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子藏
- 类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明伦汇编
- 氏族典卷氏族总部
氏族典卷氏族总部
长鱼 昭沙 乐王 泠州
老莱 列御 瞻葛 瑕吕
不弟 钩弋 吕管 陆终
邑裘 悬潘 屠岸 函冶
洞沐 甫爽 安是 □仆
补禄 游
氏族总部汇考六
郑樵通志二
总论十三篇
同名异实第一
唐氏有二尧之后为唐周以封晋此晋之唐也伊祁姓燮父之后封于唐为楚所并此楚之唐也姬姓虞氏有二姚姓之虞舜后也姬姓之虞仲雍之后也夏氏有二夏后之后以国为氏陈宣公之子子夏之后以字为氏商氏有二成汤之后为商卫鞅封商君其后亦为商周氏有五后稷之后为周氏又姬氏唐先天中避讳改为周氏又暨氏上元中准制改为周氏又代北贺鲁氏普氏后魏并改为周氏秦氏有三秦国为秦氏鲁有秦邑亦为秦氏秦非是也楚亦有秦商燕氏有二有姬姓之燕有姞姓之燕
管氏有二叔鲜之后以国为氏出自文王又齐管仲出自穆王毕氏有二毕公高之后为毕后魏出连氏改为毕于氏有三周武王之子邘叔之后或去邑为于氏后魏万纽于氏改为于又淳于氏避唐讳改为于胡氏有二周之胡国为胡氏后魏纥骨氏亦为胡氏齐氏有二太公之后以国为氏卫大夫齐子之后以字为氏楚氏有二鬻熊之后以国为氏鲁林楚之后以名为氏陈氏有四舜之后以国为氏也又白氏隋初改为陈此万年之陈也又鲁相无子以外孙刘矫嗣此广陵之陈也又侯莫陈之后亦改为陈氏朱氏有三邾子之后去邑为朱又渴烛浑氏可朱浑氏并改为朱娄氏有二邾娄之后也又匹娄氏改为娄氏
儿氏有二郳氏去邑为儿又贺儿氏亦改为儿越氏有三勾践之后以国为氏又有越强氏改为越氏又有越质诘氏改为越氏薛氏有三奚仲之后以国为氏又叱干氏改为薛又有辽西薛氏沈氏有二沈子逞之后以国为氏又楚庄王之子公子正封于沈鹿其后以邑为氏徐氏有二若木之后以国为氏又一族出于黄帝十四姓云氏有二国之后去邑为云又后魏牒云氏改为云禹氏有二鄅国去邑为禹又夏禹之后以名为氏宿氏有二风姓之后以国为氏又有宿六斤氏改为宿罗氏有二妘姓之后以国为氏又有叱罗氏改为罗夔氏有二熊摰之后以国为氏又天竺亦有夔氏夷氏有四夷诡诸之后为夷氏又逸民夷逸齐大夫夷仲年邾大夫夷射姑之后皆以名字为氏须氏有二密须之后为须须句之后亦为须
黎氏有三子姓之后以国为氏又齐大夫黎弥黎且以邑为氏又后魏素稽氏改为黎氏申氏有二姜姓之后以国为氏又楚之申邑申公居之以邑为氏向氏有二祁姓之后以国为氏又宋公子字向以字为氏葛氏有三嬴姓之后以国为氏又葛天氏之后亦为葛氏后魏贺葛氏改为葛会氏有二郐国去邑为氏又会乙之后亦为会氏辛氏有三莘氏讹为辛又计然本姓辛又周有项亶赐姓辛氏吕氏有五姜姓之后以国为氏又晋有吕氏出于魏氏又有叱丘氏副吕氏叱吕氏并改为吕谭氏有二子爵以国为氏又巴南六姓有谭氏冀氏有二冀国之后以国为氏晋灭冀以为邑□氏食之为冀芮子孙以邑为氏鬲氏有二有鬲之国以国为氏又商人胶鬲以名为氏顾氏有二顾国夏商诸侯也又句践之后别封顾余以邑为氏共氏有三共者商之侯国也其后以国为氏郑公子段曰共叔晋太子申生曰共君并以谥为氏(按共叔因段出 