛下日将妃后游戏无度至乃共观倡优裸 袒为乱不可令皇太后闻景不爱死为陛下计耳 帝言我作天子不得自在耶太后何与我事使人 烧铁灼景身□皆烂甄后崩后帝欲立王贵人为 皇后太后更欲外求帝恚语景等魏家前后立皇 后皆从所爱耳太后必违我意知我当往不也后 卒待张皇后疏薄太后遭合阳君丧帝日在后园 倡优音乐自若不数往定省清商丞庞熙谏帝皇 太后至孝今遭重忧水浆不入口陛下当数往宽 慰不可但在此作乐帝言我自尔谁能奈我何皇 太后还北宫杀张美人及禺婉帝恚望语景等太 后横杀我所宠爱此无复母子恩数往至故处啼 哭私使暴室厚殡棺不令太后知也每见九亲妇 女有美色或留以付清商帝至后园竹间戏或与 从官手共行熙白从官不宜与至尊相提挈帝 怒复以弹弹熙日游后园每有外文书入帝不省 左右曰出帝亦不索视太后令帝常在式干殿上 讲学不欲使行来帝径去太后来问辄诈令黄门 答言在耳景熙等畏恐不敢复止更共谄媚帝肆 行昏淫败人伦之叙乱男女之节恭孝弥颓凶德 浸盛臣等忧惧恐覆天下危坠社稷虽杀身毙命 不足以塞责今帝不可以承天绪臣请依汉霍光 故事收帝玺绶帝本以齐王践祚宜归藩于齐使 司徒臣柔持节与有司以太牢告祀宗庙臣谨昧 死以闻奏可是日迁居别宫年二十三使者持节送卫营齐王宫于河内重门制度皆如藩国之礼 魏略曰景王将废帝遣郭芝入白太后太后与帝 对坐芝谓帝曰大将军欲废陛下立彭城王据帝 乃起去太后不悦芝曰太后有子不能教今大将 军意已成又勒兵于外以备非常但当顺旨将复 何言太后曰我欲见大将军口有所说芝曰何可 见邪但当速取玺绶太后意折乃遣傍侍御取玺 绶着坐侧芝出报景王景王甚欢又遣使者授齐 王印绶当出就西宫帝受命遂载王车与太后别 垂涕始从太极殿南出群臣送者数十人太尉司 马孚悲不自胜余多流涕王出后景王又使使者 请玺绶太后曰彭城王我之季叔也今来立我当 何之且明皇帝当绝嗣乎吾以为高贵乡公者文 皇帝之长孙明皇帝之弟子于礼小宗有后大宗 之义其详议之景王乃更召群臣以皇太后令示 之乃定迎高贵乡公是时太常已发二日待玺绶 于温事定又请玺绶太后令曰我见高贵乡公小 时识之明日我自欲以玺绶手授之丁丑令曰东海王霖高祖文皇帝之子霖之诸子与国至亲高贵乡公髦有大成之量其以为明皇帝嗣 魏书曰景王复与群臣共奏永宁宫曰臣等闻人 道亲亲故尊祖尊祖故敬宗礼大宗无嗣则择 子之贤者为人后者为之子也东海定王子高贵 乡公文皇帝之孙宜承正统以嗣烈祖明皇帝后 率土有赖万邦幸甚臣请征公诣洛阳宫奏可使 中护军望兼太常河南尹肃持节与少府尚书 亮侍中表等奉法驾迎公于元城按高贵乡公本纪高贵乡公讳髦字彦士文帝孙东海定王霖子也正始五年封郯县高贵乡公少好学夙成齐王废公卿议迎立公十月己丑公至于元武馆群臣奏请舍前殿公以先帝旧处避止西厢群臣又请以法驾迎公不听庚寅公入于洛阳群臣迎拜西掖门南公下舆将答拜傧者请曰仪不拜公曰吾人臣也遂答拜至止车门下舆左右曰旧乘舆入公曰吾被皇太后征未知所为遂步至太极东堂见于太后其日即皇帝位于太极前殿百寮陪位者欣欣焉诏曰昔三祖神武圣德应天受祚齐王嗣位肆行非度颠覆厥德皇太后深惟社稷之重延纳宰辅之谋用替厥位集大命于余一人以眇眇之身托于王公之上夙夜祗畏惧不能嗣守祖宗之大训恢中兴之洪业战战兢兢如临于谷今群公卿士股肱之辅四方征镇宣力之佐皆积德累功忠勤帝室庶凭先祖先父有德之臣左右小子用保乂皇家俾朕蒙闇垂拱而治盖闻人君之道德厚侔天地润泽施四海先之以慈爱示之以好恶然后教化行于上兆民听于下朕虽不德昧于大道思与宇内共臻兹路书不云乎安民则惠黎民怀之大赦改元减乘舆服御后宫用度及罢尚方御府百工技巧靡丽无益之物高贵乡公甘露五年六月甲寅司马昭迎常道乡公入即皇帝位按魏志高贵乡公本纪甘露五年夏四月进大将军司马文王位为相国封晋公加九锡五月己丑高贵乡公卒年二十
注
汉晋春秋曰帝见威权日去不胜其忿乃召侍 中王沈尚书王经散骑常侍王业谓曰司马昭之 心路人所知也吾不能坐受废辱今日当与卿自 出讨之王经曰昔鲁昭公不忍季氏败走失国为 天下笑今权在其门为日久矣朝廷四方皆为之 致死不顾逆顺之理非一日也且宿卫空阙兵甲 寡弱陛下何所资用而一旦如此无乃欲除疾而 更深之邪祸殆不测宜见重详帝乃出怀中版令 投地曰行之决矣正使死何所惧况不必死邪于 是入白太后沈业奔走告文王文王为之备帝遂 率僮仆数百鼓噪而出文王弟屯骑校尉入遇 帝于东止车门左右呵之众奔走中护军贾充 又逆帝战于南阙下帝自用剑众欲退太子舍人 成济问充曰事急矣当云何充曰畜养汝等正谓 今日今日之事无所问也济即前刺帝刃出于背 文王闻大惊自投于地曰天下其谓我何太傅孚 奔往枕帝股而哭哀甚曰杀陛下者臣之罪也 臣松之以为习凿齿书虽最后出然述此事差有 次第故先载习语以其余所言微异者次其后 世语曰王沈王业驰告文王尚书王经以正直不 出因沈业申意 晋诸公赞曰沈业将出呼王经 经不从曰吾子行矣 干宝晋纪曰成济问贾充 曰事急矣若之何充曰公畜养汝等为今日之事 也夫何疑济曰然乃抽戈犯跸 魏氏春秋曰戊 子夜帝自将冗从仆射李昭黄门从官焦伯等下 陵云台铠仗授兵欲因际会自出讨文王会雨有 司奏却日遂见王经等出黄素诏于怀曰是可忍 也孰不可忍也今日便当决行此事入白太后遂 拔剑升辇帅殿中宿卫苍头官僮击战鼓出云龙 门贾充自外而入帝师溃散犹称天子手剑奋击 众莫敢逼充帅厉将士骑督成倅弟成济以矛进 帝崩于师时暴雨雷霆晦冥 魏末传曰贾充呼 帐下督成济谓曰司马家事若败汝等岂复有种 乎何不出击倅兄弟二人乃帅帐下人出顾曰当 杀邪执邪充曰杀之兵交帝曰放仗大将军士皆 放仗济兄弟因前刺帝帝倒车下皇太后令曰吾以不德遭家不造昔援立东海王子髦以为明帝嗣见其好书疏文章冀可成济而情性暴戾日月滋甚吾数呵责遂更忿恚造作丑逆不道之言以诬谤吾遂隔绝两宫其所言道不可忍听非天地所覆载吾即密有令语大将军不可以奉宗庙恐颠覆社稷死无面目以见先帝大将军以其尚幼谓当改心为善殷勤执据而此儿忿戾所行益甚举弩遥射吾宫祝当令中吾项箭亲堕吾前吾语大将军不可不废之前后数次此儿具闻自知罪重便图为□逆赂遗吾左右人令