奔共故人呼共叔是以所奔之地为氏非以谥也)龚氏有三恭国籀书作龚又晋大夫龚坚之后也又汉巴郡蛮酋有袭氏洪氏有二共氏改为洪氏又豫章弘氏避唐明皇讳改为洪彭氏有二大彭之国为彭氏祝融之后八姓亦有彭氏者祭氏有二周公之后以国为氏又郑有祭邑祭仲足其后也毛氏有二毛伯□之后以国为氏又有北代之族世为酋长刘氏有五尧之后有刘累为刘氏成王封王季之子于刘邑亦为刘汉赐项氏娄氏并为刘氏又匈奴之族从母姓刘栾氏有二晋栾宾之后姬姓也以邑为氏齐子栾之后姜姓也以字为氏荀氏有二荀本侯国也又晋荀林父以邑为氏丙氏有二邴豫之后或去邑作丙又李陵降匈奴裔孙归魏见丙殿因赐氏焉蒍氏有二薳章之后亦作蒍以邑为氏晋士蒍之后以字为氏裴氏有二秦非子支孙封裴乡以乡为氏又西域有裴氏孙氏有三卫公子惠孙之后以字为氏又楚有芊姓之孙齐有妫姓之孙皆以字为氏南氏有三卫公子郢字子南其后为南氏又楚有子南氏亦为南氏并以字为氏者晋有南氏以乡为氏国氏有二郑子国之后以字为氏姬姓也齐有国氏姜姓也孔氏有三宋孔父嘉之后也又卫有孔氏为世卿郑亦有孔氏皆以字为氏者董氏有二董父之后以字为氏又有陆终之子参胡姓董以姓为氏成氏有二楚若敖之后以字为氏又周有成氏孟氏有二鲁庆父之后为孟氏又卫公孟絷之后亦为孟氏仲氏有二鲁庆父曰共仲之后为仲氏又宋庄公之子子仲之后亦为仲氏叔氏有四鲁叔牙之后鲁文公之子叔之后八凯叔达之后晋叔向之后并以叔为氏季氏有二鲁公子季友之后也又陆终之子季连亦为季氏伯氏有二晋中行伯之后也或言伯益之后亦为伯氏士氏有二隰叔为晋士师以官为氏又有士季氏之后以字为氏山氏有二烈山氏以山为氏而周有山师之官以官为氏王氏有四有姬姓之王有妫姓之王有子姓之王有卤姓之王姬姓之王有二族妫姓之王有一族子姓之王有一族卤姓之王有四族任氏有三黄帝二十五子得姓为任者其后以姓为氏又颛帝少子阳封于任其后以国为氏又任为风姓之国太昊之后也亦以国为氏偃氏有二有偃氏之国后为偃氏又皋陶之后姓偃亦以姓为氏宣氏有二鲁叔孙侨如谥宣伯与宋宣公之后并以谥为氏稷氏有二后稷之后有稷氏汉稷嗣君叔孙通支孙亦为稷氏 改氏第二
娄氏项氏汉并赐刘氏
郦食其曾孙汉赐以食其为氏元孙武平帝时为侍中复改侍其晋州稽胡晋初赐呼延氏
项氏后周赐辛氏
独孤屯本姓李从齐神武沙苑战败为柱国独孤信所擒配为士伍赐独孤氏章仇秃发氏归后魏太武赐源氏
章仇大翼隋炀帝赐卢氏
唐傅游艺赐武氏
唐徐氏以绩邴氏以元纮安氏以抱玉杜氏以伏威胡氏以大恩弘氏以播郭氏以子和麻氏以延昌鲜于氏以叔明安氏以元谅张氏以宝臣阿希布氏以怀逊阿跌氏以光进舍利氏以奉国董氏以忠臣罗氏以德□以艺朱邪氏以国昌并由立功赐李氏从国氏也桓庭昌唐上元准制改为姜
暨佐时唐上元准制改为周
妫氏改为姚氏
袁氏改为衡氏
裴氏改为垒氏
羊舌氏改为吉氏
姞氏改为羊氏
闾氏改为卢氏
辛氏改为计氏
铁伐氏赫连勃勃以其本宗支庶非正统并为铁伐氏氏氏孔融□氏仪以氏字民无上遂改为是氏梁鸿氏改为运期氏马矢氏改为马官氏
浑沌氏改为屯氏去水
屈全之裔孙仕后魏以自南方乃加南或作男谢服为鸿胪卿后汉末出征嫌其名姓不祥乃改为射咸京房本姓李吹律定姓改为京氏
改恶氏第三
萧氏齐武帝以巴东王子响叛逆改为蛸氏
马氏以何罗逆诛马后恶之改为莽氏
枭氏隋炀帝诛杨元感改为枭氏
勃氏梁武帝改豫章王综为勃氏(
勃梁书作悖按综虽梁武子实东昏
遗体也梁武以其外叛于魏故改为悖作勃恐讹)黥氏淮南王英布少时以罪被黥遂为黥氏
蝮氏唐干封元年改武惟良为蝮氏
刘诞谋逆贬为留氏
汉魏受氏第四
臣谨按成周以国命氏汉则称郡国者亦有之楚元王交之子刘富初封休侯更封红侯其后遂为红氏楚怀王孙心都郴其后遂为郴氏番氏因吴芮封番君支孙氏焉栎阳氏后汉景丹封栎阳侯曾孙分避乱陇西因封为氏周阳氏汉淮南王舅赵兼封周阳侯子由为河东尉因封为氏东陵氏因邵平之封子孙遂以为氏广武氏因李左车之封子孙遂以为氏冠军氏者因霍去病之封也信都氏者因张敖之封也武强氏者因后汉王梁之封也蕲氏者姓苑云蕲春侯之后鄮氏者姓纂云越人以郡为姓今明州鄮县是也如此之类是为以郡命氏者也春秋之时冀芮居冀地颍考叔居颍谷介之推烛之武并以地命氏者汉四皓亦然如绮里季居于绮里也其后有绮氏亦有绮里氏甪里先生居于甪里也其后有甪氏亦有甪里氏少康之后汉初徙居嵇山遂为嵇氏后汉鲑阳鸿为少府居鲑阳遂为鲑氏鲑音圭如此之类汉亦多矣是为以地命氏者也成周以邑命氏汉魏亦有之揭阳氏者因汉功臣安道侯揭阳定为揭县令因氏焉泉氏因全琮之孙晖魏封南阳侯食封白水遂改为泉氏如此之类是为以邑命氏者也三代之时贵者有氏贱者有名无氏按汉郊祀志汾阴人无锦粤人勇之是亦有名无氏者盖锦为工技之贱勇之为蛮裔之贱也按无锦汉书作
巫锦巫亦姓也
臣谨按亡氏之贱汉犹有之受氏之道汉魏犹传 略载一二以备考古汉魏之后无所闻惟用古姓 氏耳 变裔第五
贺鲁之为周 贺葛之为葛
是娄之为高 叱卢之为祝
口引之为寇 如稽之为绂
去斤之为艾 是贲之为封
叱奴之为狼 吐难之为山
古引之为侯 出连之为毕
乞扶之为扶 那娄之为娄
是连之为连 俟畿之为俟
可单之为单 纥骨之为骨
沓卢之为沓 莫千之为合
屈突之为屈 俟亥之为亥
俟畿之为畿 贺儿之为儿
叱利之为利 叱李之为李
柯柭之为柯 叱罗之为罗
那莫之为莫 莫舆之为舆
费连之为费 费羽之为羽
黜弗之为弗 莫卢之为卢
尔绵之为绵 解毗之为解
奇斤之为奇 统万之为万
统稽之为稽 安迟之为安
辗迟之为展 馝邗之为邗
如罗之为如 薄奚之为古
若干之为苟 昝卢之为昝
姒先之为姒 渴侯之为纸
拔略之为苏 纥干之为干
乙弗之为乙 步鹿之为步
屋引之为房 车焜之为车
普周之为周 高护之为李
茙眷之为茙又为眷 莫芦之为芦或为卢丘林之为林又为丘丘敦亦为丘副吕之为副又为吕叱丘亦为吕
就赖之为就菟赖亦为就
温狐之为温温盆亦为温
阿伏之为阿阿贺亦为阿
纥单之为纥纥奚亦为纥
羽真之为高楚娄亦为高
是云之为是是奴亦为是
盖娄之为娄匹娄亦为娄
俟力之为鲍俟力代亦为鲍
乌丸之为桓阿鹿桓亦为桓
可地之为延可地延亦为延
俟奴之为俟俟伏斤亦为俟
费羽之为羽拂羽亦为羽