因吾服药密行鸩毒重相设计事已觉露直欲因际会举兵入西宫杀吾出取大将军呼侍中王沈散骑常侍王业尚书王经出怀中黄素诏示之言今日便当施行吾之危殆过于累卵吾老寡岂复多惜余命邪但伤先帝遗意不遂社稷颠覆为痛耳赖宗庙之灵沈业即驰语大将军得先严警而此儿便将左右出云龙门雷战鼓躬自拔刃与左右杂卫共入兵阵间为前锋所害此儿既行悖逆不道而又自陷大祸重令吾悼心不可言者汉昌邑王以罪废为庶人此儿亦宜以民礼葬之当令内外咸知此儿所行又尚书王经凶逆无状其收经及家属皆诣廷尉庚寅太傅孚大将军文王太尉柔司徒冲稽首言伏见中令故高贵乡公悖逆不道自陷大祸依汉昌邑王罪废故事以民礼葬臣等备位不能匡救祸乱式遏奸逆奉令震悚肝心悼栗春秋之义王者无外而书襄王出居于郑不能事毋故绝之于位也今高贵乡公肆行不轨几危社稷自取倾覆人神所绝葬以民礼诚当旧典然臣等伏惟殿下仁慈过隆虽存大义犹垂哀矜臣等之心实有不忍以为可加恩以王礼葬之太后从之 汉晋春秋曰丁卯葬高贵乡公于洛阳西北三十 里瀍涧之滨下车数乘不设旌旄百姓相聚而观 之曰是前日所杀天子也或掩面而泣悲不自胜 臣松之以为若但下车数乘不设旌旄何以为 王礼葬乎斯盖恶之过言所谓不如是之甚者使使持节行中护军中垒将军司马炎北迎常道乡公璜嗣明帝后辛卯群公奏太后曰殿下圣德光隆宁济六合而犹称令与藩国同请自今殿下令书皆称诏制如先代故事癸卯大将军固让相国晋公九锡之宠太后诏曰夫有功不隐周易大义成人之美古贤所尚今听所执出表示外以章公之谦光焉戊申大将军文王上言高贵乡公率将从驾人兵拔刃鸣金鼓向臣所止惧兵刃相接即□将士不得有所伤害违令以军法从事骑督成倅弟太子舍人济横入兵阵伤公遂至陨命辄收济行军法臣闻人臣之节有死无二事上之义不敢逃难前者变故卒至祸同发机诚欲委身守死唯命所裁然惟本谋乃欲上危皇太后倾覆宗庙臣忝当大任义在安国惧虽身死罪责弥重欲遵伊周之权以安社稷之难即骆驿申敕不得迫近辇舆而济遽入阵间以致大变哀怛痛恨五内摧裂不知何地可以陨坠科律大逆无道父母妻子同产皆斩济凶戾悖逆干国乱纪罪不容诛辄□侍御史收济家属付廷尉结正其罪 魏氏春秋曰成济兄弟不即伏罪袒而升屋丑言 悖慢自下射之方殪太后诏曰夫五刑之罪莫大于不孝夫人有子不孝尚告治之此儿岂复成人主邪吾妇人不违大义以谓济不得便为大逆也然大将军志意恳切发言恻怆故听如所奏当班下远近使知本末也 世语曰初青龙中石苞鬻铁于长安得见司马宣 王宣王知焉后擢为尚书郎历青州刺史镇东将 军甘露中入朝当还辞高贵乡公留中尽日文王 遣人要令过文王问苞何淹留也苞曰非常人也 明日发至荥阳数日而难作六月癸丑诏曰古者人君之为名字难犯而易讳今常道乡公讳字甚难避其朝臣博议改易列奏按陈留王本纪陈留王讳奂字景明武帝孙燕王宇子也甘露二年封安次县常道乡公高贵乡公卒公卿议迎立公六月甲寅入于洛阳见皇太后是日即皇帝位于太极前殿大赦改年赐民爵及谷帛各有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