黜弗之为弗燕弗亦为弗铁弗亦为弗
吐门之为门叱门亦为门库门亦为门
拓跋之为元纥骨亦为元是云亦为元景氏亦为元阿单之为单渴单亦为单悉云之为云宥连亦为云
贺兰之为贺赖氏亦为贺
右二字变裔
吐谷浑之为浑 俟吕邻之为吕
没鹿回之为窦纥豆陵亦为窦
万纽于之为于勿忸于亦为于
斛瑟罗之为罗破多罗亦为罗
温石兰之为石乌石兰亦为石又为乌
步六孤之为陆 丘穆陵之为穆
阿伏干之为阿 普陋茹之为茹
拔列兰之为梁 乌落兰之为兰
宿六斤之为宿 库若干之为干
扈地干之为扈 俟伏斤之为斤
地骆拔之为骆 郁原甄之为甄
若口引之为寇 破多罗之为潘
破落□之为□ 步鹿如之为鹿
阿史□之为史 没路真之为路
譬历辰之为辰 纥突邻之为邻
骨咄禄之为禄 大利稽之为合
俟力代之为俟 大洛稽之为稽
俟伏斤之为伏 壹眷之为明
步鹿斤之为步 独孤浑之为杜
库□官之为库 奚什卢之为卢
渴烛浑之为朱 莫胡卢之为阳
右三字变裔
臣谨按代北之人随后魏迁河南者后魏献帝为 之定姓为复姓或为三字姓或为四字姓其音多 似西域梵书有二合三合四合者皆指一字之音 故孝文用夏变裔革以华俗皆改为单字之姓又 孝文诏南迁者死不得还即葬洛阳故诸姓皆在 河南又按其书曰河南官氏志者盖优代北之人 随后魏南迁因作其书而为之志又按孝文之时 咸改单姓惟贺若氏不改及乙旃氏改为叔孙拓 跋氏改为长孙 变于裔第六
阎庆之为大野氏 辛威之为普屯氏
韩褒之为俟吕邻氏 李弼之为徒何氏
田弘之为纥干氏 王雄之为可频氏
王熊之为拓王氏 蔡氏之为大利稽氏阴氏之为丘目陵氏 张氏之为叱罗氏周氏之为车非氏 南氏之为宇文氏
臣谨按后周宇文氏以其起于边陲故欲变夏为 裔以裔为贵也然官制一遵三代而姓氏用边陲 何相反之如是 别族第七
鲁季氏自季孙行父以至季孙强大宗也故称季孙如季公鸟季子差季寤之类但称季者所以别支庶叔氏之大宗亦称叔孙其支庶称叔仲氏又曰仲壬孟丙亦是也仲氏之大宗亦称仲孙氏其支庶则称南宫氏南氏子服氏臧氏之大宗称臧氏至于臧会氏臧文氏皆支庶之别系其所自出之祖傅余氏者傅氏余子之族也
韩余氏韩氏余子之族也
褐余氏褐冠氏余子之族也
成汤之后为殷氏又有北殷氏
后稷之后为周氏又有西周氏又有周生氏
舒氏之族见于当时者一曰舒二曰群舒三曰舒蓼四曰舒庸五曰舒鸠六曰舒鲍斟氏之族见于当时者一曰斟二曰斟鄩三曰斟灌四曰斟弋五曰介斟荀氏之族见于后世者有田氏有程氏有辅氏有智氏田氏之族见于后世者有第二有第五有第八颛臾之族三有颛臾有去臾为颛有去颛为臾密须之族三有密须有去须为密有去密为须葛氏居于诸邑者为诸葛里氏居于相城者为相里
避讳第八
宋以武公名司空改为司功氏
晋以僖侯名司徒改为司城氏
籍氏避项羽讳改为席氏
奭氏避汉元帝讳改为盛氏
庄氏避汉明帝讳改为严氏
庆氏避汉安帝父讳改为贺氏
师氏避晋景帝讳改为帅氏
姬氏避唐明皇讳改为周氏
弘氏避唐明皇讳改为洪氏
淳于氏避唐宪宗讳改为于氏
啖氏避唐武宗讳改为淡氏
敬氏避宋讳改为文氏又为恭氏
恒氏避宋讳改为常氏
音讹第九
陈氏为田氏 韩氏为何氏
莘氏为辛氏 党氏为掌氏